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0

文字

分享

1
1
0

像《六弄咖啡館》一樣的遠距離戀情,常常以分手收場?

貓心
・2016/11/28 ・7145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SR值 507 ・六年級

蔡心怡:你怕的是遠距離?

李心蕊:我怕的是未知數。

在《六弄咖啡館》電影當中,這一句淺白的對白,道盡了許多遠距離戀愛者心中的不安。畢竟,當兩個人沒有辦法時常碰面時,彼此之間總是會出現許多不確定的感受,而這些未知數,正是許多猶豫該不該進入遠距離戀愛,或是正在談遠距離戀愛的人的心聲。

%e6%9c%aa%e5%91%bd%e5%90%8d%e6%b5%b7

最近,筆者受到台灣大學台陸學生交流會的邀請,回到母校講了一場關於遠距離戀愛的演講,因此讀了許多關於遠距離戀愛的研究。趁著演講前的空檔,我看完了傳說中會讓許多情侶分手的這部電影──《六弄咖啡館》,竟發現劇中的許許多多故事,和我讀過的研究是如此的不謀而合。

遠距離戀愛的開始

正如同電影主角小綠和心蕊的故事一般,許許多多的遠距離戀愛(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s,LDRR),都是從近距離戀愛(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開始的。這些情侶之所以從近距離戀愛變為遠距離戀愛,通常都是因為就讀不同學校、到外地工作等等原因,不得不分居兩地[1][2][3]。

有一份 1992 年的美國研究便發現了,美國的大一新生之中,50% 的人正在談遠距離戀愛[4],大概是因為雙方到不同地方就讀大學的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即將到來的遠距離戀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有些人在得知要分居兩地之後,便決定要分手了;也有一些人選擇繼續這段關係,但心中卻擔憂著遠距離所帶來的那些「未知數」[5][6][7]:「他會不會被其他的女生給帶走了呢?」、「隔著這麼遠,如果我想要找人陪伴的時候,她卻沒辦法給我一個擁抱。」。

但是,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是在決定和對方交往時,就已經選擇了遠距離戀愛。依照他們的經驗,雙方多半是在網路上認識並聊得很投緣,見面後就決定在一起了。

知名部落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作者水ㄤ跟水某相識的過程,也是類似這樣的情況,只是在那個年代網路尚不發達,水ㄤ長期在國外出差,他認識水某的契機,是一次短暫回台時,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彼此。他們在 7 天之中約會了 3 次便決定在一起,交往隔天水ㄤ就飛出國了,從此開啟了他們兩年多的跨國遠距離戀愛。

因此,也有一些遠距離戀愛的伴侶,是打從一開始的時候就選擇了遠距離戀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遠距離戀愛?這比你想像的難定義

但是,對於什麼是遠距離戀愛,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不同的答案。我曾聽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對小學四年級同班的情侶,因為五年級分班分到不同的班級,他們自認彼此是遠距離戀愛因而分手。」

當然,這樣的定義,心理學家自然是不會同意的。但針對過去的研究,心理學家也很難給出一套遠距離戀愛的定義。有的心理學家以距離為單位定義,超過某一個距離(如 80 公里[8]、160 公里[9])便是遠距離戀愛;當然,針對這樣的定義,你很容易就能發現他的問題:從台北搭高鐵到台中的通車時間,遠比從新店搭車到石門的時間來得短。

於是,也有心理學家將「距離 + 通車時間」作為評斷遠距離戀愛的標準[10]。但是你也很容易可以發現它的問題:對一個像是小綠與心蕊的大一生而言,為了見彼此一面,小綠得花上許多時間打工;但對於兩個有充足而穩定收入的社會人士而言,搭高鐵通車可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考驗,也有心理學家索性將「是否居住在同一個縣市」[11]、「同一個州」[12]做為遠距離的標準;不過眼尖的你應該也會很快的想出反例:所以我住在龍山寺站,她住在江子翠站,就代表我們是遠距離戀愛了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於是,有一些心理學家乾脆讓受試者自己定義彼此是否為遠距離戀愛[13],這樣總沒問題了吧?錯!因為有一些受試者,即使相隔了 160 公里,周遭的朋友都覺得他們是遠距離戀愛,他們依然覺得自己是近距離戀愛。

