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
5

文字

分享

0
9
5

壞念頭─《停不下來的人》

PanSci_96
・2015/04/21 ・181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82 ・五年級

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深知,人類的理智無法趕走不想要的念頭。他小時候會跟哥哥和妹妹玩個遊戲:世上有個叫「螞蟻兄弟會」的祕密社團,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成員發掘,而入會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站在房間角落,而且不能想到北極熊。但無論再怎麼努力,托爾斯泰和其他兄妹都辦不到。

忍不住一直想我嗎?source:tableatny
忍不住一直想我嗎?source:tableatny

同時代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也知道北極熊的事。他在一八六三年出版的《冬記夏日印象》中寫道:「努力讓自己不去想北極熊,北極熊卻像詛咒一般,無時無刻不在腦中。」百年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這段話,出現在美國雜誌《花花公子》的一篇文章中,當時還是心理系學生的丹尼爾.維格納剛好讀到。

維格納後來成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二○一三年七月,他因運動神經元疾病過世。他生前負責管理哈佛大學的「心理控制實驗室」,最為人知的莫過於「白熊實驗」,足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騎腳踏車時,即使看到前方路面有洞,還是會騎進洞裡去,也能說明為何禁忌的愛戀總是最具快感;而足球員罰球時,為什麼越不想踢向守門員,越容易事與願違。

二○○九年,維格納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為〈思想、語言和行為為何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從重點來看,他的研究說明了擾人的念頭為什麼在侵入腦袋後就揮之不去,以及為什麼有些人特別不易擺脫這些念頭,並提及執念產生的過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州聖安東尼奧市的三一大學距離阿拉莫要塞不遠,與北極熊根本八竿子打不著;不過在一九八○年代,維格納在這裡以科學方法,請部分學生重現托爾斯泰的實驗:他們必須努力不去想白熊。

學生很快就發現,要不想到白熊實在太難了;另一組學生的任務則相反,必須盡可能想著白熊,白熊也就不斷在腦海中浮現(維格納要他們按鈴,方便記錄白熊出現的次數)。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維格納把兩組的任務交換,原本努力不去想白熊的學生,現在完全不用刻意去想,腦袋就源源不絕地冒出白熊,次數多於原本要刻意想著白熊的那組。

經過後人多次重複實驗,都得到類似的結果。想壓抑討人厭的念頭雖然不是沒有可能,但要做到真的有夠困難;而且越用力壓抑,等到不需要壓抑時,念頭反而出現得越頻繁。心理學教科書指出,這就是壓抑念頭產生的反彈效應,許多心理學家稱為「白熊效應」:費盡心力趕走煩人的念頭,只會強化它反撲而來的力道。

套句愛爾蘭名作家王爾德的話,如果你「什麼都能抗拒,但就是抗拒不了誘惑」,就會明白要壓抑念頭根本就是難上加難;曾試過戒菸或節食的人,想必也點滴在心頭。渴求和欲望隆隆作響,就像白熊在外頭拚命拍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來真是諷刺,越是壓抑想法,它越會反撲,這足以說明許多不尋常的行為。例如,最努力鞭策自己戒菸的人,通常是最難成功的那個。我們的大腦一旦被執念入侵,就會把它解讀成渴望,於是癮君子越抗拒香菸,內心的渴望也就越加倍放大。研究顯示,戒菸一再失敗的人,確實比較容易壓抑自己的想法。暴飲暴食的胖子也是一樣,他們極力抗拒巧克力或洋芋片,但對零食的欲望反而有增無減。而如果在睡前刻意壓抑某個念頭,它就很可能在夢中出現。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大腦的理論,白熊效應主要牽涉兩種運作機制。第一種是「分神」,也就是為了不想到白熊,我們必須找個替代品,例如回憶早餐吃了什麼。但在這之前,我們要知道自己想躲開什麼念頭,所以大腦為了確定目標就是「白熊」,必須刻意想起牠,偏偏這又是我們最初想避開的。第二種是「監控」,用來確定目標已經消失,也就是腦中不再出現討厭的白熊。這種機制會在潛意識中自動執行,所以不需要耗費心力。

