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5

文字

分享

1
6
5

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無合成分裂」背後的發現之旅——《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22/09/03 ・4233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採訪編輯/張樂妍|本刊編輯

Take Home Message

  • 由於想繪製出再生藍圖的想法,陳振輝踏上以多顏色標誌技術解構再生過程細胞行為的研究旅程。
  • 12 年間他面對各項挑戰,而實驗中一次意外的發現,竟在後來成為突破性的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 陳振輝分享自己一路上所領悟的研究精神,強調科學家不會失敗、有自己的觀點、專心做一件自己覺得好玩的事情,還要勇於妄想。

實驗室的顯微鏡底下,銳利的刀片輕劃過魚尾組織,精確地切除斑馬魚尾鰭固定的面積。但不過一陣子,許多細胞就會開始在傷口邊緣快速移動、增生、修復傷口,數天後完整再生全新的尾鰭組織。

這是斑馬魚(Danio rerio)的再生實驗。為了找出與再生能力調控有關的基因,這隻斑馬魚身上有隨機誘發的突變基因,如果尾鰭的再生出現問題,就可以回頭尋找突變點發生的位置及它所影響的基因。然而,突變發生在相關基因的機率非常低,想找到「再生基因」得全憑運氣。

12 年前,在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生物學家波斯(Ken Poss)實驗室的陳振輝,每一天都重複這項實驗,有時候一天要切上 1000 多條斑馬魚。

蓋房子絕不能缺少藍圖,而細胞再生也是!

因為需要長時間在顯微鏡下觀察再生的過程,陳振輝對於再生從無到有的發生過程感受極深,他覺得「再生」在細胞的層級中,其實和蓋房子很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覺得蓋房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他認為蓋房子最重要的,是一張詳細的設計藍圖。有了設計藍圖,才可以知道每一層樓需要多少建材,要從何處開始建蓋,水管和電路要如何設計安排;就如同再生過程中,各式各樣不同的細胞,一定也依循著某種既定的藍圖移動、增生,最後建構出型態、功能完整的複雜組織。

如果可以即時、完整記錄所有參與此過程中個別細胞的動態行為,是不是就可以畫出一張最詳細的再生藍圖?某天就可以在人類身上把這個叫做「再生的房子」蓋起來?

陳振輝當時有個簡單的想法:多顏色細胞標誌技術(Brainbow)[註]可以提供很特別的機會,即時解構每一顆細胞在再生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釐清複雜組織如何完整恢復的過程,以及它的調控機制。

只不過要將這個簡單的想法實現並不容易,小小尾鰭的再生其實有上萬個不同種類的細胞 (比如皮膚細胞、骨骼細胞、神經細胞) 參與在其中。面對許多技術層面上的挑戰,一晃眼就是五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註:利用隨機表現三個不同顏色的螢光蛋白(紅、藍、綠),當三種螢光蛋白表現不同的比例,可以產生更多額外的顏色來標誌不同細胞。在理想的實驗條件下,有機會產生上百種不同顏色來標誌有興趣的細胞種類。由於此技術第一次的應用對象是腦神經細胞,因此被命名為 Brainbow(brain + rainbow)。

最適合的模式生物——斑馬魚

「當你在一個研究題目或技術上專注了多年的時間,通常這個過程會反過來改變你這個人和你看問題的觀點。」

在 2016 年,陳振輝結合三種實驗技術——多顏色細胞標誌技術、活體長時間追蹤、大尺度定量分析——首次達到在再生過程中即時、同時追蹤所有皮膚細胞的動態行為,並將此技術另名為「Skinbow」。

以「Skinbow」技術標誌斑馬魚的皮膚表皮細胞,藉由個別的表皮細胞具有不同的顏色,可以長時間追蹤、觀察組織再生的過程。圖/陳振輝提供

這項初步的研究成果帶給陳振輝一些啟發。第一,Brainbow 的應用門檻高,許多細節須注意;第二,要結合上述三種不同的實驗技術,只有斑馬魚這個模式生物最適合;第三,全世界或許只有長時間跟這些技術奮戰的自己最適合這個研究方向。不過在恍然大悟的陳振輝面前,還有許多現實層面的挑戰等待著他。