心理學家終於忍無可忍了,設計出了一份量表,試圖區分遠距離和近距離戀愛者的不同,結果發現「我和我的伴侶住得很遠,以致於沒辦法每天見面」、「我覺得我的關係是遠距離戀愛」、「我們在不同城市工作/讀書,且持續住在那個城市」、「我們相隔 25 英里以上」這四個題目的得分加總,最能夠區分遠距離戀愛和近距離戀愛者。

如果仔細看這些題目的話便能夠發現,遠距離戀愛包含了「無法常碰面」、「自認是遠距離」、「不同城市」、「距離」這四個要素。因此,前面的心理學家提出的定義,或多或少都觸碰到了遠距離戀愛的其中一些面貌。

分離
圖/電影片段

相聚之後的分離,人家口中常說的遠距離愛情那種痛,才慢慢的在我心中蔓延。——曾琪方(2011,p.4)[14]

曾經談過遠距離戀愛的人,應該都對這一幕心有戚戚焉吧。不論經歷了多少次的分離,我們依然學不會,如何笑著面對分離,在轉身之後,往往是最難熬的時候。還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和當時遠距離的女友在台北車站分離,她轉身之後,便默默地流下了淚來,而我也望著她的背影紅了眼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遠距離戀愛中的兩個人,一旦分開了,就要很久很久之後才能再碰面了。不能和一般情侶一樣每天送早餐、送消夜。當別人在餐廳慶祝聖誕節的時候,你和她只能透過電話、書信傳遞想念。其中的辛酸苦澀,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遠距離戀愛,比較容易分手?

我想,看到了這裡,你一定會想要問我一個問題:「遠距離戀愛,是否比近距離戀愛來得更為脆弱?」

半年
圖/電影預告

電影中的心蕊和魔術社的學長之間親密的互動,似乎直接導致了這部電影悲慘的結局。但是根據過去的研究,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研究,遠距離戀愛和近距離戀愛的關係穩定度(容易分手的程度)、關係滿意度(對於一段關係是否滿意),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差異[15][16];甚至有一些研究發現,遠距離戀愛比近距離戀愛更不容易分手[17][18][19](註1)。

你一定會想問:「可是我身邊遠距離戀愛的朋友,很多都分手了啊!」但根據過去研究,那是因為「不論遠距離或是近距離戀愛的分手率都很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裡,我想問問大家,你們覺得一對正在交往中的伴侶,半年之後分手的機率有多高?

(猜對了也不會有獎品的啦,所以請大家憑直覺選就可以了。)

選好了嗎?選好的話往下滑就可以看到答案了。

pexels-photo-14303

答案是:42%。[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答案之後會很訝異,不過這也告訴我們,無論是遠距離戀愛或是近距離戀愛,分手的機率都很高(註2)。因此,並不是遠距離愛情特別容易分手,只是我們要舉出遠距離分手的例子太過容易,讓我們誤以為遠距離戀愛特別容易分手罷了。

投資模型與遠距離戀愛

你或許會想問:「可是,這依然沒有回答到片中的問題啊!遠距離的人,是不是真的比較容易外遇呢?」

事實上,過去的心理學家便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有一群心理學家將愛情畫成了一個投資模型(Investment Model)[21]:

