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商週節錄的一篇文章「最難嫁掉的女生類型:長相不差、條件不錯、人好相處」,在網路上掀起許多熱烈討論,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對,有人評論,老僑先生本人則是要大家去看書,千萬別斷章取義。
我自己也寫了一篇文章「八十分女孩沒人愛」回應那篇商週的文章。後來,去書店找到了這本書。一開始抱持著半懷疑的態度,在書店一邊看一邊等人,看了半本之後,雖然人沒等到(唉),卻還是心甘情願地買了書──其實老僑先生這本書寫得不錯,在一開始就很切題地調出台灣內政部的資料(p.26~39),進行婚姻市場的分析;後續也針對一些「一直覺得自己為什麼找不到對象」的女生提供了務實的操作建議、甚至是感情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要如何選擇對象等等,都做了深入的說明,雖然沒有援引任何文獻,但許多觀點都觸及重要的親密關係議題,做為一本助人書籍,其實真的具有可讀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喔?既然書不錯,書中論點許多也與我所知道事實相符,那為什麼還會引起爭議和討論呢?事實上,是商週剪歪了。
節錄與原文脈絡的差異
整體來說,商週該文的下標和摘錄方式,的確是容易造成誤解。老僑先生的書寫本身有一個特色,會舉比較極端、或容易讓你想像的狀況(或名詞),然後再進一步澄清該名詞。這個書寫方式並不是不好,而是如果後臺編輯者強調的方式錯誤、或是剪貼方式不佳,就很容易讓論述過度偏頗。下面是幾個例子:
(1)「八十分女孩」
a.商週文:中段班女生竟成敗犬高危險群
「『八十分女生』如同字義一般,她們其實是條件不錯的一群女生。她們是我們週圍那些條件不壞、溫柔體貼、對人親切的女生。雖然沒有搶眼的美貌,但她們在外貌上也並不差;男人或許不會第一眼注意到她們,但她們都有足夠的女性魅力、通常也很耐看。更重要的是,她們沒有好到讓人有不敢親近的壓力。她們大部分學歷不壞,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經濟上雖然不至於很闊綽,但也算是自給自足。」(網頁p.2,原書p.22,但原書段首沒有「中段班女生竟成敗犬高危險群」一標題,此標其實出現在原書p.19)
b.愛情市場學:「所謂的八十分也好,七十分也好,這些究竟指的是什麼?這樣的分數當然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是我試圖把概念抽象化,讓你更能理解我想表達的事情。實際上,我們很難『客觀的為別人打分數』,我認為八十分的,妳可能覺得有九十分;當然狀況也可能反過來,我認為八十分的,妳認為只有七十分,所以打分數不可能有統一標準。」(原書p.38)
有些朋友在留言提到不要物化女性、不要那麼偏見和膚淺,其實老僑先生也有說「提到分數並不是要物化誰,在這裡,只是一種能更容易傳達抽象概念的說明方式罷了。」(網頁p.1,原書p.39),但商週文把這兩段位置交錯了。
原書的脈絡是:『八十分女生』如同字義一般,她們其實是條件不錯的一群女生……這樣的分數當然實際上並不存在……提到分數並不是要物化誰,在這裡,只是一種能更容易傳達抽象概念的說明方式罷了。
但商週節錄文,順序錯置之後變成:提到分數並不是要物化誰……『八十分女生』如同字義一般,她們其實是條件不壞、溫柔體貼、對人親切的一群女生……(然後省略了最重要的但書:這樣的分數當然實際上並不存在)。
看到這段文字,當然很容易以為老僑先生把「條件不壞、溫柔體貼、對人親切」的一群女生定義為「八十分女生」了!
(2)男人要什麼?
