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纏繞畫可以舒壓?

謝伯讓_96
・2015/10/23 ・121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28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zentangle-pictures-481476_640

文/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最近走進書店,常常看到滿坑滿谷的的蕾絲纏繞(禪繞)畫(zentangle),還以為是進到了賣內衣的維多莉亞的祕密。謠傳看蕾絲內衣畫纏繞畫可以舒壓,但是這種說法有實驗證據嗎?

目前看來,似乎證據非常有限。

以「藝術療法」的相關研究為例,2000 年的一篇文獻回顧分析論文顯示(1),在沒有任何對照組的情況下(若只比較受試者治療前後的結果),藝術療法的確看似有效。但是若和對照組(使用其他療法、或者從事與藝術無關的活動)相比, 藝術療法的效果好像沒有比其他療法更好。從這個結果來看,我們很難確定療效是否真的跟「藝術」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年之後,2010 年的另一篇文獻回顧分析論文顯示(2),似乎有少許研究真的找到了「藝術療法」的正面效果。比方說,在 2006 年的一項臨床實驗中,研究人員把失智症病人隨機分至「藝術活動組」或「休閒活動組」,結果前者的心智敏銳度、社交程度與身體狀況都表現較佳(3)。但是,如果大家仔細檢視這些研究,就會發現此類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其對照組通常都是「失格」的對照組。

為什麼說是「失格」的對照組呢?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實驗組的受試者如果被要求畫畫,那對照組的受試者要做什麼事,才能成為完美的對照?如果不做任何事,那兩組人的舒壓效果差異可能和畫畫根本無關,而只是「有做事」跟「沒做事」的差別。如果對照組只是隨便做一些無聊的事(例如朗讀),那兩組人的舒壓效果差異可能也和畫畫或藝術根本無關,而只是「做有趣的事」跟「做無趣的事」的差別。

所以說,在找到適當的對照組之前,很難有所定論。(但不代表纏繞畫不能舒壓,只是目前仍缺乏實驗證據。)

zentangle-color-683945_640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纏繞畫真的有舒壓效果,那可能的機制是什麼呢?就我的經驗來說,纏繞畫的行為其實很類似專注冥想。不少研究顯示,專注冥想時,與注意力有關的背外側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會上升,與焦慮和情緒有關的腦島和杏仁核的活動則會下降。或許是因為如此,纏繞畫才會有舒壓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如果只是這種類型的「專注冥想」的話,那銅學我在英雄聯盟中一心無二的專注尾兵時(然後沒看小地圖導致下路被 gank 雙殺…),也很舒壓啊~

12170301_10100594776385156_581643431_n

文/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

延伸閱讀: 大腦靜定 – 冥想的科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獻回顧分析:

  1. Reynolds, M. W., Nabors, L., & Quinlan, A. (2000). The effectiveness of art therapy: Does it work? Art Therap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17 (3), 207–213.
  2. Slayton S, D’Archer J & Kalan F (2010). Outcome Studies on the Efficacy of Art Therapy: A Review of Findings, Art Therap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27(3) 108-118.
  3. Rusted, J., Sheppard, L., & Waller, D. (2006).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 group trial on the use of art therapy for older people with dementia. Group Analysis, 39(4), 517–536.
文章難易度
謝伯讓_96
25 篇文章 ・ 14 位粉絲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曾任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現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研究主題為人腦如何感知世界。 部落格:The Cry of All。 著作:《都是大腦搞的鬼》《大腦簡史》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精神個案系列:冥想練功,直到發瘋?!
胡中行_96
・2022/12/08 ・2024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年前,印度女子經人引介,與師父僅一面之緣。 [1]

該師父傳授超覺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其與靜觀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並列靜坐兩大門派。前者聆聽反覆唱頌的梵咒(mantra),輕易獲得心靈平靜;後者專注於體驗當下的每一刻,以提升官能、情緒、行為、自我調節,以及目標立定的意識。[2]師父建議女子每日做兩次超覺冥想,一次 20 分鐘。[1]

(圖/Conscious Design on Unsplash)

