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數位化的時代,科技取代了不少原本需要人腦才能處理的事情,也改變了人們的認知能力(去看更多關於數位化對人們影響的文章)。以筆者自己為例,數位化絕對改變了我的一些行為模式。筆者的行事曆都在雲端的月曆中,所以如果要跟別人約時間,沒帶行事曆,就完全沒有辦法處理。講白一點,記憶這件事情,對現代人來說,真的是越來越沒有必要的一項能力,因為只要google一下就好了。對於比較私人的事情例如生日、紀念日,社群網站也會很貼心的提醒你;再極端一點,就找個像電影雲端情人中的Samantha一樣的數位秘書,直接檢索你數位化的資料,幫你打理生活!
但究竟用這些數位化的服務來幫助我們記事情,會對於我們的認知能力造成甚麼樣的影響呢?又這些影響在哪些情境下會發生呢?有研究者做了很有趣的實驗,企圖模擬一般民眾在使用數位化服務來記事情時的情境,並探討這樣的行為,會對於人們後續的記憶力造成什麼影響。
在第一個實驗中,他們讓實驗參與者打開隨身碟上的pdf檔,每一次他們要學習兩個pdf檔案中所出現的單字,後續會有記憶測驗。在學完第一個檔案中的單字後,有時候實驗參與者會被告知他們可以把這個檔案儲存到電腦主機,且他們後續可以複習這個檔案中所出現的單字;有些實驗參與者則被告知他們沒有辦法把這個檔案儲存到電腦主機,必須直接關閉檔案。這樣的動作,企圖模擬人們平時將訊息用數位裝置儲存的行為,來檢視這樣的行為究竟對於記憶有什麼影響。
接著,他們學習第二個檔案中的單字,在兩個檔案中的單字都學習完之後,若先前第一個檔案有儲存在電腦主機的實驗參與者,他們可以花20秒來複習那些單字,對於沒有做這個動作的實驗參與者來說,他們不能重新看到那些單字。最後,所有的實驗參與者要回憶兩個檔案中所出現的單字。 對於第一個檔案中出現的單字來說,有儲存的組比其沒有儲存的組,記憶表現顯著的好。這個結果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因為儲存組在記憶測驗前,還可以重新複習單字,記憶表現當然會比較好。比較讓人意外的是,儲存組及沒有儲存組在對於第二個檔案中單字的記憶表現也有差異!儲存組的實驗參與者對於第二個檔案中的單字,有比較好的記憶表現。研究者們認為,因為當實驗參與者覺得東西被儲存了,就可以釋放出一些資源,因此對於第二個檔案中的單字有比較好的記憶表現。
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者操弄了儲存設備的穩定性,來檢驗是否只要有儲存的動作就會對於記憶有幫助,還是一定要使用穩定的儲存設備,才會對於記憶表現有幫助。結果顯示,如果儲存的設備是不穩定的,則即使有儲存的動作,對於記憶還是沒有幫助的!
在第三個實驗中,研究者們進一步檢驗,如果需要記憶的項目比較少的時候,儲存是否還是會對於記憶有影響。結果發現,如果每個檔案只有兩個單字,則是否有儲存,對於記憶沒有影響。
綜合這三個實驗的結果,可以發現利用數位化的方式來儲存記憶,在某些情境下對於人們的記憶是有幫助的,此外這樣的幫助並不僅限於有用數位化方式來儲存的記憶項目,對於後續需要記憶的項目也是有幫助的!用白話的方式來說就是:
- 善用數位化方式來儲存記憶,有助於記憶表現
- 如果數位化儲存的記憶不穩定,其實對於記憶是沒有幫助的
- 如果需要記憶的項目不多,其實不需要仰賴數位化儲存的方式來協助記憶
筆者深信,未來人們的記憶能力一定會做一些轉型,但某種記憶能力還是必須保存的,畢竟記憶是讓一個人有「自我」的關鍵能力!該如何善用數位化方式來儲存記憶,是非常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議題。此外,要如何善用因為不用做記憶儲存所釋放出來的認知資源,也是相當值得探究的。
去看研究的原文 Saving-Enhanced Memory: The Benefits of Saving on the Learning and Remembering of New Information
去看主要研究者Benjamin C. Storm的網頁,Storm教授的研究專注在記憶相關的議題上
最後,來看看以隨身碟為發想的廣告 A memory to remember,搭配這個研究欣賞,相當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