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像《六弄咖啡館》一樣的遠距離戀情,常常以分手收場?

貓心
・2016/11/28 ・7145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SR值 507 ・六年級

蔡心怡:你怕的是遠距離?

李心蕊:我怕的是未知數。

在《六弄咖啡館》電影當中,這一句淺白的對白,道盡了許多遠距離戀愛者心中的不安。畢竟,當兩個人沒有辦法時常碰面時,彼此之間總是會出現許多不確定的感受,而這些未知數,正是許多猶豫該不該進入遠距離戀愛,或是正在談遠距離戀愛的人的心聲。

%e6%9c%aa%e5%91%bd%e5%90%8d%e6%b5%b7

最近,筆者受到台灣大學台陸學生交流會的邀請,回到母校講了一場關於遠距離戀愛的演講,因此讀了許多關於遠距離戀愛的研究。趁著演講前的空檔,我看完了傳說中會讓許多情侶分手的這部電影──《六弄咖啡館》,竟發現劇中的許許多多故事,和我讀過的研究是如此的不謀而合。

遠距離戀愛的開始

正如同電影主角小綠和心蕊的故事一般,許許多多的遠距離戀愛(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s,LDRR),都是從近距離戀愛(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開始的。這些情侶之所以從近距離戀愛變為遠距離戀愛,通常都是因為就讀不同學校、到外地工作等等原因,不得不分居兩地[1][2][3]。

有一份 1992 年的美國研究便發現了,美國的大一新生之中,50% 的人正在談遠距離戀愛[4],大概是因為雙方到不同地方就讀大學的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即將到來的遠距離戀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有些人在得知要分居兩地之後,便決定要分手了;也有一些人選擇繼續這段關係,但心中卻擔憂著遠距離所帶來的那些「未知數」[5][6][7]:「他會不會被其他的女生給帶走了呢?」、「隔著這麼遠,如果我想要找人陪伴的時候,她卻沒辦法給我一個擁抱。」。

但是,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是在決定和對方交往時,就已經選擇了遠距離戀愛。依照他們的經驗,雙方多半是在網路上認識並聊得很投緣,見面後就決定在一起了。

知名部落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作者水ㄤ跟水某相識的過程,也是類似這樣的情況,只是在那個年代網路尚不發達,水ㄤ長期在國外出差,他認識水某的契機,是一次短暫回台時,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彼此。他們在 7 天之中約會了 3 次便決定在一起,交往隔天水ㄤ就飛出國了,從此開啟了他們兩年多的跨國遠距離戀愛。

因此,也有一些遠距離戀愛的伴侶,是打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選擇了遠距離戀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遠距離戀愛?這比你想像的難定義

但是,對於什麼是遠距離戀愛,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不同的答案。我曾聽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對小學四年級同班的情侶,因為五年級分班分到不同的班級,他們自認彼此是遠距離戀愛因而分手。」

當然,這樣的定義,心理學家自然是不會同意的。但針對過去的研究,心理學家也很難給出一套遠距離戀愛的定義。有的心理學家以距離為單位定義,超過某一個距離(如 80 公里[8]、160 公里[9])便是遠距離戀愛;當然,針對這樣的定義,你很容易就能發現他的問題:從台北搭高鐵到台中的通車時間,遠比從新店搭車到石門的時間來得短。

於是,也有心理學家將「距離 + 通車時間」作為評斷遠距離戀愛的標準[10]。但是你也很容易可以發現它的問題:對一個像是小綠與心蕊的大一生而言,為了見彼此一面,小綠得花上許多時間打工;但對於兩個有充足而穩定收入的社會人士而言,搭高鐵通車可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考驗,也有心理學家索性將「是否居住在同一個縣市」[11]、「同一個州」[12]做為遠距離的標準;不過眼尖的你應該也會很快的想出反例:所以我住在龍山寺站,她住在江子翠站,就代表我們是遠距離戀愛了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有一些心理學家乾脆讓受試者自己定義彼此是否為遠距離戀愛[13],這樣總沒問題了吧?錯!因為有一些受試者,即使相隔了 160 公里,周遭的朋友都覺得他們是遠距離戀愛,他們依然覺得自己是近距離戀愛。

心理學家終於忍無可忍了,設計出了一份量表,試圖區分遠距離和近距離戀愛者的不同,結果發現「我和我的伴侶住得很遠,以致於沒辦法每天見面」、「我覺得我的關係是遠距離戀愛」、「我們在不同城市工作/讀書,且持續住在那個城市」、「我們相隔 25 英里以上」這四個題目的得分加總,最能夠區分遠距離戀愛和近距離戀愛者。

如果仔細看這些題目的話便能夠發現,遠距離戀愛包含了「無法常碰面」、「自認是遠距離」、「不同城市」、「距離」這四個要素。因此,前面的心理學家提出的定義,或多或少都觸碰到了遠距離戀愛的其中一些面貌。

分離
圖/電影片段

相聚之後的分離,人家口中常說的遠距離愛情那種痛,才慢慢的在我心中蔓延。——曾琪方(2011,p.4)[14]

曾經談過遠距離戀愛的人,應該都對這一幕心有戚戚焉吧。不論經歷了多少次的分離,我們依然學不會,如何笑著面對分離,在轉身之後,往往是最難熬的時候。還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和當時遠距離的女友在台北車站分離,她轉身之後,便默默地流下了淚來,而我也望著她的背影紅了眼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遠距離戀愛中的兩個人,一旦分開了,就要很久很久之後才能再碰面了。不能和一般情侶一樣每天送早餐、送消夜。當別人在餐廳慶祝聖誕節的時候,你和她只能透過電話、書信傳遞想念。其中的辛酸苦澀,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遠距離戀愛,比較容易分手?

