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
3

文字

分享

1
10
3

這真的是我要的婚姻嗎?二十個藏著「但是」的婚姻殺手

海苔熊
・2013/02/08 ・19400字 ・閱讀時間約 40 分鐘 ・SR值 613 ・十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摘要]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在發完紅包、吃完魷魚絲、用腳按遙控器之際,看看Rodrigues送給大家的「離婚殺手彭湃包」吧! (1)本文回顧了四個婚姻維繫的理論,包括社會交換論、行為理論、危機理論和脆弱─壓力適應模式,指出婚姻裡面各種正負面的推拉力,都與離婚率有關,包括人口學變項(身家背景)、個人特質與相處關係(2)十個身家世背景:離婚的原因有性別差異嗎?貧賤夫妻真的百事哀?婚前試愛行不行?生子保婚靠譜嗎?太早結婚會離婚?多讀書就能少離婚?七年之癢是真的嗎?第二春婚姻反而短?離婚會遺傳嗎?信耶穌的人比較不容易離婚?(3)四個特質:真的有魔鬼情人人格?嫁給瘋子比較容易離婚?常說要離婚的人真的會離婚?少一根筋的人比較專情?(4)三種相處關係:滿意度與依賴感、婚暴導致離婚?毀滅性的互動方式(5)文章的最後提供了兩個婚姻有效溝通的簡單法則,以及三個值得思索的問題。不過,本文實在是太~長了(自己改錯字都沒耐心了囧),強烈建議搭配<表一>服用,並分成五次看完,初一到初五,一天看一段。

[正文]

「晚上回來吃飯嗎?」我問他,他像韓劇男主角般繼續無趣地打著領帶,沒有回答。牆上的鐘指向八點十五分。

「喔,看情況吧。今天妳去接小寶,我可能會晚一點」過了大約五分鐘,他去找手錶的時候才突然想起似地說。

「好,那你先出門,我還要整理一下拜拜要用的菜。」我說,一邊把冰箱裡的零食、巧克力還有他的一手青島啤酒往側邊靠,試圖挪出一個位置來放團購的年菜組合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結婚最大的改變,是從整理自己的人生,變成整理全家人的人生。

然後我聽到不含再見的、鐵門關上的聲音。房子像是被抽走什麼似的,留下可怕的寂靜。孩子一早就送去附近的幼稚園了,現在或許正在喝著綠豆湯、掀隔壁座妹妹的裙子,或許不一會兒又接到海豚班老師的電話了。八點三十分,距離進公司之前,我還有一點餘裕可以假寐一下。

當我終於把菜都備妥,舒一口氣,大字躺在雙人床上的時候,聞到枕頭上他頭髮的味道、想起過年又要看婆婆臉色、假裝成我不想假裝的樣子,心理升起一種想哭的感覺。看著桌角那只塊掉落的情侶釣魚馬克杯,諷刺幾許,百感交集。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婚姻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個關鍵的婚姻維繫理論

少不更事的愛情,或許可以緣起緣滅;但是婚姻,在躊躇多時之後,我們是否還能真正選擇一個可以伴隨自己一直走下去的人?有沒有什麼關鍵的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去留?在開始討論究竟是什麼會影響婚姻的生滅之前,我想跟著心理學家Rodrigues的脈絡,帶大家先簡單回顧四個婚姻維繫的重要理論(Rodrigues et al., 2005)。

(1)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

人際關係是一種需求交換的過程。我們從彼此身上獲得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也給出了對方想要的東西,這段關係才得以維繫(Thibaut & Kelley, 1959)。在這當中,我們依賴(interdependence)彼此的部分變多了、我們需要頻繁的聯絡彼此、尋求安慰和協助──換言之,當這層依賴漸漸消失,關係也一步一步走向崩離(Kurdek, 1993)。

「結果,他就這樣蒸發了。一句話也沒有留、沒有說,只是留下一疊鈔票和一只待簽的協議書,甚至連手機都沒有帶走。到那一天,我才發現原來我有多麼不懂我的老公,一直以來他策畫良久、我卻一點覺察也沒有。我到現在還不懂,他為什麼要走?」

是什麼讓這層依賴消失?又是什麼讓他毅然決然決定離開?Levinger指出,這吸引力(attrac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障礙(barriers to abandoning it)、以及更好的對象 (presence of potential alternatives) (Levinger, 1999)等三個因素將決定他是留或是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因為你原先期待從這段關係裡面得到許多,他的去留就影響你更多。期待與依賴,本來就是休戚與共(Levinger, 1999);相反地,當一方不在懷抱著任何期待,這份感情也往往命在旦夕。當然,愛並不是全部──至少在婚姻裡面是這樣。

 

「我很想離開他,但是我沒辦法。我走了,孩子怎麼辦?我沒辦法想像小梅沒有我,生活會變怎樣、還能夠好好上學嗎?會不會被她情緒化的老爸打?我只能忍著,至少等小梅長大一點……」

當一個人不再對這段關係抱有依戀,還是可能走不了,這就是所謂的怨偶難離。

(2)行為理論(behavioral theory)

前面的理論將焦點放在「關係的拉力與推力」(B.R. Karney & Bradbury, 1995),另一派主張行為理論的心理學家認為,更重要的是你跟他相處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很難想像一段爭吵不斷的關係能夠長久維繫,事實上,這些衝突、謾罵、處罰的確會讓人對這段關係失望,進而產生更多負面行為(Weiss & Heyman, 1997;Wills, Weiss, & Patterson, 1974),災厄相生,惡性循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難道不知道我不喜歡青椒炒牛肉嗎?結婚這麼多年,你有哪一次看到我吃青椒炒牛肉嗎?還有,這藍色花紋的衛生紙是怎麼回事?我們家用過藍色花紋的衛生紙嗎?」妻子問,我搔搔頭,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不知道耶。沒有印象。」這麼小的事情,誰記得!

「六年了,原來你都沒有關心過我……」

「好吧,煮了青椒炒牛肉、買了妳不喜歡的衛生紙或許是我疏忽了,但妳說我沒在乎過妳,這點我不能苟同。」

「那你說,你關心過我什麼?」

她這一問,我呀然了。總不能跟她說,我把她的生理期都背起來了吧?

這是村上春樹在《發條鳥年代記:鵲賊篇》當中和妻子的一小段互動(雖然我是憑印象用我的話寫的)。雖然青椒牛肉、藍色花紋衛生紙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是在他妻子的眼裡卻是大事。從這個點開始擴展,她歸咎成丈夫的漠不關心。

其實,對於事件的詮釋、歸因可能比事件本身更重要。Fincham與Bradbury指出,如果我們將伴侶的錯誤行為內歸因(反正他就是這樣的人、他早就不在乎我很久了),或是把好事外歸因(唉,突然送花獻殷勤一定是有鬼,不知道又做錯什麼事情了!),這樣的關係通常比較不幸福(F.D. Fincham & Bradbury, 1990)。他對你的好,你必須能「看得到」,而且也覺得他這樣的好是發自內心的,兩人的關係才能有所進展。

(3)危機理論(crisis theory)

「從我們搬到新莊住以來,家裡沒有給我們任何幫助。我們一直都很努力,真的。我老公說,卡債的負擔讓他變成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是阿,生活是很現實的,我以為我們可以用愛來化解這個現實。當他叫孩子去跟個壁鄰居阿婆借200元當晚餐的時候,我終於明白,只有我一個人這麼以為,是無法扭轉什麼的。」

婚姻畢竟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雙方的原生家庭、孩子、原先的經濟基礎都很重要。Hill的危機理論主張,雖然推力、拉力、衝突、歸因都很重要,「處理和因應」卻更為重要(Hill, 194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家庭(相較於其他家庭)有更好的抗壓性(例如孩子比較好帶、有很多親友幫忙、伴侶的EQ很高等等)、雙方的父母有更多資源來面對壓力、問題與危機,這個家庭就更可能「存活」下去。相反地,有些公婆習慣將小事化大、大事爆炸,或是看待危機的方式與子女不同,這個危機不但無法變成轉機,還可能變成更大的危機。

「後來我才知道,那一次我沒去接孩子,在她的心裡留下了多麼深的傷口。從那天起,她都說沒關係、她可以去接,沒關係、最近公司比較不忙……如果不是半夜起來上廁所,發現她坐在床邊啜泣,我想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她獨自一人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於是,我開始『認真地』接送孩子,和他們說話、聊聊學校發生的事情。現在每天晚上孩子都會希望媽媽能陪她們睡,形成了另外一種微妙的平衡。」

另外,我們常常忽略的事情是:回應危機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我們得考慮在危機爆發的前後發生了什麼、家庭裡面的成員怎麼做、是否有一些遠因造成當下的局面(McCubbin & Patterson, 1982)。

(4)脆弱─壓力適應模式(vulnerability-stress-adaptation model)

講了這麼多複雜的理論,有沒有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呢?Karney與Bradbury(1995)的脆弱─壓力適應模式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解釋:兩個人在婚姻裡面究竟快不快樂、能不能度過各種難關,其實是壓力與雙方的抗壓性,交互作用下的結果。脆弱的關係禁不起輕微的壓力,堅韌的婚姻卻可以調適各種衝突,影響關係滿意度──當然這也關係到兩人的婚姻是否能繼續維繫(relational stabilit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不是廢話嗎?問題是,什麼樣的關係比較堅強呢?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比較能夠穩定地走下去呢?婚姻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有三大因素主導這個關係的存活率:身家背景、個人特質與相處關係。

議題 問題 答案 但是(這個最重要)
 身家背景
 性別  離婚的原因有性別差異嗎?  是 前幾名的離婚原因一樣都是批腿、個性不合、藥物濫用等等
 收入  貧賤夫妻真的百事哀嗎?  是 更重要的是太太比先生賺多少錢
 同居  婚前試愛行不行?  不一定 需考慮「誰」會同居,以及跟誰同居
 孩子  生子保婚靠譜嗎?  不一定 要看是婚前還是婚後生
 年齡  太早結婚會離婚?  是 此效果會隨著婚齡增加而減弱
 教育  多讀書就能少離婚?  不一定 更重要的是太太比先生多讀多少書
 婚齡  七年之癢是真的嗎?  否 婚前三到五年才是離婚高峰
 再婚  第二春婚姻反而短?  是 年紀輕輕就再婚,更容易離婚
 原生家庭婚姻  離婚會遺傳嗎?  是 孩子20歲以後才離婚,對孩子影響較小
 宗教  篤信耶穌不容易離婚?  是 可能是道德標準與自我要求
個人傾向
 性格  真的有魔鬼情人?  是 只有神經質的效果比較穩定
 心理疾患  嫁給瘋子比較容易離婚?  是 不同疾患、性別的離婚率也有不同
 離婚念頭  常說要離婚的人比較容易離婚?  是 這些人仍然有90%沒有離婚
 自我監控  少一跟筋的人比較專情?  是 可能是因為他們滿意這段關係,或找不到小三
相處關係
 品質  滿意度依賴感與離婚有關?  是 仍然有不少怨偶難離的情形
 暴力  婚暴會導致離婚?  是  身體暴力比語言暴力更嚴重
 溝通  是否有毀滅性的互動方式?  是  輕蔑、男追女逃,是婚姻殺手