彩色斑馬魚的實驗若要繼續進行,需要大規模的飼養空間、專屬客製化的影像設備,以及能看到此一研究方向潛力而願意全力支持的學術機構。很幸運地,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謝道時前所長提供他最適合的環境。當陳振輝以為所有研究工具都到位的情況下,卻又馬上遇到下一道挑戰。

意外發現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

在探索表皮幹細胞行為的過程中,陳振輝和博士班研究生陳潔盈意外發現到表皮已分化的上皮細胞竟然會持續分裂,而且這些分裂的細胞不會在過程中複製 DNA。由於目前已知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都包含複製 DNA 的步驟,因此他們觀察到的細胞分裂過程並不屬於任何一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下不會去思考這是不是第三種的細胞分裂方式。」陳振輝表示,看見與教科書完全不同的發現,就像是突然看到外星人在地球出現一樣讓人難以置信。要推翻過去多年來學界認定的現象,對科學研究者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方面若是能發現一個全新的生物現象,可以開創新的研究領域,是讓人興奮的一刻;但另一方面也有到頭來一場空的風險。

在四年多的時間裡,研究團隊持續觀察與試驗,發現斑馬魚幼魚在特定的發育階段生長快速,表皮下層的表皮幹細胞以有絲分裂增生,但上層已分化的表皮細胞,不需要 DNA 複製就可以直接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是一個有效率延展體表面積的細胞機制。研究團隊將觀察到的現象定義為一種新的細胞分裂方式,終於,他們在 2020 年 12 月將成果投稿到《自然》(Nature)期刊。

但此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突然在英國升溫,使得研究團隊時隔兩個月才收到期刊的第一次審稿意見。好不容易收到的回覆,內容卻是四個審稿員多達 60 幾道問題,需要一一詳細解釋。

經過來來回回的審查、修改、補充數據之後,終於在今(2022)年 5 月,第三種細胞分裂方式——無合成分裂(asynthetic fission),正式發表在《自然》期刊中,讓全世界見證這項挑戰學界對基礎生命現象了解的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家就是要不斷挑戰、勇敢前進

如果讀者從一篇新聞去看科學家光鮮亮麗的發表,其實很難看見研究團隊背後付出了多少血汗(有時還會加上淚)。陳振輝的斑馬魚細胞再生研究已經走了 12 年,路途上充滿一次又一次的峰迴路轉。

所以,科學家都是怎麼想「發現的過程」呢?

  • 研究的路上不會失敗

科學研究從來不是一條直線,從「觀察」到「發現」的過程總是曲折、充滿挑戰、沒有捷徑,而且無一例外,但是科學家不會擔心失敗。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不會失敗——因為科學家不是剛剛克服完前一個挑戰,就是在往下一個挑戰前進的路上

陳振輝表示,科學研究從來都不是一條直線的道路,從觀察到發現的過程有 90% 的時間都在面對挑戰、解決問題。圖/陳振輝提供
  • 要有自己的觀點

克服挑戰的過程要相信自己,但是也不可以盲目地前進,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大部分領域裡的科學家都專注在觀察細胞的微構造,陳振輝因為一直很想繪製再生藍圖而有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公分等級觀察細胞的集體行為。

「珍奇異獸通常都躲在人煙稀少的地方!」

也因為這個特別的觀點,陳振輝才有機會可以發現無合成分裂的生理意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專心地做一件好玩的事

陳振輝每個禮拜天都在實驗室餵魚,餵魚的時候都會回想到生命中一些特別的時刻,像是第一次拍到 Skinbow 影像的當下。記得當時自己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我想讓斑馬魚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變成這樣!」因為科學家都在專心地做一件自己覺得好玩的事情,他們才能一直堅持下去。

