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壓力、過勞加速大腦老化——定期測驗腦年齡,守護腦部健康

careonline_96
・2022/07/14 ・221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兒呀,你有看到我的手機嗎?」王女士問。

「你剛剛放進皮包了呀。」女兒說。

「對耶,竟然會忘記。」王女士拍拍額頭說。

「你好像越來越健忘,而且反應變得比較慢。」女兒說,「應該要做個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管控自律神經,但自律神經一樣是透過大腦來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複雜,包括沒有辦法專心,身體出現疼痛、麻等症狀。

長期高壓過勞的腦部有點像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CPU 長期過量使用,而出現故障或效能低落,張凱茗醫師說,雖然可以運作但運轉速度變慢,患者可能覺得「好像變笨了?怎麼沒辦法處理原本可以順利完成的事情?」

所謂的「大腦年齡」就是使用一個客觀的測驗,去了解現在大腦大概處於怎麼樣的狀態,張凱茗醫師解釋,大腦功能可以分成很多面向,例如記憶力、專注力等。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與專注力會越來越退化,一般而言大腦功能在 20 至 30 歲是最好的狀態,過了 30 歲之後大腦功能將漸漸退化,所以會有大腦年齡的概念。

大腦年齡在某個年齡時,腦部在記憶力或是專注力會有一定的表現,張凱茗醫師說,腦年齡測驗的結果可能會超出或低於這個年齡層該有的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測驗發現腦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可能代表現在的腦部功能比同年齡、同教育程度的人更不好,張凱茗醫師說,腦部功能不好的原因可能是腦部退化、腦部創傷或腦部發炎等。

除了高壓、過勞之外,抽菸、飲酒過量也會加速腦部老化,張凱茗醫師提醒,較少社交、較少閱讀與較少思考的人,其腦年齡可能也會比實際年齡要來得高。

腦部保養重點提醒

想要維護腦部健康,請務必趨吉避凶,張凱茗醫師說,「趨吉」的意思就是要多動腦,包括下棋、打牌、打麻將都可以。平時要多點人際互動,包括社交、對話,都是對腦部的訓練。

要多社會參與,比如做志工、參加社團或宗教活動,張凱茗醫師說,社會參與也會讓我們的腦部處在比較愉悅、比較多互動的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避凶」的部分,就是去調整控制一些危險因子,張凱茗醫師說,例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的狀況,還有憂鬱症,憂鬱症會讓我們的腦年齡比實際年齡更高,必須積極治療。

定期測驗腦年齡,掌握腦部健康狀態

一般而言,建議 65 歲以上的長者,最好能夠定期做腦年齡測驗。張凱茗醫師說,除了年齡本身,如果主觀上感受到自己的改變,好比最近幾個月覺得反應、專注力、記憶力不好,尤其持續達 6 個月以上,就會認為腦部可能有狀況、腦年齡可能有變化,要接受進一步測驗。

張凱茗醫師說,目前已有一些可以測驗腦年齡的工具,例如 CogMate 腦年齡測驗,其完整版本 CBB,有 30 篇以上的國外論文,在一些系統性回顧也顯示具有一定的預測力,能夠回推腦年齡。

CogMate 腦年齡測驗類似撲克牌遊戲,遊戲規則不難,張凱茗醫師解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第一項是測「反應速度」,遊戲會自動翻牌,當看到翻牌的時候,要立刻按「是」。
  • 第二項是測「注意力」,遊戲會詢問卡片是紅色嗎?如果是紅色就要按「是」。
  • 第三項是測「視覺學習」,遊戲會持續翻牌,並詢問之前是否看過這張牌,有看過按「是」,沒看過按「否」。張凱茗醫師說,這是較困難的部分,因為撲克牌張數多,翻到第 20 張牌時,不容易記得前面看過哪些牌,所以有一定的鑑別力。
  • 第四項是測「記憶」,遊戲會持續翻牌,並詢問之前是否和前一張相同,相同按「是」,不同按「否」。這部分能夠檢測極短期記憶。

CogMate 腦年齡測驗透過簡單的撲克牌遊戲,主要能夠檢測反應速度與記憶力。大家可以自行檢測,也可以定期讓長輩做測試,了解腦部功能的狀況。

貼心小提醒

腦部功能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退化,患者本身可能不易察覺。

若觀察到家人、長輩有行為改變、記憶力變差、反應變慢等狀況,應盡快就醫檢查,不能視為單純的老化而置之不理。定期測驗亦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若算出來的腦年齡和實際的年齡差距越大,可至醫院諮詢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確認,以及早介入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51 篇文章 ・ 278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掌控注意力與動機:終結找不到東西的困擾!——《記憶決定你是誰》
天下文化_96
・2024/08/03 ・1563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我們總是找不到鑰匙?