商週文:「因為連男人自己都沒意識到,講出來的這些條件其實只是表層的理由,真正驅控他們結婚的根源因素,其實是背後另一個更深層的東西(網頁p.3,原書p.83)』。(然後中間略過一段)我覺得,男人會主動想建構一段安定關係所要的關鍵因子,恐怕是『安全感』這三個字。如果妳能在兩人認識的初期,讓男人判斷出妳能帶來這樣的東西,或能在熟識的過程中逐步加強這樣的印象時,妳就能讓男人有意願跟妳發展一段穩定、而且長期的關係。最終,這段關係將極有可能會往婚姻的路上走去。(網頁p.4,原書p.83) (跳過一段,並自加標題:八十分女生的戀愛致命傷) 說到這裡,對男人安全感的營造、恐怕是很多八十分女生在戀愛上的一大弱點。八十分女生雖然普遍條件很好,可是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有具備『讓男人感到安心』的特質(或手腕)。」(網頁p.4,原書p.86)
老僑先生的論述中其實沒有特別強調「八十分女生無法提供安全感」,整段的意義應該是「女孩們應該把『提供男人安全感』這件事,納入重要的考量(不論妳是幾分的女孩)」。可是商週的引文、剪貼、錯置位置之後,前後文意很容易變成:「那些條件不壞、溫柔體貼、對人親切的中段班女生,是八十分女孩、是敗犬高危險群,她們的的戀愛致命傷,在於從未考慮到男人真正需要的是安全感。」──這不是老僑先生的本意,因為他在書中根本也沒有「明確」定義八十分女孩的樣子,只是提出一個抽象的概念,並加以闡述「女孩們不能再用過去的擇偶方式(等待)了」。
真的有八十分女孩嗎?
如何對一個沒有明確定義的對象進行討論呢?我自己讀完的理解是,八十分女孩最好的定義,就是「自己定義」:只要你自己覺得自己還不差,過去也有一些追求者,自己雖然不是風雲人物,但也不至於沒有人看上,這樣的女孩,就可以自己定義自己為80分女孩(當然你要講60分或70分也可以)──所以老喬給的建議,不只是80分女孩,其實是值得所有女孩參考的。
「我覺得這篇文章(指商周文)之所以會紅,是因為女生看到文章之後會擔心地對自己說:對!對!對!我就是他說的八十分女生!」Midori在Meeting然之後咚咚咚地跑來跟我說,這句話突然讓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心理學上最常見的巴納姆效應(The Barnum Effect)嗎?<1>。
實際上,很多「自陳問卷」的問法也沒有「客觀標準」,例如生活滿意度問「我滿意目前的生活」、意義感問「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有意義」、關係滿意度問「我滿意目前和他的關係」,如果以這樣的模式,我們似乎也可以有一題問「我覺得自己是八十分女孩」。
不一樣的是,過去研究對於生活滿意度、意義感或關係滿意度等變項,還是會有一項操作型定義,或是將它相關的變項列出(例如衝突理能力、人格特質、正向情緒等等),讓我們能形成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舉例來說,就算是很難定義的「浪漫愛」(romantic love),Rubin還是描述出三個成分,依戀(attachment)、關懷(caring)與親密(intimacy),才進一步測量之[1]。
不論如何,「覺得自己還不差,自覺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壞」,是我讀完整本書之後,自己整理出最前後融貫的定義(雖然此定義很模糊,但我們姑且這樣想像)──這裡並沒有牽涉到特質、外表、事業……等等因素,可是不論是新聞報導或商週的標題,幾乎都把八十分女孩與「長相不壞、溫柔體貼、對人親切、工作不錯」畫上等號,這是因為老僑先生在文中交錯地用不同的形容詞描述八十分女孩,而「打分數不可能有統一標準」這個重要的訊息,在商週的剪文之中並沒有被提及所致。
雖然編輯的剪貼可能造成誤解,但對於造成話題、點閱率還有讓更多人開始討論這件事情上,編輯已經達到不錯的「宣傳」功效,只是在文章剪成之後,應該給一些人(包括作者本身)讀讀看,是否有脈絡與原書不相同的地方。
在八十分女孩之外
如老僑先生所說,這是一本講「局」的書。當然我們可以一直爭論「是否有八十分女孩」或是「是否存在一個穩定特質以描述八十分女孩」、甚至是「男性或女性根據整體條件做統計的話是常態分配嗎?」,不過更重要的應該是: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八十分女孩,你該怎麼辦?書裡面提到了一些概念,也值得大家參考與討論:
(1) 男人在男女關係上的三大心理分類(p.74)
這三大分類是肉體關係、激情關係與安定關係。書中指出,當兩個人相遇,男生會將對方心裡打出三個分數:妳的身體(或外表)可慾的程度、對方愛你到不可自拔的程度、與想跟你安定一直發展下去的程度。
一般來說,性事滿意,兩人的關係也會不錯,但愛情不是只有性而已。所以除了肉體關係,老僑先生還提到激情關係。一般來說,有兩種情況男性越容易對你投入情感,產生激情:
(a)讓人有無法放下你不管的要素:「沒有這項要素,不管你多年輕、美麗、可愛、溫馴、聰明都無法讓人真正瘋狂(長時間讓男人奮不顧身、無法忘懷)……因為這些(楚楚可憐、柔弱等等)會激起男性的英雄主義」(p.78),想要保護妳。(如段首插圖)
這是真的嗎?聽起來刻板印象很重?那以後女生都裝可憐、裝傻就好了啊!其實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否定或肯定這個命題,不過至少「笨女孩受男生歡迎並不是事實的全部,僅局限當該男生在考慮找個短期伴侶的時候而已。當要進入長期關係時,男生還是比較傾向於選擇聰明的女生。」[2]
(b)讓人有得不到的挫折感:「男人長期追一個女人卻得不到時……越被拒絕、他們越會把情緒涉入放的越高……最後將瘋狂陷入一個不能沒有妳的情緒中」……最後『瘋狂愛上妳』(p.80)。
這在心理學上稱作「難追到手效應」(playing hard to get):越難追到手的女生越有吸引力。
這效應是真的嗎?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樣,一項研究指出「對你來說好追,但對其他人來說難追」的女生(Selectively hard to get)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人,那些「誰都追不到」(Uniformly Hard to get)的女生,與「很好追」(Uniformly Easy to get)的女生,反而沒那麼受歡迎[3]。
(2)稻草人在這裡
這裡先暫停一下,這樣講起來,這兩個科學研究似乎某種程度可以挑戰老僑先生的論點?答案是很難。怎麼會這樣呢?看起來老僑先生說的跟你說的都不太一樣啊?
因為我在剪貼老僑先生的字句的時候,「故意」省略了這些訊息:「女生不該以此指標辨識長期交往的對象。甚至這種『瘋狂』愛上妳的男人其實是不該交往的對象。」(p.80)、「門檻過高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兩難」(p.113-118)、「如果妳想跟一個男人走入婚姻,別讓她以肉體關係或是激情關係來定義妳們的關係」(p.93)等等其他論述。
也就是說,老僑先生並沒有要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勾引」男人,反而是說靠激情和肉體換來的關係是不穩定的(應該要將重點放在安全感與安定關係上)。事實上,過去研究也指出一段關係要久長,的確要建立在雙方的承諾感上[4]、在愛情裡提供安全感也比較不容易分手[5],這些都和老僑先生的論述相仿。
上面的呈現方式是在示範「打稻草人α」。同樣也是想說明一件事:其實老僑先生的書不少建議都寫得還算中肯,但一定要「讀完」,因為前半描述的現象,後半通常會有一些但書,比方說第一章叫愛情市場學(p.9)、第二章叫愛情裡的供需(p.25)、最終章卻又說愛情不等同商品買賣(p.218)。如果像商週編輯只擷取一段,或將順序隨意剪貼排列、剪掉最後但書的部分,很容易讓文體讀起來變得非常極端,也會有打不完的稻草人。
不過,我還是想在這裡稍作補充,老僑先生的「三大心理分類」,大約只談到了愛情三元論中的激情(Passion)與承諾(Commitment),沒有提到另一個重要因子「親密感」(intimacy)──這是一種在關係裡經驗到親近與連結(connectedness)的感受[6],一般來說,親密感的增加也會讓關係變得更幸福、更緊密。
好。那怎樣增加親密感呢?分享生活(Sharing)、給予彼此情感上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肯定對方在自己生命中的價值(Valuing)都是能提升親密感的方式[7]──雖然老僑先生在「三大心理分類」沒提到,但在書的後面也指出「讓他稍微涉獵妳的生活、談談日常生活作息、分享妳一頁的日記……一起看照片」也可以營造親密感(p.153),其實和Sternberg等人主張的並無二致──於是,又產生一隻稻草人β。
(3)女性吸引力的頂峰是幾歲?