註:本表整理精簡口語化自Rodrigues等人(2005)的回顧《What predicts divorce an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還有三個問題討論實在難以精簡,請參照本文或原文進一步了解,切勿看到海苔熊(?)就開槍。

身家背景 (Sociodemographic)

世界上有些「預設值」之類的東西,每天每天都影響我們的生活。例如,捷運多久來一班、上班的地方離家裡多遠、家裡面的溫度、孩子的歲數。我們幾乎無法「手動」更改這些預設值,可是它們卻默默地支配著我們的生活。

婚姻也是一樣的。你一個月領22k或是42k、結婚之前是否跟對方睡過、有沒有讀大學、爸媽是否離過婚等等,都跟你的離婚率有關。真的嗎?或許你曾聽過「貧賤夫妻百事哀」、「再婚比初婚的離婚率高上一倍」、「太年輕結婚很容易離婚」等等流言,不過社會心理學家們通常會建議你:別太早下結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離婚的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

如果我問你:「男生比較容易離婚嗎?」你可能會心想,這是什麼腦殘問題啊,婚姻大都不是一男一女嗎,哪來性別差異?其實,關於離婚,男女之間的確有些不同──對離婚原因的詮釋。離婚的太太比較常提到情緒因素,如對方人格有問題、酗酒、或是虐待自己(Amato & Previti, 2003; Kitson, 1992),先生則常提到外在因素、或自己的負面行為。

當然,Amato 與 Previti的回顧中也談到,很多男人在離婚之後,還是不知道太太為什麼不要他了(Amato & Previti, 2003)。唉,男性對於人際關係,有時候真的是比木頭還遲鈍(連自己一起罵)。

(2)愛情與麵包:收入、工作和離婚有關?

「剛結婚的時候,我們跟了他朋友的會。說好一個人繳一個月,結果到現在都是我在繳。我知道他的工作不穩定,也不忍心跟他開口,但是繳完小寶的註冊費之後,我這邊也沒剩多少錢了。我想跟他商量要不要接一些家庭代工回來做,沒想到他竟然摔滑鼠、說我看不起他!」

「我正在上網找工作,房東來催房租,每一聲敲門聲都像刺破耳膜一樣,直直地震進心坎裡。我問他身上有沒有錢,他沒有說話……。結果他竟然去挖小梅的豬公。我這時候才知道,人類是多麼容易被現實打敗。」

沒有錯,曾有心理學家發現越窮的夫妻越容易離婚(Kurdek, 1993)──但是Orbuch等人(2002)也發現,在控制了教育水平與種族因素之後,這個效果消失了。

其實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對夫妻賺多少錢,而是太太比先生多賺多少錢(e.g.,Heckert, Nowak, & Snyder, 1998)。Rogers(2004)的研究也指出,如果太太的薪水拿來支付家裡面一半以上的開銷,比起那些「平付」或是「靠老公」的家庭更容易離婚。

從Rogers的結果往前延伸一些,我們也不難想像老公失業(或是兩人都失業)的家庭離婚率也較高(Bumpass, Martin, & Sweet, 1991; Tzeng, 1992)。如果你家有孩子,但你的工作卻常常日夜顛倒,那麼這樣的「非同步性」也會提高你離婚的風險(Presser, 2000)。

此外,麵包的「等級」不同,面臨的問題也不同。如果你家吃的是夜市十元麵包,他家吃的是達人手感酒香桂圓蜜桃,你們會吵的東西也不一樣。研究指出,經濟水平高的家庭會花多一點時間討論相處方式、家中的人際關係和情緒等等(Amato & Previti, 2003);但倘若你家連飯都吃不飽,光是老公酗酒與孩子的學費都吵不完了,哪有時間討論什麼自我成長、溝通模式?

(3)婚前試愛:同居 (cohabitation) 比較容易離婚嗎?

「當初說要搬去和阿瑋住,全家幾乎要鬧革命。『夭壽喔』、『你這樣不會維持的啦!』、『叫他先娶妳是要他的命是不是?』、『你走啊,出去就不是我女兒!』、『他若真正愛妳就不會這樣』什麼難聽的話全部都出來了。最後,我只好說爸媽反對,偶爾假日才到他家睡。直到他生日前一天深夜,我拿親手做的卡片要給他驚喜,他的門前散亂著一雙女生的高跟鞋與不堪入耳的聲音,我才發現,我是多麼容易被取代」

大量研究顯示,結婚前有同居經驗的人滿意度比較低,離婚風險比較高(Booth & Johnson, 1988; Bumpass et al., 1991; Bumpass & Sweet, 1989; DeVaus & Weston, 2003; Heaton, 2002; Teachman & Polonko, 1990)──可是,案情並不單純。

在控制了其他危險因子後,同居的效果就不那麼明顯了(DeVaus & Weston, 2003)。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有沒有同居經驗,而是婚前你睡過多少人,還有他是不是你未來的另一半。Teachman(2003)的一筆資料發現,如果你同居的對象就是之後結婚的對象,離婚率其實並沒有比較高。

當然,也有人說:「那是因為同居的人『在一起比較久』,愛的感覺慢慢消失了,所以才會比較容易離婚嘛!」──只是這樣的說法並沒有獲得太多的支持。在考慮了交往時間的因素之後,有同居經驗的人還是比較容易離婚(Bennett, Blanc, & Bloom, 1988; DeMaris & Rao, 1992)。

其實,我們應該跳出「同居」這兩個字的思考限制。有些學者主張,同居本身不是原罪,而是「誰」選擇同居。很可能是選擇先同居再說的人「本來就比較開放」(Bennett, Blanc, & Bloom, 1988; DeVaus & Weston, 2003),或是「本來就有比較多的情緒問題」。

(4)孩子(children)可以拯救婚姻?

從古至今,從後宮系列到花系列,我們常看到女方用孩子保住婚姻,留住男人的心,這招真的有用嗎?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這得看你的孩子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如你想像的,「先上車後補票」的婚姻通常比較容易離婚(Heaton, 2002; Martin & Bumpass, 1989),不過也有研究並不支持這結果(DeMaris & Rao, 1992; Teachman, 2002)。但至少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婚後生小孩可以鞏固婚姻(DeMaris & Rao, 1992; White & Booth, 1985),有些研究甚至發現生男孩比生女孩有效(Morgan, Lye, & Condran, 1988)。

(5)年齡不是問題?結婚時的年齡(Marriage age)跟離婚率有關?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太早結婚,還搞不懂愛是什麼、自己要的是什麼就做承諾,應該很難幸福長久──真的嗎?

很遺憾,這答案是肯定的。許多究顯示,越年輕結婚越容易離婚(Bumpass et al., 1991; DeMaris & Rao, 1992; Heaton, 2002; Martin & Bumpass, 1989; Tzeng, 1992) (所以,依然單身的人該笑嗎?)。不過,不論你在幾歲結婚,隨這婚齡越長,離婚可能性都會逐漸降低。

或許更重要的不是兩個人幾歲結婚,而是夫妻差幾歲。我有一次無聊把研究室裡幾次實驗的情侶資料彙整起來,發現年齡差越多的人,關係滿意度越低。不過,究竟是老夫少妻比較容易離婚,還是老妻少夫呢?西方的研究顯示,先生比太太長三歲更容易離婚,老妻少夫(或夫妻同歲)則沒有效果(Tzeng, 1992)──不過,在華人文化中,先生通常不是都比太太大個幾歲嗎?所以對這點我比較持保留態度,請期待下一篇華人婚姻研究的回顧(我是說,如果我有時間寫的話XD)。

但這些研究都只是描述現象,如果年齡跟離婚率有關,那麼「為什麼」有關呢?Amato與Rogers(1997)指出年紀大一點才結婚,也較少出現劈腿、嫉妒、藥物濫用(這些都是造成離婚的元兇阿!)。

有趣的是,在不同時間點結婚的人,其離婚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年輕時就結婚的人,大多說是就因為太年輕就結婚了、在不同地方長大、分隔兩地、對方太常跟朋友瞎混(Kitson,1992);年長時才結婚的人則說是因為對家庭觀的看法不同、或是兩人個性不相容(Amato & Previti, 2003)。

(6)讀冊,甘有效?教育程度(Education Status)與離婚率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英雄不怕出身低,十年寒窗茹苦心,總有天能出頭地──當然,也有可能還是領22k。如果天生命賤,自幼家貧,讀書真能扭轉機運,嫁得如意郎君嗎?關於這個問題,案情複雜非常,且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Orbuch等人(2002)的確發現,教育水平越高的離婚風險越低,Kurdek(1993)的研究也顯示沒讀什麼書的人,前四年的離婚率比較高。

但奇怪地是,Kposowa(1998)發現高學歷女性反而比沒讀什麼書的女性容易離婚──且慢!這是要逼死誰?難怪老一輩都跟妳說:「查甫囝仔人,免讀什麼冊拉,緊找一個好男人嫁一嫁卡實在!」(女孩子不用讀什麼書拉,還是快找個好男人嫁一嫁比較好)。

如果妳已經唸到研究所,先別急著去辦休學,其實還是有救的──找一個和自己相仿的「高知識份子」就可以了。研究顯示,真正與離婚率有關的的其實是「夫妻的教育水平差距」(Bumpass et al., 1991; Heaton, 2002),不同教育程度的夫妻,離婚率如下:太太讀的書比先生多最容易離婚,夫妻差不多多次之,先生讀的書比太太多最不容易離婚(Bumpass et al., 1991; Heaton, 2002)。

在離婚的原因方面,Amato與Rogers (1997)指出讀比較少書的人,其離婚的原因多半和嫉妒、藥物濫用有關;高知識份子則常常說自己是因為「個性不合」(incompatibility)而分開。

(7)七年之癢是真的嗎?結婚時間(length of the Marriage)與離婚率

信仰七年之癢的人,可能要重新更改妳們對婚姻的信念了。一般來說,中外的研究均顯示婚後三年是離婚風險最高的時候,隨著結婚越久,離婚率反而漸漸下降(Fergusson, Horwood, & Shannon, 1984; Thornton & Rodgers, 1987)。事實上,根據美國國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1991年的統計,超過三分之一的離婚發生在結婚後五年之內。畢竟在這段日子裡,雙方必須協調、處理彼此的差異、做角色的調整、和對方原生家庭互動等等,這些對與新人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張思嘉, 2001, 2009; 張思嘉、周玉慧、黃宗堅, 2008; 楊淑君, 2004; 蕭英玲, 2010)。根據前面談到的社會交換理論,隨著結婚越久,離開婚姻的成本越大,要走也變得相對困難──這也是為什麼妳常常聽到人說「不合的話,早點離一離比較穩當」。

附帶提一點,就離婚原因上,早離婚的人通常都是說對伴侶看法的改變,說對方和自己個性根本不合等等;晚些才離婚的人,則大多說自己是源於生活事件的影響,兩家庭的衝突、或是外遇(Amato & Previti, 2003; Kitson, 1992)

(8)幸福第二春:再婚(Remarriage),好不好?