分神(也就是壓抑念頭)和監控是完全相反的,因為分神需要刻意為之,所以無法持續太久。心理學家認為,因為監控較不花力氣,運作時間較長,使得我們的大腦持續尋找目標。結論就是:刻意抗拒厭惡的念頭,只會讓它出現得更加頻繁。

這不代表我們無法趕走侵入腦袋的想法—至少會有短暫的效果。利用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不讓腦袋閒下來,基本上就很有用了,但問題在於:很難維持太久。德國滑雪好手馬庫斯.瓦斯邁爾頂多只能撐三分鐘—這已經足以創下世界紀錄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0400021 (1)本文摘自泛科學2015四月選書《停不下來的人:強迫症,與迷失在腦海中的真實人生》,究竟出版社出版。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精神個案系列:吃女兒頭髮的母親
胡中行_96
・2022/12/22 ・186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6 歲的女兒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s lymphoma),[1]異常的淋巴細胞循環全身,不曉得會往哪裡擴散腫瘤。[2]身為母親的她,愛莫能助,憂心難眠。眼看女兒接受化療,髮絲一縷一縷地落在床單上;一股想「吃掉頭髮」的衝動,竟在心底萌生。[1]

淋巴系統。圖/BruceBlaus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 3.0)

吃頭髮

她不假思索地拾起 4、5 根女兒的頭髮,揉成球,往嘴塞,慢慢咀嚼。髮絲觸碰舌頭的感覺,彷彿使焦慮溶解,便能整團往肚裡吞。食髓知味,她將女兒整週的落髮,小心裝進塑膠袋。接著的 2 個月,只要情緒超載,她便取些存貨來品味。[1]

該母親今年 36 歲,來自中美洲,操西班牙語,和伴侶還有 2 個女兒同住美國。雖然教育程度低落,靠幹粗活維持生計,但這無礙她於網路上吸收資訊。好奇自己新養成的習慣是否正常,她上網搜尋,得到以下結果:據說食髮的人,到後來或許會吃土、喝漆…。預言驚悚,真偽不明,重點是該如何抗拒頭髮的魅力?[1]

天人交戰之際,她向家庭醫師求助;後者覺得這大概與營養不良有關。畢竟女兒確診癌症後,她胃口盡失,體重嚴重下滑。遵循專業建議,她馬上調整飲食,並停吃女兒的頭髮。隔月,電腦斷層掃描奇蹟似地,顯示女兒的腫瘤縮小。她 3 個月來的奇怪慾望,亦自此煙消雲散。[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毛糞石

不闇英語,跑急診極是麻煩,所幸有傳譯服務。她說,已經腹痛、噁心、嘔吐和便秘數週。醫師透過剖腹探查手術(exploratory laparotomy),找到一球填飽胃部的毛糞石(trichobezoar),尾端還延伸到十二指腸。移除完實體的「毛」病,她馬上被轉診精神科。[1]畢竟這類滿腹異物的案例,與精神問題脫不了關係。(噁心,請慎入!非當事人的剖腹探查手術以及毛糞石照片。(CC BY 4.0))[3]

上方的囊袋是胃部;橘色區域則為十二指腸。圖/Olek Remesz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2.5)

適應障礙

精神醫師聆聽這名母親闡述她的故事,並考慮了數種可能的診斷,例如:

  • 異食癖(pica):吃毫無營養價值的物質,像是土、紙、木炭、粉筆、衣物和爽身粉等,時間超過一個月,[4]常發生在兒童與孕婦身上。[1]
  •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 OCD):為了舒緩揮之不去,又惱人焦心的感受,發展出強迫性的儀式。[5]某個程度上,她的確與此描述雷同。然而,對女兒病情的擔憂,並無過慮,而且怪異的行為,僅限那段特定的日子。[1]
  • 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情緒長期低迷,缺乏動力和興致,食慾改變,睡眠絮亂,心理性動作遲緩,無法集中注意力,感到罪惡或一文不值,也許想自殺。[6]該名母親雖然心情不好,有其中幾項症狀,卻也還沒慘到全盤符合定義。[1]
  • 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與食髮癖(trichophagia):一般是指拔除或食用自己的頭髮;而不是別人的。[1]

