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

careonline_96
・2023/05/25 ・21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醫師,我在十幾年前做過近視雷射手術,視覺品質很好。但是現在老花眼越來越明顯,手機都得拿好遠才看得到。」40 多歲的王先生說。

老花眼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三峽大學眼科診所邱立祥院長表示,「我自己也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隨著年紀增加,老花眼開始造成困擾,所以又接受了老花近視雷射,搭配 LBV 智能景深技術,加強景深效果,讓我在操作電腦、使用手機、執行手術都能擁有良好的視覺品質。」

我們的眼睛可利用水晶體與睫狀肌來調整焦距,如同相機的變焦鏡頭般,能夠在看遠、看近時迅速調節。邱立祥醫師說,老花眼是眼睛自然退化的現象,因為眼睛看遠、看近的調節能力變弱,導致在看近距離的東西時會越來越吃力。

老花眼最主要是跟年紀有關,一般在 40 歲後就會明顯感受到老花眼的影響。邱立祥醫師說,老花眼初期的表現,是在看手機、看資料時,眼睛容易感到疲勞;接下來會在從看近距離轉成看遠距離時,沒辦法立刻對焦看清楚;然後是在看近距離時,需要把字體調大,或是把東西拿遠才有辦法看清楚。

老花眼和近視、散光一樣屬於屈光的問題,所以能夠配戴眼鏡矯正。邱立祥醫師說,若希望減少頻繁替換眼鏡的不便,可以使用多焦眼鏡、多焦隱形眼鏡,或使用近視老花雷射利用雕刻角膜矯正屈光的問題。年紀再大一點,出現白內障後,也可以在進行白內障手術時,放入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改善老花的現象。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的原理與近視雷射手術類似,邱立祥醫師解釋,兩種方式差別在於,近視雷射手術會將兩隻眼睛都矯正為幾乎沒有近視,而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則會刻意讓兩隻眼睛產生視差,讓優勢眼矯正為沒有近視,用來看遠距離,讓非優勢眼保留 25 至 150 度近視,用來看近距離。因為我們的大腦能夠將兩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在一起,所以便能達到矯正老花眼的效果。

為了提升影像融合度,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能夠依照個人化參數,雕刻角膜製作景深效果,優化中距離影像的清晰度。邱立祥醫師說,新型老花近視雷射,搭配 LBV 智能景深技術,讓術後患者遠、中、近距離都能擁有較佳的視覺品質。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步驟圖解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的步驟與 FS-LASIK 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手術類似,最重要的是術前的檢查與評估。邱立祥醫師說,為了達到較理想的結果,術前需要進行完整的評估,包括近視度數、老花度數、散光度數、瞳孔大小、眼壓、角膜、水晶體、視網膜等 20 幾項檢查,確認眼睛的健康狀況及功能年齡。

為了讓患者體驗術後的視力狀況,術前會讓患者試戴鏡片,模擬術後的視覺感受,看看是否能夠適應。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採用眼藥水局部麻醉,醫師會先點麻醉藥水,接著用飛秒雷射製作厚度約 110 微米的角膜瓣。邱立祥醫師說,掀開角膜瓣,使用準分子雷射讓組織氣化,改變角膜的屈光度,矯正近視與散光。最後把角膜瓣蓋回復位,完成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兩隻眼睛的手術時間約 15 分鐘。

手術過程中,患者只要專心注視指示燈,維持眼睛在固定位置,讓雷射能夠精準雕刻角膜。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術後保養重點

完成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後,請多休息,並依照醫師指示點眼藥水,不要揉眼睛。邱立祥醫師說,因為角膜表皮尚未癒合,術後一週內,眼睛不要碰到水,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務必按時回診,若有任何問題,都要立刻像醫療團隊反應。

由於兩隻眼睛具有微視差,會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邱立祥醫師說,通常是 1 至 3 個月,就能適應得不錯。

因為在術前檢查會進行鏡片試戴及融像測試,所以在術後很少發生難以適應的狀況。邱立祥醫師說,即使出現難以適應的狀況,也可以調整非優勢眼的度數,減少兩隻眼睛的視差。

「了解患者的期待,完整的溝通非常重要。」邱立祥醫師強調,「縝密的術前檢查與術後照顧,才能讓老花近視雷射手術達到較理想的結果!」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393 篇文章 ・ 257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寵物過敏原有很多種,避免飲食過敏困擾,可選擇單一/特殊肉種寵物飼料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6/06 ・217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由 新萃 Nutri Source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你有發現家裡的狗狗經常舔自己四肢,或是身上出現不明紅疹?當心這可能是過敏反應。寵物和人類一樣,也會有過敏反應,過敏可依照「來源」分為三種:吸入性過敏、接觸性過敏和食物性過敏。

寵物的過敏源有哪些?