「因為發自內心覺得很好玩,所以才會想盡辦法,讓學生、助理、期刊編輯和審稿員都覺得好玩!」

  • 勇敢去妄想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要知道自己的妄想是什麼。

「妄想」(delusion)和「夢想」(dream)不一樣,它可以支撐我們走過最痛苦、掙扎的時刻。他以各種人物作比喻:「就像《灌籃高手》裡面的赤木,即使再打下去腳會斷掉、再也不能走路,他還是要上場打球,只因他想『稱霸全國』;還有中研院的廖俊智院長,每一次演講都會提到要『阻止全球暖化』的決心;而我自己的妄想,就是繪製『最完整的再生藍圖』。有了妄想,才會不計代價且樂在其中。」

「請問你的妄想是什麼呢?」陳振輝問道。

努力不如預期?換個角度看事情吧!

陳振輝鼓勵所有正在路途上努力的人,不論是實驗結果不如預期、難以解釋,或是論文被拒絕,又或是個人心情低迷、團隊士氣低落時,都可以用 wow 這個字來轉換看事情的角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表皮幹細胞的實驗結果不如預期怎麼辦?
    → Wow!那去看看以分化的表皮細胞在做什麼搞不好更有趣!
  • 看到不符合已知觀念的細胞分裂模式,沒辦法解釋實驗結果!
    → Wow!它們不會複製 DNA!實在太酷了!
  • 實驗室的士氣好低落…… 
    → Wow!難道你會是發現第三種細胞分裂的人嗎?
  • 論文通通被期刊拒絕了……  
    → Wow!《細胞》(Cell)跟《科學》(Science)都不接受,難道是在叫我們去試《自然》(Nature)嗎?

無合成分裂的意外發現,只是研究工作長遠路途的一隅。背後的調控機制尚有待更多的研究,而這種分裂方式是否會發生在皮膚細胞之外的其他細胞、組織,甚至不同的物種上?讓人充滿想像。

顛覆想像的意外發現,除了是再生機制裡一小塊缺失的拼圖,或許也會有機會影響其它領域,像是癌症 (不正常的細胞分裂) 或是傷口癒合 (加速的細胞分裂) 等研究。

抱持樂觀、對意外發現充滿好奇與熱忱的態度,陳振輝將與研究團隊繼續向繪製「全彩再生藍圖」的道路上前進。

2022「中研講堂」宜蘭場

本文感謝陳振輝研究員協助校稿,提供圖片及精彩的演講內容。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2 年 9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

延伸閱讀

  1. Chen, C.H., et al. (2016). Multicolor cell barcoding technology for long-term surveillance of epithelial regeneration in zebrafish. Developmental Cell, 36, 668–680.
  2. Chan, K.Y., et al. (2022). Skin cells undergo asynthetic fission to expand body surfaces in zebrafish. Nature, 605, 119–125.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4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3
2

文字

分享

0
3
2
誠實面對人類參與的「自然」——太田欽也專訪
顯微觀點_96
・2024/07/11 ・3228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斑馬魚是最知名的模式生物之一,其基因、型態與發育深受了解,並用於探討深度同源等重要演化生物學問題。但也有科學家提出,演化生物學該持續隨環境演進,並嘗試以新的實驗物種——金魚——探討人類世(Anthropocene)環境下的生物演化。

育種歷史與基因巧合 奠定金魚的演化生物學價值

例如有千年馴化歷史、型態千變萬化的金魚,就相當適合探討人類因素與生物型態演化的關聯。

中研院細生所派駐臨海研究站的演化與發育生物學家太田欽也指出,斑馬魚與金魚兩者的胚胎都可以透過顯微鏡仔細觀察,相對於受精一年後才成熟的金魚,斑馬魚有成熟較快,基因組較為單純等優點,也具備許多現成基因研究工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斑馬品系間仍以其生理機能與基因為主要差別,對型態差異的演化並未那麼明顯。因為,科學家為了操作基因與細胞特徵而培育斑馬魚,使不同品系的差異大多來自目標明確的基因工程。