在眾多的問題中,這題或許是最沒有疑義的。我們都知道再婚之後的離婚風險高於初婚(高25%),但很少人知道這現象在某些人身上更明顯:在25歲前再婚,或出生於分居/離婚家庭的女生。但更重要的問題或許是:「為什麼再婚者容易離婚?」

其實,這些初婚時就離婚的人,他們的人際問題並沒有解決,再婚之後又要面臨更複雜的家庭,例如帶著前一段婚姻中的孩子(White & Booth, 1985)。這些都讓他們在第二次的婚姻中,困難重重──而他們正是因為「不會因應這些困難」才離婚的。

(9)離婚會「遺傳」嗎?爸媽離婚(Parents’ Divorce)率與自己離婚率的關係

出生在婚姻不幸家庭的孩子,就比較難擁有幸福嗎?答案大抵是肯定的,不過還是看雙親是什麼時候離婚的。

研究指出,雙方的爸媽都離婚,比單方爸媽離婚的夫妻,更難維持婚姻(Amato, 1996; Amato & Rogers, 1997)。尤其是在孩子還小時就離婚,傷害更大。以Amato(1996)為例,父母離婚若發生在孩子12歲以下,孩子長大後也會離婚的機率增加了60%,如果是發生在孩子年齡13至19歲,則增加了23%。但如果父母在小孩20歲以後離婚,小孩未來離婚的機率反而會降低20%。

「所以應該建議父母在所有小孩滿20歲之後離婚(超大誤!)」一個網友JusticeForce看到我分享Rodrigues這些研究時開玩笑地說。

其實我們應該在乎的不是離婚會不會遺傳,而是離婚「為什麼」會遺傳。Amato指出,離婚家庭的孩子可能學到較差的人際衝突處理行為,所以長大後也容易離婚。幸好,與父母親密一些(例如常常去看爸爸、和爸爸玩),可以緩解這個悲劇造成的負面效果。

(10)你信教嗎?信仰(Religious)佛祖耶穌有助於婚姻維持?

一般來說,虔誠的基督教徒卻比較容易維持婚姻(Bramlett & Mosher, 2002; umpass et al., 1991; Heaton, 2002; Thomas & Cornwall, 1990),去教堂的次數越多也越不容易離婚(Amato & Rogers, 1997)。研究宗教與婚姻多年的學者Lambert與他的同事(2010)更發現,幫伴侶祈禱可以降低自己外遇的機率,他其他的研究也都獲得類的結果(Lambert & Dollahite, 2006; Lambert, Fincham, Braithwaite, Graham, & Beach, 2009)。

或許你會問,那佛祖呢?三太子、保生大帝、童子拜觀音呢?雖然Rodrigues等人(2005)的回顧中並沒有提到東方宗教保護婚姻的威力,但就緣起於佛教禪宗的止觀(Mindfulness)研究的確指出,止觀的覺察訓練有助於親密關係的維繫(Barnes, Brown, Krusemark, Campbell, & Rogge, 2007; Carson, Carson, Gil, & Baucom, 2004)。

個人特質的影響(Individual difference)

「這大概是我最晚回家的一次吧。只要超過七點,她就會一直line我要我趕快下班回家,然後一直關切我的臉書。公司資料這麼多,我實在無法像她一樣,把事情都拖到最後一秒才做。可是,我感到壓力最大的,是她太敏感了。連一張買一送一的發票都可以跟我吵……我一直在想,會不會我們本來就不合?」

在離婚的眾多研究當中,最大手筆的應該算是Jockin與他的同事們進行的同卵雙胞胎調查了(Jockin, McGue, & Lykken, 1996)。

他們發現,離婚真的是會遺傳的!除了先前提到的家庭因素會影響之外,離婚風險的基因(Genetic)與人格(Personality)因素,有將近30%(女性)~42%(男性)的遺傳率。所以,有時候我們說「嫁不對人」是真的,某些人的確比另外一些人難相處,「個性不合」也的確是那些離婚者最常指出的離婚原因(Amato and Previti,2003)。只是,那些人是「錯的人」呢?

(1)天使與魔鬼:人格特質(Personality)的影響力

有一種「魔鬼特質」,在各項心理學、戀愛與婚姻研究中大多扮演著討人厭的角色──神經質(Neurotic)。這種人常常經歷負面情緒,如恐懼,悲傷,尷尬,憤怒,內疚,常常猜東疑西、緊張兮兮,和他們在一起像是被監視一樣。幾項縱貫研究都指出神經質與跟離婚率有關(包括同性戀同居伴侶)(Kelly & Conley, 1987; Kurdek, 1993)。

畢竟我們很難跟一個一天到晚發牢騷、生、哭泣、擔心、猜疑的人在一起。但也有研究發現,跟神經質的伴侶在一起,雖然必定不會快樂(Kelly & Conley, 1987; Terman & Oden, 1947),但卻不一定會離婚(Bentler & Newcomb, 1978)。也就是說,神經質與離婚與否無關。不過,神經質的人的確比較容易放棄經營關係(Kurdek, 1993)。

相反地,有沒有所謂的「天使特質」呢?過去的研究,結果並不穩定。有些研究發現,和溫柔、無私、溫暖的人在一起,比較不容易離婚(Kelly & Conley, 1987),但也有研究指出,這些人格因素與離婚的相關並不明顯(Kurdek, 1993)。整體來說,人格與離婚率的關係,過去的研究並沒有一致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人類是會適應的動物──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如果將時間納入考量,新婚時的危險因子(如焦慮、易怒、過度謹慎)在結婚較久之後,就漸漸變得「不那麼危險」了──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神經質的確是相對穩定的危險因子(Tucker, Kressin, Spiro, & Ruscio, 1998)。

(2)我的老公有病?嫁給心理疾患(psychopathology)者,真的容易離婚?

沒錯,許多研究都指出,心理疾患與離婚率有關(Frank & Gertler, 1991; Thompson & Bland, 1995; Williams, Takeuchi, & Adair, 1992)──但是,我們並不確定這兩件事情的因果關係──究竟是「離婚造成心理疾患」,還是「心理疾患造成離婚」?

Kessler等人(1998)進行了一個偉大的縱貫研究離釐清這個問題,他發現結婚前或婚姻的過程中曾有心理疾患的人,比起其他人更容易離婚。

話雖這麼說,不同性別、症狀的離婚率也略有不同。對男生來說,第一名離婚症狀是瘋狂(Mania,如精神分裂)、第二名是焦慮(如強迫症)、第三名是情緒(如憂鬱症);對女生來說,瘋狂一樣蟬聯冠軍,菸酒毒濫用居次,再來是憂鬱、焦慮。

附帶一提,心理疾患並不等於瘋子、腦袋有洞。很多時候,這些人只是不同於一般人(abnormal),甚至比一般人還聰明、成功(例如一些邊緣性人格患者)。並且,心理疾患對婚姻的確有所衝擊,但並不表示我們束手無策。例如,酗酒、吸毒是離婚原因的第三名(Amato & Previti, 2003),也是相對來說「可控性」較高的心理疾患──你無法阻止自己罹患憂鬱症,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不要酗酒、濫用藥物。

(3)有離婚念頭(actively thinking about divorce)的人,真的會離婚嗎?

「逐工(天天)這樣喝厚,乾脆離一離算了啦!我又不是家裡請來的傭人,氣神勞命,未書(好像)上輩子欠你的!」

「好啊!來啊!要簽字大家拿來簽一簽阿!」

我們常常在家裡或鄉土劇看到這樣的對白,心裡都知道,並不是所有嘴巴上說要離婚的人最後都會真正離婚(Kitson, 1992)。不過「離婚念頭」的確是離婚的「必要非充分條件」(Rodrigues et al., 2005)。那些想過要離婚的人(比起沒有想過要離婚的人),在三年後高出2.46倍的離婚率──話雖這麼說,但是他們大部分(90%)都還是沒有離婚(這句有點難懂,請反覆咀嚼) (Broman, 2002)。

(4)少一根筋的人比較專情?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的角色

最後一個離婚危險因子是Snyder提出的「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Snyder, 1987; Snyder & Simpson, 1984)。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專業(推眼鏡)的社會心理學概念,在說明它之前,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小測驗。下面兩種描述,哪一個比較像你呢?

A.我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我希望在別人面前呈現出好的樣子,有時候會順應他人的看法,維持場面的和諧,甚至掩藏自己真正的意見或想法。我常常會假裝開心、說沒關係,但是心裡其實不是很舒服。

B.很多人說我是少一根筋的人。我說話滿直接的,常常會不小心就傷害到別人,當然有時候也會害到自己。基本上,在不同的場合、不同人面前,我的表現、說的話沒有什麼不同,因為我就是我。

當然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就把所有的人分成上面兩類,不過如果粗略的劃分的話,選A的人屬於「高自我監控者」,而選B的人則是「低自我監控者」。

以前我聽一個教授對我們一群男生說:「低自我監控者」因為太白目了,不會察言觀色,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遞衛生紙,什麼時候該幫對方提包包,所以比較難交到女朋友。那時我聽了好難過,因為我好像也是這樣的人(掩面)。

不過,就像我常常說的,社會心理學家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替人們找更多可能的出路(雖然自己的出路很有限?)。Leonem與Hall (2003)的研究顯示,有離婚經驗的人通常是「高自我監控者」,而不曾離婚的人大多是「低自我監控者」。奇怪了,為什麼跟一個木頭在一起反而不容易離婚?Rodrigues在這裡總結了兩個解釋:

(a)或許是因為不夠敏感,一般來說,低自我監控者比較滿意他們的婚姻(Leone & Hall, 2003)。

(b)正因為他們太木頭了、太不會看別人臉色了,不太可能找到小三、小四等其他「替代對象」,所以關係就相對穩定瞜(這時候,我該開心嗎?)(Jones, 1993; Snyder & Simpson, 1984)。

相處關係(relationship interaction)

如果我們給婚姻多一點生命,生命也會給我們多一點婚姻<1>。花了這麼多的時間說明一些難移的本性,有沒有一些是我們可以做的?如果我自幼單親、家境清寒、又因為誤打誤撞先上車後補票,我的老公就是愛喝酒、整天神經兮兮懷疑我出去跟別人約會……像這樣聚集眾多離婚危險因子於一身的婚姻,究竟還有沒有救?還是乾脆離一離,砍掉重練算了?

倘若你真的如此悲劇,幾乎所有研究戀愛跟婚姻的心理學家都會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說:雖然許多基因、個性、背景等「預設值」都跟離婚率有關係,但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相處」的過程(e.g.,Amato & Rogers, 1997)。

是的,「互動」永遠比「事件本身」重要。例如,雖然外遇總是居離婚原因的冠軍寶座,但是在外遇之前,一定發生了某些互動,讓這段愛無法再延續。下面是Rodrigues等人(2005)根據過去研究所歸結出來的相處關鍵:

(1)滿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與依賴感(Interdependence)

「跟他在一起,你真的快樂嗎?」一個好姊妹問我,我默默地低下頭搓著手指。我問自己:是阿,你真的快樂嗎?如果不快樂,為什麼還要留在他身邊呢?