最後,考量這名母親的調適問題,在外來壓力解除後就消失,醫師認為應該歸屬「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伴隨混合性情緒與行為失調」。精神科安排她去心理治療,並開了抗憂鬱劑米氮平(mirtazapine),進一步改善其焦慮、睡眠和胃口。後來回診追蹤的情形良好,未再復發。[1]

創造病名

至於吃頭髮的部份,以往的文獻中,出現過食用自己的、自己和別人的,或是人工接髮的案例。總之,就是和這名母親的行徑不完全相同。把此個案報告投稿至期刊的作者群,於是為她創了個新字──「allotrichophagia」,即希臘文「食用別人毛髮」的意思。[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個案報告的作者群創了個新字──「allotrichophagia」,即希臘文「食用別人毛髮」的意思。圖/Yoann Boyer on Unsplash

  

參考資料

  1. Huremović D, Nagalla ML, Khan S. (2022) ‘Allotrichophagia: A Unique Case of Parental Adjustment to Filial Pediatric Malignancy’. 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 5949321.
  2. Non-Hodgkin’s lymphoma’. (26 OCT 2022) Mayo Clinic.
  3. Pipal D K, Verma V, Murlidhar M, et al. (2022) ‘Gastric Perforation With Peritonitis Secondary to a Trichobezoar: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port of a Rare Presentation’. Cureus, 14(4): e24359.
  4. Al Nasser Y, Muco E, Alsaad AJ. (27 JUN 2022) ‘Pica’.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5. Brock H, Hany M. (15 AUG 2022)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6. Bains N, Abdijadid S. (01 JUN 2022)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9
2

文字

分享

0
9
2
當焦慮超過自己的極限:一次認識 6 種焦慮症——《改造焦慮大腦》
聯經出版_96
・2022/12/20 ・233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會引起焦慮的情況。圖/Envato Elements

要理解焦慮,可以把它想成一個量表,一端是臨床疾患,而日常的焦慮則占了量表上絕大多數的部分。本書談的是日常的焦慮,但值得一提的是,被診斷患有臨床焦慮症的人數非常驚人。

目前美國有二八%的人,一生中曾被診斷患有某種類型的焦慮症,也就是超過九千萬人。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按照症狀的發展和顯現,將焦慮症分為六種類別。

廣泛性焦慮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這是最常見的症狀,指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憂慮淹沒,包括家庭和人際關係、健康、工作或事業,以及金錢。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無法停止擔心,而且通常會無法看清威脅的真相。

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ADAA) 的說明, 廣泛性焦慮症的症狀包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持續感到擔心或覺得即將發生危險
  • 呼吸急促
  • 睡不著
  • 難以專心或維持注意力
  • 腸胃持續感到不適
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被各種憂慮淹沒,無法安心。圖/Envato Elements

社交焦慮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

通常被稱為社交恐懼症。患者對社交場合感到恐懼,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以及他們是否屬於某個社交團體或被接納。極端的社交焦慮症可能觸發恐慌(請參閱下頁有關恐慌症[panic disorder]的說明)。

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的說明,許多有社交焦慮症的患者,身體會出現很明顯的症狀,包括:

  • 心跳快速
  • 噁心想吐
  • 流汗

有些極端焦慮的人會發展出恐慌症,特色是忽然感到強烈的警覺或恐懼。

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的說明,恐慌症通常伴隨以下情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流汗
  • 顫抖或發抖
  • 呼吸急促感或窒息感
  • 胸痛或不舒服
  • 噁心想吐或腹部不適
  • 暈眩、不自在、頭昏眼花或昏厥
  • 感覺冷或熱
  • 感覺異常(麻痺或刺癢感)
  • 失真感(derealization,感覺不真實)或是自我感消失(depersonalization,感覺脫離自己的身體)
社交焦慮症患者會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圖/Envato Elements

強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

這類焦慮症呈現的是強迫性行為,或是反覆的思維模式。一開始某些行為可能是用來減輕焦慮的應對策略,但後來行為本身卻變成了問題,反而使焦慮惡化而不是減輕。

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的說明,強迫症的患者可能過於憂心汙染、執著於乾淨,而且需要把物品對稱擺放。常見的強迫症包括檢查、清潔/清洗和排列物品。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是「經歷或見識過天災、重大事故、恐攻事件、親愛的人忽然死亡、戰爭、暴力人身攻擊,例如性侵,或是其他威脅生命的事件」的人,其常有的心理健康狀態。