讓我們想像一個日常中會發生的情況。你下班回家,用手機確認電子郵件,同時把鑰匙插入鑰匙孔,打開大門。你踏入家中,家裡那隻不久前才認養、還沒訓練好規矩的好動小狗撲過來,纏著你跳來跳去,搞得你身上沾滿狗兒的口水。

你聽到女兒的房間大聲傳出卡加咕咕樂團(Kajagoogoo)的歌曲,一小段極易琅琅上口的重低音合成流行音樂鑽進你的腦門。你疲憊的走進廚房,裡面有股腐臭味,告訴你昨晚忘記把垃圾拿出去。然後,忽然一個抽痛,提醒你要冰敷幾週前扭傷的腳踝。

現在,不要轉頭,試著回想你把鑰匙放在哪裡。如果你想起自己把鑰匙留在鎖孔上,那很好,但如果實在想不起來,你也並不孤單。你可能只是被太多事情轉移了注意力,一旦有一大堆訊息襲來,我們對單一事件的記憶會變得混亂。

有時候就是無法想起自己將物品放在哪裡。 圖/envato

更糟的是,當我們試圖回想自己最後把鑰匙放在哪裡時,會一一過濾各式記憶,包括自己以前曾放置鑰匙的所有地方,以及我們把鑰匙放在各個地方的各種不同情況,不管那些事件是發生在昨晚、上個星期,甚至去年。會有很多這樣的干擾,所以諸如鑰匙、手機、眼鏡、皮夾,甚至車子等常用的東西,我們經常忘記它放在哪裡。競爭的記憶那麼多,能夠記住這些東西放在哪裡才奇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破解記憶混亂:注意力如何幫助你記住重要細節

試著把記憶想像成一張桌子,上面雜亂的放滿皺皺的紙片。如果你把網路銀行的密碼隨手抄在這種紙片上,要重新找到這張紙片,不僅需要耗費一番努力和運氣,同時也在挑戰你的記憶力。這類經驗就像艾賓浩斯努力背誦的無意義三字母組,要找到當下所需的正確記憶,難度會不成比例的增加。

但如果你把密碼寫在一張亮眼的桃紅色便利貼,要找到就變得格外容易,因為桃紅色便利貼會從桌上所有其他紙片之中凸顯出來。記憶以同樣的方式運作。愈特殊的經驗愈容易記得,因為它會從所有其他記憶裡凸顯出來。

愈特殊的經驗愈容易記得,就像一張亮眼的便條紙。 圖/envato

那麼,要如何使記憶從我們堆滿雜亂事物的腦袋中凸顯出來呢?答案是「注意力」和「動機」。利用注意力,大腦能把我們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情提高優先順序。我們隨時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四周的諸多事物上,而環境裡發生的事情常常會吸引我們注意。

在前面描述的假想情況中,你的注意力可能短暫的放在鑰匙上,接著注意力就被門打開後遇到的許多事情給轉移。即使你留意著應該記住的重要事物(一小時後得去機場接妻子,你需要那串鑰匙,否則會遲到),也不見得能幫你建立特殊的記憶,足以對抗各式各樣吸引你注意的干擾(好動的狗、廚房裡的垃圾臭氣,或女兒房間傳出的樂團聲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就是「動機」登場的時候了。你需要利用動機來引導注意力,讓注意力鎖定在某個特定的事物上,好製造一個之後能找得到的記憶。下次你放下鑰匙這類經常找不到的東西時,花一點時間專注在當時和當地的某個獨特事物,例如檯面的顏色,或鑰匙旁邊那疊未拆封的信件。只要一點點專心的動機,就能對抗大腦忽略日常事件的天性,建立較為明顯的記憶,如此便有機會戰勝那些干擾的喧囂。