我想,看到了這裡,你一定會想要問我一個問題:「遠距離戀愛,是否比近距離戀愛來得更為脆弱?」

半年
圖/電影預告

電影中的心蕊和魔術社的學長之間親密的互動,似乎直接導致了這部電影悲慘的結局。但是根據過去的研究,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研究,遠距離戀愛和近距離戀愛的關係穩定度(容易分手的程度)、關係滿意度(對於一段關係是否滿意),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差異[15][16];甚至有一些研究發現,遠距離戀愛比近距離戀愛更不容易分手[17][18][19](註1)。

你一定會想問:「可是我身邊遠距離戀愛的朋友,很多都分手了啊!」但根據過去研究,那是因為「不論遠距離或是近距離戀愛的分手率都很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裡,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一對正在交往中的伴侶,半年之後分手的機率有多高?

(猜對了也不會有獎品的啦,所以請大家憑直覺選就可以了。)

選好了嗎?選好的話往下滑就可以看到答案了。

pexels-photo-14303

答案是:42%。[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答案之後會很訝異,不過這也告訴我們,無論是遠距離戀愛或是近距離戀愛,分手的機率都很高(註2)。因此,並不是遠距離愛情特別容易分手,只是我們要舉出遠距離分手的例子太過容易,讓我們誤以為遠距離戀愛特別容易分手罷了。

投資模型與遠距離戀愛

你或許會想問:「可是,這依然沒有回答到片中的問題啊!遠距離的人,是不是真的比較容易外遇呢?」

事實上,過去的心理學家便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有一群心理學家將愛情畫成了一個投資模型(Investment Model)[21]:

投資模型

這個模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一個人對於一段關係是否滿意,會影響他願不願意給予這段關係承諾。」,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有沒有其他可能的對象(alternatives),或是對於這段關係的投入有多少,也會影響到對這段關係的承諾。而且,一個人對於關係越滿意,也就越看不到其他的對象,同時也會對這段感情投入更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遠距離的人是否更容易看到其他選擇,因而導致分手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遠距離戀愛的人比起近距離戀愛的人更看不到其他選擇,更不容易因為小三而分手[22](註3)。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常常見不到彼此,在見面時總是會盡量展現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距離又讓一切變得很美,因此他們總是過於理想化他們的伴侶[22],也因為他們伴侶在他們心中總是完美的,她們自然而然也就不太會去找備胎了[19];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他們除了忙於課業之外,又得像小綠一樣,花很多時間、金錢維繫彼此的關係,因此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時間去和其他人約會了[1][19]。

但若我們回到電影的情節當中,就會發現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在維繫這段感情的人,好像只有小綠而已。」,無論是見面、約會、送禮物,好像大多都是小綠做得比較多,他沒日沒夜的打工,為的就是能夠多見心蕊幾次面。甚至買了手機送給心蕊,才發現心蕊的心,早已不在他的身上。

若是從投資模型來看小綠和心蕊的關係,對於關係投資越多的人,往往也是越不容易放手的那個人。因為一旦放手了,過去投資的時間跟金錢,全都化成了泡影,啵的一聲消失不見了(心理學上稱之為沉沒成本效應)。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小綠即便被劈腿了,也放不下心蕊,再加上媽媽過世的痛,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戰勝遠距離:重新改寫《六弄咖啡館》

其實,我並不害怕遠距離,我害怕的是我們變成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曾琪方(2011,p.6)[14]

若要我給這部電影一些評價,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局。看完這部電影,似乎讓人們覺得遠距離戀愛必然走向悲劇。然而,小綠跟心蕊真的沒有其他出路了嗎?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想,他們的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對於未來看法不同

小綠對於這段遠距離戀愛的看法是,只要存錢多陪伴對方就可以了;但是心蕊似乎認為,彼此能夠一起成長才是她想要的。雙方的想法並沒有錯,但若小綠能夠讓心蕊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我希望的只是,能夠多陪伴妳、多見到妳而已。」;而心蕊若是能了解小綠和她本來在學業程度上就有所差異,放慢腳步陪伴小綠,並且透過一些慶祝的方式來鼓勵小綠讀英文,或許他們的結局將會有所不同。

但很可惜的,心蕊眼中只看到了她想要的愛情關係──「兩個人一起去西雅圖」,卻沒能看到小綠真實的樣貌,期望太高失望太大,最後選擇了離去。

雙方付出嚴重失衡

從電影中來看,小綠總是不斷為了這段感情投資,但心蕊卻沒有做出太大的投資。如果今天小綠希望這段感情能夠平衡些,或許可以透過開玩笑的方式,讓心蕊也能為自己多做一些,譬如輪流去看彼此,或者是找到兩地的中間點碰面(譬如小綠可以開玩笑說:吼~上次是我上去,這次換你下來帶你去玩啦~)。當雙方都一起為這段感情一起付出時,不但可以培養出更多默契,回到剛剛的投資模型,心蕊的付出也會增加她對這段關係的承諾。

個人對關係賦予的意義是一段遠距離戀愛能否持續的關鍵──(Lydon, Pierce, & O’Regan, 1997, p. 111)[23]

過去研究也針對這一點提出了說明。考夫曼(Kauffman)的遠距離戀愛研究發現了,遠距離戀愛的伴侶認為:「思考分離的意義,比討論一些維繫的方式(如多久見一次面、明天中午一起吃排骨飯)來得更為重要。」因為分離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如果雙方能夠一起度過這段時間,那麼對於未來關係的維繫,以及關係的滿意度,都是很有幫助的[24]。但前提是,雙方必須對分離的意義,有著相同的看法才行[25]。

當那些「妳怎麼變了」的時刻來臨時

變了
圖/電影預告

事實上,不論是近距離戀愛或是遠距離戀愛,常常都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妳怎麼變了?」、「你交往前明明不是這樣子的啊!」、「我們好像變得越差越多了……」。然而,事實上,感情本來就是不斷改變的過程,兩個人本來就會不斷的前進。這些驚覺對方和原本想像不同的情節,或許是每一段感情都會遇到的議題。

然而,當這些時刻來臨時,怎麼樣的關係比較容易倖存下來呢?

