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的、來自 MIT 的研究者在同一期的 Nature Physics 上宣佈,他們已利用另一種測量方法證實,磁性存在於二種材料之間的界面上。在一篇伴隨二篇論文而來的評論中,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家 Andrew J. Millis(他並沒有涉及這些研究)寫道,這項研究能產生新品種的材料,具有 “有趣的、可控制的、新奇的以及也許實用的集體電子特性。” 雖然這個目標仍很遙遠,他說,不過這些新發現指出,”這個領域已通過一個關鍵的里程碑。”
SIMES 畢業生 Julie Bert,該論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她的同僚,在一片鋁酸鑭(lanthanum aluminate,LaAlO3)薄膜上進行她們的觀測,那已平放在鈦酸鍶(strontium titanate,SrTiO3)基質上。這些結構是藉由與應用物理學家 Harold Hwang 的合作而生長,他最近將他的小組從東京大學搬出以加入 SIMES,現在身為副主管。二種氧化物交會之處的原子層變得金屬化(metallic)並允許電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沒有阻礙地流動。
該團隊分析了碲化鍺與鋇鈦氧化物奈米微晶內的鐵電有序。前者是鐵電半導體,後者則為典型的鐵電氧化物。他們先以電子顯微鏡直接觀察個別粒子中與鐵電性有關的結構形變,接著對整體粒子進行原子對函數分佈分析(atomic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alysis)以求得這些形變間的關連性,然後再以電子全像術(electron holography)直接拍攝此鐵電極化,並測量了單一奈米微晶的壓電滯留曲線(piezoelectric hysterisis)。
原始文獻:C. J. Wedge, G. A. Timco, E. T. Spielberg, R. E. George,
F. Tuna, S. Rigby, E. J. L. McInnes, R. E. P. Winpenny,
S. J. Blundell, and A. Ardavan.
Phys. Rev. Lett. 108, 107204 (2012) [5 pages]
doi: 10.1103/PhysRevLett.108.1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