——本文摘自《記憶決定你是誰:探索心智基礎,學習如何記憶》,2024 年 7 月,天下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天下文化_96
142 篇文章 ・ 623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記憶是陣陣花香,玫瑰令人字字難忘
胡中行_96
・2023/03/06 ・180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灣的經典偶像劇《薰衣草》完結多年,片頭曲依然深植人心:「♪ 記憶是陣陣花香/♪ 我們說好誰都不能忘~」[1]〈花香〉的音律撩起劇情回憶,歌詞所述也真有幾分科學根據。當人將特定線索與學習的內容連結,便能在睡覺時以此線索鞏固對該內容的印象,即標的記憶再活化(targeted memory reactivation)。氣味和聲音,都曾被證實是有效的線索。[2]只是進一步探討如何運用氣味強化記憶的臨床試驗,沒分送浪漫的瓶裝薰衣草,倒是散發出玫瑰香氛的甜美氣息。

圖/Danie Franco on Unsplash

單字測驗

德國佛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的研究團隊,在大猩猩實驗編輯器(Gorilla Experiment Builder)這個雲端平台上,建立了線上教學課程。讓以德文為母語,且對日文一竅不通的受試者,學習日文單字。內容條列的 40 組德、日雙語對照詞彙,其涵蓋 20 組名詞,以及各 10 組的動詞與形容詞。兩種語言的每個單字,都超過兩個音節。日語方面,採用羅馬拼音,沒有平假名、片假名或漢字。測試香氛如何幫助記憶的數次期中和期末考,試題範圍皆限於此詞彙對照表[2]

分組聞香

這個研究的目的看似簡單,但是並非有鼻有腦,就能盛情參與。受試者不僅不可健忘、失眠或是嗅覺欠佳;聞香前 24 小時,還不得飲酒或使用鎮靜藥物。起先篩除條件不符的報名者,得到 195 名介於 18 至 35 歲之間的人受試。從走完整個臨床試驗的 183 人中,再扣掉某些未照規定聞香者,最後僅分析165份數據。[2]

受試者於頭3天學習、睡覺並參加期中考;結束學習階段後,在第 4、10 和 31 天,則各有 1 次期末考。此外,第 2、3 及 4 天,需額外填寫睡眠品質問卷。(如圖。)依照不同的聞香條件,他們被分為下列 4 組:[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無香組(N):全程呼吸一般空氣的對照組。[2]
  2. 學習暨睡眠組(LS):在花香中,背單字與睡覺。[2]
  3. 學習暨測驗組(LT):於背單字和考試時,享受花香。[2]
  4. 學習、睡眠暨測驗組(LST):背單字、睡覺及考試的三個階段,都有花香繚繞。[2]
聞香行程表:Q 指問卷;N、LS、LT 和 LST 則代表組別。圖/參考資料 2,Figure 1(CC BY 4.0)

分裝香氛

知名作家張愛玲曾寫道:「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3]臨床試驗力求公平精確,也不容三心二意。就怕像談感情做選擇,惹出不必要的變因。此研究統一採用美國綠葉牌(Greenleaf)玫瑰香氛袋,從一而終,一勞永逸。[2]

莎翁說,玫瑰換了名字,依然芬芳。[4][註]同理,香氛袋改變包裝,本質依然,氣味也應該不受影響。每個受試者都領到 3 只茶包,上頭以德文寫著「學習」、「睡眠」和「測試」,代表分別使用的時段。依據各組聞香的安排差異,有些茶包填入香氛內餡,其他的則塞把碎紙充數。比方說,LS 組考試的時候不聞香,他們的「測驗」茶包,就甭想有味道。[2]

美國綠葉牌玫瑰香氛袋。圖/Greenleaf(Fair use for news report.)

增強記憶

2023 年 2 月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德國研究團隊表示,在學習、睡眠和測驗時,都沉浸於玫瑰香氛之中的 LST 組受試者,比其他幾組多記得 8.5% 的單字。也就是說,暴露於玫瑰花香 3 天 3 夜以上,的確會增強記憶。儘管目前還不曉得,繼續下去到第幾天效果會到達極限,也不清楚香氛助長的記憶能維持多久,他們認為這無疑是個經濟實惠,且適用於日常生活的學習技巧。[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備註

《羅密歐與茱麗葉》第二幕第二場的臺詞原文:「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4]

  1. 滾石唱片 ROCK RECORDS(21 JUN 2012)「許紹洋Ambrouse Hui【花香】台視、三立偶像劇『薰衣草』片頭曲 Official Music Video」YouTube.
  2. Knötzele J, Riemann D, Frase L, et al. (2023) ‘Presenting rose odor during learning, sleep and retrieval helps to improve memory consolidation: a real-life study’. Scientific Reports, 13, 2371.
  3.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白鹿書院公益圖書館(Accessed on 14 FEB 2023)
  4. Shakespeare W. ‘Romeo and Juliet, Act 2, Scene 2’. myShakespeare. (Accessed on 14 FEB 20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7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1