過去針對近距離愛情的研究發現,若是一個人能夠具有下面這兩種特質,那麼她的愛情比較容易長久的走下去[26~31]:

平衡觀

不論是誰,都會有你喜歡的優點,也會有你討厭的缺點。在熱戀的時候,你或許會覺得對方熱情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就覺得對方的活潑讓你心煩意亂:「明明我心情就夠糟了,還不安靜一點,只想一直逗我笑而已,煩死了。」然而,若是一個人能夠對伴侶的特質能有平衡的看法,帶著「他有我喜歡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這就是他的全部。」這樣看法的人,比較容易在「發現對方變了」的時候,繼續走下去。

自我調整以維持承諾

另外,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發現「原來他和我想像中不一樣」的時候,帶著「那麼我該怎麼做,才會有利於這段關係走下去呢?」的想法,把焦點擺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之上來面對這樣的現實,而非「他果然不適合我」,那麼這段感情就比較容易能夠繼續下去。

同樣的,國內研究也發現了[16],即便遠距離戀愛的人在重逢之後,那些理想化的泡沫可能會幻滅,但若當事人能夠帶著上面這兩個想法,來面對眼前的幻滅,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找到彼此繼續走下去的方式,那麼就比較能將這段感情延續下去。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的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李宗盛 〈飄洋過海來看你〉

未命名海
圖/作者攝影、後製(作者攝影粉專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寫一下我對於遠距離戀愛的看法。

在那一場演講當中,我詢問了台下觀眾對於遠距離戀愛的定義,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同學告訴我:「在中國,要搭高鐵通車 5 個小時以上的距離,他們才會覺得是遠距離戀愛。畢竟像是北京就那麼大了,隨便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就要兩個小時,一兩小時的車程,其實不算是遠距離。」

確實,和美國、中國這些國土廣袤的國家相比,台灣真的太小了。

然而,或許就是我們生活在這麼小的土地上,才會覺得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已經是很遙遠的距離了吧。因此,這些遠距離的感受,對我們而言,仍然是如此真實的。

Rhodes(2002)在研究中提到了[32]:「雖然遠距離愛情有許多正向的觀點(如可以專注在彼此的工作上,重逢時再好好享受彼此的時光[33][34];有助於彼此事業、學業發展[33][35][36]等等),但是很少人是期待擁有遠距離的愛情,如果可以避免遠距離的分離,那就是最好的,但若無可避免,就只好接受這個過程。」而這一段話,或許能為遠距離戀愛的人帶來一些慰藉吧。

畢竟,你願意選擇這一段感情,肯定是你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些其他人所沒有的光彩吧。

註解

  • 註1:滿意度和穩定度之間有關係,但並不是完全一樣的事情,除了從文中提到的投資模型可以發現「承諾除了瘦到滿意度影響之外,也會受到有沒有其他可能對象、投資多寡所影響」,另外,過去研究也發現了,焦慮型依附的人,比起安全型、逃避型依附的人更不容易分手[38],詳細的討論可以讀海苔熊的〈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請點到第3頁閱讀;若你想更了解依附理論,可以讀讀我的依附理論系列文章。
  • 註2: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參考海苔熊的〈在七夕之後:不存在的情人〉,本文就不再贅述了。
  • 註3:關於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難道,遠距離真的難以維繫?〉一文。