女子自述的修練始末

超覺冥想令女子放鬆,彷彿靈肉分離,內心充滿法喜。她遂擅自延長,逐漸達到每天 14 至 18 小時。其餘時間,仰賴電視及網路影片鑽研心法。成日與外界隔絕,獨自於房裡靜坐,女子感應到他人不可得之「天音」。那是師父,她確信,便呢喃回應。師父命她由冥想啟動脈輪,練就絕世神功。睡眠銳減,飲食節度,不修邊幅。終於,她能穿梭時空,往返自如;長出第三隻眼,預見眾生未來;並得以異語和外星人溝通。他們之中有些具人形外觀,跟蹤女子數年,還試圖綁架她。然而,她足不出戶,主要是擔心功力遭人竊取。遠離紅塵,社交封閉,師父是她唯一的知己。他們兩縷靈魂於宇宙間交媾,使女子不再眷戀世俗的婚姻。[1]

是的,她原本也不過一介平凡婦女。25 歲和公務員結縭,育有 2 名子嗣,曾任小學教師直到 36 歲。那年女子拜見師父,從此居家修行,拋下事業與家務。如今 40 歲的她,不與丈夫同寢,並要求離婚。家人勸她停止冥想,就遭拳腳相向。最後,女子硬是被拖去醫院。[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分析精神狀態

印度安德拉邦的 Indlas VIMHANS 醫院裡,精神醫師聆聽女子以上的自述,並在互動之間,觀察精神狀態檢查(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縮寫 MSE)的幾個項目:外表(appearance)看起來衛生欠佳,營養不良;後來驗血結果,也證實其血紅素偏低。自言自語的行為(behaviour),顯示知覺(perception)異常,想必是幻聽到師父說話,並與之交談。至於問診時,女子的語無倫次,以及誇大奇幻,甚至被害妄想的故事內容,都源自緒亂且脫離現實的思考(thought)。她就這麼言其所信,毫無判斷力(judgement)與病識感(insight)。[1, 3][註]

思覺失調症

完成 MSE,醫師又為女子進行幾項檢測,最後認定她得了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此疾患的症狀,大致可分為三類:

  1. 正性症狀,又稱精神病症狀(positive or psychotic symptoms):思考、行為和知覺上的改變,例如:幻覺、妄想,以及思考或動作障礙等,造成病患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與他人迥異。[4-6]
  2. 負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失去動力、減少社交、表情侷限,還有聲調平淡等。[4-6]
  3. 認知症狀(cognitive symptoms):難以專注、記憶、做決定,或是處理接收到的資訊。[4, 5]

思覺失調症開始浮現的年紀,通常約在 16 至 30 歲之間,鮮少於 45 歲後發病。[5]特殊的基因與家族病史、高壓的生活環境,以及異常的腦部發展等,都可能提高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機率。[4, 5]以此個案的印度女子為例,她 36 歲前沒有徵兆,40 歲被診斷出來;而其母親與舅舅均有精神疾病,並曾接受治療。[1]

治療思覺失調

醫師給這名入院的女子,開了口服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olanzapine)、抗焦慮劑蘿拉西泮(lorazepam)與鐵劑。嚴重缺乏病識感的她,拒絕藥品和食物。直到經歷 6 次改良型電痙攣治療(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縮寫 M-ECT),才開始服藥並進食。住院 20 天後,女子帶著奧氮平藥錠返家,但家人懷疑她是否會定時用藥。於是,醫師就把每日口服的短效藥物,改為每月施打的同成份長效肌肉注射。[1]此為精神科的常見作法,目的是避免病患因為忘記吃藥,而導致病況惡化。[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超覺冥想的利弊

2022 年初,《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介紹了一個針對英國和愛爾蘭小學的超覺冥想計劃,叫做「寧靜時光」(Quiet Time)。學生由受過訓練的老師帶領,每天到校後與放學前,各練習一次,每次 10 至 15 分鐘。他們的學業雖未因此突飛猛進;但在情緒和記憶方面多少受惠。重點是徹頭徹尾,無人發瘋。[2]「冥想是把雙面刃。」報導印度女子病例的《精神個案報告》(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期刊,在結論中強調。尤其是精神病的高風險群,格外容易走火入魔。唯有跟隨適切的指引,才能安全地藉冥想促進身心健康。 [1]

  

備註

精神狀態檢查其實還包含情緒(mood)、表情(affect)、認知(cognition),以及言語(speech)的速度、音量和語調等項目,[3]但本文參考的個案報告沒有提供完整資訊。