不管是哪一種過敏反應,在人的身上都比較容易發現和排除。但狗狗的過敏卻很難處理,如果是接觸性或吸入性過敏,即使你把家裡打掃得很乾淨,還是無法排除帶狗出去散步時可能接觸到的環境過敏原。因此,對飼主來說,最容易控制的是食物性過敏。

食物性過敏是怎麼發生的呢?其實,「食物過敏」這個詞並不太準確。正確的臨床醫學用詞是「食物不良反應」(Adverse Food Reaction, 簡稱AFR)(Jackson, H. , 2009),指的是吃下食物後身體產生各種不良反應。並進一步分為食物過敏(Food Allergy)和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s)兩種。

如果你看過動漫作品《工作細胞》,你就會知道過敏其實只是免疫系統對特定成分產生的過度反應,因此全名為「過分敏感」;而食物不耐受則並非免疫性反應,而是消化系統無法代謝或對該生物體有毒,例如狗不能吃洋蔥或巧克力,否則會致死等等。

由於寵物沒有選擇權,只能吃飼主提供的食物,如果飼料中恰好有會造成牠 AFR 的成分,就可能產生各種症狀。除了腸胃發炎和拉肚子外,最明顯的外在症狀就是皮膚問題,包括搔癢、脫毛和紅疹等。後者容易被誤判為皮膚性疾病,讓許多飼主狂跑獸醫院的同時,獸醫也難以對症下藥。

雖然曾有研究透過讓醫師用血液或唾液是否檢測出 IgE 抗體來判斷狗是否過敏(Ermel, R et al.,1997),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無論使用無論血清的 IgE 抗原或是唾液裡的 IgM 或 IgA 抗原都無法有效檢測出狗狗的過敏來源(Udraite Vovk Let al., 2019 & Lam ATH et al., 2019),甚至會造成偽陽性誤判。因此,目前學界公認唯一能識別食物過敏原的方法就是「食物排除法」(Food Elimination Method)。

以食物排除法,找出毛孩的食物過敏原!

食物排除法的原理相當簡單粗暴,類似我們過去在學校做的實驗一樣,抓出「控制組與對照組」。首先,將狗狗的食物換成牠沒吃過、單一來源且易消化的高蛋白質或水解蛋白質;同時嚴格限制牠對其他食物接觸,包括其他人餵食或路上亂吃等可能性都要注意,此為「對照組」,如此持續 8~12 週,觀察皮膚是否有改善。如果確實有改善,那就證明了確實是 AFR 而非皮膚病。

下一步我們可以進行「食物挑戰」,在每餐食物中逐一嘗試可能的過敏原(例如常見的牛肉、雞蛋等),有如「控制組」,等到症狀又出現,就可以確認哪種食物成分是過敏原,未來就可以在飼料中排除,讓狗狗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個方法需要飼主的大力配合和耐心紀錄,不僅要在漫長的試驗期,更需要在控制期一一排除所有不可能之後,才能找到答案。而其中最困難的部分,也是實驗的基礎可能是第一步:「提供狗狗牠從未吃過,且肉品單一的蛋白質」,這點對多數飼主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大部分的寵物飼料成分都很複雜。不要說狗狗了,搞不好你連自己沒吃過什麼恐怕都不知道。

飼料成分多而雜,可選單一肉種飼料降低過敏。

那該怎麼進行食物排除法呢?別擔心,沒有找不到的肉品,只有勇敢的狗狗。市面上已經有了針對過敏狗狗的低敏飼料,新萃推出了一系列低敏肉,包含單一肉種的袋鼠肉、鹿肉以及野豬等相比牛豬羊等較不容易取得的肉類,是進行食物排除法第一步測試的首選。