6
4

文字

分享

1
6
4
呼麻仔 vs 醉鬼,誰的呈堂供證更可信?來瞧瞧使用大麻與酒精後的「記憶力考驗」!
安比西林_96
・2021/11/05 ・305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試著想像以下情境:你是一名身負重任的警官,正為了揪出一起重大罪案的真凶而焦頭爛額。幸運的是,案發現場正好有兩位目擊證人,也許可以提供成為破案關鍵的口供及指證;不幸的是,案發當時他們的意識都不甚清醒——一位吸了大麻茫茫然,另一位喝了酒醉醺醺。最棘手的情況發生了,當兩人給出的情報有出入,呼麻仔和醉鬼,你到底該相信誰?

以上情境純屬假想,但在犯罪最前線,大部分涉案者有相當高的機率,都處在藥物或酒精的作用下。因此,探究酒精和常用的藥物(如大麻)怎麽影響人的認知功能,尤其是記憶力,便是科學家非常感興趣的課題。

大麻,不止讓你又嗨又飄飄然

事先聲明,大麻在台灣可是二級毒品,不管是意圖製造(沒錯,種也不行)、運輸、販賣、施用都是違法的哦!不過在荷蘭、捷克、加拿大、美國科羅拉多州等地,在法律規範內使用、吸食大麻是合法的。

大麻含有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及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兩種大麻素(Cannabinoids)。前者具有精神活性,是讓人又嗨又飄飄然的迷幻成分;後者則不具精神活性,因此沒有精神作用,但可以緩解肌肉疼痛、焦慮和癲癇等症狀。使用上有疑慮,但又兼具醫療價值的特性,讓大麻成為爭議的主角。

大麻該不該合法化,不是今天的重點,但我們還是可以瞭解一下大麻如何影響記憶能力。記憶的過程,包含了編碼(Encoding)、儲存(Consolidation)和檢索(Retrieval);檢索提取記憶又可分成回憶(Recall)和再認(Recognition)兩種。回憶指的是沒有任何線索之下,靠自己回想尋找相關的記憶;再認則是經由接收到的外在刺激,去辨識、檢驗這些刺激項目是不是已經編碼、儲存的記憶。過去研究指出,吸食大麻者不管在回憶或再認上,準確率都有所降低,甚至可能出現不實的記憶。這可能與大麻促進人的精神活動,造成不相關的聯想所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酒精,可以ㄎ一ㄤ到讓你忘光光

相較於大麻,酒精飲品可謂隨處可見,年滿十八到附近的超商就可以取得,完全合法。喝醉不僅降低衝動行為的閾值、讓人變得 ㄎ一ㄤ ㄎ一ㄤ der,酒精裡的乙醇分子也會阻礙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干擾記憶形成的過程。

一般而言,血液酒精濃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越高,記憶損害的情況越嚴重。從片段式的斷片(Fragmentary blackouts),即在回憶某個事件時出現部分缺失,到徹底忘記、即使被給予提示也想不起整個事件的完全斷片(En bloc blackouts),都可能隨著酒醉程度提高而發生。

What Happens To Your Brain When You Get Blackout Drunk? 來源/YouTube

科學家怎麼做研究?到「咖啡館」和酒吧堵人啊!

無獨有偶,兩份在丹麥進行的研究,為了測試大麻和酒精對記憶力的影響,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以下稱為大麻實驗及酒醉實驗)。研究者都將受試者分成「清醒組」跟「受大麻/酒精影響組」,並讓這兩組人看完一部犯罪現場的短片後,測試他們記憶能力的差異。

為了找到充足樣本數的受試者,研究者不約而同地到「咖啡館」和酒吧堵人。酒吧賣的是酒,可以找到酒醉程度不一的受試者,這點毋庸置疑;但在荷蘭,咖啡館(coffee shop)賣的可不是咖啡,而是可以合法購買和體驗大麻的場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項實驗的大致流程相似,但在細節設計上不同。大麻實驗中,受試者在看完影片後,會先完成一個數獨遊戲,再當場由研究者進行記憶能力的問題測試;影片內容是一起發生在超商的搶劫案。在酒醉實驗中,受試者觀看的是一部肇事者視角的入屋盜竊案影片,並在三到五天後,才會收到針對記憶能力的問卷,自行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測試。

此外,研究者能用呼吸測醉器算出血液酒精濃度,將受測者定義為清醒組、中度醉酒組和高度醉酒組;但大麻的用藥程度無法直接透過儀器測得,因此研究人員只能以受試者回報的劑量,來判斷有無受大麻影響,並依此分成兩大組別。

酒醉實驗受試者所觀看的犯罪影片。來源/YouTube

呼麻仔 vs 醉鬼的記憶力大 PK!

