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簡短的版本、想用聽的,請到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部落格
論語中提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得」這個字,普遍的解釋是指貪婪,以這個角度看來,孔子似乎在提醒我們,一旦年紀大了,切勿因為體力和精神都已衰退,便出於補償心理般地對財富、權力、名譽、地位等過份強求。對照當今社會上的詐騙案件,特別是誘之以利的手法(例如:抽中大奬,但須先付稅金),有很大的比例都以高齡者為目標。準此而言,論語中的智慧似乎得到某種程度的印證。然而,高齡者很容易成為詐騙受害者,究竟是單純的貪念作祟?還是因為他們更傾向相信他人?
對於上述問題,Li & Fung (2013)的研究發現或許可以提供若干線索。分析來自World Value Survey (2005)橫跨38個國家的資料,他們發現在控制基本人口變項之後,年齡與信任感仍具有顯著的正向相關。具體而言,年紀愈大,「一般信任感」(針對不特定的他人)與「特定信任感」(針對四種特定對象,包括:家人、朋友、鄰居,以及陌生人)皆顯著愈高。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較親近的對象(如家人、朋友)之信任感,年齡差異並不算大(可能因為在年輕時對家人和朋友的信任度本來就頗高,所以在老年時期的增加自然有限);對於較疏遠的對象(如鄰居、陌生人)之信任感,其跟隨年齡增長而有所提升的程度則更顯而易見。
另外,運用多層次模型(multilevel models)進行分析,他們也發現,在個人主義傾向愈高的國家(例如美國),對於朋友和陌生人的信任與年齡的正向關係愈強;在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年齡與對於鄰居的信任也有更強烈的正向相關;最後,在所得愈不平等的國家,對於陌生人的信任之年齡差異也愈大。
如此看來,年紀愈大,愈容易相信他人(不論特定或不特定)的現象似乎放諸四海皆準,雖然此二者之間的關係強度可能隨著不同國家的文化內涵與政經水準而有所波動。然而,Li & Fung(2013)的研究具有一個重大限制,他們在報告中亦坦誠不諱,因為使用的是橫斷面(cross-sectional)資料,他們無法確知年齡-信任感之間的正向關係,有多少部分是老化的效應?又有多大程度來自於世代差異(cohort difference)?前者反映的是人類發展過程的自然演變;後者則是導因於不同年代出生的同期群(cohort),由於成長歷程的時空背景差異,致使老一輩的人(較早出生=年紀較大)和他們的晚輩(較晚出生=年紀較輕)在認知/行為表現上不盡相同。所幸,一份稍早的研究針對信任感的年齡差異提供了神經科學上的佐證,也就是說,人類發展過程中的老化現象的確脫不了干係。
在去年發表的這份報告中(Castle et al. 2012),研究者進行兩項主要實驗。第一項實驗要求受試者將照片中的人區分為三類:可信賴、中性、不可信賴。研究者發現老年人與年輕人都可以成功地指認出可信賴與中性的人,但對於那些看來不可信賴的人(照片中的人出現奸笑的表情、遊移的目光,或後傾的身體等),老年人對於種種可疑的線索卻顯得較不敏感,也更容易將其視為可信任與可親近的。第二項實驗則進一步要求受試者評估照片中人的可信度,並同時接受腦部的掃瞄。當年輕人看到某張不可信賴的照片時,其前腦島(anterior insula)區域出現明顯的活動跡象,而腦中的這個部分一般據信就是所謂「直覺」(gut feeling)的來源,其可協助我們詮釋他人的可信程度與評估社會情境中的潛在風險或利益。有趣的是,當某張不可信賴的照片呈現在眼前,相同的腦部區域在老年人身上卻未見任何反應。
因此,老年人似乎傾向忽略負面線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盡正確)的角度去體驗週遭的人事物,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Laura Carstensen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正向偏誤(positivity bias)。社會情緒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主張,人到晚年會將和他人建立緊密的情緒性連結視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標,而信任他人無疑是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前提;同時,對他人採取正面的重新評價(positive reappraisal)也讓老年人更容易信任他人,並更願意向他人請求協助,以化解生活上因機能衰退所帶來的種種不便,如此一來,信任他人也算是一種促進老年人調適晚年生活的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y)。就像一把雙面刃,不幸的是,正向偏誤當然也會帶來不利的後果,其中之一就是讓老年人更容易被詐騙集團鎖定。不但陌生人不可盡信,美國的相關統計顯示,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財務詐騙事件,有近半數的加害人就是老年人的照顧者或讓老年人視之為朋友的人[註1]。
所以,重點呢?首先,切莫一味責怪受害者(blame the victim)。當身邊的長者遭受類似龐氏騙局(老鼠會)或金光黨的荼毒時,千萬不要暴怒並驟下結論:「老人家就愛貪小便宜!」事情遠比你想的還複雜得多。其次,輕信他人,一方面似乎是老化過程的必然經驗,甚至也能緩解機能退化所帶來的生活不便;另一方面,待人不疑,卻也有可能因此引狼入室,讓老年人痛失積攢一輩子的身家。想起多年前,知名作家劉墉曾以父親的立場寫了一本暢銷書:「我不是教你詐」,提醒晚輩防人之心不可無。隨著台灣社會的高齡化趨勢日益加劇,推動長輩專用的「我不是教你詐」方案,實在有其必要,也期待有心人能儘早投入設計相關的手冊、網站或介入活動,協助老年人能夠更容易地偵測出可疑的線索,以便判斷何時必須提高戒心。
註1:For the Old, Less Sense of Whom to Trust.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5, 2012]
參考文獻
- Li, T., & Fung, H.H., (2013). Age differences in trust: an investigation across 38 countries.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8(3), 347–355.
- Castle, E., Eisenberger, N.I., Seeman, T.E., Moons, W.G., Boggero, I.A., Grinblatt, M.S., Taylor, S.E., (2012). Neural and behavioral bases of ag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trus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 20848-2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