投資模型

這個模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一個人對於一段關係是否滿意,會影響他願不願意給予這段關係承諾。」,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有沒有其他可能的對象(alternatives),或是對於這段關係的投入有多少,也會影響到對這段關係的承諾。而且,一個人對於關係越滿意,也就越看不到其他的對象,同時也會對這段感情投入更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麼,遠距離的人是否更容易看到其他選擇,因而導致分手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遠距離戀愛的人比起近距離戀愛的人更看不到其他選擇,更不容易因為小三而分手[22](註3)。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常常見不到彼此,在見面時總是會盡量展現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而距離又讓一切變得很美,因此他們總是過於理想化他們的伴侶[22],也因為他們伴侶在他們心中總是完美的,她們自然而然也就不太會去找備胎了[19];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他們除了忙於課業之外,又得像小綠一樣,花很多時間、金錢維繫彼此的關係,因此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時間去和其他人約會了[1][19]。

但若我們回到電影的情節當中,就會發現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在維繫這段感情的人,好像只有小綠而已。」,無論是見面、約會、送禮物,好像大多都是小綠做得比較多,他沒日沒夜的打工,為的就是能夠多見心蕊幾次面。甚至買了手機送給心蕊,才發現心蕊的心,早已不在他的身上。

若是從投資模型來看小綠和心蕊的關係,對於關係投資越多的人,往往也是越不容易放手的那個人。因為一旦放手了,過去投資的時間跟金錢,全都化成了泡影,啵的一聲消失不見了(心理學上稱之為沉沒成本效應)。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小綠即便被劈腿了,也放不下心蕊,再加上媽媽過世的痛,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戰勝遠距離:重新改寫《六弄咖啡館》

其實,我並不害怕遠距離,我害怕的是我們變成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曾琪方(2011,p.6)[14]

若要我給這部電影一些評價,其實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局。看完這部電影,似乎讓人們覺得遠距離戀愛必然走向悲劇。然而,小綠跟心蕊真的沒有其他出路了嗎?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想,他們的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對於未來看法不同

小綠對於這段遠距離戀愛的看法是,只要存錢多陪伴對方就可以了;但是心蕊似乎認為,彼此能夠一起成長才是她想要的。雙方的想法並沒有錯,但若小綠能夠讓心蕊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我希望的只是,能夠多陪伴妳、多見到妳而已。」;而心蕊若是能了解小綠和她本來在學業程度上就有所差異,放慢腳步陪伴小綠,並且透過一些慶祝的方式來鼓勵小綠讀英文,或許他們的結局將會有所不同。

但很可惜的,心蕊眼中只看到了她想要的愛情關係──「兩個人一起去西雅圖」,卻沒能看到小綠真實的樣貌,期望太高失望太大,最後選擇了離去。

雙方付出嚴重失衡

從電影中來看,小綠總是不斷為了這段感情投資,但心蕊卻沒有做出太大的投資。如果今天小綠希望這段感情能夠平衡些,或許可以透過開玩笑的方式,讓心蕊也能為自己多做一些,譬如輪流去看彼此,或者是找到兩地的中間點碰面(譬如小綠可以開玩笑說:吼~上次是我上去,這次換你下來帶你去玩啦~)。當雙方都一起為這段感情一起付出時,不但可以培養出更多默契,回到剛剛的投資模型,心蕊的付出也會增加她對這段關係的承諾。

個人對關係賦予的意義是一段遠距離戀愛能否持續的關鍵──(Lydon, Pierce, & O’Regan, 1997, p. 111)[23]

過去研究也針對這一點提出了說明。考夫曼(Kauffman)的遠距離戀愛研究發現了,遠距離戀愛的伴侶認為:「思考分離的意義,比討論一些維繫的方式(如多久見一次面、明天中午一起吃排骨飯)來得更為重要。」因為分離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如果雙方能夠一起度過這段時間,那麼對於未來關係的維繫,以及關係的滿意度,都是很有幫助的[24]。但前提是,雙方必須對分離的意義,有著相同的看法才行[25]。

當那些「妳怎麼變了」的時刻來臨時

變了
圖/電影預告

事實上,不論是近距離戀愛或是遠距離戀愛,常常都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妳怎麼變了?」、「你交往前明明不是這樣子的啊!」、「我們好像變得越差越多了……」。然而,事實上,感情本來就是不斷改變的過程,兩個人本來就會不斷的前進。這些驚覺對方和原本想像不同的情節,或許是每一段感情都會遇到的議題。

然而,當這些時刻來臨時,怎麼樣的關係比較容易倖存下來呢?