此外,新萃牌無論哪種飼料都有美國專利 Good 4 Life® 奧特奇專利保健元素,能促進飼料中的營養都被狗狗完整吸收。不僅過敏的狗狗能吃,有消化不良症的狗狗也適用。

新萃商品選擇的是單一/特殊肉種的成分,低敏感肉品讓寵物吃了更安心。

參考資料

  1. Thu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discussion, although the term food allergy is used throughout, it should be recognized that this term is a presumptiv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adverse food reaction is a more accurate term for these canine cases. – Consensus
  2. Jackson, H. (2009). Food allergy in dogs – clinical signs and diagnosis.. Companion Animal Practice.
  3.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serum and saliva assay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dverse food reaction in dogs without clinical signs of disease – PubMed (nih.gov)
  4. Lam ATH, Johnson LN, Heinze CR.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serum and saliva assay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dverse food reaction in dogs without clinical signs of disease. J Am Vet Med Assoc. 2019 Oct 1;255(7):812-816. doi: 10.2460/javma.255.7.812. PMID: 31517577.
  5. Direct mucosal challenge with food extracts confirmed the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 evidence of food allergy in these immunized dogs and suggests the usefulness of the atopic dog as a model for food allergy. – Consensus
  6. Ermel, R., Kock, M., Griffey, S., Reinhart, G., & Frick, O. (1997). The atopic dog: a model for food allergy..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7. https://www.moreson.com.tw/moreson/blog-detail/furkid-knowledge/pet-knowledge/dog-food-allergen-TOP10/
  8. 狗狗因為食物過敏而搔癢不舒服,為什麼做「過敏原檢測」沒什麼用?
  9. 【獸醫診間小教室】狗狗皮膚搔癢難改善?小心食物過敏! – 汪喵星球 (dogcatstar.com)
  10. 寵物知識+/毛孩對什麼食物過敏?獸醫:驗血完全不準!診斷法只有一個 | 動物星球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11. Is there a gold-standard test for adverse food reactions? – Veterinary Practice News
文章難易度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72 篇文章 ・ 276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同時矯正散光、老花眼——白內障手術挑選合適人工水晶體,提升視覺品質
careonline_96
・2023/04/20 ・208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56 歲的王先生有老花眼,沒辦法看近物,越來越難操作手機,散光又很厲害,長期都要戴著眼鏡。由於白內障持續惡化,視力越來越模糊,已對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於是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手術是利用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移除老化混濁的水晶體,然後放入新的人工水晶體。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李原傑醫師表示,由於對視力的需求較高,因此患者使用焦段型人工水晶體,也同時處理老花眼、散光。術後,患者的視力恢復得不錯,而且過去因為經常戴眼鏡而造成的頭痛也改善了許多。

一般而言,到 40 歲開始會有老花眼,不過其實在 35 歲左右,有人就會開始出現有輕微的老花症狀。李原傑醫師說,例如在追蚊子的時候,追一追就忽然找不到了,這是因為眼睛對焦的速度變慢,而無法精準追蹤蚊子飛行的路徑。

後來,不只調節變慢,而且能夠調節的程度也變小,老花眼的症狀就越來越明顯。關於老花眼的成因有很多學說,其中自然水晶體硬化是很重要的原因。

老花眼讓人無法看清中、近距離,會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例如手機得越拿越遠。李原傑醫師說,等老花嚴重到一定程度便必須隨時準備一副眼鏡看近物,雖然有多焦鏡片可以用,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適應多焦點鏡片。

另一個會隨著年紀出現的問題是白內障,李原傑醫師說,50 歲以上民眾大概 50% 有白內障,60 歲以上民眾大概 60% 有白內障,白內障會逐漸惡化,當白內障已嚴重到影響工作、日常生活,就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白內障的症狀與白內障的型態有關,最重要的症狀是模糊,李原傑醫師解釋,有些人會特別畏光,只要遇到車燈就整個眼花、看不清楚,而影響行車安全。

由於老花眼、白內障都和年紀大有關,李原傑醫師說,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兩者都有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白內障手術,一併解決散光、老花眼