雖然大量的研究(至少是西方白人的樣本中)均顯示,婚姻滿意度可以預測離婚率(Gager & Sanchez, 2003; B.R. Karney & Bradbury, 1995; Kurdek, 1993; White & Booth, 1991),用膝蓋想也知道滿意自己婚姻的人比較不容易離婚,但這之中還藏著三個秘密。

首先,「這對夫妻快樂嗎?」雖然重要,但是「誰比較快樂」也很重要。只有在「丈夫比他的妻子不快樂」時離婚率會升高,而「妻子比她們的丈夫不快樂」的離婚的風險,和「夫妻雙方都快樂」差不多(Gager & Sancez, 2003)──畢竟大多數的老婆,都比老公來得不快樂(張思嘉, 2009; 蕭英玲, 2010; 謝雨生與周玉慧, 2010)。這並不是說女人比較不快樂,或許可以說是「女性對於關係的變化比較敏感」,或是「太太比先生更能容忍不愉快」。

再者,我們同樣必須把「時間」加進來考量。結婚前幾年,有沒有更好的對象(alternative)往往可以預測你會不會跟他離婚;但結婚久了以後,重要的是在這關係裡面你是否真感到快樂(White & Booth, 1991)。

最後,雖然快樂很重要,但吾輩可別忘記也有「怨偶難離」的情形。當你在這段關係裡面已投入很多,又沒有其他對象,只好甘願一點,打落牙齒和血吞,過一天算一天。

尤其是,當你越在乎自己是否會被拋棄、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的時候,在關係裡反而越不開心,卻也越離不開這段關係──這就是焦慮依戀者的困境(Davila & Bradbury, 2001)。縱使待在這段關係裡面滿意度很低,但若你無法在其他地方獲得他在這關係裡面擁有的東西,你還是不會走。所以別再說自己有多委屈了,留下不走,一定有你的理由(Drigotas & Rusbult, 1992),這就是一種無形的依賴(interdependence)。

總之,滿意度和離婚之間的關係雖然明顯,但這關係背後可能還藏著各式各樣的其他因素,如婚姻的態度、信念,自我控制的感覺等等。所以,或許我們不該問自己「你快樂嗎?」,而是「你為什麼不快樂?」

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婚姻暴力。

(2)賣溝阿捏怕挖媽媽(別再打我媽):婚姻暴力(Aggression)能預測離婚嗎?

唉!每次寫到這個議題,就要長嘆一口氣。Straus等人(1980)的調查指出,15%的人在去年一年中曾經歷婚姻暴力。

我們都知道夫妻不和是家暴最核心的原因(Rosenbaum & O’Leary, 1981),但某些人的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有暴力行為,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酗酒、嗑藥者之外,俗話說的好,「貧稚夫妻百事爭」(其實是我說的),年輕、貧窮的夫妻,比較常出現婚姻暴力(Straus, 1980)。

好,那麼婚姻暴力會導致離婚嗎?或許不該用「導致」這兩個字,我們應該更細緻的看婚姻的進程。暴力在婚前、新婚的時候,對婚姻的影響力最大(Heyman, O’Leary, & Jourlies, 1995),尤其在婚前四年,婚暴會迅速惡化婚姻關係,而用打的真的也比用說的更容易離婚。

但是,一個人其實不太可能因為幾個巴掌就終止一段長久的感情,真正的路徑應該是:丈夫施暴→婚姻品質下降→離婚(DeMaris, 2000)<2>

不過,並不是每個被打的媽媽最後都會和爸爸離婚,很多人正面臨家暴婦女的弔詭──高離婚風險的人可能會低估暴力的壓力或是找藉口。奇怪了,為什麼要這麼犯賤呢?都已經被打成這樣了不是嗎?

在這裡,我想援引強大的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Festinger, 1962)來解釋這個弔詭的現象。當那些受暴婦女身上在淌血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並沒有辦法改變「被打」的事實,皮肉痛既然免不了,所以只好降低「被打」在心理上的疼痛,改變自己的認知:「沒關係啦,只要他不要打孩子就好」、「至少他回家睡,而不是去外面花天酒地」。

如果先生酒醒了,再苦苦哀求地說:「老婆我、錯了!再給我一次機會好不好!我真的很愛你!」,或是偶爾帶些宵夜、玩具回來給孩子,她們就會想著:好啦,你看他還是很愛這個家、很愛孩子,不是嗎?

既然改變不了對方的行為,只好改變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自我催眠和說服一直持續、一直給對方機會──卻不給自己一點機會,走出這個恐怖迴圈。

(3)互動方式(Interaction)

好吧,來談點開心的。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增進兩人之間的關係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花點時間在一起。一般來說,越常花時間相處的夫妻,越不容易離婚(Hill,1988)。

「若說到阮家那隻死豬我有氣!不要說跟他一起出去約會拉、什麼逛公園拉,光是兩個人在同一間聊天都會吵起來!算了算了,還是不要提他好了。來,大家甲崩甲崩!」有次我去朋友九逃家吃飯的時候,他媽媽一邊往我碗裡夾魚一邊說,那隻她口中的「死豬」正安分地在客廳打他的麻將

嘿阿,如果兩個人之間只剩下怨懟,看越久反而感覺越不是滋味不是嗎?所以,在一起的時間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也很關鍵(Matthews, Wickrama, & Conger, 1996),換句話說,質和量同樣重要。

關於婚姻互動和品質,最經典的是婚姻研究大師Joho Gottman在湖畔小屋進行的觀察實驗了<3>。他和他的夥伴邀請夫妻到他的實驗室裡面,聊聊他們相處的時候遭逢到的一些問題,再請專家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利用「夫妻互動速評系統」(Rapid Couples Interaction Scoring System)進行分類。他們進行了許多項研究,區分出兩種伴侶:

(a)調整型伴侶 (Regulated couple):這些夫妻在對談中並不是沒有出現爭吵或意見不合,但是正向的話語、行為、幽默遠超過這些負面的行為。他們會試著去調整彼此之間的溝通模式。

(b)非調整型伴侶 (Non-Regulated couple):這群夫妻常出現防衛、固執、生氣、退縮、甚至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在對談過程中很少呈現出享受或快樂的感覺。在研究中,這些伴侶也比其他人更容易離婚,在同性戀伴侶身上也有類似的結果(Gottman et al., 2003)。

同樣地,我們又再度得把「時間」拉進來考量。短期來說(七年內),負面情緒的量可以預測離婚;但是長期來說,正向情緒的多寡才是預測婚姻的維持與否的關鍵。一段幸福的婚姻不在於沒有衝突或痛苦,而在於快樂的日子遠超過那些痛苦的記憶<4>。

問題是,快樂怎麼來?在一段親密關係裡面,大多數的快樂都是源於伴侶的支持(Barbee, 1990; Beach, Martin, Blum, & Roman, 1993) <5>。

「忙了一天,在公司受了一肚子窩囊氣,回家路上一直堵車堵到我頭皮都麻了,去便利商店買東西還要排長長的隊,前面結帳的阿伯慢慢吞吞、店員又不幹練……當所有鳥事集中在一天發生的時候,真的有種想死的衝動……可是當你開門回到家,孩子咚咚咚衝上來抱住你的腳、說今天晚上要跟你睡不跟媽媽睡,然後你老婆在那邊硬是要演地跟孩子說:『好吧今天我男人借你用,明天換我』的時候,好像一切都值得了。」

很多事情可以讓你快樂,但很少有人可以讓你感覺到,被充滿著能量。因著這些人,我們終於能挑戰更多的不可能<6>。

我們的婚姻,還能行嗎?

「我不想聽理論、我也不想看故事,我只想知道,現在我跟我老公吵得正兇,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已經死心了。說了這麼多,還不是要靠溝通。可是要怎麼溝通?要不然我老公借你,你去跟他說!」

辦公室的幾位輕熟人妻正在修習婚姻與家庭的課程,我們五個人啃著paper頭很大的討論著。當初她們多少是抱持著「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的期待去修這門課,沒想到除了獲得讀不完的paper之外,她們並沒有從這一系列的討論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她們想知道,看了這麼多離婚的危險因子,我們究竟能為這段婚姻做一些什麼?

答案是,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是有很多。最有名的婚姻支持系統是「關係防範與增進技巧」(Prevention an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gram ,PREP) Markman (1981)指出婚前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們常常欠缺溝通的技巧和訓練。不過讀到這裡你大概已經眼冒金星,四肢無力了,再詳細介紹PREP大概會吐血身亡,所以這裡只簡單提供兩個方法:

(1)聽說技巧(the speaker-listener technique)

輪流扮演聽者和說者的角色,聽者必須重複說者的話語。

a.妻子先說出他的感覺和想法,然後丈夫聽。

b.丈夫聽完之後,重複剛剛a妻子說的話。

c.妻子接著說,進一步表達他的立場。

d.丈夫重複妻子c的立場。

e.輪到丈夫說出他的感覺和想法,然後妻子聽。

f….流程和前面一樣,只是這次由妻子扮演聽者。

(2)限時法則(time-outs)

如果你發現上面這個方法根本沒有效、你跟他根本無法坐下來談,還有一個治標不治本,但至少是防堵關係再惡化下去的方法。當你發現兩個人已經要吵起來,甚至預期這樣的「討論」不會有結果的時候,就該及時喊停了,多說只是多傷多誤會而已(Stanley, Blumberg, & Markman, 1999),不如等大家情緒比較平靜,再好好討論。如果對方真的不可理喻,可能就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是的,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夫妻雙方的目標一致更為重要。Fincham(1999)建議,當你發現你已經不是在試著找出好方法解決問題,而是試圖搏倒他、保護自己的立場時(相信你一定有這種經驗),那就表示你已經走偏了方向。

 

關於離婚,我們都想錯了!三個離婚研究的關鍵問題

當我們以為個性不合、只賺22k、對方沒讀什麼書、各種不利因素等等是離婚主因的時候,或許我們太高估這些「相對不可控」因子的威力了(overlook)(B.R. Karney & Bradbury, 1995; Pasch & Bradbury, 1998)。沒錯,你如果問來參加實驗的離婚者,他可能會跟你說,那是因為對方個性多討厭、婆婆多機車等等,但是我們常常忽略了,「相處」才是一切問題的開始,也是通往解決的唯一途徑,例如解決衝突的技巧、如何面對家庭中的壓力等等。

(1)真的存在危險情人嗎?

當我們說「某個因素」可以預測離婚的時候,可能還要進一步探究:為什麼它可以預測離婚?舉例來說,離婚會遺傳沒錯<7>,但更重要是那些父母離婚的孩子,常得面對父母溝通困難、無法信任與嫉妒的情緒(Amato, 1996)。這才是真正該重視的問題。

經濟、教育、心理疾患、原生家庭等等危險因子,只協助我們看見「什麼樣的人」(who)容易離婚,可是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兩個人合不合,而是他們「如何」處理這些不合[80]。或許,某些人比起其他人更危險;也或許,跟某些人相處的確比要困難,更或許,嫁到某些家庭裡,得面對非常嚴峻的挑戰,但我們總是能從中學習、成長並找到方法。

最有用的一招

因為是過年前最後一天,各種案子都希望在年前完結,我只好撥電話跟鯨魚班的小沂老師說會晚一點過去,請她讓小寶在幼兒園裡多待一會兒。當我看完最後一批女鞋的設計稿,已經是六點了。

通過擁擠的捷運折磨,終於到幼稚園的時候,看到他蹲在滑梯旁邊跟小寶玩心裡面有什麼堅硬的地方漸漸軟了下來。我站在這一邊,看他跟小寶一起騎小馬、盪鞦韆,就像是甜蜜幸福的家庭廣告裡面才會出現的鏡頭一般。

不是說會晚下班嗎?結果還是過來接小寶了嘛!