過去針對近距離愛情的研究發現,若是一個人能夠具有下面這兩種特質,那麼她的愛情比較容易長久的走下去[26~31]:

平衡觀

不論是誰,都會有你喜歡的優點,也會有你討厭的缺點。在熱戀的時候,你或許會覺得對方熱情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就覺得對方的活潑讓你心煩意亂:「明明我心情就夠糟了,還不安靜一點,只想一直逗我笑而已,煩死了。」然而,若是一個人能夠對伴侶的特質能有平衡的看法,帶著「他有我喜歡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這就是他的全部。」這樣看法的人,比較容易在「發現對方變了」的時候,繼續走下去。

自我調整以維持承諾

另外,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發現「原來他和我想像中不一樣」的時候,帶著「那麼我該怎麼做,才會有利於這段關係走下去呢?」的想法,把焦點擺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之上來面對這樣的現實,而非「他果然不適合我」,那麼這段感情就比較容易能夠繼續下去。

同樣的,國內研究也發現了[16],即便遠距離戀愛的人在重逢之後,那些理想化的泡沫可能會幻滅,但若當事人能夠帶著上面這兩個想法,來面對眼前的幻滅,接受這樣的事實,並且找到彼此繼續走下去的方式,那麼就比較能將這段感情延續下去。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的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李宗盛 〈飄洋過海來看你〉

未命名海
圖/作者攝影、後製(作者攝影粉專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寫一下我對於遠距離戀愛的看法。

在那一場演講當中,我詢問了台下觀眾對於遠距離戀愛的定義,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同學告訴我:「在中國,要搭高鐵通車 5 個小時以上的距離,他們才會覺得是遠距離戀愛。畢竟像是北京就那麼大了,隨便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就要兩個小時,一兩小時的車程,其實不算是遠距離。」

確實,和美國、中國這些國土廣袤的國家相比,台灣真的太小了。

然而,或許就是我們生活在這麼小的土地上,才會覺得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已經是很遙遠的距離了吧。因此,這些遠距離的感受,對我們而言,仍然是如此真實的。

Rhodes(2002)在研究中提到了[32]:「雖然遠距離愛情有許多正向的觀點(如可以專注在彼此的工作上,重逢時再好好享受彼此的時光[33][34];有助於彼此事業、學業發展[33][35][36]等等),但是很少人是期待擁有遠距離的愛情,如果可以避免遠距離的分離,那就是最好的,但若無可避免,就只好接受這個過程。」而這一段話,或許能為遠距離戀愛的人帶來一些慰藉吧。

畢竟,你願意選擇這一段感情,肯定是你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些其他人所沒有的光彩吧。

註解

  • 註1:滿意度和穩定度之間有關係,但並不是完全一樣的事情,除了從文中提到的投資模型可以發現「承諾除了瘦到滿意度影響之外,也會受到有沒有其他可能對象、投資多寡所影響」,另外,過去研究也發現了,焦慮型依附的人,比起安全型、逃避型依附的人更不容易分手[38],詳細的討論可以讀海苔熊的〈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請點到第3頁閱讀;若你想更了解依附理論,可以讀讀我的依附理論系列文章。
  • 註2: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可以參考海苔熊的〈在七夕之後:不存在的情人〉,本文就不再贅述了。
  • 註3:關於這一方面的研究,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難道,遠距離真的難以維繫?〉一文。

