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胡芳碩
5 篇文章・ 2 位粉絲
+追蹤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現任臺灣研蟲誌主編。研究興趣主要為隱翅蟲科 (Staphylinidae) 的系統分類學及擬鍬形蟲科 (Trictenotomidae) 之生物學等。研究文章發表於國內外各大期刊。
常用關鍵字
出尾水蟲
水生甲蟲
甲蟲
藻食亞目
高橋氏出尾水蟲
分子鐘
隱翅蟲科
鞘翅目
翅鞘
菊虎
隱翅蟲
交配
產卵
蜻蜓
病蟲害防治
隱翅蟲皮膚炎
隱翅蟲防治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動物世界
胡芳碩
・2020/08/13
太小了,差點成為科學界的邊緣「蟲」?臺灣已知最小的水生甲蟲——出尾水蟲
出尾水蟲體型非常小,通常只有1毫米左右,也許就是因為太小了,科學界對出尾水蟲的所知不多,生物學的部分我們僅知牠們偏好棲息在水邊的藻類中。臺灣曾記錄一種出尾水蟲,高橋氏出尾水蟲,由日籍學者三輪勇四郎在1935年根據在新店所採集到的標本發表。經過比對,我們在臺灣所採集到的就是高橋氏出尾水蟲,之後我們也陸續在不同的地點採到高橋氏出尾水蟲,發現這個種類是臺灣特有種且廣布臺灣本島。
出尾水蟲
水生甲蟲
甲蟲
藻食亞目
高橋氏出尾水蟲
5
0
生命奧祕
胡芳碩
・2019/09/24
化石形態分析如何改寫甲蟲演化歷史:原以為「最老的隱翅蟲」其實不是隱翅蟲?
以往被認為是最古老的隱翅蟲是三疊紀的化石物種 Leehermania prorova (Chatzimanolis, Grimaldi& Engel, 2012) 雖說在發表之初就有被懷疑可能不是隱翅蟲,但一直到最近才正式被揭示了,L. prorova 應屬於藻食亞目的成員。該研究由捷克國家博物館的昆蟲學家 Martin Fikáček 與各國的昆蟲學家組成的團隊完成,分析了其與現生甲蟲科別的系統發育關係,相關成果最近刊登於頂尖昆蟲學期刊《系統昆蟲學》
分子鐘
藻食亞目
隱翅蟲科
鞘翅目
1
0
動物世界
胡芳碩
・2019/04/30
太陽餅沒有太陽,隱翅蟲也不一定要隱翅
沒多久前,報紙這張照片被轉到臉書板上,大家就開始議論,這個蜂哪裡隱翅了?翅膀這麼大怎麼會當牠是隱翅蟲?而我看到這些留言當下的反應是:「隱翅蟲一定要隱翅嗎?」太陽餅裡面沒有太陽;老婆餅裡面沒有老婆,隱翅蟲也並不一定要隱翅啊!
翅鞘
菊虎
隱翅蟲
2
0
動物世界
胡芳碩
・2018/04/11
雌蜻蜓如何躲避不想面對的追求者?未讀未回的終極應用技「裝死」
蜻蛉目(Odonata)在交配後時常會在附近馬上產卵,這時多數種類的雄蟲會在雌蟲產卵時,在雌蟲上方巡弋以護衛雌蟲,防止其他雄蟲來嘗試與該隻雌蟲交配;也有些種類的蜻蜓雄蟲,在雌蟲產卵時,會持續的用攫握器抓住雌蟲,以防止其他雄蟲來把雌蟲搶走。但在這篇研究報告中發現,天藍晏蜓(Aeshna juncea)的雄蟲沒有護衛的行為,在交配完後會直接飛離,且雌蟲會透過裝死的方式來躲避其他雄蟲的性騷擾。
交配
產卵
蜻蜓
1
0
專欄
胡芳碩
・2017/12/20
隱翅蟲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隱翅蟲皮膚炎又是怎麼一回事?
隱翅蟲是一種甲蟲,在臺灣已經有超過 1000 種已經被命名的隱翅蟲,而其中能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只有少數的 20 餘種。我們藉由這次的主題來介紹臺灣人聞之色變的「隱翅蟲皮膚炎」之成因及如何避免,以及將隱翅蟲用於農業害蟲防治的案例。
病蟲害防治
隱翅蟲
隱翅蟲皮膚炎
隱翅蟲防治
1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