延伸閱讀

  1. Arditti, J. A., & Kauffman, M. (2001). Staying close when apart: 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In M. Coleman & L. Ganong (Eds.), 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Controversi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pp. 51–55). Los Angeles: Roxbury.
  2. Arditti,J.A.,& Kauffman,M.(2003).Staying close when apart: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In M.Coleman & L.Ganong (Eds.),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Controversi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an anthology) (pp. 51–55). Los Angeles: Roxbury.
  3. Weisser, C. (2006, January 1). Two cities, two careers, too much? Money. Retrieved January 29, 2008, from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moneymag/moneymag_archive/2006/01/01/8365210/index.htm
  4. Knox, D. (1992). Choices in relationships.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5. elgeson, V. S. (1994). The effects of self-beliefs and relationship beliefs on adjustment to a relationship stresso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241-258.
  6. Maguire, K. C., & Kinney, T. A. (2010). When distance is problematic: Communication, coping, 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 27-46.
  7. Merolla, A. J. (201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noncopresence reconsidered: Conceptualizing geographic separa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Theory, 20, 169-193. doi:10.1111/j.1468-2885.2010.01359.x
  8. Schwebel, A. I., Dunn, R. L., Moss, B. F., & Renner, M. A. (1992).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ship stability in geographical separated coupl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222-230
  9. Carpenter, D., & Knox, D. (1986).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eparated during courtship.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 86-99.
  10. Knox, D., Zusman, M. E., Daniels, V., & Brantley, A. (2002).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uder?: Long 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6(3), 364-366. Retrieved Aug 1, 2005 from Wilson Web.
  11. 鄧郁馨、王嵩音 (2015)。 見面還是不見面?情侶維繫關係之管道分析[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y Dating Couples to Maintain Romantic Relationship]新聞學研究122),頁 121-167
  12. Stephen, T. (1986). Communic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in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 191–210.
  13. Aylor, B. A. (2003).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In D. J. Canary & M. Dainton (Eds.),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communication: Relational,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variations (pp. 127–139). Mahway,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4. 曾琪方(2011)。《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跨國遠距離情侶的關係維繫》。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Guldner, G. T., & Swensen, C. H. (1995). Time spent together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as a test cas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 313-320.
  16. 程威銓、郭姿吟、林佩穎、王雅鈴、林以正(2010)。戰勝遠距離:「愛情改變觀」與「伴侶概念複雜度」的角色。「第四十九屆台灣心理學年會」發表之論文, 台灣,嘉義。
  17. Stafford, L., & Reske, J. R. (1990). Ide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long-distance premarital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39, 274-279.
  18. Stafford, L., & Merolla, A. J. (2007). Idealization, reunions, and stability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 37-54
  19. Stafford, L. (2005).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and cross residential relationship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 Le, B., et al.,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3): p. 377-390.
  21. Rusbult, C. E., Martz, J. M., & Agnew, C. R. (1998). The Investment Model Scale: Measuring commitment level, satisfaction level, quality of alternatives, and investment siz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 357-391.
  22. Pistole, M. C., Roberts, A., & Mosko, J. E. (2010). Commitment Predictors: Long-Distance Versus 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8(2), 146-153.
  23. Lydon, J., Pierce, T., & O’Regan, S.(1997). Coping with moral commitment to long 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104-113.
  24. Arditti, J. A., & Kauffman, M. (2004). Staying close when apart 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uple & Relationship Therapy, 3(1), 27-51.
  25. Kauffman, M. H. (200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Staying clo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D.
  26. Gottman, J., Swanson, C., & Murray, J. (1999). The mathematics of marital conflict: Dynamic mathematical nonlinear modeling of newlywed marital interaction. [Articl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3(1), 3-19.
  27. Murray, S. L., & Holmes, J. G. (1997). A leap of faith? Positive illus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6), 586-604.
  28. Murray, S. L., Leder, S., MacGregor, J. C. D., Homes, J. G., Pinkus, R. T., & Harris, B. (2009). Becoming irreplaceable: How comparisons to the partner’s alternativ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low and high self-esteem people. [Artic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6), 1180-1191.
  29. Showers, C. J., & Kevlyn, S. B. (1999).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a relationship partner: Implications for liking and loving.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6), 958-971.
  30. Showers, C. J., & Zeigler-Hill, V. (2004). Organization of partner knowledge: Relationship outcomes and longitudinal change.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9), 1198-1210.
  31. Zeigler-Hill, V., & Showers, C. J. (2007). Self-structure and self-esteem stability: The hidden vulnerability of compartmentalization.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2), 143-159.
  32. Rhodes, J.E. (2002). Stand by me: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mentoring today’s you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3.  Sahlstein, E. M. (2004). Relating at a distance: Negotiating being together and being apart in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 689-710.
  34. Jackson, A. P., Brown, R. P., & Patterson-Stewart, K. E. (2000).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in dual-career commuter marri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s. The Family Journal, 8, 22–37.
  35. Gerstel, N., & Gross, H. (1987). Commuter marriage: A microcosm of career and family conflict. In N. Gerstel & H. E. Gross (Eds.), Families and work (pp. 422–433).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36. Magnuson, S., & Norem, K. (1999). Commuter marriages: Challenges for couples and counselors who work with them. The Family Journal, 7, 125-134.
  37. Slotter, E. B., & Finkel, E. (2009). The strange case of sustained dedication to an unfulfilling relationship: Predicting commitment and breakup from attachment Anxiety and Need Fulfillment Within Relationship.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談承諾就傷感情?——借《華燈初上》談新興戀愛型態 Situationship
雞湯來了
・2022/04/07 ・292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雞湯來了特約作者陳家容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製圖/雞湯來了實習生翁欣容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圖/《華燈初上》

「我們賣的是曖昧」-《華燈初上》蘇慶儀

在《華燈初上》日式酒店裡,天天上演男歡女愛、販售戀愛感。這樣既令人心動,又飄移不定的關係,雖然維持著巧妙的平衡,卻也讓彼此的情感多了一分「危險」。 

時代瞬移至今,就像是新興戀愛型態「Situationship」——是由「situation,情況、狀況」+「relationship,戀愛關係」而來的。Situationship 常見於兩人在像戀愛般的情境裡,但又沒有正式對外宣告兩人在談戀愛。因此「Situationship」有別於「Relationship」,似乎要在特定情境/狀況下,彼此才像擁有這段關係。

知名美妝KOL丹妮婊姐曾在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中提出「約聘伴侶關係」概念來形容這樣的關係:有約會、談心、親密接觸,曖昧情感油然而生,但從來沒有一句「你是我的誰」的許諾。如同職場上的約聘人員,工作內容跟正職一樣,但是福利跟保障通通都沒有。說到底,Relationship 之於 Situationship,差別就在於「名份」的有無。

圖/《華燈初上》

「不要對我有所期望,因為我給不了你」-《華燈初上》江瀚

危險的平衡?Situationship 在愛情中缺乏什麼元素?

心理學大師羅伯特.史坦伯格(Sternberg, R. J)提出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認為愛情是由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三元素所組成。這三個元素分別透過不同的浪漫組合,衍伸出七種愛情類型(如下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親密
    一段關係中若擁有「親密」,表示兩人在一起時,能感覺到彼此是親近的、有連結的,但又保有界限的,且明確感受到自己是喜歡與對方在一起的。
  • 激情
    若擁有「激情」,表示兩人相處時,著重於身體接觸、生理的相互吸引,以及享受性的契合。
  • 承諾
    若擁有「承諾」,代表兩人對於現在及長遠計畫有共識,能相互扶持,往共同目標前進。

上圖左側的「浪漫之愛」,只有「親密」與「激情」,沒有「承諾」。近似於「缺乏承諾、社會規範與社會期待」的 Situationship——既可以像朋友一樣分享瑣事、又可以像戀人一般激情。

如同劇中的多情劇作家江瀚,他對待每段感情的態度始終如一,當兩人相處時,他總是享受當下、認真對待、細心呵護,因此他從不覺得虧欠對方;但江瀚從不親口許諾,也從不主動確認關係的行為,反而成為對方不安、焦慮的主因。

圖/《華燈初上》

「我們兩個,不就是安慰彼此寂寞的人嗎?」-《華燈初上》江瀚

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交友軟體發展、速食愛情崛起、許多伴侶被迫長時間遠距離,激起更多不安。反而讓始於「孤單」而相聚的 Situationship 萌芽,又因為進入 Situationship 的門檻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不需對彼此負責,且保有自由。因此,有越來越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正陷入這模糊、不安或懷疑的浪漫關係。

