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心怡:你怕的是遠距離?
李心蕊:我怕的是未知數。
在《六弄咖啡館》電影當中,這一句淺白的對白,道盡了許多遠距離戀愛者心中的不安。畢竟,當兩個人沒有辦法時常碰面時,彼此之間總是會出現許多不確定的感受,而這些未知數,正是許多猶豫該不該進入遠距離戀愛,或是正在談遠距離戀愛的人的心聲。
最近,筆者受到台灣大學台陸學生交流會的邀請,回到母校講了一場關於遠距離戀愛的演講,因此讀了許多關於遠距離戀愛的研究。趁著演講前的空檔,我看完了傳說中會讓許多情侶分手的這部電影──《六弄咖啡館》,竟發現劇中的許許多多故事,和我讀過的研究是如此的不謀而合。
遠距離戀愛的開始
正如同電影主角小綠和心蕊的故事一般,許許多多的遠距離戀愛(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s,LDRR),都是從近距離戀愛(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開始的。這些情侶之所以從近距離戀愛變為遠距離戀愛,通常都是因為就讀不同學校、到外地工作等等原因,不得不分居兩地[1][2][3]。
有一份 1992 年的美國研究便發現了,美國的大一新生之中,50% 的人正在談遠距離戀愛[4],大概是因為雙方到不同地方就讀大學的關係。
面對即將到來的遠距離戀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有些人在得知要分居兩地之後,便決定要分手了;也有一些人選擇繼續這段關係,但心中卻擔憂著遠距離所帶來的那些「未知數」[5][6][7]:「他會不會被其他的女生給帶走了呢?」、「隔著這麼遠,如果我想要找人陪伴的時候,她卻沒辦法給我一個擁抱。」。
但是,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是在決定和對方交往時,就已經選擇了遠距離戀愛。依照他們的經驗,雙方多半是在網路上認識並聊得很投緣,見面後就決定在一起了。
知名部落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作者水ㄤ跟水某相識的過程,也是類似這樣的情況,只是在那個年代網路尚不發達,水ㄤ長期在國外出差,他認識水某的契機,是一次短暫回台時,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彼此。他們在 7 天之中約會了 3 次便決定在一起,交往隔天水ㄤ就飛出國了,從此開啟了他們兩年多的跨國遠距離戀愛。
因此,也有一些遠距離戀愛的伴侶,是打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選擇了遠距離戀愛。
什麼是遠距離戀愛?這比你想像的難定義
但是,對於什麼是遠距離戀愛,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不同的答案。我曾聽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對小學四年級同班的情侶,因為五年級分班分到不同的班級,他們自認彼此是遠距離戀愛因而分手。」
當然,這樣的定義,心理學家自然是不會同意的。但針對過去的研究,心理學家也很難給出一套遠距離戀愛的定義。有的心理學家以距離為單位定義,超過某一個距離(如 80 公里[8]、160 公里[9])便是遠距離戀愛;當然,針對這樣的定義,你很容易就能發現他的問題:從台北搭高鐵到台中的通車時間,遠比從新店搭車到石門的時間來得短。
於是,也有心理學家將「距離 + 通車時間」作為評斷遠距離戀愛的標準[10]。但是你也很容易可以發現它的問題:對一個像是小綠與心蕊的大一生而言,為了見彼此一面,小綠得花上許多時間打工;但對於兩個有充足而穩定收入的社會人士而言,搭高鐵通車可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考驗,也有心理學家索性將「是否居住在同一個縣市」[11]、「同一個州」[12]做為遠距離的標準;不過眼尖的你應該也會很快的想出反例:所以我住在龍山寺站,她住在江子翠站,就代表我們是遠距離戀愛了嗎?
