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的兩棲類族群正面臨著兩面的威脅︰棲地減少以及由真菌所造成的疾病chytridiomycosis。不幸的是,處理一項問題的同時將會使另一項更加惡化 ─ 根據這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所發表的研究內容,目前看來,保護牠們原始的棲息地反而是造成疾病惡化的主要原因。
研究中發現,受到干擾的棲息地,例如是已遭到砍伐的低地等,反而能提供兩棲動物庇護,使牠們免於被chytridiomycosis所侵害。但這僅只針對於那些能夠忍受棲息地減少的物種。
「這是一個雙面的威脅:大多生活在熱帶的兩棲動物為該區域特有的動物,牠們無法抵抗棲息地減少所造成的影響,所以牠們並不像其他居住在砍伐區內的『難民們』。」作者群的帶領者,紐約康乃爾大學博士班學生Guilherme Becker表示。「照目前看來,兩棲動物們可能無法從這場拉鋸戰中取得勝利。」
透過分析病原體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簡稱Bd)的分佈,Becker及他的指導教授─生態學家Kelly Zamudio,發現到這種疾病較容易出現在原始的森林之中。且在哥斯大黎加及澳洲的研究資料中,合併考量緯度、海拔、天氣及物種豐富度等變因後發現:疾病發生在那些以遭破壞殆盡的棲息地中較不易發生。
在巴西的考察中,比較相同緯度、海拔以及天氣的不同地區,發現到能夠改變疾病分佈的唯一變數,就只剩棲息的的減少了。
在瘧疾及登革熱的例子中,證明了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會增加疾病的爆發率,Bd的研究結果卻和這項證據背道而馳。但Bd已感染世界各地約350個兩棲類物種,且通常發生原始的森林之中。
毫無頭緒?
Becker跟 Zamudio相信,疾病間在受到破壞的棲地中會互相競爭乃因其中的病原宿主很少,或是缺乏有利於它們天氣條件。
但另一派說法卻相信還有更多可能的變因。「論文中的全部變因接具有可信度,而且,這是個違反常理的有趣發現,除非還有其他方式來解釋這個關係。」
EcoHealth(位於紐約的保育組織)的會長Peter Daszak表示。
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Vance Vredenburg表示同意。「我們知道Bd在較高的溫度中傳染力較差。而且我也不同意這篇論文中所提出,針對既有證據提出的反證。」
他也針對這篇論文提出了另一項詮釋,說明在低海拔棲地取得的數據較無公信力。總的來說就像是在哥斯大黎加的案例中,大多數保留的棲息地都位在較高的海拔中。這也打擊了論文中對棲地的分析及形成該疾病的模式。
另外,病原體也可能已經向具有新條件的地理位置襲去,留下一群正在緩緩恢復族群數量的宿主生物,且以具備抵抗病原體的能力。「原始的地區已經變成病原體能夠前往的最後聖地,因為那裡沒有人類。且通常當病原傳染到原始地區時,就會發生大規模的死亡。」Daszak說。
Becker則反對那些深深相信「棲地減少會增加Bd數量」的人,因為這不是在他們研究中所發現的。他覺得當結合不同災區的指標時,疾病的預測將更為準確。當複數個Bd爆發多種類的致病素時,他們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突破。
但大家皆同意一件事,高的疾病爆發率將會是保護自然棲地的一大阻礙。「有必要時,節制的保護棲息地,並不是保育的真諦。」Daszak說。
保育難題
Daszak說疾病在保育中是個相當令人頭痛的威脅。大多數的基礎研究,來自家畜針對病原體的反應─感染動物、清除感染原、利用二次的感染來測試對病原的反應。但目前為止,還未有對兩棲動物實行過的例子。他說:「當問題來到野生生物的疾病及保育時,我們就像被打回石器時代一樣。」
Daszak 提議一些強硬的解決辦法將會一一的被用上。例如間隔出空間,以人工方式飼育那些不受疾病感染的剩餘物種,其目的也只在維持兩棲動物的族群數量了。
大多數的研究者已經放棄阻止Bd的擴散。正如Karen Lips,馬里蘭大學兩棲動物生態學家,所說:「世界已經屬於Bd了。」因此,Lips及Vredenburg轉移他們的研究目標,改為研究那些從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的兩棲類。Vredenburg提出了一些利用新的途徑,從共生細菌到增強蛙類的免疫系統,可能能夠解決問題。
而且,Vredenburg漸漸的樂觀起來。儘管是在紀錄從加州國王峽谷(Kings Canyon)的盆地中收集而來的蛙類。「在這個盆地裡曾經有10000隻蛙類,到現在只剩下175隻了。但目前牠們正被妥善的照顧,而不像以往那樣漸漸死去。」
他說。「演化正在發生,只是它可能沒照著我們寫的進度表走罷了。」
資料來源:NatureNews: No safe haven for amphibians [31 May 2011]
References
- Becker, C. G. & Zamudio, K. 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73/pnas.1014497108 (2011).
- Keesing, F. et al. Nature 468, 647-65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