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協會(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PSP)新發表的論文研究顯示,對於人際衝突感到恐懼的人,無論是單身時或交往中,感受到的快樂程度是一樣的。主持研究的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心理學博士候選人尤西卡.歌梅(Yuthika Girme)表示,雖然以往有豐富的研究顯示交往中的人生活比較快樂,但這項結論或許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有些單身的人也可以過著滿足的生活。
有時候,單身比較自在
在紐西蘭一項人數超過 4000 人的全國性抽樣調查中指出,有「高度社交迴避」(High Social Avoidence)傾向——也就是會盡力避免任何人際關係不和諧、不願意發生衝突的人,在單身的時候的快樂程度,比起其他交往中的人也毫不遜色。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提到,對於有高度社交迴避傾向的人來說,單身可以去除某些由人際衝突所引起的焦慮現象,儘管早先有許多研究都顯示,單身者通常都會有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和較差的身心理健康狀態(是眼不見為淨的概念嗎……)。
研究也同時分析了「達成社會目標」(Approach Social Goals)的影響,這些社會目標達成度高的人,和前文提到社交迴避度高的人剛好相反,他們反而傾向努力增加親密行為和尋找夥伴來維持人際關係。結果顯示社會目標達成度高的人比起單身的人通常生活滿意度較高,也會在伴侶關係中體會到最多的快樂。
從研究內整裡的表格就可以看出來,Panel A 的實線表示社交迴避度高、虛線表示社交迴避度低;Panel B 的實線表示社會目標達成度高、虛線表示社會目標達成度低。所以社交迴避度高、社會目標達成度低的人,不論是在單身或是交往中,對他們生活的滿意度沒什麼太大的影響;而相對的,社交迴避度低、社會目標達成度較高的人,在穩定交往時對於生活有較高的滿意度,但在單身時的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會大幅的下降。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間接互惠(indirect reciprocity)的概念認為,受益者並不是直接回報給同一位利他的施恩者,而是會把恩惠轉給其他人。A 幫助 B,B 再幫助 C,C 再幫助 D,依此類推。於是,恩惠就能在社群裡傳出去,遲早也能回到 A 身上。種下的因,總有一天能得到最後的果。
而且這還能談到下一個層次:如果有個 Z,在 A 幫助 B 時,親眼見證了這件事,發現 A 是個慷慨的好人,他也會因為想和 A 建立關係,所以願意幫助 A。於是,就算這兩個人無法符合直接互惠所需要的「後會有期」條件,也能因為整個群體的利他行為而受益。樂於助人,自己就更可能得到幫助,至於那些不想幫助別人、只想貪小便宜的人,則是可能遭到懲罰或受到排擠。像這樣的間接互惠,是人類一種格外複雜的合作形式,需要兩項其他動物都辦不到的條件。
英文有句諺語說「騙子發不了財」(cheats never prosper),但不能說完全正確:騙子常常在短時間內還是能得逞,特別是在那些規模比較大、大家彼此比較不認識的社群;只是遲早仍然會東窗事發,讓自己名聲掃地。所以,想讓間接互惠的機制不被那些只想貪小便宜的人搞垮,聊八卦就是一個關鍵的必備條件,而且無論是營火旁、或是茶水間,人類實在是哪裡都能聊。事實上,相較於其他靈長類動物是用理毛之類的活動來建立關係,人類是以閒嗑牙、聊八卦取代了這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