於是,有一些心理學家乾脆讓受試者自己定義彼此是否為遠距離戀愛[13],這樣總沒問題了吧?錯!因為有一些受試者,即使相隔了 160 公里,周遭的朋友都覺得他們是遠距離戀愛,他們依然覺得自己是近距離戀愛。
心理學家終於忍無可忍了,設計出了一份量表,試圖區分遠距離和近距離戀愛者的不同,結果發現「我和我的伴侶住得很遠,以致於沒辦法每天見面」、「我覺得我的關係是遠距離戀愛」、「我們在不同城市工作/讀書,且持續住在那個城市」、「我們相隔 25 英里以上」這四個題目的得分加總,最能夠區分遠距離戀愛和近距離戀愛者。
如果仔細看這些題目的話便能夠發現,遠距離戀愛包含了「無法常碰面」、「自認是遠距離」、「不同城市」、「距離」這四個要素。因此,前面的心理學家提出的定義,或多或少都觸碰到了遠距離戀愛的其中一些面貌。
相聚之後的分離,人家口中常說的遠距離愛情那種痛,才慢慢的在我心中蔓延。——曾琪方(2011,p.4)[14]
曾經談過遠距離戀愛的人,應該都對這一幕心有戚戚焉吧。不論經歷了多少次的分離,我們依然學不會,如何笑著面對分離,在轉身之後,往往是最難熬的時候。還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和當時遠距離的女友在台北車站分離,她轉身之後,便默默地流下了淚來,而我也望著她的背影紅了眼眶……
遠距離戀愛中的兩個人,一旦分開了,就要很久很久之後才能再碰面了。不能和一般情侶一樣每天送早餐、送消夜。當別人在餐廳慶祝聖誕節的時候,你和她只能透過電話、書信傳遞想念。其中的辛酸苦澀,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遠距離戀愛,比較容易分手?
我想,看到了這裡,你一定會想要問我一個問題:「遠距離戀愛,是否比近距離戀愛來得更為脆弱?」
電影中的心蕊和魔術社的學長之間親密的互動,似乎直接導致了這部電影悲慘的結局。但是根據過去的研究,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研究,遠距離戀愛和近距離戀愛的關係穩定度(容易分手的程度)、關係滿意度(對於一段關係是否滿意),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差異[15][16];甚至有一些研究發現,遠距離戀愛比近距離戀愛更不容易分手[17][18][19](註1)。
你一定會想問:「可是我身邊遠距離戀愛的朋友,很多都分手了啊!」但根據過去研究,那是因為「不論遠距離或是近距離戀愛的分手率都很高」。
在這裡,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一對正在交往中的伴侶,半年之後分手的機率有多高?
(猜對了也不會有獎品的啦,所以請大家憑直覺選就可以了。)
選好了嗎?選好的話往下滑就可以看到答案了。
答案是:42%。[20]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答案之後會很訝異,不過這也告訴我們,無論是遠距離戀愛或是近距離戀愛,分手的機率都很高(註2)。因此,並不是遠距離愛情特別容易分手,只是我們要舉出遠距離分手的例子太過容易,讓我們誤以為遠距離戀愛特別容易分手罷了。
投資模型與遠距離戀愛
你或許會想問:「可是,這依然沒有回答到片中的問題啊!遠距離的人,是不是真的比較容易外遇呢?」
事實上,過去的心理學家便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有一群心理學家將愛情畫成了一個投資模型(Investment Model)[21]:
這個模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一個人對於一段關係是否滿意,會影響他願不願意給予這段關係承諾。」,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有沒有其他可能的對象(alternatives),或是對於這段關係的投入有多少,也會影響到對這段關係的承諾。而且,一個人對於關係越滿意,也就越看不到其他的對象,同時也會對這段感情投入更多。