金魚型態演化圖。Courtesy of Kinya Ota and Gembu Abe

而金魚的型態變異,則完全來自飼養者對型態的偏好和育種,蘊藏更多元的型態變化與發育差異。其悠長的馴養歷史以及更古老的基因重複(Gene Duplication)機遇,使其值得成為演化發育生物學的新模式生物。研究器材和方法上的調整,則是生物學家展現才智的機會。

太田欽也舉例,「一般的解剖顯微鏡工作距離適合觀察和操作斑馬魚,但是經過我們自己的創意,也改裝出可以對金魚進行顯微手術的器具和適合拍攝的大型解剖顯微鏡。設備上的差異並不難克服。」

金魚胚胎的發育生物學優勢

太田欽也說,現代生物學家以果蠅和微生物育種進行遺傳與演化實驗,擴大時間維度來看,千年來金魚愛好者挑選、強化金魚外觀特徵的過程,可以比擬長時間的人擇實驗。

金魚不僅適合用來觀察人擇壓力如何影響成年生物的型態。太田欽也更想進一步探索,從胚胎階段的差異進行選擇,是否可能改變生物的型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田欽也提到,人工育種對發育與型態的影響力也展現在其他物種上,例如家犬與鴿子也被培育出許多特殊表型。但是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胚胎觀察不易,需要相當高的技術與成本。

相對於動物子宮與鳥類蛋殼內的胚胎,在透明卵囊中發育的半透明金魚胚胎,就是非常容易觀察的研究對象。只要有恰當的複式顯微鏡、解剖顯微鏡和顯微手術能力,金魚的胚胎從受精到孵化都可以全程順利紀錄,而且每次繁殖可以蒐集到上百筆資料。

現代顯微攝影技術搭配容易觀察的金魚胚胎,讓太田欽也可以拍攝清晰影片,在網路上生動地分享發育生物學知識。攝影:楊雅棠

自製影片 盼演化生物學跨過學院圍牆

除了將金魚研究成果發表在 Nature 等科學期刊,太田欽也同時努力當起「Youtuber」。他希望能將演化發育生物學、金魚飼育經驗、臨海研究站的學術特色,甚至是宜蘭的風光,透過網路傳達給大眾。

武漢肺炎導致的漫長隔離,是他學習影音製作的契機。最初他在百無聊賴之下看了大量影片,後來逐漸萌發「我也要拍自己的題材!」的企圖心。開始搜尋拍攝、後製、配樂等網路教學,在隔離的單人房中逐漸進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田欽也說,拍攝影片最重要的動機是「分享」。他解釋,「科學的頻道不管累積再多追蹤者,例如數十萬人追蹤的 Nature, Science, 觀眾也以科學領域工作者為主。現代知識逐漸朝向『專家』與『外人』的兩極化狀態發展,我不喜歡這樣的社會。」

如同他推進學術研究的方法,他也透過自學、自己組裝基礎設備如空拍機、手機等,在節省開支的情況下拍出了中研院同僚為之驚艷的影片。

太田欽也為臨海研究站拍攝的簡介影片,基本款空拍機呈現了頭城的舒暢美景。

在早已開始的人類世 何謂自然?

