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菌兒,別把這世界搞得這麼藍啊!

陳俊堯
・2014/03/03 ・264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475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民視《科學再發現》贊助,泛科學獨立製作

DSC03303

藍染是台灣傳統工藝。網路上查一下你就能找到好多地方都有藍染活動,連小學課程裡都有了。從我家開車往南,在鳳林就可以有機會親手體驗藍染的樂趣。在亞洲,特別是東南亞的氣候適合染料植物的生長,在台灣,琉球,印度的傳統文化裡都找得到藍染。傳統製造這染劑和染色的過程,全都需要微生物來幫忙。馬藍(大菁)和木藍(小菁)是在台灣這裡使用的染料植物,葉片採收後浸濕發酵,讓植物釋出染料靛藍(indigo)。靛藍不溶於水,所以可以過濾收集壓成藍色大餅,叫做藍泥。

網路上找到一段影片,可以看到整個製程。

不過這染劑使用上有點麻煩:它不溶於水。如果要讓布染上色,就得先把染劑給還原成能溶於水的分子。傳統方法裡會在這時候加入鹼,讓不可溶的靛藍在鹼性環境下轉換成可溶於水的靛白(leuco-indigo),再把布放進去吸附染劑。染好的布還不是藍色的,要放在空氣中,讓靛白(右)慢慢氧化回靛藍(左),才會出現漂亮的藍染作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ttp://www.transtutors.com/chemistry-homework-help/chemistry-in-action/vat-dyes.aspx
圖片來源:http://www.transtutors.com/chemistry-homework-help/chemistry-in-action/vat-dyes.aspx

靛藍來自植物裡的吲哚( indole )這個分子。生長素(auxin)是個重要的植物荷爾蒙,控制植物的生長當然重要囉。最常見的植物生長素就是 IAA (indole-3-acetic acid),而這個分子就是以吲哚為原料製造出來的。為了製造生長素,一些植物會在細胞裡堆放原料吲哚。但是吲哚對細胞有毒性,貯存前植物會先幫吲哚加個醣基,轉換成不毒的 isatin B 或 indicant,才能夠存放。當人們把這些染料植物的細胞打破,存在液泡裡的 isatin B 和 indican 流出來,再經由細菌發酵處理後轉換變成靛藍。靛藍對微生物有殺菌活性,因此也有人猜測它是一種植物用來對抗外來攻擊的化學武器。

 

靛藍染料塊。照片出自維基百科。
靛藍染料塊。照片出自維基百科

慈濟大學微免所林光慧老師在 2012 年發表了一篇有趣的研究論文。在研究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時,長榮大學生技系許鴻猷老師在篩選選殖株意外發現了一顆藍色的菌落,林老師接手仔細研究後發現這個選殖到的基因能製造靛藍。最後在這篇研究裡林老師證明了這種能感染人的病原菌帶有奇妙的代謝活性: 它可以拿植物荷爾蒙 IAA 當做養份來生活。它的 iacA 基因造出的酵素可以把吲哚轉換成靛藍,而且當周圍出現 IAA 的時候,這細菌會啟動 iacA 基因,把 IAA 轉變成靛藍。這篇研究的發現實在太奇怪了,一隻惡名昭彰的人類病原菌,居然能對植物的荷爾蒙產生反應,而且是製造出酵素來把它轉換成一種自然界不常見,除了染布也不知道要用來做什麼的藍色化合物,而且它還可能是植物的化學防衛機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的細菌原本就普遍出現在環境裡,而這個屬的細菌有個在細菌裡不太常見的本領:它們天生就能從環境裡收集 DNA 並且拿來當自己的基因使用。而在這篇研究裡也發現這段基因和另一種細菌 Pseudomonas putida的基因相似。除了這篇研究之外,還有其它研究者也同樣在其它不動桿菌屬的菌種裡找到這組基因,而且這些細菌也都能長成藍色菌落。或許真的是不動桿菌們的祖先曾經「借」來了這樣一段 DNA,流傳給子孫。