  • 現象 1|對方的未來規劃中並沒有你
    不只是討論未來規劃,就連日常約會、看電影都經常是一時興起,對方幾乎不會主動規劃約會。對於感情的未來規劃,通常不會正面回應、或只是含糊敷衍帶過。
  • 現象 2|對話膚淺缺乏真誠
    每當想了解對方時,都像隔了一道牆。儘管已經相處很久,但凡是關於私事,仍不願意更深入分享,話題總是停留在表面,彷彿是剛認識的新朋友,很可能排斥聊家人、聊心事也只是點到為止。
  • 現象 3|推辭或迴避見到家人、朋友的場合
    凡是朋友聚會、家庭活動,都會避免讓你出席。模糊不清的關係,不只是你,就連對方也很難向家人、朋友介紹這段關係。
  • 現象 4|自己並沒有那麼在乎對方
    愛情或多或少都會有「佔有慾」,但在這段關係中,即便有如戀人般親暱,仍然會將心思放在其他人身上,並不是那麼在乎對方。

【簡易測驗】一分鐘測驗我的 Situationship 指數

較接近上述情境的學術名詞為「關係模糊」。當兩人「長期」未界定關係、關係模糊時,會使兩人對經營感情產生焦慮感、不安感,進而帶來低自尊、高壓力、提高物質濫用,以及憂鬱症狀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下方的關係模糊量表,可以快速檢核,是否正處於這曖昧又模糊不清的感情狀態:

我適合 Situationship 嗎?如何解套?

「不需要的關係,就不必繼續糾纏下去」-《華燈初上》蘇慶儀

Situationship 最理想的狀態是「不給彼此壓力與束縛」。在滿足這個前提下,若雙方都同意,並沉浸於這段關係帶來的愉悅,那麼大概不會為人詬病。

雖然 Situationship 能減輕短暫的寂寞感,滿足可甜可鹹的戀愛感,但是,長期維持這種「想摸又摸不著」的朦朧關係,其實並沒有辦法真正地投入與付出感情。若總是擔心跨越禁區(如:任何確認關係的舉動)、害怕破壞現在的美好(如:導致關係疏離的狀況),將無法完整了解對方,感受不到真正的愛。

還記得測驗第 4 題嗎?「我希望未來能和對方有穩定的關係發展」,試著問問自己未來生涯的期望是什麼?在對兩人關係重新定義的過程中,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若你正嘗試從 Situationship 解套,可以先試試以下 2 個做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議 1 愛要大聲說|

能夠在戀愛中,培養愛人與愛己的能力是一件重要的事!因此,誠實地問自己:是否想要和對方好好經營感情? 如果是,就請找個安靜的地方,誠摯地、清楚地與對方表態自己的感覺與期待。

建議 2 從愛情故事提取養分|

即使對方不願意與你共同經營這段感情,也無需指責、批判對方,仍然將這個經驗當作人生的一個愛情故事,記取優點、拾起教訓,作為下段感情的養分。

圖/《華燈初上》

「人生啊,誰沒有大大小小的傷痕,那些過去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華燈初上》中村先生

我的心 你放在哪裡
或許你 根本就不在意
錯把承諾當有趣
- [ 好不容易 Finally ](戲劇《華燈初上》片尾曲)/告五人

參考資料

  •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
  • James-Kangal, N. (2020).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al Ambiguity Scal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1

8
4

文字

分享

1
8
4
親情、友情、愛情都是愛?解壓縮愛情三元論,讓你知道這些愛大不同
Bonnie_96
・2022/02/12 ・275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編按:青春期是人體變化最劇烈的時期,除了身體上的「第二性徵」開始發育蠢動外,身體內的賀爾蒙也開始活躍流竄,讓你在課堂間、捷運上,都時不時對他人陷入「可以色色」與「不可以色色」的理智與慾望的拉鋸戰……。你是未滿18歲的青少男女嗎?是否對該如何理解「性」感到迷惘?這次《談性先修班》專題,以「未滿 18 歲可以看」的初衷製作系列文章,邀請各位讀者認識那些「能看A片前,你要知道的性知識」!

愛究竟是什麼?你會不會常常在想親情、友情和愛情等,這些關係到底哪裡不一樣。為什麼總是會聽到有人以「我們之間變得像家人」的理由,向對方提分手。沒有激情的愛情,還是愛嗎?

難道愛是喜歡的 N 次方嗎?如果愛不只是強烈的喜歡,那愛情的本質,又包含著什麼。這些你對於愛情的疑問和煩惱,也是心理學家非常感興趣的領域之一。

又或是,為什麼常聽到大家墜入愛河的原因有百百種,可能因為彼此心靈契合、雙方懂得欣賞和相愛,或是對方長得好看等等。這樣不同的元素,也出現在各個心理學家提出愛情理論中。

圖/Pixabay

愛究竟是什麼?愛情三元論:激情、親密、承諾

大家最常聽到關於愛情的理論,八九不離十是美國心理學家史坦伯格(Sternberg, R. J)在 1986 年所發表的愛情三元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又稱愛情三因論、愛情三角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認為,圓滿的愛情需要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以及承諾(commitment)三項元素構成。這三個元素,分別可以組成八種不同類型的愛情。

親密,指的是種愛的動機元素。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可能是聊天、互相陪伴等,彼此開始熟悉,對對方產生依戀,或是有緊密聯繫等感覺。偶爾我們會聽到有人形容對方是「心靈伴侶」、「對的人」,指的就是屬於內在心靈層次的親密感。

順帶一提,親密也是心理學家魯賓(Zick Rubin)認為組成愛情的其中一項重要元素,親密是建立在頻繁且穩定的溝通,而且雙方是可以互相分享真實感受和想法的。另外兩項愛情元素分別為,兩人決定進入一段關係的「依附」、將對方的利益視為優先的事「關懷」。

接著,不同於親密,激情是種愛的情緒元素。不管是一見鍾情,或是被愛沖昏頭,通常指的就是激情。因為人會受到對方外表等吸引,而有強烈的浪漫感受。可能會想進一步要認識對方、滿足身體的親密接觸,像是親吻、擁抱、撫摸、做愛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一個承諾,則是愛當中的認知元素。當你決定認真地去愛一個人、用心經營一段關係,甚至是步入婚姻,背後代表的是需要付出相應的責任、願意為對方犧牲奉獻。

美國心理學家史坦伯格所發表的愛情三元論,認為圓滿的愛情需要親密、激情、承諾三項元素構成。圖/GIPHY

解壓縮八種愛,原來喜歡和愛大不同!