每個人的工作、生活型態不同,對於視力的需求也不同,李原傑醫師說,如果白內障已經嚴重影響視力,便可考慮接受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是把混濁的水晶體移除,然後放入一個新的人工水晶體,讓光線可以順利通過。

人工水晶體有很多種,如果放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就只有在特定焦點能夠有清晰視力,其他時候需要戴眼鏡輔助。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持續進步,李原傑醫師說,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讓病人可以在特定距離看遠、看近;全焦段人工水晶體,透過光學科技,可提供遠中近連續視力,提升便利性,在處理白內障的同時,也可解決老花眼的困擾。

散光、近視都是極為常見的屈光異常,同樣會導致視力模糊,李原傑醫師說,矯正散光對視覺的清晰度非常重要,目前已有人工水晶體可以同時矯正散光、近視,讓患者在術後擁有較佳的視力,不需要戴眼鏡輔助。

現代人的生活很難完全脫離手機,中、近距離的視力非常重要,焦段型人工水晶體相當受歡迎,需求也越來越高。李原傑醫師說,值得留意的是,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能有夜間眩光的狀況,有些患者在白天開車都沒有問題,但是在夜間開車就比較容易受到干擾。

現在人工水晶體的種類相當多,功能各不相同,挑選人工水晶體時,可以和醫師詳細討論,根據自己的用眼需求,使用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在材質方面,可選擇經過長期驗證的材質,減少變質的機會。透過晶體設計,可降低二次白內障的發生。低折射、低色散的材質,能夠提升視覺對比度,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有助於提升夜視安全性。保留藍光的材質,有助於提升夜間視力並維持生理時鐘節律。

貼心小提醒

隨著年紀增長,會漸漸出現老花眼、白內障,而影響視力,造成許多不便。當白內障嚴重到一定程度,對工作與生活造成干擾時,便得考慮接手白內障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李原傑醫師說,為了達到較佳的視力,現在已可利用人工水晶體同時矯正老花眼、近視、散光,並可藉由多焦點或焦段型人工水晶體,提升便利性。

術前請與醫師詳細討論,才能根據需求挑選適合的人工水晶體,達到滿意的治療成效!

careonline_96
393 篇文章 ・ 257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進化,提升精準度與視覺品質
careonline_96
・2023/03/23 ・275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長期學業壓力及電子產品的使用導致台灣近視人口居高不下,統計路上有八成的人口都有近視問題,運動及生活上的諸多不便造成困擾,摘下眼鏡就像擺脫拐杖一樣成為許多人的其中一個心願。那近視雷射手術是如何進行,又有何差異呢?

目前治療近視、散光使用的雷射手術有 PRK、LASIK 與 SMILE,在醫界頗負盛名曾幫兩百多位醫師手術的遠見眼科總院長張聰麒醫師指出,近視雷射手術的歷史是先有 PRK,其次 LASIK,再有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

PRK(經上皮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是較早期的作法,手術會先用酒精或雷射 Smart tPRK 刮除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然後利用準分子雷術切削角膜,大約 1~2 週恢復八成視力。PRK 的缺點是比較痛,且會痛很久,然後因為傷口較大,組織長回來時容易形成角膜白斑,所以需要點較長期的類固醇藥水,大概半年左右,期間要密集注意類固醇造成的眼壓上升青光眼問題。

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則會先製作角膜瓣,掀開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然後使用準分子雷術切削基質層,達到計畫的厚度後,再將角膜瓣蓋回去,大約 1 天可恢復視力。

「過去大多使用刀片製作角膜瓣,現在可以使用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提升精確度。」張聰麒醫師說,「LASIK 的優點相對於 PRK 疼痛感較輕,大約持續 1 天。不過因為有製作角膜瓣,術後需要小心照顧。」

在 LASIK 與 PRK 的年代兩者各擅勝場,LASIK 挾恢復快、疼痛感低、不易形成白斑,類固醇藥水需求量少,但缺點是皮瓣的術中及術後照顧須細心以對,而 PRK 則完全避免了皮瓣的問題,但恢復慢、疼痛感較久、及角膜白斑需長期類固醇藥水治療是其弱點,接下來劃時代的改革——微創傷口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則集合了兩者的優點。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屬於微創手術,會利用能量較低的飛秒雷射於基質層精準雕刻出一個角膜透鏡,然後經由一個 2 至 4 毫米的小傷口取出角膜透鏡。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傷口較小,能夠維持前彈力層的完整,有助維持角膜的強度,另外傷害的神經較少,乾眼症程度也較輕。