參考資料

  1. Goud SS. (2022) ‘Meditation: A Double-Edged Sword—A Case Report of Psychosis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Unguided Meditation’. 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 2661824.
  2. Conti G, Doyle O, Fearon P, et al. (2022) ‘A Demonstration Study of the Quiet Tim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Program’.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65158.
  3.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NOV 2018) 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Melbourne.
  4. Schizophrenia’. (MAY 2022)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5. Schizophrenia’. (13 APR 2016) MedlinePlus.
  6. Hany M, Rehman B, Azhar Y, et al. ‘Schizophrenia’. (15 AUG 2022)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7.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OCT 2021) Healthdirect Australia.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1

6
1

文字

分享

1
6
1
為何聽音樂能達到忘我的「出神」體驗?——以腦造影剖析音樂與大腦的關係
科學月刊_96
・2021/12/06 ・336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演藝術中的大腦疾病與音聲異常》、《音樂認知心理學》等。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而過往文獻也指出,這個腦區若是功能異常,可能導致人們產生「出體經驗」,覺得自己的靈魂與身體相互分離。

  • 你是否曾經忘卻自我的存在?你是否嚮往天人合一、超現實的感官體驗?

有些人能夠進入特殊的意識狀態,暫時喪失了平時的「自我感受」,甚至無法妥善控制自己的思想或行為,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出神(trance,也譯為昏迷)。有些出神狀態純屬精神病理現象,此處暫不討論;本文特別聚焦於某些宗教文化中提及的出神,它跟冥想、催眠有關。人類學家研究了全球近 500 個社會,發現其中大約有一半具有起乩或附身出神(possession trance)的傳統,且其他形式的出神狀態也時有所聞——放眼全世界,通靈少女其實一點也不孤單。

  • 為什麼我們能進入「出神」狀態?

從演化的觀點來看,人類之所以能進入這種特殊的意識狀態,有部分原因可能與遠古時代社群之間的戰爭有關。在某些文化中,群眾在戰鬥之前會一起跳勇士舞,並且齊聲吶喊,這些行為可以讓他們共同進入戰鬥出神(battle trance)的狀態。在這種意識狀態下,人們會喪失自我、不假思索地服從領袖,做出平常不敢做的破壞與殺戮舉動,而且也不太會感到恐懼與疼痛。可見這些「犧牲小我」的信念與行為,在人類遠祖的戰鬥行為中,應該是受到鼓勵的。

另外,有些出神狀態則比較平靜、神祕,在朦朧恍惚之中,喪失個人的存在感,彷彿進入了宗教或神話裡的奇幻世界。無論是催眠、冥想、誦經、跳舞,都有可能導致這類的出神狀態,而在許多古老的文化中,常以鼓聲或木魚聲引導人們出神。研究指出,每分鐘約 240 次的單調聲響,較容易讓聽者改變意識狀態,沉浸於無邊無際的時間之流,體驗到種種宗教境界與性靈感悟。

以科學的腦造影,研究玄祕的出神

  • 如此神祕的意識狀態,我們可以用科學方法研究嗎?

2015 年,認知神經科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在實驗中以單調的鼓聲讓參與者進入出神狀態,同時以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測量他們各個腦區的活化情形。結果發現,在參與者出神之際,產生內在思維的腦區與負責控制的腦區之間,產生了更緊密的互動,這可能是因為後者提升了前者的主導地位,讓人們能更專注於內在世界,同時忽略外界的單調聲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實驗也發現出神狀態的另一個腦部活化特徵:負責聽覺的低階腦區,彼此缺乏互動,好似對單調的聲響「聽而不聞」。這項研究顯示,當人們聽到具有高度可預測性的聲響時,各個神經網路之間的互動會產生改變,其中負責控制的腦區,一方面把注意力移開感官環境,不再處理外界傳入的訊息;另一方面,則放大了對於自我內在世界的注意力。在一些宗教文化中,以單調的鼓聲或木魚聲輔助冥想,可以讓人啟動一趟精神旅程,藉由產生內在思維的腦區編織想像,對於人生產生新的洞察。

藏傳佛教的「歌唱碗」,也稱為喜馬拉雅碗或冥想碗,可用於冥想和紓緩壓力。圖/Pixabay

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也會有所改變?