「你來了啊?我想說你們過年前應該會很忙,所以送完客戶之後,就直接過來等小寶下課。我本來跟他說天氣很冷,看要不要先回家。他說小沂老師跟他說媽媽會來接他,他就說要等媽媽來,硬不跟我走。你一定是都偷偷收買小寶厚!看他都比較愛你!嘿!小寶,過來這邊,我們回家了喔!」他過去幫小寶披上外套、戴上帽子,小寶滿頭大汗,一臉不情願地把帽子扯掉。抬起頭看到我的時候,笑得連外套都來不及穿好,咚咚咚地衝上來撲向我的腳。

「馬嘛,小沂老師說我今天很乖喔,都沒有亂掀別人的裙子。」我的眼眶已經濕了一半,聽他這麼說更是破涕為笑。

「真的喔!小寶好乖,明年也要一樣乖喔!」我說,眼淚還是不小心滴下來。

「耶?馬嘛你怎麼哭了?不要哭拉馬麻,不然我灰太狼借你玩。這是小沂老師說我時鐘考一百分,送我的喔。好了,數到三就不要哭了喔,乖。一、二、二點五……」

然後小寶在我臉頰上親了一下。噢!我整個心都要暈開了。

「把拔說這招最有效,嘻嘻。」然後他靦腆地扭扭身子。

「快說!你還有對誰用過?」我指著老公的鼻子問。他沒有回答,只是調皮地差點把我的食指給吃掉。

走向停車位的時候,小寶兩手各牽著我們的食指,一邊哼唱著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歌。結婚這幾年,不是他忙,就是我忙。我們三個人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走在一起了。我坐進副駕駛座的時候,他把一本嶄新的筆記本遞給我,筆記本封面是一面逗趣的後照鏡。

「怎麼?嫌我醜阿?」

「沒有啊。我看你沒每天都忙呼呼的,都在捷運上才化妝。老婆妳看這個多棒,照鏡子化妝時,想到什麼好idea還可以用眉筆寫下來。不錯吧,嘿嘿!」

打開第一頁,居然有兩行字:

「老婆(婆還寫錯塗掉用注音囧),我們又一起走過了一年。今年,辛苦了。」

然後他在一旁若無其事地邊開車,邊亂哼歌。哈,父子真是一個樣。

於是我終於知道,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人了。雖然他有時很木訥、有時很固執、生氣起來更是討人厭,但個性裡面有一種純真的部分,是別的人所沒有的。

於是我終於知道,那些以為是負擔、是壓力、無法逃脫的危機裡,多多少少也藏著一絲絲無可取代的甜蜜。

於是我終於知道,經營一個家庭真的不容易。但也因為這份不容易,我也才有幸,得到一些不容易得到的東西。

[參考文獻列表] (請拉到最下面下載)

 

Amato, P.R. (1996). Explain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628-640.

Amato, P.R., & Previti, D. (2003). People’s reasons for divorcing: Gender, social class, the life course,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4(5), 602-626.

Amato, P.R., & Rogers, S.J. (1997).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arital problems and subsequent divor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 612-624.

Barbee, A. P. (1990). Interactive coping: The cheering up proces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 S. Duck (E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upport (pp. 46-65). London: Sage.

Barnes, S., Brown, K. W., Krusemark, E., Campbell, W. K., & Rogge, R. D. (2007).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responses to relationship stres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3(4), 482-500.

Beach, S. R.H., Martin, J.K., Blum, T.C., & Roman, P.M. . (1993). Effects of marital and coworker relationships on negative affect: Testing the central role of marriag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1, 312-322.

Bennett, N.G., Blanc, A.K., & Bloom, D.E. (1988). Commitment and the modern union: Assessing the link between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subsequent marital stabi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3, 127-138.

Bentler, P.M., & Newcomb, M.D. (1978). Longitudinal study of marital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6(1053-1070).

Booth, A., & Johnson, D. (1988).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255-272.

Bramlett, M.D., & Mosher, W.D. (2002). Cohabitation, Marriage, Divorce, and Remarri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Vol. 23(22)).

Broman, C. (2002). Thinking of divorce but staying married: The interplay of rac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37(1/2), 151-161.

Bumpass, L.L., Martin, T.C., & Sweet, J.A. (1991). The impact of family background and early marital factors on marital disruptio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2(1), 22-42.

Bumpass, L.L., & Sweet, J.A. (1989). National estimates of cohabitation. Demography, 26(615-625).

Carson, J. W., Carson, K. M., Gil, K. M., & Baucom, D. H. (2004). Mindfulness-base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Behavior Therapy, 35(3), 471-494.

Davila, J., & Bradbury, T. (2001). Attachment insecurit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nhappy spouses who do and do not divorc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5, 371-393.

DeMaris, A. (2000). Till discord do us part: The role of physical and verbal conflict in union disrup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683-692.

DeMaris, A. (2010). The 20-year trajectory of marital quality in enduring marriages: Does equity matter?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7(4), 449-471. doi: 10.1177/0265407510363428

DeMaris, A., & Rao, K.V. (1992).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subsequent marital s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assess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178-190).

DeVaus, D., Qu, L., & Weston, R. . (2003). Does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ffect the chances of marriage las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8th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 Conference, Melbourne, Australia.

Drigotas, S. M., & Rusbult, C. E. (1992).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A dependence model of breakups.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1), 62-87. doi: 10.1037/0022-3514.62.1.62

Fergusson, D.M., Horwood, L.J., & Shannon, F.T. (1984). A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of family breakdow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6, 539-549.

Festinger, L. (1962). Cognitive Dissonance. Scientific American, 207(4), 93-&.

Fincham, F. D., & Beach, S. R. H. (1999). Conflict in marriage: Implications for working with coupl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 47-77. doi: 10.1146/annurev.psych.50.1.47

Fincham, F.D., & Bradbury, T.N. (1990). Psychology and the study of marriage. In F. D. Fincham & T. N. Bradbury (Eds.), The psychology of marriage: Basic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pp. 1-12). New York: Guilford.

Fincham, F.D., Lambert, N.M., & Beach, S.R.H. (2010). Faith and Unfaithfulness: Can Praying for Your Partner Reduce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4), 649-659. doi: 10.1037/a0019628

Frank, R.G., & Gertler, P. (1991). Mental health and marital st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sychiatry, 14, 377-386.

Gager, C.T., & Sanchez, L. (2003). Two as one? Couples’ perceptions of time spent together, marital quality, and the risk of divorc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4(1), 21-50.

Gottman, J. M., Levenson, R. W., Gross, J., Frederickson, B. L., McCoy, K., Rosenthal, L., . . . Yoshimoto, D. (2003). Correlates of gay and lesbian couple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5(1), 23-43. doi: 10.1300/J082v45n01_02

Heaton, T.B. (200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increasing s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3(3), 392-409.

Heckert, D.A., Nowak, T.C., & Snyder, K.A. (1998). The impact of husbands’ and wives’ relative earnings on marital disrup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690-703).

Heyman, R.E., O’Leary, K.D., & Jourlies, E.N. (1995 ). Alcohol and aggressive personality styles: Potentiators of serious physical aggression against wiv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9, 44-57.

Hill, R. (1949). Families under stress. New York: Harper.

Horwitz, A. V., McLaughlin, J., & White, H. R. (1998). How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aspects of partner relationships affect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married people.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9(2), 124-136.

Huston, T. L., Caughlin, J. P., Houts, R. M., Smith, S. E., & George, L. J. (2001). The connubial crucible: Newlywed years as predictors of marital delight, distress, and divo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2), 237-252. doi: 10.1037//0022-3514.80.2.237

Jockin, V., McGue, M., & Lykken, D. T. (1996). Personality and divorce: A genetic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2), 288-299. doi: 10.1037/0022-3514.71.2.288

Jones, M. (1993). Influence of self-monitoring on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7, 197-206.

Karney, B. R., & Bradbury, T. (1997). Neuroticism, marital interaction, and the trajectory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5), 1075-1092.

Karney, B.R., & Bradbury, T.N. (1995).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OF MARIT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 A REVIEW OF THEORY, METHOD, AND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8(1), 3-34.

Kelly, E.L., & Conley, J.J. (1987). Personality and compatibility: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marital stability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27-40.

Kessler, R.C., Walters, E.E., & Forthofer, M.S. (1998).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II: Probability of marital stabi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5(8), 1092-1096.

Kitson, G.C. (1992). Portrait of divorce: Adjustment to marital breakdow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Klein, Stefan. (2008). 生命的時間學:一本關於幸福的使用說明書: 大塊文化.

Kposowa, A.J. . (1998). The impact of race on div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9, 529-548.

Kurdek, L. A. (1993). Predicting marital dissolution: A 5-yea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of newlywed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 221-242.

Lambert, N.M., & Dollahite, D.C. (2006). How Religiosity Helps Couples Prevent, Resolve, and Overcome Marital Conflict. Family Relations, 55(4), 439-449. doi: 10.1111/j.1741-3729.2006.00413.x

Lambert, N.M., Fincham, F.D., Braithwaite, S.R., Graham, S.M., & Beach, S. R.H. (2009). Can Prayer Increase Gratitud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1(3), 139-149. doi: 10.1037/a0016731

Leone, C., & Hall, I. (2003). Self-monitoring, marital dissatisfaction, an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rientations to marriage and divorce. Self and Identity, 2, 189-202.

Levinger, G. (1999). Duty toward whom? Reconsidering attractions and barriers as determinants of commitment in a relationship. In W. H. J. J. M. Adams (Ed.),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pp. 37-52). New York: Plenum.

Markman, H. J. (1981). PREDICTION OF MARITAL DISTRESS – A 5-YEAR FOLLOW-UP.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5), 760-762.

Markman, H. J., Floyd, F. J., Stanley, S. M., & Storaasli, R. D. (1988). PREVENTION OF MARITAL DISTRESS –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2), 210-217.

Martin, T.C., & Bumpass, L.L. (1989). Recent trends in marital disruption. Demography, 26, 37-51.

Matthews, L.S., Wickrama, K.A.S., & Conger, R.D. (1996). Predicting marital instability from spouse and observer reports of marit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641-655.

McCubbin, H.I., & Patterson, J.M. (1982). Family adaptation to crises. In A. E. C. H.I. McCubbin & J. M. Patterson (Eds.), Family stress,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 (pp. 26-47).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Morgan, S.P., Lye, D., & Condran, G. . (1988). Sons, daughters, and the risk of marital disrup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110-129.

Orbuch, T.L., Veroff, J., Hassan, H., & Horrocks, J. (2002). Who will divorce: A 14-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black and white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2), 179-202.

