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技能源
1673 篇文章・
1040 位粉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2017/12/24
此篇文章從事件主角「三聚氰胺」的身份開始說起,觸及如何及為何被加入食品、臺灣與國際的檢驗標準,最後則是如何降低暴露在三聚氰胺的環境,自身做起,吃得安心。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7/12/23
當有些人喊著 AI 會殺人,有些人搶先用 AI 來做聰明的事,甚至是救人一命!本文取自中央研究院「機器學習月」與「人工智慧跨域領袖營」活動內容,聊聊各領域最新的 AI 發展與應用。
Sharkie Lin
・2017/12/23
「木刻是減法,泥塑是加法,積木可以加減乘除!」– 吳寬瀛
積木是空間體操,雙手與大腦合力思考,掙脫被紙筆測驗困住的平面。以兒時熱愛的積木為素材,吳寬瀛老師在指間進行空間的四則運算,讓抽象深奧的數學化為具體可見的雕塑,排列組合出幾何造型的無限可能。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2017/12/22
去年,印度科學與環境中心發布了一項調查:在德里市面上買來的 38 種麵粉產品中,發現高達 84% 的品牌殘留溴酸鉀或碘酸鉀。究竟溴酸鉀是什麼?它有什麼功能,又為什麼要加入麵團裡面呢?
科學大抖宅
・2017/12/21
為找出原力的祕密,我們討論了目前已知的四種基礎交互作用(電磁力、弱力、強力和重力),以及它們的基本原理。很可惜地,當中並沒有原力。不過,在這四種基礎交互作用中,有沒有可能存在著與原力性質類似的力呢?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2017/12/20
富馬酸二甲酯是什麼?簡單來說,它由兩個「羥基」經酯化變成「甲氧基」,可以做為除黴劑使用,然而它具有肝毒性,且會傷害免疫系統以及消化系統。
胡芳碩
・2017/12/20
隱翅蟲是一種甲蟲,在臺灣已經有超過 1000 種已經被命名的隱翅蟲,而其中能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只有少數的 20 餘種。我們藉由這次的主題來介紹臺灣人聞之色變的「隱翅蟲皮膚炎」之成因及如何避免,以及將隱翅蟲用於農業害蟲防治的案例。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2017/12/18
有杏仁味、沾到一點點就會馬上死掉,時常出現在各大案件中...... 氰化物真的這麼毒嗎?呃,其實,漫畫裡的描述只正確了一部分。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2017/12/18
大家都知道「抗生素」,但你知道「抗菌劑」嗎?長久以來,它被大量運用在家禽家畜身上,以降低牲畜的罹病風險,不過隨著全球消費者食安及環保意識的抬頭,抗菌劑的使用對生態傷害的影響逐漸受重視,「無抗飼養」將是家禽產業新一波的升級重點,而身為消費者的你我,也可以一起幫助畜牧業再升級。
鄭國威 Portnoy
・2017/12/18
從專心致志地打磨石器到專心致志地滑著手機,我們與科技的互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命運。人類大腦發展出新皮質讓我們變得理智,然而大腦邊緣系統與激素的緊密合作,使情緒化跟非理性行為依舊佔了上風。作者也提到,根據過往研究者統計,人類溝通中,只有 7% 是文字,剩下的 93% 都是非語言的線索,這也是為何我們該重視情感與人工智慧的交匯,因為那才是真正的主戰場。
[LOG] 09:48:52:005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DEBUG] 09:48:52:014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626.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WARN] 09:48:52:178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09:48:52:178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09:48:52:362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09:48:52:363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