細菌們被迫自私,凡事以讓自己得到最大利益來考量。其實不能說它們自私,因為以細菌僅有的數千個基因,根本沒有辦法理解社會動態後決定要不要自私。在細菌的世界裡,生長慢複製慢的個體很快就被隔壁細菌給競爭掉了。多快?假設鄰居複製速度比我快 1%,在養份充足的狀況下,當我這個家族複製 100 代後,他們的子孫數量會是我的 2.7 倍,1000 代後變成 20959 倍。這下子數量只有人家的兩萬一千分之一,那真是輸慘了。如果每生長一代要花 30 分鐘,這整個競爭過程只需要 20.8 天就可以判對手出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細菌的競爭如此殘酷,那細菌做任何事都得是精打細算的結果,不然在演化上會被淘汰,沒有機會留下來被我們看到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細菌做的每一件事就很好玩了。為什麼細菌會幫人類發酵生產乳酸飲料?那是因為細菌要活下去,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後產生的廢棄物乳酸剛好是人們認為味道不錯的東西。那製造靛藍對細菌有什麼好處?總不會是上天派來要在人世間多放點憂鬱的藍色的吧?

這些製造靛藍的基因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還能一直留存,應該是能為細菌提供什麼樣的好功能。不過目前為止學界還沒有找到答案,我們只好來猜一下了。這些基因或許是一種把植物生長素分解掉,來影響植物生長而幫到細菌的機制。或許這是一種解除封印的機制,因為吲哚是細菌溝通用的分子,會讓細菌進入備戰不生長的狀態。如果把兩個吲哚分子聚合起來變成靛藍,自已就可以不受封印繼續生長。或許這是製造有毒的靛藍分子來毒殺競爭對手的機制。究竟我有沒有猜對呢?這就要等後續研究來說明清楚了。

Scott 等人2013 年在植物細菌 Pseudomonas putida 1290 上也看到能把 IAA 轉換成靛藍的機制,他們還發現這細菌會往 IAA 濃度高的地方前進。他們對這個機制的猜測是,植物表面有不少會以製造 IAA 來影響植物生長的細菌。細菌沒眼睛,只能利用化學分子的線索來找尋自己該去的方向。如果我們迷路在鳥不生蛋的荒涼地方手機又沒訊號,突然間你聞到一股爆米花的香味飄過來,不用說,這氣味的來源一定有人。細菌或許也是利用這個方法找到自己要去的葉子表面。撇開對細菌的好處不談,倒是有人開始在想讓這些細菌幫忙大量製造藍色色素,連細菌的基因體都解出來了,它們在產業上才正要開始大展身手呢。

 

研究原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Lin GH, Chen HP, Huang JH, Liu TT, Lin TK, Wang SJ, Tseng CH, Shu HY.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digo-producing oxygenase involved in indole 3-acetic acid utilization by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12 May;101(4):881-90. doi: 10.1007/s10482-012-9704-4.

Scott JC, Greenhut IV, Leveau JH.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acterial iac genes for degradation of the plant hormone indole-3-acetic acid. J Chem Ecol. 2013 Jul;39(7):942-51. doi: 10.1007/s10886-013-0324-x.

—————————–

延伸科學再發現@科技大觀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多內容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細菌」,或每週六上午8點收看民視53台科學再發現

文章難易度
陳俊堯
109 篇文章 ・ 22 位粉絲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教書匠。對肉眼看不見的微米世界特別有興趣,每天都在探聽細菌間的愛恨情仇。希望藉由長時間的發酵,培養出又香又醇的細菌人。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成語科學】青出於藍:用藍草提煉出的藍染染料——靛青
張之傑_96
・2023/10/04 ・106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戰國時大哲學家荀子寫過一篇〈勸學〉,鼓勵大家好好學習。

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意思是說,靛青是從藍草中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草還要青;冰是水結凍而成的,但溫度比水還要低。