在史坦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中,包含親密、激情和承諾三個元素,這些元素的存在與缺少,可以進一步區別出八種不同類型的愛。

  • 喜歡式愛情(Liking/friendship)

主要是由親密關係組成的,缺少激情和承諾。喜歡式愛情通常存在於朋友或熟人之間的關係。到底喜歡和愛哪裡不一樣,也是心理學家魯賓想了解的,他的理論認為喜歡是帶有溫暖的情感,也會認為對方和自己有很多相似的特質等。

  •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 love)

沒有親密、承諾,只有激情而已。因此,通常是一見鍾情、初戀,或是青春期的戀愛等,往往會被歸類在迷戀式愛情。但這類愛情會隨著時間的推展,慢慢累積親密感,逐漸發展成浪漫式愛情。但是,如果關係遲遲停在激情,沒有往下發展親密和承諾,就不容易繼續走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空洞式愛情(Empty love)

隨著時間,維繫彼此的關係只剩下承諾,親密、激情被消磨殆盡,逐漸消失。像是有些老夫老妻,關係緊繃、動不動都是爭吵,甚至分房睡,維持彼此關係的,只剩下身分證背後的配偶欄。

  • 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

同時具備激情和親密,但是還沒進展到相互承諾。在這類關係中,雙方不僅有著深入的對話與相處,能夠幫助他們更加了解彼此,彼此也享受性所帶來的激情。只是雙方處於對未來還沒有規劃的狀態。

  • 友伴式愛情(Companionate love)

這類愛情通常是在長期關係、婚姻之後會出現的。即便激情已經消失,但親密和承諾仍然存在。夫妻依舊擁有很深刻的感情連結,但這樣的情感已經昇華成像是親密朋友、家人一般的存在。因此,也被稱為精神上的愛情「柏拉圖式戀愛」(Platonic love)。

  • 癡情式愛情(Fatuous love)

只有激情、承諾,缺乏心靈交流的親密。閃婚、一見鍾情,或是瘋狂追愛等,都是屬於這類愛情。因為被愛沖昏頭(激情),而加速閃婚的念頭(承諾),卻缺少彼此情感交流的親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完美式愛情(Consummate love)

這是理想愛情的狀態,一次擁有親密、激情和承諾。史坦伯格也說,這是一種需要努力的愛情,雖然它並不容易實現,更重要的是經營愛情需要付諸實際行動。

圖/GIPHY
  • 非愛慕關係(Non love)

完全沒有親密、激情與承諾。

35 年前的古老理論,現在還能用嗎?

最後,或許你會覺得愛情三元論距離現在已經有35年了,還能解釋現代人的愛情嗎?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University of Wroclaw)的研究團隊找了橫跨 25 個國家、一萬多名參與者,想要了解目前愛情三元論的適用性。以及不同文化底下,愛情三元論還適用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此,參與者需要填寫針對親密、激情與承諾元素所設計的相關問卷,包含我擁有大量的情感支持、我和另一半的關係是永久的等,寫下對每個問題的同意程度。並加入,與文化相關的題目,像是潛在的文化禁忌等。

研究結果發現,基本上愛情三元論中的親密、承諾和激情是具有文化普遍性的。但研究都具有一定的限制,這項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者提到在部分國家中的參與者數據仍不足,這也是未來研究可以再修正的地方。

參考資料

  1. Sternberg R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93(2):119-135. doi:10.1037/0033-295x.93.2.119
  2. Sternberg RJ. Liking versus loving: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orie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7;102(3):331-345. doi:10.1037/0033-2909.102.3.331
  3. Sorokowski, P., Sorokowska, A., Karwowski, M., Groyecka, A., Aavik, T., Akello, G., Alm, C., Amjad, N., Anjum, A., Asao, K., Atama, C. S., Atamtürk Duyar, D., Ayebare, R., Batres, C., Bendixen, M., Bensafia, A., Bizumic, B., Boussena, M., Buss, D. M., Butovskaya, M., … Sternberg, R. J. (2021). Universality of 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Adapt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Triangular Love Scale in 25 Countrie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58(1), 106–115. https://doi.org/10.1080/00224499.2020.1787318

所有討論 1
Bonnie_96
21 篇文章 ・ 31 位粉絲
喜歡以科普的方式,帶大家認識心理學,原來醬子可愛。歡迎來信✉️ lin.bonny@gmail.com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還當朋友,怎樣才能過得好?──依附理論系列(十八)
貓心
・2020/08/05 ・5130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48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每個人,都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們,有著不同程度的依附關係。而分手後與前任的聯繫,更是有可能剪不斷理還亂,依附系統不會那麼快就善罷甘休的!分手後如果跟前任保持互動,對於生活或情緒是好事嗎?跟依附又有怎麼的關聯呢?本篇文章就要來介紹我研究論文的主題!

在此感謝眾位填寫量表的人,以及教授們的協助,我的畢業論文終於產出來了。這一篇論文的主題,可想而知圍繞在依附理論,而且還出現了前所未見的分手後與前任依附關係的調查!

分手還保持聯繫,你說奇怪不奇怪。圖/giphy

有些人可能會直覺反應:分手後,還與前任有所聯繫,聽起來不是怪怪的嗎?別著急,在國外的文獻上早就發現,有許多人在分手之後還會和對方當朋友,甚至是繼續維持著性愛的關係。

但國內呢?很抱歉,在我做這篇研究之前,國內的資料數是 0。所以,欲知國內情況如何,請看下面敘述分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手後能不能繼續聯絡,與「交往時」的逃避程度有關?