有關於音樂導致的出神狀態,以上的解釋難道是唯一答案嗎?今(2021)年,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從另一個角度研究出神,得到了非常有趣的結果,以下略作介紹。

在某些古老的音樂文化中,伴隨著音樂與舞蹈的儀式,有些人可以大幅改變身體感受,甚至覺得被祖靈附身。這種活動的特點之一,是讓自己跟他人做出類似的舞蹈動作,從而消弭了自我與群體間的差異,達到「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的效果。早在幾千年前,非洲部落中的一些祭司,就經常以音樂及舞蹈呼喚他們的祖先,讓祖靈進入自己的身體。

一位具有 20 年南非歌舞祭儀經驗的女性,參加了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讓科學家掃描她的大腦。實驗採用分塊設計,也就是在一個時間範圍內進行一項任務,其中休息區塊長 30 秒,聽音樂想像舞蹈的區塊長 60 秒,兩種區塊交替 5 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聽音樂想像舞蹈的任務中,這位受試者嘗試進入出神狀態,就像她平常所做的歌舞祭儀,只不過在掃描機器內無法真的做出舞蹈動作,只能憑空想像。掃描完成後,受試者立即對 5 個聽音樂想像舞蹈的區塊作評量,指出她剛剛進入出神狀態的程度,結果這位受試者將 5 個區塊中的最後 2 個區塊,評定為高度出神狀態。這個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畢竟在掃描機器內要習慣掃描時的噪音、還要習慣身體不能任意移動,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

有趣的是,受試者在實驗之後表示,當她進入高度出神狀態的時候,一如往常產生種種感受,包括手指刺痛、噁心,以及看到奇特的光、聞到奇特氣味。她看到自己在未知地點的上空漂浮,也體驗到高度敏銳的身體感覺。她的眼瞼快速顫動,呼吸增加,心中充滿喜樂。此外,她也彷彿看到自己與其他祭司一同跳舞的景象。

而這位受試者的腦部活化型態,似乎與她以上描述的感受相互呼應。受試者在處於高度出神狀態時,伴隨著右腦頂葉一個稱為「角回」(angular gyrus,圖一)的腦區活化增加。而過去的文獻指出,這個腦區若是功能異常,可能導致出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覺得自己的靈魂與身體相互分離。此外,一些文獻也提到,在祈禱和冥想期間,若對於自我的存在有特殊感受,則右腦角回的活化亦會增加。而有些中風患者的右腦頂葉受損,則是會導致單側空間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的症狀,使他們無法察覺到單側的空間訊息,當這類患者聆聽自己喜愛的音樂時,單側忽略的症狀會有所緩解。腦造影結果顯示,悅耳音樂會導致右腦角回附近的功能產生變化,因此綜合以上各項研究可推斷,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有關。

圖一:右腦中的角回位置。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有關。圖/Wikimedia Commons

以現代科學,剖析音樂與大腦的關係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關於出神狀態下聽覺與視覺訊息的處理。前面我們提到一篇 2015 年的論文,以單調的鼓聲誘發出神,結果發現大腦似乎對外界聲響聽而不聞。不過也有其他的出神狀態,並非完全沉浸於內在世界,而是必須持續注意音樂的律動,加拿大學者在今年研究的南非歌舞祭儀,就屬於後者。根據參與這項研究的受試者描述,她在高度出神之際,心中浮現一個鮮明的景象:自己正在跟其他祭司一同跳舞。她的腦造影結果也顯示,在高度出神之際,大腦聽覺皮質與視覺皮質的活化都變強,因此,她當時應該是專注地聆聽著音樂,並且想像群舞場景,而這也會活化相關的記憶與情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在讀了這篇論文之後,不禁想到多年前課堂上的一段場景。當時我在臺北藝術大學的傳統藝術研究所兼課,有一天正好介紹到峇里島的甘美朗音樂(Gamelan),指出這種音樂可以讓人進入出神狀態。我播放了一段甘美朗音樂之後,班上一位來自道士家族的同學表示這種音樂實在太有效果,再聽下去就要當場進入出神狀態了!我看他說得鄭重,連忙停掉音樂。

甘美朗(Gamelan)是印尼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民族音樂。圖/Pixabay

在大型演唱會、原住民歌舞祭儀等場合,我們都可以觀察到音樂的深刻力量,它能讓人們暫時改變自我,進入奇妙的意識狀態。在許多人類文化中,這種魔法已經存在了數千年,而如今科學家們也正逐漸揭開它的面紗,在腦中追尋身心靈的美麗境界。