書裡面有一張圖(p.167),橫軸是年齡,縱軸是追求者數量。圖上的拋物線,頂點在19歲,23歲以後開始急速下降(切線斜率<0),32歲以後就幾乎沒有追求者了。如果光是貼出這張圖,可能又會引戰了,因為你怎能確定女性吸引力的最高點是19歲?而且這麼一說,那那些大齡的女生不就要哭死了?
影響婚姻與吸引力的要素很多,就算只看年齡一因素,還得同時考量「追求者本身」與「被追求者」的年齡、擇偶門檻等等。整體來說,26至34歲年齡層的女性在擇偶市場上還是較處於優勢的(相對於男性)[8] ──但這也是一隻稻草人γ。
其實老僑先生在圖旁的文字描述也補充「每個人頂峰的年紀都不相同。有些人可以維持到四十歲以上,有些人可能二十四到二十五歲就是頂峰了也說不定」(p.166)──也就是說,那張圖只是一張像水果日報頭條會放的那種「示意圖」,但圖裡面的數值沒有任何統計上的意義。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商週文的最開始那張爭議很大的常態分配圖(原書p.19),書中更是充滿各種讓讀者易於理解,卻不具任何統計意義的圖──不過這對部分讀者來說也不是重點,畢竟老僑先生也沒主張這是一本科普書,沒有人規定讀者一定要用科學的濾鏡,來看所有的事情。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跟老僑先生有共識:隨著年齡的增加,吸引力會下降。有一項研究邀請482位餐廳女服務生,請她們提供自己的年齡與身材資訊,並請顧客評估其吸引力、性感度還有給多少小費,結果顯示年紀越大、吸引力越低──但是這個效果不大(相對於胸部大小、BMI或是腰臀比)[9]。
在這裡向女性朋友先說聲抱歉,這真的是一個非常物化的研究!我之所以要引這項研究,是因為它也揭露了另一件事實:年紀大的女服務生「自己也覺得」自己吸引力低。我自己的理解是,雖然吸引力一定程度會隨年齡下降(畢竟直接關係到生育能力),但是以這研究的係數看來,身材若維持的好,吸引力並不會掉得太快,女性的焦慮有一部份或許是來自於「自己對年齡增長的擔憂」。
(4)其他有趣的論點
書中還有一些有意思的論點如:
(a)「十五個不適合長期交往的特質」(p.189)<2>
(b)「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p.181)[10]
(c) (解釋有的女生為何故意不打扮):「『我的優點若能透過隱藏的方式還被某個男人發現的話,這段感情應該就是天注定的……』、『但如果我自己主定去誘惑並展開一段新關係時,萬一又不順利,那對我自己的打擊是很大的』」(p.105)<3>
其實這些論點都有一些相關的研究支持(雖然並不是全部)。所以,我會說作為一本讀物是很有可讀性的,只是我得再三強調,必須整合「整本」的資訊,否則只讀特定一段、引用某句,很容易過度偏頗地下結論。
科學的能與不能
整體來說,老僑先生這本書的確從他的角度,提供了一些觀點,解釋了一些現象,並且花時間悉心地與我討論、闡述他的看法,這點真的很棒。只是在「明確定義什麼是八十分女生」之前,輔以書一開始的內政部數據,也只能保守地說:在婚姻市場的變遷下,我們可以嘗試更多種不同的策略(這裡的我們,包括男性與女性)。至於「怎樣的人在危機裡?」、「怎樣叫做危機?」甚至「誰是八十分女孩?」,沒有誰是權威,沒有誰是絕對,每個人都有權利從讀過的訊息中,用自己的判斷、自己的眼睛,選擇自己的相信。
我覺得沒有任何的學問,能看見真理。相較於市場學、經濟學、甚至是一般的兩性關係文章,科學或心理學的地位並沒有比較高尚,只是我們各自選擇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看待這個世界、詮釋眼前所看到的現象,以及,守護自己所相信的東西。
只是當我們選擇科學,也表示我們選擇了一條可被挑戰、可被檢驗的路。甚至,我們也可以自我檢驗,那些自己曾經相信的東西,是否為真?