延伸閱讀

  1. Arditti, J. A., & Kauffman, M. (2001). Staying close when apart: 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In M. Coleman & L. Ganong (Eds.), 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Controversi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pp. 51–55). Los Angeles: Roxbury.
  2. Arditti,J.A.,& Kauffman,M.(2003).Staying close when apart: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In M.Coleman & L.Ganong (Eds.),Points and counterpoints: Controversi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an anthology) (pp. 51–55). Los Angeles: Roxbury.
  3. Weisser, C. (2006, January 1). Two cities, two careers, too much? Money. Retrieved January 29, 2008, from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moneymag/moneymag_archive/2006/01/01/8365210/index.htm
  4. Knox, D. (1992). Choices in relationships.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5. elgeson, V. S. (1994). The effects of self-beliefs and relationship beliefs on adjustment to a relationship stresso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241-258.
  6. Maguire, K. C., & Kinney, T. A. (2010). When distance is problematic: Communication, coping, and relational satisfaction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 27-46.
  7. Merolla, A. J. (201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noncopresence reconsidered: Conceptualizing geographic separa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Theory, 20, 169-193. doi:10.1111/j.1468-2885.2010.01359.x
  8. Schwebel, A. I., Dunn, R. L., Moss, B. F., & Renner, M. A. (1992).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ship stability in geographical separated coupl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3, 222-230
  9. Carpenter, D., & Knox, D. (1986).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eparated during courtship.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 86-99.
  10. Knox, D., Zusman, M. E., Daniels, V., & Brantley, A. (2002).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uder?: Long 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6(3), 364-366. Retrieved Aug 1, 2005 from Wilson Web.
  11. 鄧郁馨、王嵩音 (2015)。 見面還是不見面?情侶維繫關係之管道分析[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y Dating Couples to Maintain Romantic Relationship]新聞學研究122),頁 121-167
  12. Stephen, T. (1986). Communic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in geographically separated relationship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3, 191–210.
  13. Aylor, B. A. (2003).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In D. J. Canary & M. Dainton (Eds.),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communication: Relational,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variations (pp. 127–139). Mahway,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4. 曾琪方(2011)。《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跨國遠距離情侶的關係維繫》。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Guldner, G. T., & Swensen, C. H. (1995). Time spent together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as a test cas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2), 313-320.
  16. 程威銓、郭姿吟、林佩穎、王雅鈴、林以正(2010)。戰勝遠距離:「愛情改變觀」與「伴侶概念複雜度」的角色。「第四十九屆台灣心理學年會」發表之論文, 台灣,嘉義。
  17. Stafford, L., & Reske, J. R. (1990). Ideal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long-distance premarital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39, 274-279.
  18. Stafford, L., & Merolla, A. J. (2007). Idealization, reunions, and stability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4, 37-54
  19. Stafford, L. (2005). Maintaining long-distance and cross residential relationship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 Le, B., et al.,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3): p. 377-390.
  21. Rusbult, C. E., Martz, J. M., & Agnew, C. R. (1998). The Investment Model Scale: Measuring commitment level, satisfaction level, quality of alternatives, and investment siz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5, 357-391.
  22. Pistole, M. C., Roberts, A., & Mosko, J. E. (2010). Commitment Predictors: Long-Distance Versus Geographically Close Relationships. [Artic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8(2), 146-153.
  23. Lydon, J., Pierce, T., & O’Regan, S.(1997). Coping with moral commitment to long 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104-113.
  24. Arditti, J. A., & Kauffman, M. (2004). Staying close when apart intimacy and meaning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uple & Relationship Therapy, 3(1), 27-51.
  25. Kauffman, M. H. (200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in longdistance dating relationships: Staying clos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D.
  26. Gottman, J., Swanson, C., & Murray, J. (1999). The mathematics of marital conflict: Dynamic mathematical nonlinear modeling of newlywed marital interaction. [Articl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3(1), 3-19.
  27. Murray, S. L., & Holmes, J. G. (1997). A leap of faith? Positive illus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6), 586-604.
  28. Murray, S. L., Leder, S., MacGregor, J. C. D., Homes, J. G., Pinkus, R. T., & Harris, B. (2009). Becoming irreplaceable: How comparisons to the partner’s alternativ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low and high self-esteem people. [Artic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6), 1180-1191.
  29. Showers, C. J., & Kevlyn, S. B. (1999).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about a relationship partner: Implications for liking and loving.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6), 958-971.
  30. Showers, C. J., & Zeigler-Hill, V. (2004). Organization of partner knowledge: Relationship outcomes and longitudinal change.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9), 1198-1210.
  31. Zeigler-Hill, V., & Showers, C. J. (2007). Self-structure and self-esteem stability: The hidden vulnerability of compartmentalization. [Articl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2), 143-159.
  32. Rhodes, J.E. (2002). Stand by me: The risks and rewards of mentoring today’s yout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3.  Sahlstein, E. M. (2004). Relating at a distance: Negotiating being together and being apart in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 689-710.
  34. Jackson, A. P., Brown, R. P., & Patterson-Stewart, K. E. (2000).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in dual-career commuter marri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s. The Family Journal, 8, 22–37.
  35. Gerstel, N., & Gross, H. (1987). Commuter marriage: A microcosm of career and family conflict. In N. Gerstel & H. E. Gross (Eds.), Families and work (pp. 422–433).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36. Magnuson, S., & Norem, K. (1999). Commuter marriages: Challenges for couples and counselors who work with them. The Family Journal, 7, 125-134.
  37. Slotter, E. B., & Finkel, E. (2009). The strange case of sustained dedication to an unfulfilling relationship: Predicting commitment and breakup from attachment Anxiety and Need Fulfillment Within Relationship.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談承諾就傷感情?——借《華燈初上》談新興戀愛型態 Situationship
雞湯來了
・2022/04/07 ・292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雞湯來了特約作者陳家容
  •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 製圖/雞湯來了實習生翁欣容
  •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圖/《華燈初上》