  • 第一回合:沒有提示的回憶試驗

兩項實驗的第一階段,都是在不提供任何提示線索之下,要求受試者自由不受限地去盡可能回憶、描述有關影片的所有細節。

不出意料的,受大麻/酒精影響組所能回憶的正確細節,明顯比清醒組來得少。不過大麻實驗中,使用劑量並沒有和記憶細節的錯誤率有顯著相關;酒醉實驗中,血液酒精濃度越高,記憶的完整程度與準確率就越低,比起清醒組,記憶的正確細節少了 3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第二回合:有提示的人像辨識或問題試驗

大麻實驗的第二階段,是一連串有提示的問題,以及偵察中常出現的經典場景——讓嫌疑犯排排站,再由目擊證人從中找出真凶的列隊指認(Lineup identification)。研究人員提供一系列人像照片,讓受試者找出混雜其中的超商搶劫犯。在酒醉實驗中,受試者則必須回答「肇事者是怎麽進到屋內?」「他偷了哪些東西?」等等具有提示性的問題。

實驗結果發現,清醒的人和有抽大麻的人,在列隊指認中表現並沒有顯著差異。這説明在再認的記憶檢索能力上,即使受大麻影響,受試者也不會出現錯判犯人的傾向。

列隊指認(Lineup identification)是犯罪偵查的手法之一。圖/Freepik

酒醉實驗中,在有提示的情況下,酒醉組記得的正確細節率,與清醒組的差異縮減至 21%。研究人員原本假設存在酒精短視現象(Alcohol myopia),即在酒精影響下,人只會專注於特定事物上,只記得事件重點而非周邊細節。但測試顯示,醉酒的受試者甚至在被問起影片中的關鍵(例如被偷走的是一臺筆電),也想不起來。有些高度醉酒者還出現記憶偏誤,犯人明明是用開鎖器進屋,受試者卻回答使用的是撬棍。

針對這樣的情形,研究者提出兩個可能的解釋:一是受試者因酒醉出現了片段式斷片,所以編造了不實的細節;另一種可能是,受試者受到來源混淆(Source confusion),把影片中出現的元素與其他偶發事件混淆,造成記憶扭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終的獲勝者是誰?

就記憶能力測試大比拼結果來看,呼麻仔的記憶可信度似乎比酒鬼,稍微高那麽一點點。過這兩項實驗到底還是存在差異與局限,不可以如此簡單粗暴地斷言。大麻實驗中,礙於倫理和操作困難,研究人員無法得到精確的大麻使用劑量,以及使用大麻後與進行記憶測試之間的時間差;而酒醉實驗使用回收問卷,而非當場驗收的方式,也可能造成受試者自行回答時出現的偏誤。

雖然這兩項研究都各有各的限制,但因為所有受試者,都是在沒有實驗人員干預的自然情況下攝入大麻或酒精,所以比起過往的室內實驗,更貼近真實世界中的情況。而兩項實驗的有趣結果,也為大麻和酒精如何影響人的記憶能力,提供了可以繼續發想深究的方向。

延伸閲讀

酒精在身體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關於酒科學的十個問與答!

大麻究竟有多可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Effects of cannabis on eyewitness memory: A field study
  2.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Crime‐related Memories: A Field Study
  3. 透視大麻 1》多圖帶你認識「亦正亦邪」的大麻
  4. 血液酒精濃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安比西林_96
10 篇文章 ・ 9 位粉絲
本職為生態環境領域的可撥煙酒生。 不定時掉落科普文章。 大家一起嗑科科(❍ᴥ❍ʋ)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壓力、過勞加速大腦老化——定期測驗腦年齡,守護腦部健康
careonline_96
・2022/07/14 ・221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兒呀,你有看到我的手機嗎?」王女士問。