成語「青出於藍」就是從這段話演變出來的,用來比喻弟子勝過老師,或後輩優於前輩。談到這裡,讓我們造兩個句吧。

他的繪畫得自母親傳授,但已青出於藍。

名師出高徒,這些學生早已青出於藍了。

接下去要談談這個成語的科學意涵了。首先要說明的是:「青」這個字,除了有綠的意思,也有藍的意思;譬如「青天」,指藍天;青瓷,指藍色的瓷器;靛青,指一種藍色的染料,用來「藍染」,將白布染成藍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譬如「青天」,指藍天。圖/pixabay

靛青,一般稱作靛藍。用來提取靛藍的植物主要有 4 種:爵床科的馬藍,豆科的木藍,蓼科植物蓼藍和十字花科的菘藍。台灣一般將藍草稱作大菁,其中最常用的是馬藍。

提取藍靛,首先要將馬藍的新鮮葉子浸泡在水中,讓葉子腐爛,溶解出藍靛。然後撈出腐爛的葉子,加入適量的石灰,攪拌,使藍靛和石灰起化學作用,待沈澱成不溶性的泥狀物,取出過濾,就可以得到藍靛。

泥狀物的靛藍,不溶於水,無法直接染色,必需先將其「還原」成暗綠色染液,這個過程稱為「建藍」。建藍的工序很複雜,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當要染的布自染缸中取出,染料一接觸空氣,就會進行「氧化」作用,再度「還原」成為不溶性的靛藍。

染布的時候,要反覆地在染缸中浸泡,取出擰乾、晾曬,讓染料與空氣中的氧起氧化作用,就會從暗綠色轉變成藍色。染的步驟重複愈多次,色調就會愈深。染好了用水漂洗,洗到水變清為止,然後以醋定色,晾乾後就大功告成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染的時候,如果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方式,把布紮起來,被紮緊的地方染色較淺,這樣就可以染出自己設計的圖案,這是藍染最迷人的地方。

藍染可以染出自己設計的圖案,這是藍染最迷人的地方。圖/pixabay

自從有了化學染料以後,費時、費工的藍染漸漸退出歷史舞台。然而藍染的藝術性以及個性化,使得這一流傳幾千年的工藝仍綿延不絕。如今三峽等地仍有藍染作坊,如三峽歷史文物館旁的藍染展示中心,還可供人 DIY 呢。

張之傑_96
103 篇文章 ・ 224 位粉絲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

0

1
4

文字

分享

0
1
4
蓋房子高手?建築業的未來新星:科氏芽孢桿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2 ・1528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Bacillus cohnii   
  • 科氏芽孢桿菌
  • 形狀:圓
  • 直徑:0.6 至 0.7 微米
  • 前進:使用布滿細胞表面的鞭毛
科氏芽孢桿菌。圖/《細菌群像》。

會產生石灰的細菌

細菌不僅可以用於生產食物或提煉金屬,還可以用來建造橋樑和房屋。

例如科氏芽孢桿菌,這是一種一點都不起眼,但會產生石灰的細菌。它喜歡鹼性的生活環境,像是酸鹼值可達八的馬糞裡。但它也生活在鹼性更強的環境,全世界都有其蹤跡,甚至在歐洲、非洲、南美、土耳其的鹼湖裡,它會利用溶在湖裡的碳酸鹽產生石灰。

此細菌最初是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德國微生物及細胞培養保藏中心的細菌學家在尋找偏好鹼性環境的新菌種時所發現,當時的土壤樣本來自一個鹼性土壤的牧場,裡面還殘留著馬糞。

科氏芽孢桿菌除了能夠忍受酸鹼值超過十二的強鹼,相當於氣味刺鼻的氨水的酸鹼值,還能形成孢子渡過長時間的乾旱期。細菌孢子的特性是具有極強的抵抗力,可以存活數十年或數百年,在特定的條件下甚至超過數百萬年(球形離胺酸芽孢桿菌(→ 78頁)還有發芽的能力。