那麼,遠距離的人是否更容易看到其他選擇,因而導致分手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遠距離戀愛的人比起近距離戀愛的人更看不到其他選擇,更不容易因為小三而分手[22](註3)。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常常見不到彼此,在見面時總是會盡量展現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距離又讓一切變得很美,因此他們總是過於理想化他們的伴侶[22],也因為他們伴侶在他們心中總是完美的,她們自然而然也就不太會去找備胎了[19];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他們除了忙於課業之外,又得像小綠一樣,花很多時間、金錢維繫彼此的關係,因此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時間去和其他人約會了[1][19]。
但若我們回到電影的情節當中,就會發現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在維繫這段感情的人,好像只有小綠而已。」,無論是見面、約會、送禮物,好像大多都是小綠做得比較多,他沒日沒夜的打工,為的就是能夠多見心蕊幾次面。甚至買了手機送給心蕊,才發現心蕊的心,早已不在他的身上。
若是從投資模型來看小綠和心蕊的關係,對於關係投資越多的人,往往也是越不容易放手的那個人。因為一旦放手了,過去投資的時間跟金錢,全都化成了泡影,啵的一聲消失不見了(心理學上稱之為沉沒成本效應)。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小綠即便被劈腿了,也放不下心蕊,再加上媽媽過世的痛,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戰勝遠距離:重新改寫《六弄咖啡館》
其實,我並不害怕遠距離,我害怕的是我們變成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曾琪方(2011,p.6)[14]
若要我給這部電影一些評價,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局。看完這部電影,似乎讓人們覺得遠距離戀愛必然走向悲劇。然而,小綠跟心蕊真的沒有其他出路了嗎?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想,他們的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對於未來看法不同
小綠對於這段遠距離戀愛的看法是,只要存錢多陪伴對方就可以了;但是心蕊似乎認為,彼此能夠一起成長才是她想要的。雙方的想法並沒有錯,但若小綠能夠讓心蕊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我希望的只是,能夠多陪伴妳、多見到妳而已。」;而心蕊若是能了解小綠和她本來在學業程度上就有所差異,放慢腳步陪伴小綠,並且透過一些慶祝的方式來鼓勵小綠讀英文,或許他們的結局將會有所不同。
但很可惜的,心蕊眼中只看到了她想要的愛情關係──「兩個人一起去西雅圖」,卻沒能看到小綠真實的樣貌,期望太高失望太大,最後選擇了離去。
雙方付出嚴重失衡
從電影中來看,小綠總是不斷為了這段感情投資,但心蕊卻沒有做出太大的投資。如果今天小綠希望這段感情能夠平衡些,或許可以透過開玩笑的方式,讓心蕊也能為自己多做一些,譬如輪流去看彼此,或者是找到兩地的中間點碰面(譬如小綠可以開玩笑說:吼~上次是我上去,這次換你下來帶你去玩啦~)。當雙方都一起為這段感情一起付出時,不但可以培養出更多默契,回到剛剛的投資模型,心蕊的付出也會增加她對這段關係的承諾。
個人對關係賦予的意義是一段遠距離戀愛能否持續的關鍵。──(Lydon, Pierce, & O’Regan, 1997, p. 111)[23]
過去研究也針對這一點提出了說明。考夫曼(Kauffman)的遠距離戀愛研究發現了,遠距離戀愛的伴侶認為:「思考分離的意義,比討論一些維繫的方式(如多久見一次面、明天中午一起吃排骨飯)來得更為重要。」因為分離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如果雙方能夠一起度過這段時間,那麼對於未來關係的維繫,以及關係的滿意度,都是很有幫助的[24]。但前提是,雙方必須對分離的意義,有著相同的看法才行[25]。
當那些「妳怎麼變了」的時刻來臨時
事實上,不論是近距離戀愛或是遠距離戀愛,常常都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妳怎麼變了?」、「你交往前明明不是這樣子的啊!」、「我們好像變得越差越多了……」。然而,事實上,感情本來就是不斷改變的過程,兩個人本來就會不斷的前進。這些驚覺對方和原本想像不同的情節,或許是每一段感情都會遇到的議題。
然而,當這些時刻來臨時,怎麼樣的關係比較容易倖存下來呢?