延伸閱讀

  1. Rogerson, R.G., Barnstaple, R.E. and DeSouza, J.F., Neural Correlates of a Trance Process and Alternative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in a Traditional Healer, Brain Sci, Vol.11(4):497, 2021.
  2. Hove, M.J. et al., Brai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Perceptual Decoupling During an Absorptiv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Cereb Cortex, Vol.26(7):3116-24, 2016.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1 年 12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所有討論 1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81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1

9
0

文字

分享

1
9
0
工作出包壓力爆表怎麼辦?可以嘗試 20 分鐘的「冥想」,讓疲憊的大腦更清晰!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021/10/16 ・295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管是日常生活或工作場合,犯錯總是難以避免的。也因此,如何不要「一錯再錯」早已是當前工作場域要求的基本素養,也成為許多人自我砥礪的目標。

不過這種事總是說得比做得容易,有時候我們總是會因為各種狀況,例如精神不佳、有外務干擾,甚至是工作內容本身的複雜性而出錯。有些人會選擇靠咖啡因或能量飲料給自己一點「推力」,有些人則會覺得這是該吃下午茶的訊號(例如我),用熱量撫慰疲憊的身心。

上述提到的都不是什麼壞主意,只要注意「適時」與「適量」原則,我們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不過最近心理學界產出的新研究,倒是提供一種能讓大家能在低成本、低熱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同時降低出錯頻率的方法。

那就是——冥想(meditation)。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exels

欠缺科學證據的神秘技術:開放覺察冥想

先別急著左上離開。雖然冥想在一般社會大眾的印象中,大多跟「神秘學」、「靈修」脫不了關係,但其實它就跟同樣風評被害的「催眠」一樣,是心理治療常見的技術。不過這裡所說的冥想,並不是要讓你的靈體脫離、遊走各種異次元或微宏觀宇宙,而是幫助你聚焦,重新覺察那些一直被干擾的心理活動。心理治療中的冥想,與其說是在拓展視野,反倒更像是幫你清掃堆積在心裡的瑣碎,用更加清晰的視野去審視自我。

也因此,冥想在實際操作上又能被概分為「聚集專注冥想」(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FAM)與「開放覺察冥想」(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OMM)。前者是聚焦在單一事物上,例如某種感官刺激或情緒,來讓自己維持在「當下」(present)的狀態。這也是所謂「正念」(mindfulness)的核心概念,讓我們藉由活在當下,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有更全面的掌控。

如果你想用更形象的方式了解 FAM,我會推薦你去看《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這部電影。雖然在真實世界中,FAM 沒辦法讓你變成無所不能的超人,但是在臨床研究中卻被證實具有提升注意力的效果,同時減輕作業過程中心智能量的損耗。如果你覺得在冥想後自己工作起來有如神助,那也只是因為阻礙消失,讓你真正的能力得以被發揮出來。

與 FAM 相對的 OMM,則是讓焦點發散,擁抱當下經驗的一切。包括理性與感性思考,以及自己有無覺察到的生理變化,這些都是可以在 OMM 中覺察到的心理活動。之所以要這樣「覺察」,是要消除主觀難免的狹隘視野,略過雜訊、用更加全面的觀點去看事情。例如當你在為了某項快到死線的工作,或是難解的人際衝突感到焦慮,OMM 便可以幫忙釐清狀況,讓你看見被埋藏在各種情緒底下的脈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exels

有趣的是,從機制上來看 FAM 跟 OMM 幾乎可以說是互斥的存在,一個是要引導注意力到單一事物上,另一個則是提醒自己不要太聚焦在單一事物上。然而這兩種冥想卻都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中,被證實能夠抑制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又稱反作業網路),減少大腦「空轉」、「分心」的時間。

只是,相較於能明顯觀測到腹內側前額葉(mPFC)與後扣帶皮層(PCC)的活動減少,以及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LPFC)與視覺皮層等腦區活動增加的 FAM,不專注在任何特定刺激上的 OMM,很難在 fMRI 或其他腦活動觀測裝置中表現出顯著差異。雖然有部分研究指出 OMM 對預設模式網路的抑制效果足以跟 FAM 媲美,但目前仍需要更多數據來支持這個說法。

冥想如何增進你的錯誤覺察能力?

