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紅的古裝劇《蘭陵王》,爆出幾處不合理的細節,專注看戲的各位,有察覺嗎?
還是等網友圈出不銹鋼合金時,你才從林依晨精湛的演技中跳脫出來,轉移到左旁的木製窗戶呢?
再看看這張對照圖,在同一個時序點,林依晨的妝容居然差這麼多!可是當你非常入戲的時候,你敢拍胸脯保證,你絕對會發現嗎?
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
我們全神貫注某一點時,就算週圍發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們卻仍渾然不覺,這種現象稱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
最有名的實驗是伊利諾大學的Daniel Simons學者所執行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Invisible Gorilla Test)(影片,或參閱《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當你仔細數著白衣學生傳球次數時,就會盡可能的撇除其他干擾物,因此就算大猩猩站在影片中央且大力搥胸,也會無視它的存在。
另外,前片刻到下個片刻中明顯的變化,但卻無法發現,這種現象稱為「改變盲視」(Change Blindness)。改變盲視與不注意盲視有關,但不注意盲視是發生在「無預期的狀況」下發生的,而改變盲視則是發生在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英國的魔術師Derren Brown在《Trick of the Mind》節目中,試探路人是否能察覺上一秒與下一秒的差別,演員A在路上隨便找一位路人問路,中間突然搬運貨物的人經過,這時換成演員B繼續問路,但路人居然沒有發現演員被調包了(請見《Person Swap》影片)!
可怕的是,一般人都不覺得「改變盲視」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譬如,林依晨上段跳至下段的妝容,你們一定會覺得「拜託!這麼明顯,我怎麼可能沒發現!」
不如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第一部影片中,你有沒有察覺異樣呢?
你都已經看了我舉例這麼多盲視的例子,應該會猜想這部影片跟盲視有關吧!但我必須承認,我第一次看影片時,並沒有注意到男子的更換!這種現象稱為「改變盲視盲」(Change Blindness Blindness),因為我都提醒你這麼多遍,且這篇文章的議題都繞著「盲視」,你應該會更注意影片的小細節,結果卻還是沒查覺到接電話的男子不同!
意思就是明明告訴你前面有個坑洞,你還是會往前跳!
注意力的歷程
注意力最常使用的兩個路徑,一是由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二是由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由下而上的路徑定義為感覺訊息處理歷程,完全不費力且不需經過思考。由上而下的控制,是由前額葉(大腦的總指揮)介入,經由意識、縝密思索後加以處理。但是,看似較精密的由上而下路徑,竟然確有「副作用」。
當我們太專心注意某一點時(由上而下,前額葉全力支配注意力),大腦將所有資源都壓在一點,大腦對周邊其他事物的處理能力就會轉成自動化模式,認為一切都在預期之中,不會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因此,這時周圍出現不合常理的問題,我們也會視而不見。譬如說,我們聚精會神的融入劇情時,就不會注意到不銹鋼合金,而產生「不注意盲視」。
「改變盲視」發生在太認真專注於一個情境,如太專注於劇情或問路的情境;此時,前額葉全力專注於此情境(由上而下),因此,就算過程中被打斷,只要內容可以連結起來,大家也不會在意站在你前面的人是否有更換。這種情況的發生,也代表人的記憶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是非常容易被扭曲(distorted)!譬如,你太專注於劇情時,就會覺得上一秒與下一秒鐘,林依晨的妝容是一樣的!
日常生活中的視盲!
不注意視盲也有可能會釀成災!
邊開車邊講手機,也可能造成不注意視盲的現象。大腦將注意力引至談話內容中,這時若前方發生非預期的事情時,可能也不會馬上注意到,因此交通事故就很容易發生了!
看完了整篇文章,你是否還相信你眼睛所見的呢?
如果你信誓旦旦的說:「這點小技倆,哪裡難的到我」的話,請問你是否發現這個段落,我把「盲視」改寫成「視盲」了呢?
中招了吧!請不要懷疑,我們都有改變盲視盲,不要再鐵齒了!
當我們全神貫注時,不妨偶爾抽離一下,看看周遭的變化吧!
延伸閱讀:
葉怡玉、趙軒甫、黃揚名、郭柏呈、楊政達、郭郡羽、林思宏(2013)表徵於選擇的角色,中華心理學刊,55(3),319-342,doi:10.6129/CJP.20130525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操控》,天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