過去針對近距離愛情的研究發現,若是一個人能夠具有下面這兩種特質,那麼她的愛情比較容易長久的走下去[26~31]:
平衡觀
不論是誰,都會有你喜歡的優點,也會有你討厭的缺點。在熱戀的時候,你或許會覺得對方熱情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就覺得對方的活潑讓你心煩意亂:「明明我心情就夠糟了,還不安靜一點,只想一直逗我笑而已,煩死了。」然而,若是一個人能夠對伴侶的特質能有平衡的看法,帶著「他有我喜歡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這就是他的全部。」這樣看法的人,比較容易在「發現對方變了」的時候,繼續走下去。
自我調整以維持承諾
另外,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發現「原來他和我想像中不一樣」的時候,帶著「那麼我該怎麼做,才會有利於這段關係走下去呢?」的想法,把焦點擺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之上來面對這樣的現實,而非「他果然不適合我」,那麼這段感情就比較容易能夠繼續下去。
同樣的,國內研究也發現了[16],即便遠距離戀愛的人在重逢之後,那些理想化的泡沫可能會幻滅,但若當事人能夠帶著上面這兩個想法,來面對眼前的幻滅,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找到彼此繼續走下去的方式,那麼就比較能將這段感情延續下去。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的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李宗盛 〈飄洋過海來看你〉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寫一下我對於遠距離戀愛的看法。
在那一場演講當中,我詢問了台下觀眾對於遠距離戀愛的定義,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同學告訴我:「在中國,要搭高鐵通車 5 個小時以上的距離,他們才會覺得是遠距離戀愛。畢竟像是北京就那麼大了,隨便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就要兩個小時,一兩小時的車程,其實不算是遠距離。」
確實,和美國、中國這些國土廣袤的國家相比,台灣真的太小了。
然而,或許就是我們生活在這麼小的土地上,才會覺得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已經是很遙遠的距離了吧。因此,這些遠距離的感受,對我們而言,仍然是如此真實的。
Rhodes(2002)在研究中提到了[32]:「雖然遠距離愛情有許多正向的觀點(如可以專注在彼此的工作上,重逢時再好好享受彼此的時光[33][34];有助於彼此事業、學業發展[33][35][36]等等),但是很少人是期待擁有遠距離的愛情,如果可以避免遠距離的分離,那就是最好的,但若無可避免,就只好接受這個過程。」而這一段話,或許能為遠距離戀愛的人帶來一些慰藉吧。
畢竟,你願意選擇這一段感情,肯定是你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些其他人所沒有的光彩吧。
註解
- 註1:滿意度和穩定度之間有關係,但並不是完全一樣的事情,除了從文中提到的投資模型可以發現「承諾除了瘦到滿意度影響之外,也會受到有沒有其他可能對象、投資多寡所影響」,另外,過去研究也發現了,焦慮型依附的人,比起安全型、逃避型依附的人更不容易分手[38],詳細的討論可以讀海苔熊的〈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請點到第3頁閱讀;若你想更了解依附理論,可以讀讀我的依附理論系列文章。
- 註2: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參考海苔熊的〈在七夕之後:不存在的情人〉,本文就不再贅述了。
- 註3:關於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難道,遠距離真的難以維繫?〉一文。
延伸閱讀
- Arditti, J. A., & Kauffman, M. (2001). Staying close when apart: 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In M. Coleman & L. Ganong (Eds.), 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Controversi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pp. 51–55). Los Angeles: Roxbury.
- Arditti,J.A.,& Kauffman,M.(2003).Staying close when apart: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In M.Coleman & L.Ganong (Eds.),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Controversi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an anthology) (pp. 51–55). Los Angeles: Roxbury.
- Weisser, C. (2006, January 1). Two cities, two careers, too much? Money. Retrieved January 29, 2008, from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moneymag/moneymag_archive/2006/01/01/8365210/index.htm
- Knox, D. (1992). Choices in relationships.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
elgeson, V. S. (1994). The effects of self-beliefs and relationship beliefs on adjustment to a relationship stresso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241-258.
- Maguire, K. C., & Kinney, T. A. (2010). When distance is problematic: Communication, coping, 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 27-46.
- Merolla, A. J. (201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noncopresence reconsidered: Conceptualizing geographic separa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Theory, 20, 169-193. doi:10.1111/j.1468-2885.2010.01359.x
- Schwebel, A. I., Dunn, R. L., Moss, B. F., & Renner, M. A. (1992).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ship stability in geographical separated coupl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222-230
- Carpenter, D., & Knox, D. (1986).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eparated during courtship.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 86-99.