科氏芽孢桿菌的名字源自於德國細菌學家費迪南.尤利烏斯.科恩(Ferdinand Julius Cohn),細菌學的奠基者,也是一八七二年第一個鑑識出芽孢桿菌屬這種小桿形細菌的學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發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

科氏芽孢桿菌能生活在鹼性環境中,能產生石灰,孢子經過長時間還具有發芽能力。結合這三種特性,令建築業對之產生興趣。一位荷蘭微生物學家專門研究會產生石灰的細菌,並嘗試研發出一種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

科學家試圖利用科氏芽孢桿菌研發出能自行修復的混凝土。圖/envatoelements

他的做法是將細菌孢子與銨鹽、磷酸鹽及養分混合在一起,封裝於黏土球裡,然後將這粒只有幾公厘大小的顆粒加入強鹼性的混凝土中。混凝土硬化後若一直保持緊密,便無事發生。但如果出現裂縫,開始長時間滲水,細菌孢子就會開始萌發。當細菌繁殖分裂,會消耗添加進去的物質,並不斷產生碳酸鈣填補裂縫。一道幾公釐寬的裂縫,只需數天時間即可修補完畢。

如此一來,科氏芽孢桿菌就可以解決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難題,否則定期必須進行的繁複維修,造成的損失可高達數十億歐元。除此之外,此細菌也能用在保護現存的建築物,在噴塗混凝土或修復液中皆已測試添加此細菌,用在已出現細微裂縫的建築構件上。

不過,此項產品至今尚未成熟,黏土顆粒仍然占據太多空間,進而影響混凝土的穩定性。還有載體材質、養分及混凝土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孢子平均分布與釋放,與石灰形成的速度及過程等等,都還在改良中。如今,研究人員也測試其他能形成石灰的細菌是否適用。不過無論如何,科氏芽孢桿菌可說是混凝土生物修復劑的先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氏芽孢桿菌這類會產生石灰的細菌,現在也運用在其他目的上。一家德國公司利用它來黏走採礦產生的灰塵。方法是將細菌加入培養液裡,灑在布滿灰塵的泥土上,六至四十八小時內就會產生石灰,將灰塵顆粒黏在一起形成砂岩,即固化灰塵。從前為了抑制灰塵,礦業公司必須使用大量的水,如今,藉由細菌的幫忙,就可以省下這些水了。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

1

4
1

文字

分享

1
4
1
高效率生存!生物界的空間利用大師:遍在遠洋桿菌——《細菌群像》
麥田出版_96
・2023/03/11 ・1874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Candidatus Pelagibacter ubique 
  • 遍在遠洋桿菌
  • 外觀:通常如月牙般略彎之小桿 
  • 長:0.37 至 0.89 微米 寬: 0.12 微米至 0.20 微米
遍在遠洋桿菌。圖/《細菌群像》。

高效率利用生存空間

假使將我們肚裡大腸桿菌的體型比作兔子,遍在遠洋桿菌的體型就如同小老鼠。這種無所不在的海洋細菌不只是能獨立生存的細菌中體積最小的[1],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有效率也最成功的生物。每公升的海水裡,就有數以百萬計這種細菌,據推測,遠洋桿菌屬的總菌量在地球上高達 1027 至 1028,這個數目是宇宙中目前可觀測到之恆星數量的十萬至一百萬倍。

但這種細菌所創下的紀錄不只這項: 海水所含養分非常貧乏,微生物要生存,就必須主動將所需養分分子輸送進細胞內部。這會消耗能量,最後也一定會有所剩餘。遍在遠洋桿菌則生活在極限邊緣:擁有正好足夠其吸收養分及生長繁殖所需的能量,剛剛好,不多也不少。