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會不會持續聯繫」。我們無法鐵口直斷說事情就是這樣,只能說在研究結果上,有著這樣的傾向。

在我的研究中,用了所謂的 ANOVA,透過分手後的關係類型,來回推交往時的依附分數是否有所差異。由於我的樣本收集的緣故,因此懂研究方法的人就知道,這不能推論說交往時的依附風格會影響分手後的關係類型。用個簡單一點的比喻就是:

我今天走進一座果園,A 果園的橘子比較多,B 果園的芒果比較多,但我不能保證說,A 果園的土壤一定比較適合種橘子,B 果園的土壤比較適合種芒果。(聽不懂統計方法的就跳過這句話吧!)

總而言之就是呢,我把分手後與前任的關係分成了四種:

  • 無聯繫型:在分手之後,彼此幾乎或完全不再有聯絡。
  • 被迫聯繫型:當事人無意願繼續連繫,但因為一些外力因素(如上課、社團),使得彼此被迫有所交集。
  • 分手後友誼型(post-dissolutional friendship):在分手之後,彼此成為普通朋友。
  • 似戀關係型:分手後彼此的互動仍然和情侶很類似,例如會接吻、牽手、擁抱、做愛等等。

在我收集到的樣本裡面,有 494 人和前任毫無聯繫,87 人屬於被迫聯繫,還是朋友的高達 161 人,而似戀關係的也有 20 人。

結果呢,根據分析發現,不同分手後的類型,在交往的時候,他們的焦慮分數平均值分別是:3.45、3.36、3.43、3.78,在統計上不具有顯著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想問:「欸~不是應該交往的時候越焦慮,分手之後越會去跟對方勾勾迪嗎?怎麼分手後有聯繫的人,焦慮分數和沒有聯繫的一樣呢?」這是因為,你要勾勾迪,也要對方願意配合你演出啊!如果只有你單方面想跟對方保持聯絡,對方卻不想的話,那也連絡不下去啦!

至於不同分手後類型的人,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就有明顯的差異了:無聯繫型的平均逃避分數是 3.15,被迫聯繫型是 3.26,分手後友誼型是 2.74,似戀關係型是 2.50,很顯然的,前面兩組看起來就比後面兩組高。

聯繫或是不聯繫。圖/pixnio

如果精確一點的用事後比較來看,確實,無聯繫型跟被迫聯繫型的逃避分數,都比分手後友誼型跟似戀關係型來得更高。也就是說,老子、老娘在交往的時候就越不想跟你親近、越是逃避,分手後自然就不會想跟你做朋友或糾纏不清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唉!俗話說的好,交往是兩個人的事情,分手是一個人的事情,分手後能不能聯繫下去,也得雙方都願意才行!

排除分手時間超過一年的結果:還是一樣

欸~等等,我剛剛好像忘了說一件事情,這份問卷裡面,與前任分手時間的範圍居然有 0 個月到 104 個月啊!天啊,有些人分手不到一個月,心還在淌血的寫我這份問卷,有的人分手 104 個月……那就是快 9 年了,這樣的資料真的準嗎?順便提一下平均數跟標準差吧,這群人平均分手了 24.74 個月,標準差則是 22.42 個月。

沒關係,那我就把所有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人全部刪掉,再重新跑一次,看看結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吧!

結果發現,刪掉了分手超過 12 個月的資料之後,比例上幾乎沒有變化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好,沒關係,我們再來看看分手後的關係類型跟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逃避分數有沒有關係呢?

分析顯示,焦慮分數還是沒有顯著差異,而逃避分數有著顯著差異。無聯繫、被迫聯繫、分手後友誼、似戀關係的平均值分別為 3.05、3.23、2.66、2.59,前三者的逃避平均差異就沒有篩選前的數據那麼顯著了,而似戀關係和前兩者則沒有顯著結果。當然,如果用嚴謹一點的統計來看,14 個人的似戀關係組,樣本過小,要顯著本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參考價值也就沒有那麼高嘍。

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差異?

啊,說到這裡,好像又該討論一件事情:樣本包含同性戀和異性戀,這兩者會不會有所差異?

在我收到的樣本之中,有 663 名異性戀,99 名同性戀(更精確的來說,應該說是前任是同性或異性)。四種類型對應到同異性戀的人數與平均數如下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異性 逃避平均 同性 逃避平均
無聯繫 438 3.17 56 3.02
被迫聯繫 69 3.29 18 3.15
分手友誼 136 2.78 25 2.51
似戀關係 20 2.50 0

有些謠傳認為同性戀的關係比較糾纏不清,結果事實上卻顯示:所有的似戀關係都來自於異性戀呀!

結果顯示,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在交往時的逃避分數上有所差異;至於同性戀/異性戀,則不會影響逃避分數的差異的啦!

以後別做朋友?分手後做朋友真的會過得比較差嗎?

如果只是把研究問題放在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與分手後的關係類型,這篇論文未免也太無聊。

事實上,我更好奇的是,分手之後跟對方當朋友,到底好不好?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的困惑:既然有 20% 的人在分手後和對方做了朋友,那麼周興哲苦苦相勸要我們「以後別做朋友,朋友不能牽手」不就白搭了嗎?(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就來看看,不同分手後關係類型的人,在情緒適應生活適應上的差別吧!

分手後的適應可以分為情緒適應與生活適應。圖/giphy

咦,適應就適應,還有分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的喔?