根據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的說明,美國有八百萬人(約占人口的七%至八%)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種疾患有三種主要症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透過侵入性的痛苦回憶事件、瞬間恐怖經驗再現(flashback)和惡夢,反覆經歷創傷
  • 情緒麻痺和避開會回想起創傷的地方、人和活動
  • 警醒度增加(increased arousal), 例如難以入睡、無法專注、感覺焦躁、暴躁和易怒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主要症狀有難以入睡。圖/Envato Elements

除了上述的情況,有些焦慮疾患呈現為特定的恐懼症,這種情況下的焦慮是與痛苦的事有關,或是非理性的恐懼。常見的恐懼症有恐懼飛行、恐懼昆蟲、恐懼封閉的空間,例如電梯,恐懼橋梁或懼高。恐懼症是非常強烈的恐懼,人們會想方設法避開恐懼的來源,因此每天會避免做某些事。

一定要記住, 這些類型的疾患都有程度的分別,並且視壓力的量和類型而定,焦慮與恐懼的強度和持續的期間也會不同。許多嚴重的臨床疾患可以用精神藥物(psychopharmacological medicine)來控制,藥物可以抑制或轉移神經系統,並減輕焦慮。

你的焦慮屬於哪一種?

美國焦慮與憂鬱協會開發了一張表(見下頁表格),幫助我們區分日常焦慮和臨床焦慮(焦慮症)疾患。

看看這些特徵,其中許多日常焦慮的跡象看來很熟悉,而且可能不嚴重。臨床疾患比較嚴重且具有破壞性。要記住的是,焦慮基本的生理學大致上是一樣的;差別在於表現的方式不同。焦慮是可以改變、可調整的,就像我們大腦的其他特色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消息是,我們有能力可以控制日常的焦慮;確實,我們古老的神經生理是可以更新的。我們可以有意識地使用和運用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的原則,並學習如何更有效率地管理環境中的壓力源,才不會被焦慮所控制,而是由我們來控制焦慮。

資料來源/Little House Studio

——本文摘自《改造焦慮大腦: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2022 年 12 月,聯經出版公司,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聯經出版_96
27 篇文章 ・ 20 位粉絲
聯經出版公司創立於1974年5月4日,是一個綜合性的出版公司,為聯合報系關係企業之一。 三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近六千餘種圖書, 範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科技以及小說、藝術、傳記、商業、工具書、保健、旅遊、兒童讀物等。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動彈不得的心:強迫行為是一種病嗎?
莊博安
・2017/09/02 ・3802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40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強迫行為之所以吸引我們去做,不是因為它們能帶來喜悅,而是它們保證能平息焦慮。……極度的渴望,它燃燒、折磨我們,好像血管充滿了蒸氣、滲入我們的身體,讓我們急需將其釋放。(1)

即使強迫行為會讓腦中分泌讓人喜悅的多巴胺,但也僅僅是平息躁動的多巴胺;在許多強迫行為背後,其實是擔心、害怕某些可能成真的災難發生,所以用特定的儀式行為去抵銷(undo)那些想法。聽起來或許令人匪夷所思,但當你相信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而你也會不顧一切地阻止它發生。

source:maxpixel

LH(2)(此名稱為代號)小學二年級時父母離婚,他跟著媽媽離開原本的家,後來媽媽再婚,但 LH 和繼父的關係十分惡劣,因為常會被亂拿自己的東西,連房間抽屜裡的小物品都會被亂動,這讓他相當沒有安全感。

這個情形從他小五持續到高中畢業離開家,整整 8 年的時間, LH 在房間買了保險箱,能上鎖的抽屜都上鎖,把筆電螢幕對準窗戶左邊的那條白框,木頭椅子的四支角柱對齊用鉛筆在地上畫的幾乎隱形的四條線,然後將枕頭、棉被、卡比獸大玩偶和書本全都方向一致地擺向正北邊。最後,將房門裝了兩個鋼鎖,彷彿與門外的人只是鄰居,而且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大學後,這種不安全感持續困擾他,宿舍裡所有東西都要上鎖。由於室友間都很陌生,他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東西有沒有遺失或被動過。而疑神疑鬼的表現和幾次誤會吵架後,讓整個寢室的關係相當緊張, LH 索性搬到校外居住,每天就能「自在的」把所有物品朝向「對的」方向,並逐項檢查有沒有被動過的痕跡。