「你剛剛放進皮包了呀。」女兒說。

「對耶,竟然會忘記。」王女士拍拍額頭說。

「你好像越來越健忘,而且反應變得比較慢。」女兒說,「應該要做個檢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腦部負責掌管全身,可說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但是腦部功能可能會逐漸退化。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張凱茗醫師指出,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加快腦部退化的速度,像是大家常聽到過度勞累或高壓的生活,可能會影響腦部功能,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雖然我們沒辦法用意識去管控自律神經,但自律神經一樣是透過大腦來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非常複雜,包括沒有辦法專心,身體出現疼痛、麻等症狀。

長期高壓過勞的腦部有點像電腦的中央處理器 CPU 長期過量使用,而出現故障或效能低落,張凱茗醫師說,雖然可以運作但運轉速度變慢,患者可能覺得「好像變笨了?怎麼沒辦法處理原本可以順利完成的事情?」

所謂的「大腦年齡」就是使用一個客觀的測驗,去了解現在大腦大概處於怎麼樣的狀態,張凱茗醫師解釋,大腦功能可以分成很多面向,例如記憶力、專注力等。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與專注力會越來越退化,一般而言大腦功能在 20 至 30 歲是最好的狀態,過了 30 歲之後大腦功能將漸漸退化,所以會有大腦年齡的概念。

大腦年齡在某個年齡時,腦部在記憶力或是專注力會有一定的表現,張凱茗醫師說,腦年齡測驗的結果可能會超出或低於這個年齡層該有的表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測驗發現腦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可能代表現在的腦部功能比同年齡、同教育程度的人更不好,張凱茗醫師說,腦部功能不好的原因可能是腦部退化、腦部創傷或腦部發炎等。

除了高壓、過勞之外,抽菸、飲酒過量也會加速腦部老化,張凱茗醫師提醒,較少社交、較少閱讀與較少思考的人,其腦年齡可能也會比實際年齡要來得高。

腦部保養重點提醒

想要維護腦部健康,請務必趨吉避凶,張凱茗醫師說,「趨吉」的意思就是要多動腦,包括下棋、打牌、打麻將都可以。平時要多點人際互動,包括社交、對話,都是對腦部的訓練。

要多社會參與,比如做志工、參加社團或宗教活動,張凱茗醫師說,社會參與也會讓我們的腦部處在比較愉悅、比較多互動的狀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避凶」的部分,就是去調整控制一些危險因子,張凱茗醫師說,例如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的狀況,還有憂鬱症,憂鬱症會讓我們的腦年齡比實際年齡更高,必須積極治療。

定期測驗腦年齡,掌握腦部健康狀態

一般而言,建議 65 歲以上的長者,最好能夠定期做腦年齡測驗。張凱茗醫師說,除了年齡本身,如果主觀上感受到自己的改變,好比最近幾個月覺得反應、專注力、記憶力不好,尤其持續達 6 個月以上,就會認為腦部可能有狀況、腦年齡可能有變化,要接受進一步測驗。

張凱茗醫師說,目前已有一些可以測驗腦年齡的工具,例如 CogMate 腦年齡測驗,其完整版本 CBB,有 30 篇以上的國外論文,在一些系統性回顧也顯示具有一定的預測力,能夠回推腦年齡。

CogMate 腦年齡測驗類似撲克牌遊戲,遊戲規則不難,張凱茗醫師解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第一項是測「反應速度」,遊戲會自動翻牌,當看到翻牌的時候,要立刻按「是」。
  • 第二項是測「注意力」,遊戲會詢問卡片是紅色嗎?如果是紅色就要按「是」。
  • 第三項是測「視覺學習」,遊戲會持續翻牌,並詢問之前是否看過這張牌,有看過按「是」,沒看過按「否」。張凱茗醫師說,這是較困難的部分,因為撲克牌張數多,翻到第 20 張牌時,不容易記得前面看過哪些牌,所以有一定的鑑別力。
  • 第四項是測「記憶」,遊戲會持續翻牌,並詢問之前是否和前一張相同,相同按「是」,不同按「否」。這部分能夠檢測極短期記憶。

CogMate 腦年齡測驗透過簡單的撲克牌遊戲,主要能夠檢測反應速度與記憶力。大家可以自行檢測,也可以定期讓長輩做測試,了解腦部功能的狀況。

貼心小提醒

腦部功能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退化,患者本身可能不易察覺。

若觀察到家人、長輩有行為改變、記憶力變差、反應變慢等狀況,應盡快就醫檢查,不能視為單純的老化而置之不理。定期測驗亦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若算出來的腦年齡和實際的年齡差距越大,可至醫院諮詢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確認,以及早介入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551 篇文章 ・ 278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