遍在遠洋桿菌可說是生物界的空間利用大師,其用來維持新陳代謝和繁殖的胞內空間,少到令人難以想像。細胞內三分之二的空間用於新陳代謝,剩下的三分之一被遺傳物質占滿。在小小的空間裡備有感應系統,能偵測含碳、氫、鐵化合物及光線的位置,擁有必要的運輸系統,以及一切所需的酵素,能自行生產二十種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胺基酸。

體積若是再小,就只能放棄全部或部分的新陳代謝。例如,更小的病毒基本上就是壓縮緊密的基因,會侵入其他生物的細胞中,將別人的新陳代謝系統據為己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養分充足,細胞內無須再具備持家基因,生活在這種環境的細菌或古菌的確可以小過遍在遠洋桿菌。例如生殖道黴漿菌(Mycoplasma genitalium),這是一種對人類致病的病原體,會在尿道、子宮等黏膜造成感染,體積僅有三百乘以六百奈米左右,但無法獨立生存[2]。二○一五年有學者聲稱在地下水裡發現更小的細菌,但直至今日為止尚未能成功培養,因此學界相當懷疑是否真實存在。

精簡而高效的演化結果

此外,遍在遠洋桿菌的維生機制,效率也出奇地高。它只有一百三十萬組鹼基對,共含約一千四百個基因,是至今已知可獨立生存的物種中最少的。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只有必要的配置。甚至連遺傳密碼,也似乎為了減少能量消耗而有過最佳化的調整。

一如其他生物,遠洋桿菌的遺傳密碼由四種鹼基 A(腺嘌呤)、C(胞嘧啶)、G(鳥嘌呤)、T(胸腺嘧啶)所組成。但比起其他細菌,遠洋桿菌裡 A 與 T 出現較為頻繁,此點便是出於效能,因為 C 與 G 含有較多的氮(而這在海水中是稀有元素),製造起來較為困難,如同人們以盡可能節省墨水的方式寫作一樣。

遍在遠洋桿菌在其所屬的立克次體目裡,算是特異獨行的一支。因為除了它之外,所有立克次體目的細菌,都必須在其他生物細胞內才能存活,其中也有不少病原菌,例如普氏立克次體菌,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原菌,透過蝨子傳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學家研究遍在遠洋桿菌並不只因為其驚人的能源效能和基因體的構造,對生態而言,它也相當重要。因為所有遠洋桿菌加起來的重量,比全球海洋魚類總重量還要多,且占有海洋細菌生物量的四分之一;在溫暖的夏季,甚至可能高達二分之一。由於它的主要食物來自死亡生物殘留下來的可溶性有機物,因此在地球的碳循環上,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遍在遠洋桿菌加起來的重量,比全球海洋魚類總重量還要多。圖/envatoelements。

由於數量實在太龐大,因此也容易引起敵人的覬覦:至今已知有數種病毒,會侵占並消滅此種細菌。

遲至二○○二年,人們才知道遍在遠洋桿菌的存在。在那之前,人們只認得它的 rRNA(核糖體核糖核酸)序列,是一九九○年研究人員在北大西洋馬尾藻海的海水樣本裡所發現。這也是首批運用當時最新的序列鑑定方法檢測到的細菌之一,但當時無法成功地培養出來。最後研究人員用了養分很低的培養基,以及高度稀釋的樣本,並添加一種能附著在核糖體上的染劑用以判別才成功。

註解

  • [1] 審定注:一些寄生型細菌和古菌更小。
  • [2] 審定注:該菌倚賴人類細胞裡的現成養分存活。

——本文摘自《細菌群像:50種微小又頑強,帶領人類探索生命奧祕,推動科學前進的迷人生物》,2023 年 3 月,麥田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麥田出版_96
24 篇文章 ・ 15 位粉絲
1992,麥田裡播下了種籽…… 耕耘多年,麥田在摸索中成長,然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出版體。從第一本文學小說到人文、歷史、軍事、生活。麥田繼續生存、繼續成長,希圖得到眾多讀者對麥田出版的堅持認同,並成為讀者閱讀生活裡的一個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