- Knox, D., Zusman, M. E., Daniels, V., & Brantley, A. (2002).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uder?: Long 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6(3), 364-366. Retrieved Aug 1, 2005 from Wilson Web. - 鄧郁馨、王嵩音 (2015)。 見面還是不見面?情侶維繫關係之管道分析[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y Dating Couples to Maintain Romantic Relationship]。新聞學研究(122),頁 121-167。
- Stephen, T. (1986). Communic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in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 191–210.
- Aylor, B. A. (2003).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In D. J. Canary & M. Dainton (Eds.),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communication: Relational,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variations (pp. 127–139). Mahway,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曾琪方(2011)。《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跨國遠距離情侶的關係維繫》。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Guldner, G. T., & Swensen, C. H. (1995). Time spent together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as a test cas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 313-320.
- 程威銓、郭姿吟、林佩穎、王雅鈴、林以正(2010)。戰勝遠距離:「愛情改變觀」與「伴侶概念複雜度」的角色。「第四十九屆台灣心理學年會」發表之論文, 台灣,嘉義。
- Stafford, L., & Reske, J. R. (1990). Ide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long-distance premarital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39, 274-279.
- Stafford, L., & Merolla, A. J. (2007). Idealization, reunions, and stability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 37-54
- Stafford, L. (2005).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and cross residential relationship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 Le, B., et al.,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3): p. 377-390.
- Rusbult, C. E., Martz, J. M., & Agnew, C. R. (1998). The Investment Model Scale: Measuring commitment level, satisfaction level, quality of alternatives, and investment siz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 357-391.
- Pistole, M. C., Roberts, A., & Mosko, J. E. (2010). Commitment Predictors: Long-Distance Versus 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8(2), 146-153.
- Lydon, J., Pierce, T., & O’Regan, S.(1997). Coping with moral commitment to long 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104-113.
- Arditti, J. A., & Kauffman, M. (2004). Staying close when apart 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uple & Relationship Therapy, 3(1), 27-51.
- Kauffman, M. H. (200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Staying clo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D.
- Gottman, J., Swanson, C., & Murray, J. (1999). The mathematics of marital conflict: Dynamic mathematical nonlinear modeling of newlywed marital interaction. [Articl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3(1), 3-19.
- Murray, S. L., & Holmes, J. G. (1997). A leap of faith? Positive illus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6), 586-604.
- Murray, S. L., Leder, S., MacGregor, J. C. D., Homes, J. G., Pinkus, R. T., & Harris, B. (2009). Becoming irreplaceable: How comparisons to the partner’s alternativ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low and high self-esteem people. [Artic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6), 1180-1191.
- Showers, C. J., & Kevlyn, S. B. (1999).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a relationship partner: Implications for liking and loving.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6), 958-971.
- Showers, C. J., & Zeigler-Hill, V. (2004). Organization of partner knowledge: Relationship outcomes and longitudinal change.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9), 1198-1210.
- Zeigler-Hill, V., & Showers, C. J. (2007). Self-structure and self-esteem stability: The hidden vulnerability of compartmentalization.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2), 143-159.
- Rhodes, J.E. (2002). Stand by me: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mentoring today’s you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ahlstein, E. M. (2004). Relating at a distance: Negotiating being together and being apart in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 689-710.
- Jackson, A. P., Brown, R. P., & Patterson-Stewart, K. E. (2000).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in dual-career commuter marri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s. The Family Journal, 8, 22–37.
- Gerstel, N., & Gross, H. (1987). Commuter marriage: A microcosm of career and family conflict. In N. Gerstel & H. E. Gross (Eds.), Families and work (pp. 422–433).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 Magnuson, S., & Norem, K. (1999). Commuter marriages: Challenges for couples and counselors who work with them. The Family Journal, 7, 125-134.
- Slotter, E. B., & Finkel, E. (2009). The strange case of sustained dedication to an unfulfilling relationship: Predicting commitment and breakup from attachment Anxiety and Need Fulfillment Within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