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6/16
【科科愛看書】我們的性別,到底是如何決定的?由天氣、運氣還是神的旨意?多年以來,我們漸漸知道性別背後的科學根據
・2017/06/15
根據一項美國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到異常的氣溫升高容易導致人們在夜晚難以入睡,其中,又以低收入及老年族群受此影響最為嚴重。全球暖化除了融化冰山、升高海平面外,更進一步影響了你我日常的生活。
・2017/06/15
什麼,我記得的回憶竟然不一定是真的?原來人類的記憶是很容易被扭曲的,錯誤的短期記憶經過反覆的回想有可能變成錯誤的長期記憶,因而形成假記憶,讓你跟家人或朋友聊天時記得了不同的事。我們可以透過詢問家人或朋友來驗證,當然也可能大家都記錯了,或是就寫筆記吧!也不用過度擔憂這個情況,畢竟大家都可能發生
・2017/06/14
1960 年代,行為主義大行其道,其中,最熱衷的支持者約翰.莫尼甚至聲稱性別可以藉由社會界定,此一荒謬謊言最後被戳穿,造成的傷害卻無法彌補。近年來,學界提出了性別光譜的理論,也有許多團體認為應尊重個人的性別認同,即便如此,跨性別者的路仍然艱辛。
・2017/06/12
古往今來有許多生男生女的妙方,但決定性別的因素其實十分複雜,除了生殖器官之外,染色體和賀爾蒙也會有所影響。從來沒有單一件事能獨力決定性別,因為性別其實是個龐大而繁雜的系統。
・2017/06/11
我們在旅行或觀看表演時拍照,是為了日後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來喚起旅行的整體回憶,提供大腦一些線索才好進一步勾起細節與體驗。所以拍照是好事,但如果太頻繁拍照的話,注意力無法投入在當下,那可就會讓美好的體驗當場減少囉,這樣就算有照片當線索,但回想起來可能就比較差囉。所以啊,別太依賴照相機的記憶了。
・2017/06/11
人類天生就具有習得自制的能力,前額葉皮質裡的神經網絡是自制力的神經生物基礎,兩歲以前的教養,教導小孩不衝動行事,對妥善自制力的養成格外重要。能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小孩,長大後也比較健康。然而自制力應用到了極致,塑造的不是人,而是「超理性」的怪物,沒有同理心,無法享受生活的樂趣。其實也該適時體驗一下誘惑的樂趣吧?
・2017/06/10
性侵不太關乎性愛,而較與暴力、控制和羞辱有關。加害者可能是透過暴力、恐嚇威脅或壓制來強迫受害者。性侵多數時候都伴隨凶殺,或許是過程中施暴所致,或許是事後為了防止受害者指認攻擊者。包括性器官在內,醫生要檢查受害者的全身,找尋瘀青、擦傷或裂傷等受創的證據,逐一仔細記錄並拍照。
・2017/06/08
死亡時間的判定既是藝術也是科學,需要法醫運用各種技術詳加觀察,做出他的推測。沒有一個因素可準確指出生理死亡的時間,永遠只能做最接近的猜測。但如果充分掌握必要原則,法醫對於生理死亡時間的推測往往具有相當的準確度。屍斑、屍僵與屍冷是推斷死亡時間最有用的三個要素,一起來了解驗屍官與法醫如何透過它們來檢驗屍體死於何時吧!
・2017/06/03
面對霸凌,最好的方式就是離開,因為再多的回應都只是可能進一步激化霸凌者,另外旁觀者記得不要落井下石,不要按讚、不要留言、不要分享,也不要跟風。總而言之,防止網路霸凌最好的方法,不是停止上網,而是理解網路的特性,正確的認識他們如何發生的。如此,才能網路狂潮之下,「御風而行,泠然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