Paleari, F. G., Regalia, C., & Fincham, F. (2005). Marital quality, forgiveness, empathy, and ruminatio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3), 368-378. doi: 10.1177/0146167204271597

Pasch, L. A., & Bradbury, T. N. (1998). Social support, confli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al dysfun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6(2), 219-230. doi: 10.1037/0022-006x.66.2.219

Presser, H.B. (2000). Nonstandard work schedules and marital instabi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93-110.

Rodrigues, Amy E., Hall, Julie H., Buffalo, SUNY, & Fincham, Frank D. (2005). What predicts divorce an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In M. Fine & J. Harvey (Eds.), Handbook of Divorce And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Psychology Press.

Rogers, S.J. (2004). Dollars, dependency, and divorce: Four perspectives on the role of wives’ incom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59-74.

Rosenbaum, A., & O’Leary, K.D. . (1981). Marital violence: Characteristics of abusive coupl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 63-71.

Snyder, M. (1987). Public appearances/ Private realities: The psychology of self-monitoring. New York:: Freeman, Daniel.

Snyder, M., & Simpson, J.A. (1984). Self-monitoring and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 1281-1291.

Stanley, S.M., Blumberg, S.L., & Markman, H.J. (1999). Helping couples fight for their marriages: The PREP approach. In R. Berger & M. T. Hannah (Eds.), Preventive approaches in couples therapy (pp. 279-303). Philadelphia, PA: Taylor & Francis.

Straus, M.A., Gelles, R.J., & Steinmetz, S.K. . (1980). Behind closed doors: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 New York: Anchor Books.

Teachman, J.D. (2002). Stability across cohorts in divorce risk factors. Demography, 39(2), 331-351.

Teachman, J.D. (2003). Premarital sex,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and the risk of subsequent marital dissolution among wo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5(2), 444-456.

Teachman, J.D., & Polonko, K.A. (1990). Cohabitation and marital s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Forces, 69, 207-220.

Terman, L.M., & Oden, M.H. (1947). The gifted child grows up: Twenty-five year followup of a superior group. (Vo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Wiley.

Thomas, D.L., & Cornwall, M. (1990). Religion and family in the 1980s: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 983-992.

Thompson, A.H., & Bland, R.C. (1995). Social dysfunction and mental illness in a community sampl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0, 14-50.

Thornton, A., & Rodgers, W. (1987).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historical time on marital dissolution. Demography,, 24, 1-22.

Tucker, J.S., Kressin, N.R., Spiro, A., & Ruscio, J. (1998). Intra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iming of divorce: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2), 211-225.

Tzeng, M. (1992). The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heterogamy and changes on marital dissolution for first marriag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 609-619.

Veroff, J., Sutherland, L., Chadiha, L. A., & Ortega, R. M. (1993). Predicting marital quality with narrative assessments of marit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5(2), 326-337.

Weiss, R. L., & Heyman, R. E. (1997). A clinical-research overview of couple interactions. In W. K. Halford & H. Markman (Eds.), The clinical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couples interventions (pp. 13-41). Brisbane: Wiley.

White, L., & Booth, A. (1985).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and marital quality.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6, 435-449.

White, L., & Booth, A. (1991). Divorce over the life course: The role of marital happines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2, 5-21.

Williams, D.R., Takeuchi, D.T., & Adair, R.K. (1992). Marital statu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blacks and whit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3, 140-157.

Wills, T.A., Weiss, R.L., & Patterson, G.R. . (1974). A behavioral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802-811.

李怡真. (2009). 安適幸福感的構念發展與情緒調控機制之探討. (博士), 臺灣大學, 台北.

張思嘉. (2001). 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 本土心理學研究, 16, 91-133.

張思嘉. (2009). 婚前關係與婚後適應:一個長期性的研究. 中華心理學刊, 51(3), 319-339.

張思嘉、周玉慧、黃宗堅. (2008). 新婚夫妻的婚姻適應:概念測量與模式檢驗. 中華心理學刊, 50(4), 425-446.

楊淑君. (2004). 新婚階段個人角色轉換之經驗與調適. (碩士), 臺北教育大學.  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

蕭英玲. (2010). 新婚三年夫妻婚姻滿意度的變化:貫時性對偶分析. Paper presented at the 「華人家人關係」學術研討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謝雨生與周玉慧. (2010). 夫妻婚姻品質變化的關連性. Paper presented at the 「華人家人關係」學術研討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註解]

<1>修改自《生命的時間學》一書的名言(Klein, 2008)。

<2>是的,大多數婚暴的研究都是探討丈夫施暴對離婚的影響力。比較少研究從太太施暴這邊切入。

<3>詳細過程在末日之戀的演講中有提及。

<4>Gottman的研究中另外有兩個重要的結果。一是「輕蔑(contempt)是愛情的硫酸」,溝通時如果對方臉上出現不屑的表情,或是表現出侮辱、嘲弄的樣子,這段關係可能就不保了。第二個有趣的現象是,爭吵時的模式如果是「太太逼問,先生迴避」的追逃模式(wife demand/husband-withdraw),也比較容易離婚。當然,Gottman的研究也曾被批評用相關推論因果,畢竟他並沒有「操弄」,只是觀察、然後就說可以預測離婚。總之在做結論之前我們還是要小心一些。

<5>遺憾地是,不是所有的支持都會帶來好結果的。Pasch與Bradbury(1998)曾調查新婚夫妻的互動狀況,發現如果太太提供先生支持時,表現得一副消極沒趣的樣子,兩人的關係反而會下降;另外,如果用負面行為爭取丈夫給自己支持,結果也一樣慘。

<6>引自小弟敝人在下的粉絲團

<7>請參看前面對「遺傳」的說明與Jockin等人(1996)的雙胞胎研究,勿過度解釋。

<8>Rodrigues其實還有提到正向錯覺幻滅模型(the disillusionment model) (Huston, Caughlin, Houts, Smith, & George, 2001),以及相似好還是互補好的爭論,但因為在之前的文章都談過了,這裡就暫且不提。

<9>有關離婚的研究統計可以參考「離婚中心

<10>本文大多援引Rodrigues等人(2005)的回顧研究,唯省略種族與文化差異的部分,亦增加些許新的研究。想看原文的人可以到這裡讀近五十頁的原文 (研究室助理陪我讀了一整個下午,實在是痛不欲生阿!)。華人與西方人的婚姻仍然是有差異的,不過談起來會變得很複雜,下次(有下次的話)再寫一篇華人婚姻現況回顧好了。

<11>文中的統計數字與性別差異,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所有婚姻研究幾乎都是相關研究,文中或有誇飾,但下結論時請謹慎
<12>為顧及隱私與行文順暢顧,文中所有個案與章首末故事均已經當事人同意改編重新繕寫並經模糊化處理,無可供指認之虞。

<13>本文將同步發表在PanSciWomany

<14>圖片引自這裡這裡、和這裡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0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臺灣南部的特殊陣頭?化妝遊行變成消災解厄的行動神靈?由數名神童組成的百足真人?蜈蚣陣的前世今生——專訪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研究員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024/04/01 ・6312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 採訪撰文|郭令鈞
  • 責任編輯|田偲妤
  • 美術設計|蔡宛潔

數名神童組成的特殊陣頭?

臺灣一年到頭有許多熱鬧的遶境活動,在臺南曾文溪流域流傳一種可愛又傳奇的「蜈蚣陣」,在看不到盡頭的閣枰上,坐著一個個身著華袍、臉帶妝容的孩童,長長的隊伍在村莊或廟宇之間繞行。這種特殊的陣頭究竟從何而來?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研究員,帶我們認識蜈蚣陣的由來,並分享多個別具特色的蜈蚣陣,感受民間信仰與地方文化融合的魅力!

臺南土城香蜈蚣陣,由青草崙紫金宮組陣,木製蜈蚣頭供奉於聖母廟觀音佛祖殿。
圖|許評註 攝影

透過擲筊決定人選?能夠消災解厄的百足真人?

今日的曾文溪在艷陽照耀下顯得水光瀲灩、整治有度,沙洲上的菅芒迎風搖曳,溪上橫跨著西港大橋,在晴空中跨出一彎弧線。

以西港大橋為起點,沿著臺 19 線驅車北上,會先後經過西港、佳里、學甲,三座市鎮分別擁護著三個信仰中心:西港慶安宮、佳里金唐殿與學甲慈濟宮。這些曾文溪下游的廟宇,多數每隔三年會舉辦一次大遶境(慈濟宮則是每四年一次),稱為「刈香」或「香科」。

刈香的最大看點無非是精彩的陣頭,多半由境內各庄自組而成,傳承久遠、訓練有素。例如慶安宮的西港刈香,據說從 240 年前的乾隆年間就開始舉辦,2024 年適逢甲辰香科,若在初夏時節造訪,可見到文武陣頭輪番登場,宋江陣、八家將、大鼓花陣、牛犁歌陣、天子門生……,從大場面到小細節,全是當地人的用心經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眾多陣頭中,很難不注意到一種名為「蜈蚣陣」的陣容。裝飾蜈蚣頭尾的隊伍從遠處浩蕩而來,待到走近後發現,實為一節節綿延不絕的閣枰,每節枰上都坐有孩童,各個身著華袍、臉帶妝容,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或傳奇角色。

在天真的年紀,有些孩子享受自如、有些坐得難耐、有些早已睡得東倒西歪。如果他們記得的話,會朝群眾丟出一把平安糖,眾人會爭相接住這份可愛的祝福。

蜈蚣陣貌似歡愉可愛,其實擔任蜈蚣神童和身為神童家長是非常累人的苦差事。刈香期間半夜兩、三點就得起床化妝,趕在清晨五、六點出陣。家長們還得隨侍在側、幫忙推動車架。幾百人每天繞境超過 12 小時,有時頂著豔陽、有時冒著風雨,回到自家廟宇往往已是深夜,沒休息幾個小時,隔天又得繼續同樣行程。

即便過程辛苦,家長們依舊熱衷參與,每當廟方公開徵求神童,往往引發報名盛況,常遇到一個角色有多人競爭,還要透過擲筊來決定人選。據信神童能得到神明保佑、平安長大;蜈蚣陣也是世代傳承的記憶,許多家長小時被父母抱上蜈蚣陣,現在為人父母,也想將這份傳統延續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民眾普遍相信,蜈蚣陣是個巨大的行動神靈,擁有消災解厄的強大能力。例如西港的蜈蚣陣擁有「百足真人」的封號、學甲的則稱為「蜈蚣公」,刈香遶境時,民眾見其停駕休息會來「鑽蜈蚣腳」,有些途中的民家會臨街祭拜,希望替全家求個平安。

臺南西港香蜈蚣陣,結束三日遶境,返回慶安宮作最後巡禮。
圖|劉家豪 攝影

蜈蚣陣如何變成當今的模樣?