張聰麒醫師說,「由於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疼痛更少、大約 1 天可恢復視力、乾眼程度更輕,很快成為近視雷射手術的主流,近三年來占比從一成提升至六成。」

從 SMILE 到 SMILE pro,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進化

SMILE 是近視雷射手術的重大進展,不過早期的 SMILE 近視雷射手術沒有視軸導引、散光軸度導引、以及角膜地圖掃描,需要仰賴手術醫師的豐富經驗來調整。

曾經受到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邀請於 2022 年眼科年會從林口長庚現場實況轉播手術過程給全國眼科醫師觀摩的張聰麒醫師說,包含術前參數規劃、術中雷射施打過程、細膩的透鏡取出技巧這些技術的磨練都有助於提升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安全性與術後的視覺品質,這是外科手術醫師需要經歷長時間磨練跟學習培養的原因。

為了解決早期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著重醫師個人經驗的困難點,SMILE 加入幾項新功能進化為二代的 SMILE Pro,張聰麒醫師解釋,SMILE Pro 具備中心視軸導引、散光軸度導引,讓醫師可以更快更精確的定位雷射位置,等於是從拿著地圖找路進化為 Google 地圖導航,大幅降低失誤空間提升精準度,可以讓經驗豐富的醫師做得更好更快更舒適,也提供年輕醫師許多幫助。

手術過程中使用飛秒雷射雕刻角膜透鏡時,需要把眼睛維持在固定位置。張聰麒醫師說,SMILE pro 的雷射掃描速度更快,施打雷射的時間從 23 秒縮短為 9 秒鐘,患者不用再努力維持 23 秒的定格狀態,大幅減少患者及醫師心理壓力。

另外,SMILE pro 可使用較低能量的飛秒雷射,張聰麒醫師說,較低的雷射能量可以進一步減輕施打雷射的不適,並讓視覺品質恢復更快、水霧感消散更快,讓近視雷射手術的品質更上一層樓。

「最近有兩位醫師和一位牙醫朋友來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他們在隔天就返回工作崗位替患者植牙了,醫師果然是勞碌命。」張聰麒醫師說,「另外有位放射科醫師在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幾天後傳訊息告訴我說,他已經可以進行侵入性血管手術,穩定地把導管放進直徑不到 1mm 的血管裡了,他很訝異恢復的狀況的良好!」讓張醫師頗為驕傲,畢竟這些醫師都是千里迢迢過來,而且身負回去幫助其他患者的重責大任。

經過多年演進,近視雷射手術從 PRK、LASIK,到 SMILE,再進展到 SMILE pro,身為 SMILE 全飛秒雷射手術教學醫師的張聰麒指出,這些年來近視雷射手術的品質持續進步,透過完整的術前評估,累積豐富的手術經驗,能幫助更多人擺脫眼鏡的束縛。

「很多患者會問,你有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嗎?」這個萬年考古題是張醫師的最愛。張聰麒醫師總笑著說,「因為我自己有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而且近三年來還替 200 多位醫師同業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我知道大家在意的點,我知道恢復的過程,我知道術後如何照顧眼睛,這些我個人經驗都可以跟我的患者討論,藉由醫療科技的進步,讓我能夠享受清晰的視覺品質,並能幫助更多的人,非常開心!」

貼心小提醒

不管接受哪一種近視雷射手術,術後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示好好照顧眼睛,張聰麒醫師提醒,一個禮拜內請保持清潔避免碰生水,並按時點眼藥水,通常會包括抗生素藥水、類固醇藥水、與人工淚液。抗生素藥水是為了預防感染;類固醇藥水可減輕發炎反應、幫助視力恢復;人工淚液能夠改善乾眼的不適。

在術後照護期間,請多多休息,並按照時間回診檢查!

careonline_96
393 篇文章 ・ 257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