圖/作者提供

LH 從國中起每天花費在擺放與檢查的時間超過五個小時,一直到碩士班畢業那年第一次找我諮商時才提起。也許有人會問,「這 14 年間,他不覺得自己有問題嗎?」

「一點點。但這麼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不然有人能偷偷進來家裡,或趁半夜殺死我怎麼辦?」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這樣的行為卻也極度影響生活,且大部分的行為已經超乎「安全檢查」的範圍,甚至一點關聯都沒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強迫思考轉變為焦慮,再轉變為強迫行為

典型的強迫症狀會依附在令患者焦慮的事物上,但更嚴重的情況似乎會有「新舊交替」的現象,也就是產生新的強迫行為取代舊的,而且隨著嚴重程度提升,更會從「普遍強迫行為」演變成(或增加)「專屬強迫行為」。像是洗手消除細菌,升級成將用水裝滿洗手台,雙手泡在水中,左手手心摩擦右手手背七下,右手手心摩擦左手手背七下,接著十根手指交叉用力摩擦旋轉,最後將手指頭用「對的感覺」用力向外彈出,才能把指縫裡的細菌清理乾淨。

尋找「對的感覺」是最痛苦的時刻,因為沒有固定標準,一切只能依照內心釋懷程度而定,直到威脅(細菌讓人死掉)的感覺消失才能停止。

這很有可能因為,我們無法處理生活中「真實威脅」引發的焦慮害怕,因此腦中創造出一種「虛擬威脅」,並把它重疊,好讓我們以為處理了後者,前者也會一併消除,如此一來,前者的焦慮便暫時停止。

圖/作者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重點是,「虛擬威脅」的焦慮感很難停止。因為「真實威脅」常是過去某些創傷事件(不論是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雖然現在已經消除,卻殘留在心靈中揮散不去。所以,一部分的你希望停止,一部分卻不想。因為一旦停止了,透過強迫行為鎮壓的「真實威脅」的焦慮感會一併爆裂開來,內心中我們認為這是比虛擬威脅更可怕的,因此才需要由強迫行為當作安全氣囊,緩衝迎面而來的撞擊。

我有沒有強迫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常見的情境是:一開始有某種現實問題產生,接著想辦法解決,但解決不成或耗盡心神後,開始擔心問題演變成生活中的災難,甚至影響自身或重要他人的生命安全。這個想法在腦海中纏繞不去,像木乃伊般綑綁住原有的理性,越是思考越是迴圈,使得災難化想法的密度不斷提升,最後深沉入潛意識,讓你從原先看似「正常」的解決問題行為,發展成「異常」的動作來排除可能發生災難的想法。

OCD 患者容易被外在事件引發內在糾結的情緒與想法,而自我又難以梳理這樣的狀態,或是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需要梳理(也就是所謂有沒有病識感)。而不論你是否意識到,當內在被引發的情緒越強烈,心靈悄悄促成外在對應的行為就越激烈。這裡的問題在於──內外在接錯了線,或強度不一致,使得行為超乎想像。

過往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精神疾病,大都看你是否符合診斷手冊中 N 項準則,一旦符合,你就有某項精神疾病。但其實一個人的心理難以用全有全無定律就能夠說明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雪倫‧貝格利就將 OCD 從類別(癥狀有或無)轉換為向度(癥狀程度低到高)的視角(1)。這是更為友善地看待心靈結構的一種方式。當我們用光譜般的視角觀察他人,我們會發現,平常想令人翻白眼、莫名其妙,憤怒沮喪等等的行為,好像也有一些些可以理解。因為有太多的癥狀,都是內在心靈試圖回應外在現實的一種方式,才慢慢扭曲了人格與外顯表現。