或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真理是什麼,不論是Pansci或是老僑。但我們試圖走在接近真理的路上。而這路途中,可能有錯誤、可能有「曾經以為是對的」的相信,但無論如何,我們試著不斷推進自己,貼近真理,甚至不惜承認自己「以前以為的,其實是錯的」。舉例來說,這篇文章指出太太學歷較先生高,可能有離婚的風險,但後續台灣的研究卻指出,書讀多一點的女性不見得不好。大學(及以上)畢業的妻子,老公的心情不佳對他們的婚姻滿意度反而影響較小[11];而且,比較現代化的家庭(不是傳統家庭),妻子教育程度高可能反而好[12]──而這個結論,也可能在下個研究被推翻。這是我們所相信的遊戲規則。
不論是我或是老僑先生的論述,都無法找到一組「穩定的特質」可以描述80分女孩,但是我們都試圖用自己相信的方式,給予所有閱讀這些文章的人,一個看待世界的觀點。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批評,但在科學的視域裡,我們希望你能提出證據或推論,來支持你的相信。
[註解]
<1>此效應滿有趣的,請到<「算出」你的命中注定?六個交友網站不能說的秘密>一文中按control + F搜尋「選擇性注意的陷阱」,就會知道為什麼妳讀完之後,會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八十分女孩」。
<2>有些研究可以在這裡找到。
<3>其實就是心理學上常談到的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13]。
<4>這篇文章主要目的並不是平反,而是想說明爭議「為何」會發生。
<5>非常感謝老僑先生與大家願意一起參與討論。
<6>圖片在這裡找到的
[延伸閱讀]
1. Rubin, Z.,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0. 16: p. 265-273.
2. Goetz, C.D., et al., Sexual exploitability: observable cues and their link to sexual attractio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12. 33(4): p. 417-426.
3. Walster, E., et al., Playing Hard To Get – Understanding An Elusive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3. 26(1): p. 113-121.
4. Oriña, M.M., et al., Want Lasting Love? It’s Not More Commitment, but Equal Commitment That Matter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1.
5. Le, B., et al.,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3): p. 377-390.
6. Sternberg, R.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2): p. 119-135.
7. Sternberg, R.J. and S. Grajek, The nature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7(2): p. 312-329.
8. 張榮富與唐玉蟬, 逐歲分析男女年齡對擇偶年齡偏好的影響.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2009. 40: p. 115-143.
9. Lynn, M.,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emale attractiveness and sexiness: realistic tests with restaurant waitresses. Arch Sex Behav, 2009. 38(5): p. 737-45.
10. 謝文宜, 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 中華輔導學報, 2006. 20: p. 51-82.
11. 蕭英玲與黃芳銘, 婚姻滿意度與憂鬱傾向:貫時性對偶分析. 中華心理學刊, 2010. 52(4): p. 377-396.
12.林振皓, 女性教育程度對離婚風險之影響, in 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3, 臺灣大學.
13.Jones, E.E. and S. Berglas, Control of attributions about the self through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 The appeal of alcohol and the role of under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78. 4(2): p.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