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家多少都有領過零用錢,用來買零嘴、飲料、或是參考書…等。那麼,你還記得你是從幾歲開始領零用錢?多久領一次?每次領了多少嗎?如果你有好好記得的話,那可說是從小就有好好被教育理財觀念呢!
「布萊恩兒童商學院」位於新北市林口區,在創辦人布萊恩老師的引領下,如今是全台最大的兒童財商教育機構。這次特別邀請布萊恩老師來到泛泛泛科學 Podcast,聊聊他對孩童理財的想法。
零用錢的好處 vs. 壞處
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布萊恩老師」表示,給予孩子零用錢有兩項好處:第一是建立理財觀念,讓孩子學會適當分配有限的零用錢,購買想要的物品;第二是建立儲蓄觀念,讓孩子設定存錢目標,忍住衝動購物的欲望,如此就能更珍惜得來不易的零用錢,並且在成功買下對他們來說相當「貴重」的物品後,從中獲得成就感。
雖然零用錢通常是定期定額提供,但也有不少家長不定期以金錢作為誘因,鼓勵孩童多做家事,以換取額外的零用錢。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太好了!這樣就能讓排斥做家事的孩子動起來了!」然而,布萊恩老師指出,這容易造成孩童價值觀偏差,畢竟家事本來就是家庭成員應該共同分攤的責任,而不該是為了換取額外的金錢利益。
除了零用錢之外,孩子在農曆新年期間收到的大筆壓歲錢,也讓許多家長傷透腦筋。有些家長以「保管」之名,私吞孩子的壓歲錢,也有些家長將這筆錢存進替孩子開設的帳戶。無論如何,布萊恩老師都建議家長能藉此進行機會教育,不斷宣導儲蓄、分配及投資的概念,讓孩子明白有錢不一定要花,還可以用來做其他效益更大的事。
如何從小開始學習理財?
但是,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如此費盡唇舌教導理財觀念,真的有用嗎?肯定有!因為理財最關鍵的就是學習設定目標,而這是不分年齡都能做到的,當然也包括孩童。
如果想要設定理財目標,記帳是不可或缺的步驟。布萊恩老師提到,記帳是最能夠追蹤收入與支出的方法。家長可以指導孩子簡單記錄零用錢流向,並且進一步規劃預算,量身打造金錢該去的地方,便能幫助他們存到足夠買下目標商品的金額。
布萊恩老師更建議從小開始學習投資,比如孩童若到了中高年級,便可以投入小額數字,開始接觸零股。他曾經替小孩買蘋果股票,讓他們成為「股東」、「複利滾存」累積財富、認識「資產」與「負債」的概念。他也笑稱,當時蘋果股市大跌,5 歲兒子還問他是否要「逢低加碼」,令他相當吃驚。
布萊恩兒童商學院都在做什麼?
布萊恩兒童商學院成立於 2014 年,迄今邁入第 7 個年頭。商學院透過各式體驗課程,讓兒童在玩樂中培養財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FQ)。「財商」指的是管理財務、投資理財的智商,與年齡沒有直接關聯性。即使是大人,也未必有足夠的財商,判斷金錢使用的輕重緩急。
因此,商學院針對 4 歲孩童到 18 歲青少年開設課程,運用話劇演戲、闖關遊戲等方式,帶領孩童認識「財商」觀念。例如:學習如何使用金錢,以及區分「需要」與「想要」的差別。過往,商學院便以童話《小紅帽》,講述大野狼哄騙小紅帽購買商品的故事,藉以讓孩童分辨哪些商品是他們「想要」的,哪些才是真正「需要」的。明(2022)年也將推出愛瑪尼財商桌遊課程,以桌遊作為教具,讓孩童認識存錢儲蓄、規劃支出的重要性。
課程也有教導孩童如何面對藝人代言商品的廣告手法,避免掉入廣告陷阱而散財。此外,因為希望家庭理財觀念一致,商學院也特別替家長開設課程,讓家長反思自身金錢觀念是否正確,包括:不要灌輸小孩「錢很髒」,或在小孩面前抱怨錢難賺等等——諸如此類的舉動,都容易誤導孩童的金錢觀念。
日前,布萊恩老師在網站撰寫文章〈那些五倍券可以教孩子的事〉,建議家長讓孩童了解發放五倍券的意義,不僅是給他們「錢」,更要讓他們了解使用「權」,及早建立金錢觀,從生活中學習理財,讓理財成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