同時,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某種精神疾病或人格特質並非只被某個基因所決定,而是一群基因(3)。這也是將「精神疾病」視為光譜上連續的、可移動的點,而非一翻兩瞪眼。但這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有精神疾病,相反的,這表明了人類的情緒、思想與行為都是普遍的現象,瞭解到程度的高低,能增加我們的同理心,讓其他人的身心狀況變得可理解,或至少可諒解。

那所謂的「精神病」是什麼?它的確存在,但它的存在是因著不同時代、文化與權力,在光譜上劃下的那道切截點所致。這也導致了「某個時代瘋子特別多」、「爭辯哀悼幾個禮拜算憂鬱」、「每個小孩都有過動症」的現象。如同他寫道:「有些情況下它是疾患,為其所困者確實需要診斷與協助;但更多的強迫行為,是在表達心理需求,就和人類的本性一樣正常──希望一切平安、受掌控,希望與人聯繫與變得重要。如果這些都算精神病,那我們不就全都瘋了?(1)

圖/Sureser @ Pixaba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天都有無數的行為,在疾病與健康之間游走,卻沒有跨越那條界線。」

舉滑手機這件事情來說,即使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想戒掉 FB、不想再看其他人的 Instagram 發了什麼限時動態,但你仍然會隱隱約約的害怕,天曉得是否會因為沒看到某個朋友的重大消息,或者某位明星的八卦,明天和朋友閒聊時會不會跟不上話題,慢慢的他們就不想理你了?如果又正好是身處娛樂圈或行銷人士,不懂最新的梗在說什麼,會不會馬上就要丟飯碗了?

小小的強迫行為能讓我們平息焦慮、更能自律、盡責。但也要注意,這裡說的強迫行為指的是光譜上較為前段的地方,也就是偏向完美主義、較為謹慎、遵守規則等等,這與強迫性人格障礙症(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較為相似。事實上OCD 與 OCPD 重疊之處很多,兩者的差別在於後者為一種長久養成的性格,且大多行為較具「正當性」。

舉例來說,若 OCD 患者認為踩在磁磚裂縫上會導致房子崩塌,因此需要再踩旁邊沒有裂縫的磁磚七下,以消除災難發生。OCPD 患者則較可能認為,房子不能出現一絲裂縫,否則地震時裂縫一路繃開,就會使房子崩塌,因此經常請人修補。但老實說,後者為「魔法型思考」還是「正當型思考」很難界定,它似乎誇張了些,但也有它的道理。能確定的是,兩種類型的患者皆是出自於焦慮,且在行為過後獲得釋放感。至於一種是否會變成另一種、兩者是否容易共病等問題似乎難有定論,有時在同一個人身上,也沒有那麼清楚的界線。但不論這些名詞與內涵如何更改,重要的是,我們透過回顧心理學文獻與案例,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更有覺察。

強迫行為可說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藉以迴避與撫慰焦慮的心。透過探索強迫思想與行為底下的焦慮為何,以及造成生活中哪些影響,提升「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想?」的反思時,更有機會看見自我矛盾或解除危機的想法,進而從漆黑的輪迴中解脫。畢竟,當今越來越多「真實威脅」產生,社會變化急速劇烈、親密關係疏離扭曲、金錢勞力相互掠奪、媒體漫天渲染、恐怖主義盛行等等。太多事件逼迫我們的情緒就範,我們開始想像許多「虛擬威脅」,也因此創造出越來越多的「虛擬空間」,好從手足無措的現實中不斷逃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你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前行,可以起身抵抗,可以有所不同,並有機會驅離強迫行為。它也將成為你生命中相當重要的「選擇」及「轉折」,你的意願,決定靈魂能否探尋真正欲求的方向。

更多相關文章,歡迎至作者臉書專頁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延伸閱讀與備註

  1. 雪倫‧貝格利。2017。《強迫行為的心理學》。大是文化。
  2. 為保護當事人,內容經修改至無法辨認。
  3. Taylor, S. (2013). Molecular genetic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 Molecular psychiatry18(7), 799.

 

莊博安
15 篇文章 ・ 6 位粉絲
諮商心理師。純粹透過寫作,想了解複雜的自己、生活、和世界。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 - 寫給自己的心理筆記 https://goo.gl/JGMlL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