太田欽也熱衷以空拍影片介紹宜蘭的郊野與人文,但他對主流輿論的「自然環境」內涵存疑,他認為「自然」早已被人類行為大幅改變。自從農業擴張、工業革命發生,人類對環境與生物的改變程度早已無法恢復「自然原貌」。

他以金魚的馴化過程為例,從宋朝開始的愛好者,透過育種極力凸顯特殊形態,從沒有背鰭的「蛋種」,到眼周水泡足以遮蔽視線的「水泡眼」。都不是基於適應「自然」而進行的育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田欽也強調,「如果是宋朝或明朝人有今天的生物學工具,以他們的追求珍奇的育種態度,一定會用 CRISPR 編輯金魚基因,製造出更奇特的變異型態。」

他說,這樣的行為會在現代科學圈與社會輿論上遭到反對,「認為動物被修改基因、型態變異很可憐」,但人類採用動物進行藥物實驗或經濟用途時,也並未優先考慮「自然原則」。

太田欽也反問,「若是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將金魚修改回類似野生鯽魚的型態,更適應野外環境,這樣算是自然或不自然呢?」

建立科技倫理 而非堅守「自然」想像

他指出,金魚的馴化與育種反映著東亞社會的自然觀念,不同於西方基督教倫理的「人統御、保護自然」意識形態。可以促進人們反思,人類也身在其中的「自然」的標準是什麼?而非執著於保護想像中的自然「原狀」。

太田欽也強調,「本質化『自然』、建構一個保守不變的形象,不會幫助人們了解生物學。」

他認為,宋朝人、明朝人的自然觀念與今日不同;甚至現代人常引用的「道法自然」倡議者老子,他所提倡的自然,與現代許多人想像、意圖恢復的也是不同的自然。

背鰭退化、尾鰭倍增的蛋種雙尾金魚,是古代貴族最青眼有加的奇特型態之一。作者:清 馬文麟 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太田欽也建言,科學地面對人類因素影響世界各地生態的現實、建立基因科技的社會倫理與規範,都是比恢復建構出的「自然」意象更重要的生物學議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自日本和歌山縣鄉間的太田欽也說,長期駐守宜蘭頭城的臨海研究站不僅是因為設施與職位,也是因為此處環境與故鄉有幾分神似。

「但我不會說這兩個地方都很『自然』,在人們對我說『這裡很自然!』的時候。」太田欽也無奈地笑說,「想到周遭可以釣起吳郭魚的溪流、被整治疏濬成田園的原洪氾濕地,反而會讓我很疑惑彼此對『自然』的共識。」

1995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指出,現代已是由人類行為影響地質特性的人類世。此概念引起地質科學界激烈討論,從新石器時代、工業革命到核彈試爆頻繁的 1960 年代都有學者認為是人類世的開端。

最後由國際地層委員會的人類世工作小組投票決定,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與人類活動高速成長的20世紀中葉為人類世起點。

查看原始文章

參考資料

  1. Li IJ, Lee SH, Abe G, Ota KG. Embryonic and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he ornamental twin-tail goldfish. Dev Dyn. 2019 Apr;248(4):251-283.
  2. Abe G, Lee SH, Chang M, Liu SC, Tsai HY, Ota KG. The origin of the bifurcated axial skeletal system in the twin-tail goldfish. Nat Commun. 2014 Feb 25;5:3360.
  3. 太田欽也實驗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顯微觀點_96
16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從細微的事物出發,關注微觀世界的一切,對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充滿好奇,發掘蘊藏在微觀影像之下的故事。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左看右看 貓頭鷹、寶石竟是斑馬魚
顯微觀點_96
・2024/03/28 ・187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乍看以為是寶石結晶的斑馬魚肌纖維、如竹林屏風般的斑馬魚尾鰭,到似貓頭鷹的斑馬魚鏡像圖以及充滿生命力大樹般的斑馬魚神經樹突,每一幅影像都以斑馬魚為題,卻拍出不同的趣味。

本次 Taiwan 顯微攝影競賽八名優選獎中,就有四位得獎者是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陳振輝老師的學生。這些拍出技術與美感兼具作品的研究者,分別為 Uday Kumar、Marco De Leon、陳樂融和劉昱秀。