是阿,情緒適應指的是「經歷分手事件之後,各式負面情緒出現的頻率」,得分越高代表情緒適應越差(邏輯上應該要再做轉換,姑且讓我偷懶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活適應指的則是「在經歷分手之後,能夠回歸日常生活、如平時一般面對日常生活的程度,或是將生活重心轉移至感情之外的其他層面的程度」,生活適應得分越低,代表在經歷分手後,在生活中適應得越好。

好吧,就讓我們來看看分手後的情緒適應吧: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2.78 1.28
被迫聯繫 87 3.04 1.21
分手友誼 161 2.83 1.21
似戀關係 20 3.77 1.07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分手後和對方斷絕聯繫的人,情緒適應的平均分數是 2.78、被迫聯繫的人則是 3.04、分手後做朋友的人是 2.83、分手後和對方勾勾迪的人則是 3.77。很明顯的,似乎只有似戀關係的人,在情緒適應上來得比較差!在經過事後比較之後,也確實顯示了前三者的情緒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說,周興哲,你錯了!分手後也是可以好好做朋友的!

再來看看生活適應吧!生活適應呈現了同樣的結果: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無聯繫 494 4.63 0.89
被迫聯繫 87 4.62 0.90
分手友誼 161 4.55 0.86
似戀關係 20 3.97 1.17

前三者的生活適應沒有顯著差異,但前三者都比似戀關係適應得來得更好。

所以,周興哲,你又錯了!分手後也可以做朋友的,只要不是曖昧不明的關係,做朋友跟斷絕聯絡可以過得一樣好的!

分手後維持聯繫,依附關係差在哪?

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為了針對那些分手後還有聯繫的人,與前任之間的關係品質到底如何,於是我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奇妙的名詞:「分手後依附關係」。既然依附量表可以以爸爸為對象、媽媽為對象、朋友為對象、曖昧關係為對象、伴侶為對象,那又有甚麼原因不能以「前任伴侶的現行互動狀況為對象呢?」

於是啦,我就讓這些分手後和對方仍然有聯繫的人,填了所謂的「分手後依附關係量表」,來看看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純友誼與似戀關係差在哪?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分手後純友誼跟分手後勾勾迪之間,他們的「分手後依附關係」有何差別吧!

首先先看他們在分手之後,與對方互動的焦慮程度。在那些分手後和前任是普通朋友的人身上,他們的焦慮程度只有 2.20 分,但和前任仍然類似於情侶的人,則有 3.22 分,有著顯著的差異存在。也就是說,分手後和對方維持聯繫的人,如果你在聯繫的過程中,對對方的焦慮感越高,你就越有可能跟對方糾纏不清!

比較有趣的是,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這些人在交往時的焦慮分數相差不大──前者是 3.43 分,後者則是 3.78 分,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但是,如果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與分手後的焦慮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卻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0.437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00,也就是說,那些交往時越焦慮的人,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時,也會是高焦慮的那群人!

交往時既以感受到焦慮,那麼分手仍保持聯繫,可能還會是高焦慮的族群。圖/giphy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交往時的逃避分數和分手後的逃避分數是否有關連性吧!如果把交往時的逃避分數,與分手後的逃避分數,丟到皮爾森相關來跑的話,會發現兩者之間居然高達 .485 的相關,且相關的顯著性高達 .00,也就是說,交往時越逃避的人,分手後若與對方維持聯繫,也恰巧會是分手後越逃避的人!

而總結上面的這些話來說,當你在分手後與對方維持聯繫,若你的焦慮越高、逃避越低,你們的聯繫就越有可能變成勾勾迪的關係;反之,則比較有可能真的當普通朋友。

分手前的依附關係,將影響你的分手適應

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到底會對分手適應造成什麼樣子的影響呢?

前面提到,如果你是屬於普通朋友的聯繫,那麼你的情緒適應跟生活適應程度,和沒有在聯繫的人相比,是沒有差別的。但是,與前任有所聯繫這件事情,其實代表著你和她之間依然存在著某種羈絆,只要有羈絆在,就一定會有依附關係。

於是,我把依附量表改寫成適合測量受試者分手後與對方的互動情形的形式,來測量他們在分手後的依附關係,是否會影響分手調適呢?或是只有交往時的依附關係,能夠預測他們的分手調適?

透過回歸分析,可以發現,如果是會和前任做朋友的人,交往時的焦慮程度會影響分手後的調適情形(β=.555,p<.001,△R2=.334),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則不會。這代表說,交往的時候越是焦慮,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但我的研究重點並不是交往時的依附分數,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這真的行的通嗎?這值得我們好好的來思考。圖/giphy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的人,他們和前任互動的焦慮程度如果越高,那她們在分手後的情緒適應會越差(β=.473,p<.001),而與前任互動的逃避程度如果越高,他們的情緒適應也會越差(β=.132,p=.035),整體而言,分手後的焦慮與逃避程度,在預測分手後情緒適應的模型當中,增加了 0.181 的解釋率。

至於在分手後的生活適應上,交往時的焦慮分數,對於生活適應不具有顯著的預測力;但交往時的逃避程度越高,反而越能預測分手後的生活適應越好(β=.221,p=.011,△R2=.067)。這一點蠻有趣的,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交往的時候本來就比較獨來獨往的逃避依附,在分手之後要恢復日常作息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我的重點依然不在這裡,而是分手後的依附情形。

迴歸分析顯示,分手後與對方互動上越是焦慮的人,他們的生活適應也會越差(β=-.288,p=.001,△R2=.070),但分手後的互動逃避程度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妳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那麼,如果你和對方的關係依然很焦慮的話,那麼你要恢復日常作息的可能性就越低。

看不懂上面的統計沒關係,總結來說就是,如果你在分手後和前任做朋友,也不一定是件壞事,而是得看你和她做朋友之後,你和她的互動關係,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高:如果越焦慮,那你就會有比較多的負面情緒,也比較難回歸日常生活;如果越逃避,你要恢復日常生活步調的可能性也會比較低。

因此,分手後想要調適自己的心情與回歸日常生活作息,並不一定得和對方切斷關係,做朋友,也可以是一個選擇,但得看你是不是純友誼。如果是純友誼的話,那得看你的焦慮程度與逃避程度有多少,你在分手後和對方做朋友時,你們的互動關係,依然會影響到你的分手適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粉專 Psydetective-貓心

貓心
76 篇文章 ・ 118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