究竟蜈蚣陣這種特殊的陣頭是從何而來?為何在臺灣南部鄉鎮受到熱烈擁護,在其他地方卻不見蹤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研究員在兩岸田野調查十多個年頭,研究民間信仰的流變與傳承,與我們侃侃而談蜈蚣陣的由來。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研究員
圖|之有物

根據謝國興的研究,蜈蚣陣的前身「藝閣」源自九龍江出海口的漳州與廈門地區,在清領臺灣時期,由漢人移民將純粹鬥熱鬧的廟會藝閣文化引進臺灣,經過數代傳承、與地方風俗結合後,發展出今日具宗教意涵的蜈蚣陣。

早在明代陳懋仁的《泉南雜志》就有記載,泉州地區自古有「以姣童妝扮故事」的廟會遊行,大人們「以方丈木板搭成檯案,索綯綺繪,週翼扶欄,置几于中,加幔於上」,孩童們就身處華麗的閣枰之上由人扛抬遊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清末民初李禧的《紫燕金魚室筆記》描寫廈門地區的廟會,也提到一種名為「蜈蚣棚」的藝閣:「蜈蚣棚者,搭木條如橋狀,木條相接處鑿圓孔,中貫以軸,木條能轉折自如,軸長數尺,以壯夫撐于肩上,棚長一二丈不等,棚上以童男女扮故事,龍頭鳳尾,遊行道上,活動如蜈蚣,故俗以是名之。」

文中的蜈蚣棚看似與曾文溪的蜈蚣陣相近,但在外觀上以「龍頭鳳尾」裝飾,應是從舞龍陣演變而來。之所以名為「蜈蚣棚」主要是因為抬推閣枰的人數眾多,從遠處望去宛如蜈蚣百足。

時至今日,漳州與廈門地區依然可見到類似隊伍,現今普遍稱為「蜈蚣閣」,幾乎都是龍頭龍尾、還有持龍珠的人作前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 2011 年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廈門海滄蜈蚣閣」,藝閣上特別以彩綢裝飾三層小亭閣,雕琢精巧、華麗繁複,可說將藝閣的特色發揮到極致。

廈門海滄鍾山水美宮蜈蚣閣
圖|謝國興 攝影

為什麼蜈蚣陣在曾文溪附近特別盛行?

蜈蚣閣剛傳入臺灣是何種樣貌?清領時期少有文獻可供查考,日治時期的報紙則可看到蜈蚣閣在民間廟會、神社慶典、官方典禮中上演,地點遍布艋舺、大稻埕、宜蘭、新竹、彰化、嘉義等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藝閣歸藝閣,今日臺灣南部這些有神靈附體、蜈蚣頭尾的蜈蚣陣,又是怎麼來的?謝國興認為祂們都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

西漢成書的《淮南子》這麼介紹蜈蚣:「其性能制蛇,忽見大蛇,便緣而啖其腦。」古人普遍視蜈蚣為蛇的剋星,臺灣早期的漢人移民也有此認知,想到用蜈蚣陣剋制某種如蛇的天災。

1930 年代曾文溪整治以前,經年泛濫成災,還不時改道沖毀村里,雖然帶來肥沃的沖積平原,但百姓的田宅家屋常毀於一旦。當地人形容曾文溪就像一尾「青盲蛇」(又稱「青暝蛇」)般胡亂流竄,更傳聞有蛇精在溪中作怪。

在「蜈蚣剋蛇」的認知下,鄉人逐漸把「蜈蚣閣」轉化成代表神靈的「蜈蚣陣」,祈求祂能對治造成溪水氾濫的蛇精。

原為增添廟會熱鬧的蜈蚣閣,變成具有宗教儀式的蜈蚣陣後,重點轉為對蜈蚣的神性想像,不僅簡化了閣枰上繁複的裝飾,原來的龍頭龍尾也大多改成蜈蚣頭尾,更加體現蜈蚣意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港、學甲、佳里著名蜈蚣陣各有什麼特色?

蜈蚣神靈一開始在何時、何庄、何廟現蹤已難以溯源,但可以確定的是,一旦有地方開始運用宗教儀節,就會吸引其他地方跟進,到了日治後期,臺灣多地的蜈蚣閣已有明顯的神靈化特徵。

當前的曾文溪雖已整治完畢,但蜈蚣陣早已內化成臺灣百姓的文化記憶,在青盲蛇曾肆虐的土地上,祂還繼續行進。根據謝國興的考察,近二十年間尚在出陣的蜈蚣陣約有十陣,多數集中在臺南曾文溪流域、鹽水溪流域,以及臺南、高雄交界的二層行溪下游村莊。

歷史最悠久?唯一家族世襲的蜈蚣陣?

西港香蜈蚣陣在學甲寮慈興宮進行「蜷廟三圈」儀式
圖|黃文博 提供

其中歷史最久遠的,當屬西港刈香的蜈蚣陣,已世代流傳兩世紀之久。大約一百多年前(1914 年前後)曾文溪改道,原來負責籌組蜈蚣陣的庄頭蚵壳港,遭到洪水沖毀,居民遷居到現今曾文溪南岸的公塭和溪埔寮等地。

雖受水災重創,但眼見「西港香」即將到來,兩庄居民排除萬難,大夥架起閣枰、父母帶上孩童,再次扛起蜈蚣陣行走西港。此後每三年一科延續至今,按時出陣已成為當地人的驕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港蜈蚣陣的最大特色是世襲制的蜈蚣神童,不同於其他廟方公開徵求,西港蜈蚣神童的角色與位置都是由各家傳承下來。

每次香科一到,家族中的適齡孩童就會著裝上陣,許多小小冠帽和袍服已流傳數代人,穿戴在神童身上時常勾起全家人的兒時回憶。

西港蜈蚣陣還有一項特殊人設,祂是玉皇大帝赦封的「百足真人」,每次出陣前都由公塭萬安宮的主神為蜈蚣頭尾開光,恭請百足真人入靈,接著前往西港慶安宮參加刈香前的開館儀式。

其他陣頭(如宋江陣、八家將)的開館是在廟前施展陣法,唯獨蜈蚣陣是「蜷(khûn)廟三圈」,接受千歲爺的認可、領令出發,這種獨特的開館又稱為「架枰」。

儀式完成後,家家戶戶就會推著小孩浩蕩而行。遶境之時,蜈蚣陣走在最前,遇庄穿庄、遇廟蜷廟,不用遷就其他陣頭的路線。穿庄是要帶走鄉境的瘟疫,蜷廟是要淨化聖域,境內許多廟宇在建造時就已預留四周空間,方便將來蜈蚣陣蜷廟祈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港刈香遶境四天,圓滿結束後,萬安宮的執事人員會將蜈蚣頭尾取下、火化送神,彷彿百足真人升天而去,人間的不幸與災禍也隨之化消在空中。

用扛的才叫陣頭?唯一保有龍頭鳳尾造型的百足真人?

學甲香蜈蚣陣,是臺灣唯一尚在出陣、保有龍頭鳳尾造型、全程人力扛抬的蜈蚣陣。
圖|謝國興 攝影

另外一隻歷史悠久的蜈蚣陣,出現在學甲慈濟宮的刈香活動中。慈濟宮是臺灣保生大帝信仰的首廟,香火來自現今漳州市的白醮慈濟宮,因此每年保生大帝誕辰前,學甲都會舉行「上白醮」活動。在蜈蚣陣與其他陣頭的開路下,保生大帝來到將軍溪畔的白醮亭,鄰水遙祭祖廟。

由於上白醮繞境時間僅一天,無法涵蓋學甲十三庄,所以每四年會舉辦盛大完整、歷時三天的「學甲刈香」,當然蜈蚣陣也必然出場,遊走於學甲全境。

學甲蜈蚣陣由後社集和宮籌組,據說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最驚人之處在於,祂完全由人力扛抬,因為學甲當地認為,用推的只是藝閣,用扛的才叫陣頭。

學甲蜈蚣也有自己的人設,相傳祂是青龍神轉化、協助保生大帝平亂有功的「蜈蚣公」。不同於其他蜈蚣陣紙糊的蜈蚣頭尾需要開光點眼,蜈蚣公擁有木製的龍頭鳳尾,常態供奉在集和宮,出陣前裝上蜈蚣陣,前往慈濟宮拜廟,拜廟時會在廟埕繞行三圈,圈中經常擠滿想讓蜈蚣公消災解厄的民眾。

學甲蜈蚣是臺灣唯一尚在出陣、保有龍頭鳳尾造型的陣頭,顯然與漳州、廈門的蜈蚣閣同一淵源,但堅持人力扛抬,又凸顯臺灣人將蜈蚣陣視為神明的代表。

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長蜈蚣陣?

臺南佳里蕭壟香蜈蚣陣
圖|劉家豪 攝影

若是講到蜈蚣陣的長度,學甲蜈蚣陣有 36 位神童、西港蜈蚣陣約 70 位上下,佳里的蜈蚣陣則一口氣來到 108 位,還先後受到兩次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世界最長遊行花車。

佳里的香科稱為「蕭壟香」,由佳里金唐殿主辦,從清代就開始刈香,但在日治時期中斷,直到 1987 年才恢復每三年一次的香科。

蕭壟香的蜈蚣陣每回需動用 108 名蜈蚣神童,分別扮演 36 天罡與 72 地煞,曾在 2011 年以 201.8 公尺,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佳里另一隻蜈蚣陣由番仔寮應元宮主導,同樣也是 108 人,雖然不是蕭壟香的一部分,也不定期出陣,但在同一年再以 204.538 公尺,打破金唐殿的世界紀錄。應元宮的蜈蚣陣也是純人力扛抬,當年動員了南部各縣市轎班,約 1800 名壯漢分四班輪扛。

2011 年,佳里番仔寮應元宮蜈蚣陣,總長 204.538 公尺,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圖|王素滿 攝影

謝國興指出,應元宮的蜈蚣頭也相當程度地保留龍頭外型,出陣時前方有人操弄「蜈蚣珠」引導前進,這些細微之處反映臺灣蜈蚣陣傳承自華南原鄉的痕跡。

是什麼力量讓傳統文化流傳百年?

謝國興投身臺灣民間信仰研究將近二十年,長期的田調蹲點讓他深刻體會宗教活動對於常民生活的重要性。
圖|之有物

蜈蚣陣只是臺灣眾多陣頭之一,其他還有宋江陣、金獅陣、白鶴陣等,都是謝國興經年累月的研究重點。

2005 年,謝國興偶然造訪臺南鹿耳門天后宮的媽祖出巡,無意間目睹兒時記憶中的宋江陣,感動之餘,身為歷史學者的他不禁想問,是什麼力量讓人們持續體現百年前的文化?