為了能夠對 OMM 的效果與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林博士(Yan-li Lin)與其同事找來 212 名沒有任何冥想經驗的女性進行實驗。半數受試者會在錄音的引導下進行 20 分鐘的 OMM,其餘控制組則會聽見語速、音調、時長皆相似的 TED 演講。在前置作業完成後,受試者會被要求完成一系列的埃里克森側翼測驗(Eriksen flanker task),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眼前的複數圖案是否具有一致性。

由於圖形僅會出現 200 毫秒(0.2 秒),受試者沒有閒暇去仔細辨識每一個圖案,因此更能區分出「錯誤覺察」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能否辨識出「不協調的刺激」。雖然有先 OMM 的受試者在正確率與作答速度沒有顯著進步,但研究團隊卻觀測到錯誤關連正波(error positivity,Pe)的振幅變大,顯示即便是單次 20 分鐘的冥想就足以對人的大腦活動產生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箭頭表示的不協調、協調和中性刺激。這是參與者在標準 Eriksen Flanker Task 中可能看到的內容。圖/WIKIPEDIA

不要小看這個錯誤關連正波,它與錯誤關聯負波(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皆是大腦在認知到「錯誤」出現時會出現的特殊腦波,也被視為人類錯誤覺察能力的指標。換言之,林博士在實驗中提供的 20 分鐘 OMM 雖然不足以改變受試者的答題能力,但單從腦部活動來看,經過冥想的大腦確實對「錯誤」表現出更強的反應。會有這樣的落差,是因為大腦在「發現錯誤」跟「針對錯誤作出反應」之間還得經過許多步驟,需要更多練習才能反映出成效。

這不但是令人振奮的發現,更是學界少數有神經科學證據的 OMM 研究。林博士認為將來若能進行更長時間跨度的 OMM 研究,或許能觀察到更顯著、足以影響外顯行為的大腦活動變化,並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去剖析背後的運作機制。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管是 OMM 或 FAM 都只能提升我們對事物的敏銳度,更容易發現當前工作出了問題,而不是讓人「完全不會犯錯」。

在你感到失望之前,要知道犯錯是人之常情,只要不是毀滅性的大錯,日常工作的小偏差只要在當下做出修正,往往都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這也是 OMM 在自我激勵上的效果之一,用客觀的角度去接納自己犯錯的可能性,以免在真的出錯時因為過度焦慮無法及時反應,甚至是越弄越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Pexels

同樣的,很多時候我們犯錯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態度不佳」,而是有雜訊干擾了我們的大腦運作。例如太過心急要把報告寄出去,卻忘了檢查 email 附件是否正確,又或者是太焦慮要對上司做提案簡報,反而在關鍵時刻忘詞,這些只要靜下心來就能避免的問題,便是 OMM 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

當我們把焦點從外界移開,放到自己內在的身心活動,雖然觀測的重點還是「我」,但卻是用更加宏觀的視角去審視行為與環境之間的因果。唯有釐清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想要什麼,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斷。很多人把冥想當成帶有神秘色彩的超自然儀式,但其實它最大的效用,是排除認知阻礙,給大腦能高效運作、不受瑣碎干擾的環境。

下次如果覺得生活諸事不順,或是陷入瓶頸,不妨給自己半個小時的冥想時間,讓大腦好好「排毒」一下。或許,你會因此看見全新的世界。

參考文獻

  1. Fujino, M., Ueda, Y., Mizuhara, H., Saiki, J., & Nomura, M. (2018). 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reduces the involvement of brain regions related to memory function. Scientific reports8(1), 1-10.
  2. Hsieh, S., Li, T. H. & Tsai, L. L. (2010). Impact of monetary incentive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error monitoring following sleep deprivation. Sleep, 33(4), 499-507.
  3. Lin, Y., Eckerle, W. D., Peng, L. W., & Moser, J. S. (2019). On variation in mindfulness training: a multimodal study of brief 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on error monitoring. Brain sciences9(9), 226.
所有討論 1
異吐司想Toasty Thoughts_96
29 篇文章 ・ 130 位粉絲
最初是想用心理學剖析日常事物,一方面「一吐思想」,另一方面借用吐司百變百搭的形象,讓心理學成為無處不在的有趣事物。基於本人雜食屬性,最後什麼都寫、什麼都分享。歡迎至臉書搜尋「異吐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