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4/28
法蘭茲.諾普查 / Franz Nopcsa von Felső-Szilvás (1877-1933),匈牙利裔的探險家、古生物學家、民族學者,同時也是一位公開的同性戀者。他不僅是奠定了化石生物學(Paleobiology)研究基礎的第一人,同時也是 20 世紀初阿爾巴尼亞民族學領域中的重要人物。
・2017/04/27
「導盲犬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他肩負著視障者的安全,這是和寵物甚至一般工作犬非常不同的地方。」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的總督導雅芳提到,為了要確保導盲犬在帶領視障者前進的過程中是非常穩定的,就必須要控制牠在先天遺傳上沒有任何不穩定的因子,甚至從出生到接受訓練,所有的訓練與狀況都必須在惠光的掌握下。
・2017/04/26
有一群居住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 65,000 名日本公民,他們沒有選擇撤離,而是開始測量並紀錄自己的輻射暴露劑量。科學家在分析這成千上萬的公民數據後,得到一個驚人的結論:當初的預估值其實是實際值的四倍之多!伊達市雖然距離福島第一核電廠 60 公里遠,但是當地的輻射劑量跟附近其他進行撤離城市是類似的水平。伊達市的仁志田昇司市長做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他選擇不要撤離,然後發放輻射劑量配章給市民。
・2017/04/26
日前(4/21)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公布檢出國內雞蛋戴奧辛超標 , 多名立委和專家批評政府食安管理不善,然而僅看單一案例是難以判斷處理速度是及時?還是太慢?本文希望能透過簡述 2008 年愛爾蘭發生戴奧辛汙染豬肉事件的過程、大眾反應與事後檢討,或許可以藉由他國的經驗,來思考台灣在這次事件的下一步。
・2017/04/25
我們大人也有自己的飲食偏好,因此應該退一步來想小孩也會有,所以不用強迫小孩不能挑食,如果小孩挑食的狀況並不嚴重,並未形成疾病,也沒有造成營養、生長問題,那就接受小孩也可能有偏食挑食的情況。吃飯本來不就是一個該開開心心的事嗎?
・2017/04/20
說到依賴型,往往誤會成是嬌弱型,但其實他們的行動力、社交性都很高,能幹的人也很多,只是他們沒有自信不靠任何人自己一個人活下去,必須依賴某個人,藉由奉獻給那個人才能覺得安穩。當然,這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有這類型的人。雖然他們很會做人,但是優柔寡斷又八面玲瓏的個性屢屢成為他們招來誤解或麻煩的原因-─人太好了,太溫柔了,結果卻導致反效果。
・2017/04/20
在人格形成中,最重要的基礎就是「依附情感」(Attachment)。依附情感是出生之後一年半內與母親形成的半永久式情感牽絆,而在十五到二十歲之間,一個人的依附形式就幾乎確定了,也會進一步形成人格、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依附關係分為「安定型」與「不安型」,唯有了解自己的依附形式和人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愛情。
・2017/04/20
對逃避型的男性而言,會覺得自戀型的女性幾乎是抬頭挺胸、過度充滿自信的人物。對自戀型的女性來說,纖細又像是耐陰植物的逃避型男性,會引發她的保護本能想要變成他的太陽,同時也會讓她有似乎可以支配又無法支配的焦慮感,或沒有什麼回應的感覺。這個組合可能會使兩者都感覺有某些地方並非本意,演變成燃燒不完全的人生。
・2017/04/17
在新聞上又看到「零檢出」、「未檢出」或是某某食品檢驗出多少 ppm 的毒物時,大家可要看仔細,到底該食品驗出的毒物有沒有超過政府法規所規定的未檢出值,是不是又不小心掉入「零檢出」的文字陷阱中。記住!「劑量決定毒性」,該去確認的是到底有沒有超標,以及思考背後訂定檢驗標準的程序是否嚴謹、具有脈絡。
・2017/04/16
多年以來,該如何理解並定義「隱私權」的概念,是令法界和哲學界頭疼的難題。美國道德哲學大師湯姆森( Judith Jarvis Thomson) 在上世紀 70 年代提供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隱私權根本就不是一種基本道德權利。」按這個說法,「隱私權」其實只是一堆不同的權益集結而成的統稱。我們平常認為那些侵犯隱私的行為之所以不道德,其實不是因為背後有「隱私權」這種基本權利,而是因為這些行為本身就侵犯了我們本來就有的一些其他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