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原先研究社會經濟史的謝國興,轉而投身臺灣民間信仰的研究與記錄工作,將近二十年的長期田調讓他深刻體會:

宗教是生活中永遠的需求,因為人總有無助、需要心靈支持的時候,這就是為何時代進步,來拜拜的人並沒有減少。

這些長遠的文化記憶早已深植於常民生活之中。雖然現代社會大家平日忙於上班上課,只能利用零星的休息時間籌組陣頭,但是共同奮鬥的經歷凝聚了村民對家鄉的認同,獲得肯定的陣頭也讓參與者倍感驕傲。

此外,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村民聯絡感情的最佳時機,多年一次的刈香建醮,讓廟際、家族、外地親友有了相聚的契機,常常一起請總鋪師辦外燴,輪流請對方來吃辦桌,是非常有人情味的表現。

這些細膩觀察,來自謝國興「比氣長」的田調精神:「田調是一種長期的交陪,必須讓當地人接納你,而不是感覺自己只是一個被研究對象。」

在訪談過程中,謝國興與我們分享他撰寫的書籍、拍攝的紀錄片,當中許多受訪者都是認識十多年的鄉親。「在戲棚下站得夠久才看得到最精彩的」,謝國興這麼形容長期蹲點的重要性。

當然,戲棚下也有我們看不到的艱辛之處,例如西港刈香在活動一年半前就會開始籌備,為了記錄到完整過程,團隊也要跟著參與整個儀式與繞境活動。有些建醮選在深夜出巡、半夜燒王船、法事直到清晨才結束,為了記錄到關鍵儀式,團隊必須通宵拍攝記錄。

但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翻開謝國興的著作,可以看到詳盡的史料佐證習俗的傳承演變,習俗的轉變又反映社會、經濟、文化的巨觀變遷。研究團隊拍攝的紀錄片,在活動紀實中適時穿插人物訪談與專家講解,輔以精美的動畫,更能看出歷史與文化的縱深脈絡。

謝國興談到自己當前的願景:

人們常常不了解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和背後意義,讓大家正確認識我們的民間文化,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所有討論 1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_96
296 篇文章 ・ 3400 位粉絲
研之有物,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探索具體研究案例、直擊研究員生活,成為串聯您與中研院的橋梁,通往博大精深的知識世界。 網頁:研之有物 臉書:研之有物@Facebook

0

2
1

文字

分享

0
2
1
精神個案系列:如何區別「附體」跟「恐慌」?
胡中行_96
・2023/07/17 ・179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約莫 30 年前,家庭經濟艱困,這名新加坡華人婦女選擇墮胎。固然有丈夫支持,仍深感愧疚羞恥。術後,她「聽到」誦經,並「看見」床舖上腐屍橫臥。[1]

圖/Nicate Lee on Unsplash

症狀再現

2017 年,婦人覺得整週被惡靈騷擾,腎臟切除術(nephrectomy)只得延期。後來在 2018 年的手術期間和之後,她分別接受兩種鴉片類藥物(opioids)止痛,卻導致不由自主的過動症狀。同時,繚繞的梵音與陳列的死屍,再次出現長達一個禮拜。她的腦電波圖及腦部核磁共振結果正常。投以具鎮靜效果的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兩週後外顯症狀消失並出院,但繼續用藥。此外,她術後情緒低落,有輕生的念頭,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因此吃了兩年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1]

自殺防治專線
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
 生命線協談專線 1995
 張老師輔導專線 1980

2021 年,雷同的非自主性症狀重現:每日 2、3 回,胸口一股寒氣朝四肢擴散,再轉成刺痛。又哭又笑,尖叫、顫抖,手舞足蹈。幾分鐘至 1 小時下來,發汗疲憊。時年 62 歲的婦人,不禁憂心未來的日子如何是好。[1]

4天後,在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的急診室裡,婦人再次發作。肌肉注射一劑抗精神病藥物,沒幾分鐘,她就坐直身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然而問診未及 10 分鐘,便再度失控。這回經靜脈打了苯二氮平類藥物,數分鐘內,又恢復鎮靜。[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加坡中央醫院。圖/Jaytothez on 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3.0)

鑑別診斷

負責診療此婦人的精神科醫師認為,如果一個人著魔般地附體出神(possession trance),就要從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瞭解壓力來源,並學習調適;倘若罹患恐慌症(panic disorder),則可以再加上投藥。第一線的藥物,正是她之前手術後服用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還有苯二氮平類藥物。理論說來簡單,偏偏兩種精神狀態,均會在壓力下的生氣和挫折時被觸發,症狀又有相似之處,診斷可得仔細鑑別。[1][註]

恐慌症

剛入院時,婦人的生命徵象、血液、腦部斷層掃描、腦電波圖、神經功能;以及外表、情緒、表情、行為、言語、思考和感知等,精神狀態檢查(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的項目都正常。不過住院期間,她已被病症折磨到想自盡。婦人告訴醫師,這些異狀起因於惡靈纏身。[1]

在新加坡,22% 的華裔精神病患,將違常的思維與舉止,歸咎靈異附體:其中 40% 幻聽;32.7% 幻視。所以就是來者自稱能聽天音、見鬼神,精神科醫師想必都如禪佛入定,處變不驚。何況宗教信仰與精神醫學重疊的案例,並非當地獨有。比方說,有個 19 歲的突尼西亞裔義大利女子,描述《可蘭經》裡提到的那種精靈,侵入自己的身心。她被視為罹患恐慌症,施以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偕同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後,情況便順利改善。[1]

新加坡中央醫院的精神科醫師,盤點著婦人的症狀:流汗、顫抖、發寒、胸口不適、感覺異常,以及害怕失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5 版中,恐慌症全數 13 種症狀,她就有 6 種。雖然墮胎與腎臟切除術的創傷經驗,有機會觸發中邪般的解離症狀;但是婦人意識清醒,未曾浮現其他人格,也無記憶斷片的現象。至於情緒不佳,主要是受到這些經驗的影響,倒不是本來就深陷低潮。換句話說,既非附體出神,也不是伴隨精神病特徵的重度憂鬱症,而是帶有文化特色的恐慌症[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婦人在對症下藥,且病情穩定後出院。她計劃一邊服藥;一邊尋求民間信仰的傳統諮商。基於文獻指出宗教活動有助預後,醫師亦樂見雙軌並行。[1]

  

備註

原個案報告使用的「附體」(possession)和「出神」(trance)二詞,[1]既有宗教意味;亦可指稱精神醫學中的附體出神障礙(possession trance disorder)。比起該醫師提到的恐慌症,附體出神障礙其實跟解離性身份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更加相似。[2]相關案例請見:〈精神個案系列:發瘋、中邪,還是通靈?

參考資料

  1. Khoe HCH, Gudi A. (2022) ‘Case Report: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Panic Disorder Masquerading as Possession Trance’.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2:819375.
  2. Pietkiewicz IJ, Kłosińska U, Tomalski R. (2022) ‘Trapped Between Theological and Medical Notions of Possession: A Case of Possession Trance Disorder With a 3-Year Follow-Up’.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3:891859.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精神個案系列:離不開馬桶的女人
胡中行_96
・2023/01/16 ・162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冥冥中一股力量強壓肩頭,女子又坐回馬桶上。才剛結束排便,卻覺得沒解乾淨,一坐便是幾小時。找了家庭醫師兩次,診斷不出個所以然。數月後,她開始聽到三名陌生男女在談論自己。有回如廁,忽見一黑影晃過。她咬定是三姊下降頭。[1]

求神問卜無法化解,連續十載情勢加劇。最後,女子索性霸著馬桶,吃喝拉撒睡。長期虛弱困坐,體重掉了 20 公斤,無法自主移動,還得仰賴別人協助沖澡。廁所門外稍有風吹草動,她便嚇得驚慌失措。丈夫多次苦勸就醫,她都以死相逼,於是在馬桶上扎實地坐了兩年半。[1]

直到那天,丈夫硬是叫來救護車,把她送去新加坡唯一的精神科教學醫療機構──心理衛生學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1, 2]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圖/Sengkang on Wikimedia Commons(Copyrighted free use.)

華人文化弊病

這名華裔女子來自馬來西亞,家裡 12 個孩子中,她排行倒數第二。兒時窮困,小學五年級輟學,打過不少零工。23 歲時,到新加坡當裁縫。24 歲結婚,成為家庭主婦,育有一子。儘管個性外向隨和,愛好逛街、交友;但社交圈不大,發病後獨由丈夫照顧,僅與一名手足保持電話聯絡。[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獻指出,亞洲家屬對精神病患的普遍心態:社經底層恐懼憎惡;上流精英則感到罪惡羞辱。這樣貼負面標籤的現象,在新加坡 18 至 65 歲的民眾之間,十分明顯。[1]該國人口七成多為華人;再來是馬來與印度裔各佔不到一成。[3]《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儒家壓抑私欲,成就社會秩序。[4]然而,若因此嚴重忽略心靈感受,便可能誤將情緒困擾,解讀為身體不舒服。[1]華人愛面子,「家醜不外揚」的觀念,更會在面臨心理衛生議題時,加強否認、汙名化和軀體化(somatisation)。[1, 3]假裝事情不存在,或是怪罪軀體毛病。比起受過高等教育的族群,像本案女子這般的中低學歷患者,尤其容易將精神病徵歸咎於身體狀況。[1]

除了倫理束縛,民間宗教也是精神病患就醫的阻礙。不少東南亞女性患者,把「降頭」信仰融入被害妄想,指控親屬毒咒自己。家人見其怪異行徑,也以為是巫術所致,便延誤了診療時機。1980 年代,甚至有香港研究指出,高達一成的華人病患,在症狀出現超過 9 年後,才尋求醫療協助。[1]

晚發性思覺失調症

時年 57 歲的女子坐在診間,儀容不整,躁動失寧,消瘦憔悴,痀僂蜷曲,後背與雙腿破皮。毫無病識感的她,抱怨身體多處不適,又說擔憂三姊迫害。[1]幻覺、妄想、思考紊亂、行為異常等,皆為思覺失調症的常見症狀。[5, 6]此疾患好發於 20 來歲,兒童或 45 歲之後才發病的案例較少,[5]所以女子被視為罹患晚發性思覺失調症(late-onset schizophrenia)。另外驗血結果,顯示她維他命 D 不足,[1]會妨礙鈣質吸收。[7]

醫師開了抗精神病藥物risperidone、鎮靜劑clonazepam,與能消彌強迫性念頭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fluvoxamine;還有補充維他命D和鈣質的藥錠。[1, 8] 住院期間,女子的幻覺消失,被害妄想減退;藏身廁所的時間,也降至每日半小時以內。不過,無論物理治療怎麼訓練,她仍是得靠輪椅活動。18天後,女子出院。接下來十年持續回診追蹤,並服用 fluvoxamine 和 risperidone。變得較有病識感的她,不再懷疑遭三姊詛咒。[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Tan HT, Lal M. (2022) ‘Socio-Cultural Factors Delaying Treatment in a Patient with Late-Onset Schizophrenia’. Case Reports in Psychiatry, 9689732.
  2. Singapore’s 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MAR 2019) ‘Corporate Profile’.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3. Tan GTH, Shahwan S, Goh CMJ, et al. (2020) ‘Mental illness stigma’s reasons and determinants (MISReaD) among Singapore’s lay public – a qualitative inquiry’. BMC Psychiatry 20, 422.
  4. 國家教育研究院「克己復禮」教育部成語典(Accessed on 03 JAN 2023)
  5. Schizophrenia’. (07 JAN 2020) Mayo Clinic.
  6. Hany M, Rehman B, Azhar Y, et al. (15 AUG 2022) ‘Schizophrenia’.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7.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and Skin Diseases. (OCT 2018) ‘Calcium and Vitamin D: Important at Every Age’. U.S. NIH Osteoporosis and Related Bone Diseases –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8. Fluvoxamine’. (15 JAN 2022) MedlinePlus.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