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分類
37 篇文章・ 8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1/08
當提到「暴力」、「侵略」以及「衝動」這些字眼時,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對它們產生正面的聯想,然而這樣的行為卻在演化上被大量的保留於無數的物種之中,畢竟不論在覓食、捍衛領域或是尋求伴侶,都可能需要強勁的攻擊能力;不過是甚麼樣的機制讓個體只在適當的「時機」對適當的「對象」進行攻擊?不同行為的輸出又是怎麼被神經系統所選擇的?
・2014/01/07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世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今日的稀有財——也就是注意力。
・2014/01/07
光是觀察物質最有用的方式,因為所有物質都會跟光作用,對於微小的物體,最一般的生物光學顯微鏡利用物質吸收光的強弱來看出內部的結構,金像顯微鏡技術利用反射光來看清楚不透明物體的表面。但是對於分子內部的排列,一般的方式的顯微鏡就沒有辦法得知了。
・2014/01/06
彭明輝老師這本《有核不可?:擁/反核的33個關鍵理由》,算是國內少數完整整理了擁/反核論述的書,值得參考。國內最活躍的擁核團體「核能流言終結者」的一份勘誤表,也該看一看。
・2014/01/06
基本上我覺得萬惡的黃色 M 字速食店只有薯條是好吃的,而且僅限於剛炸好前三分鐘。
・2014/01/05
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發現迄今最完美的開花植物琥珀標本,保存了白堊紀中期開花植物授粉的一瞬間,跟現在的開花植物一樣會有花粉管。
・2014/01/05
一個簡單的數字能告訴你多少有關自身健康的資訊?身體質量指數(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基本數值,通常做為健康的預測,但是過去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明確指出BMI的缺點。《科學》在8月時,刊登這類報導中最新且最全面(某個角度來說)的研究報告。
・2014/01/05
要看到並記錄微小尺度下的物體或是生物對一般人來說並不簡單,雖然顯微鏡使用的歷史已久,然而一般的顯微鏡雖然可觀察,但是體積龐大且不容易做數位的記錄,如果有小台方便使用的顯微鏡,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記錄,會是很多學生與很多對自然有興趣朋友的好幫手。
・2014/01/03
女性的攻擊性有多強?三十年前,人類學家薩拉‧赫迪(Sarah B.Hrdy)翻閱文獻後得出結論:針對這個主題的研究還集中在趣聞軼事上,多為直覺性的感知而非科學實證。
・2014/01/03
中央大學感念布農族對鹿林天文台建立的幫助,將2006年於鹿林天文台發現的268669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Bunun(布農),以表達飲水思源的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