「我們賣的是曖昧」-《華燈初上》蘇慶儀

在《華燈初上》日式酒店裡,天天上演男歡女愛、販售戀愛感。這樣既令人心動,又飄移不定的關係,雖然維持著巧妙的平衡,卻也讓彼此的情感多了一分「危險」。 

時代瞬移至今,就像是新興戀愛型態「Situationship」——是由「situation,情況、狀況」+「relationship,戀愛關係」而來的。Situationship 常見於兩人在像戀愛般的情境裡,但又沒有正式對外宣告兩人在談戀愛。因此「Situationship」有別於「Relationship」,似乎要在特定情境/狀況下,彼此才像擁有這段關係。

知名美妝KOL丹妮婊姐曾在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中提出「約聘伴侶關係」概念來形容這樣的關係:有約會、談心、親密接觸,曖昧情感油然而生,但從來沒有一句「你是我的誰」的許諾。如同職場上的約聘人員,工作內容跟正職一樣,但是福利跟保障通通都沒有。說到底,Relationship 之於 Situationship,差別就在於「名份」的有無。

圖/《華燈初上》

「不要對我有所期望,因為我給不了你」-《華燈初上》江瀚

危險的平衡?Situationship 在愛情中缺乏什麼元素?

心理學大師羅伯特.史坦伯格(Sternberg, R. J)提出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認為愛情是由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三元素所組成。這三個元素分別透過不同的浪漫組合,衍伸出七種愛情類型(如下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親密
    一段關係中若擁有「親密」,表示兩人在一起時,能感覺到彼此是親近的、有連結的,但又保有界限的,且明確感受到自己是喜歡與對方在一起的。
  • 激情
    若擁有「激情」,表示兩人相處時,著重於身體接觸、生理的相互吸引,以及享受性的契合。
  • 承諾
    若擁有「承諾」,代表兩人對於現在及長遠計畫有共識,能相互扶持,往共同目標前進。

上圖左側的「浪漫之愛」,只有「親密」與「激情」,沒有「承諾」。近似於「缺乏承諾、社會規範與社會期待」的 Situationship——既可以像朋友一樣分享瑣事、又可以像戀人一般激情。

如同劇中的多情劇作家江瀚,他對待每段感情的態度始終如一,當兩人相處時,他總是享受當下、認真對待、細心呵護,因此他從不覺得虧欠對方;但江瀚從不親口許諾,也從不主動確認關係的行為,反而成為對方不安、焦慮的主因。