其中, 來自印度的 Uday Kumar 參加第一屆顯微攝影競賽至今,年年獲獎,更榮獲首屆金獎。而他的同儕,來自菲律賓的 Marco De Leon 也因受到他的啟發參賽,於今年獲得優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振輝老師實驗室主要以斑馬魚為樣本進行再生研究。他的學生們各自探索斑馬魚的不同組織或器官;有人專精於研究心臟、有人專門研究神經,有人則專門研究肌肉纖維。

Gems And Maturity Marco Pomida De Leon
Gems And Maturity Marco Pomida De Leon
生命之樹 劉昱秀

Uday Kumar 表示,由於每個人研究的方向不同,因此必須從基因工程到成長過程,各自「顧好」自己的斑馬魚。

這些攸關研究進度與實驗設計的斑馬魚,養殖在細生所地下室的魚房。數十個排列整齊畫一的魚缸,裡頭有著各式大小、不同生長階段和品系的斑馬魚。

為了能夠取卵進行基因轉殖,從養殖器皿到時間都必須加以控制。Uday Kumar 表示,除了一般魚缸外,養殖斑馬魚會再裝置一個多孔的產卵盒。晚上將公魚和母魚用隔板隔開,並保持環境黑暗,避免交配產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等到隔天上午將隔板拿掉,讓公魚、母魚相會,並利用光周期誘發產卵、受精後,必須將特製的產卵盒斜置,好讓受精卵下沉到魚缸底部。如此一來,也可避免斑馬魚將受精卵吃掉。

陳振輝老師實驗室專注於「多顏色細胞標誌技術」(Brainbow/Skinbow)。利用基因重組的方式,將紅、藍、綠三種不同色的螢光蛋白在個別細胞裡表現不同數量,依不同比例產生更多顏色來標誌不同細胞。

Uday Kumar 表示,要將目標基因注入細胞內,需要使用顯微注射技術,在立體顯微鏡下將注射管準確地插入受精卵中。

不過這對他來說,顯微注射已經是一件熟練到「像騎腳踏車」般簡單的事,一天注射超過 500 顆受精卵都沒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基因轉殖對這些研究者來說已是熟能生巧的事,但要建立新的基因轉殖魚仍然要花上漫長的時間,通常需要 6 個月到一年,品系才會逐漸穩定。以 Uday Kumar 於 2021 年獲得金獎的作品來說,就是花了兩年才培育出能以正確比例呈現美麗色彩的斑馬魚。

顯微攝影的每一幅作品除了呈現出精彩美麗的影像外,背後更蘊含著每一位研究者精湛的技術以及長久累積的研究心血。

583050
細生所地下室的魚房,有著各式大小、不同生長階段和品系的斑馬魚。攝影/楊雅棠
Uday Kumar使用立體顯微鏡。攝影/楊雅棠

斑馬魚小教室

斑馬魚(Danio rerio)是常見的模式生物之一,原分布於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等南亞淡水流域。其體長約 3 至 4 公分,雄魚體修長且背部呈淺橄欖黃色,雌魚體渾圓腹部較彭大;適合生長溫度為 23 至 28℃。

斑馬魚胚胎透明、發育期間短,容易觀察;且屬於脊椎動物,與人類有相似器官如心血管、神經等,加上基因組序列已解開,基因轉殖容易,種種優點使得牠成為非常適合作為遺傳研究及藥物篩選的脊椎動物模式。

查看原始文章

參考資料

  1. 顯微鏡下一抹彩虹,陳振輝,《中央研究院週報》第 1610 期
  2. 臺灣斑馬魚中心——中研院分支介紹,黃聲蘋,《中央研究院週報》第 1360 期
  3. 心臟、尾鰭與脊椎,那些以斑馬魚進行的「再生」研究
  4. 「從動物身上問對問題,就可以找到答案!」陳振輝談斑馬魚的超強再生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顯微觀點_96
16 篇文章 ・ 5 位粉絲
從細微的事物出發,關注微觀世界的一切,對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充滿好奇,發掘蘊藏在微觀影像之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