圖/《華燈初上》

「我們兩個,不就是安慰彼此寂寞的人嗎?」-《華燈初上》江瀚

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交友軟體發展、速食愛情崛起、許多伴侶被迫長時間遠距離,激起更多不安。反而讓始於「孤單」而相聚的 Situationship 萌芽,又因為進入 Situationship 的門檻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不需對彼此負責,且保有自由。因此,有越來越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正陷入這模糊、不安或懷疑的浪漫關係。

  • 現象 1|對方的未來規劃中並沒有你
    不只是討論未來規劃,就連日常約會、看電影都經常是一時興起,對方幾乎不會主動規劃約會。對於感情的未來規劃,通常不會正面回應、或只是含糊敷衍帶過。
  • 現象 2|對話膚淺缺乏真誠
    每當想了解對方時,都像隔了一道牆。儘管已經相處很久,但凡是關於私事,仍不願意更深入分享,話題總是停留在表面,彷彿是剛認識的新朋友,很可能排斥聊家人、聊心事也只是點到為止。
  • 現象 3|推辭或迴避見到家人、朋友的場合
    凡是朋友聚會、家庭活動,都會避免讓你出席。模糊不清的關係,不只是你,就連對方也很難向家人、朋友介紹這段關係。
  • 現象 4|自己並沒有那麼在乎對方
    愛情或多或少都會有「佔有慾」,但在這段關係中,即便有如戀人般親暱,仍然會將心思放在其他人身上,並不是那麼在乎對方。

【簡易測驗】一分鐘測驗我的 Situationship 指數

較接近上述情境的學術名詞為「關係模糊」。當兩人「長期」未界定關係、關係模糊時,會使兩人對經營感情產生焦慮感、不安感,進而帶來低自尊、高壓力、提高物質濫用,以及憂鬱症狀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下方的關係模糊量表,可以快速檢核,是否正處於這曖昧又模糊不清的感情狀態:

我適合 Situationship 嗎?如何解套?

「不需要的關係,就不必繼續糾纏下去」-《華燈初上》蘇慶儀

Situationship 最理想的狀態是「不給彼此壓力與束縛」。在滿足這個前提下,若雙方都同意,並沉浸於這段關係帶來的愉悅,那麼大概不會為人詬病。

雖然 Situationship 能減輕短暫的寂寞感,滿足可甜可鹹的戀愛感,但是,長期維持這種「想摸又摸不著」的朦朧關係,其實並沒有辦法真正地投入與付出感情。若總是擔心跨越禁區(如:任何確認關係的舉動)、害怕破壞現在的美好(如:導致關係疏離的狀況),將無法完整了解對方,感受不到真正的愛。

還記得測驗第 4 題嗎?「我希望未來能和對方有穩定的關係發展」,試著問問自己未來生涯的期望是什麼?在對兩人關係重新定義的過程中,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若你正嘗試從 Situationship 解套,可以先試試以下 2 個做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建議 1 愛要大聲說|

能夠在戀愛中,培養愛人與愛己的能力是一件重要的事!因此,誠實地問自己:是否想要和對方好好經營感情? 如果是,就請找個安靜的地方,誠摯地、清楚地與對方表態自己的感覺與期待。

建議 2 從愛情故事提取養分|

即使對方不願意與你共同經營這段感情,也無需指責、批判對方,仍然將這個經驗當作人生的一個愛情故事,記取優點、拾起教訓,作為下段感情的養分。

圖/《華燈初上》

「人生啊,誰沒有大大小小的傷痕,那些過去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華燈初上》中村先生

我的心 你放在哪裡
或許你 根本就不在意
錯把承諾當有趣
- [ 好不容易 Finally ](戲劇《華燈初上》片尾曲)/告五人

參考資料

  •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
  • James-Kangal, N. (2020).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Relational Ambiguity Scal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雞湯來了
51 篇文章 ・ 463 位粉絲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