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番茄或茄紅素也無法抗癌

PanSci_96
・2012/12/16 ・1055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499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大衛.阿格斯 / 譯者:陳婷君

如果我們拿一千人在特定時間後不攝取茄紅素的樣品,再用茄紅素營養品來重複這項實驗〈最好做兩個接連進行的實驗:一個使用藥丸,另一個使用富有茄紅素的食物〉,然後我們把結果的數據跟大型心血管結果的資料相對照,我們就能問:茄紅素含量高者和茄紅素不足者,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什麼不同?像這樣的相關研究可以產生引導數據,供所需的未來研究使用。如此我們就可以更精確得知,誰能從營養素當中得益,比如說番茄裡最重要的茄紅素。

我選擇了茄紅素,是因為這個營養素常被當作抗癌養分的英雄,這也是吃番茄的主要原因。但茄紅素跟其他許多營養界的寵兒一樣,並沒有研究可以證實這樣大肆宣傳的療效, 哈佛大學發表的頭條就說明了一切:「茄紅素和番茄:無法抗癌」。

這是針對二○○七年九月發表的一項研究而來,這項研究包含了八個國家的兩千名參與者,結論是:像茄紅素這樣的類胡蘿蔔素並不能預防前列腺癌。其中有不少研究人員來自英國牛津大學,他們發現,高劑量的類胡蘿蔔素能減少六十%現有腫瘤發展成末期前列腺癌的風險,他們卻也註明了類胡蘿蔔素對疾病的早期發展發生率並沒有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食品藥物管理局檢驗了八十一項茄紅素的研究,結論是沒有任何一項研究具有可靠證據,可證明服用茄紅素和罹患前列腺癌風險之間有任何關聯。他們也檢視了攝取番茄的三十九項研究, 找到非常有限的證據來證明番茄和番茄製品可以減少罹癌風險。

這並不是說,今晚用番茄製作的大蒜茄汁醬雞肉或義大利麵就沒有價值。這樣美味的餐點可能會對我們有其他的益處,但跟茄紅素沒有關係。所以,請盡量享用健康的一餐吧,不用太過相信什麼制癌、抗癌的神奇妙藥這類想法。

資料來源:
Key TJ, Appleby PH, Allen NE, et al. Plasma Carotenoids, Retinol, and Tocopherols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in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7;86:672–81. PMID: 17823432.

延伸閱讀:
Peters U, Leitzmann MF, Chatterjee N, et al. Serum Lycopene, Other Carotenoids,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in the 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Cancer Screening Trial.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 2007;16:962–68. PMID: 1750762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Kavanaugh CJ, Trumbo PR, Ellwood KC.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s Evidence-Based Review for Qualified Health Claims: Tomatoes, Lycopene and Cancer.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7;99:1074–85. PMID: 17623802.

本文摘錄自《無病時代:終結盲目醫療、無效保健,拒絕在病痛中後悔!》,漫遊者文化出版。只要在12/31日前回答天天問的問題「[贈書天天問]你聽過最唬爛的保健食品是什麼?為什麼唬爛?」就有機會獲得《無病時代》新書一本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62 篇文章 ・ 240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復發淋巴瘤的希望之光:ADC 治療的革新突破
careonline_96
・2024/10/21 ・2212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照護線上

肺癌後又罹淋巴瘤!復發靠突破性治療–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續命

「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簡稱 DLBCL,是一種有機會治癒的疾病,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曾碰過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患者,他的淋巴瘤在第一線治療緩解多年後又再復發。」林口長庚醫院血液科施宣任醫師表示,「患者過去曾因罹患肺癌切除過肺臟,身體狀況難以承受自體幹細胞移植,面臨治療選擇相當有限的困境,狀況一度很不樂觀。」

幸運的是,當時針對 DLBCL 淋巴瘤的突破性新治療–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剛好核准通過。根據臨床試驗數據,針對復發的病患,若於治療時再加上 ADC 藥物,完全反應率是傳統化療的兩倍,整體存活期更較傳統化療增加將近三倍!因此當時在討論後,立刻幫患者將 ADC 藥物加入治療組合中,後續也順利地達到完全緩解快一年,目前沒有復發跡象,持續門診追蹤。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治療不能等
圖/照護線上

台灣常見淋巴瘤 DLBCL 惡性度高!復發具抗藥性急需新治療突破

DLBCL 是台灣最常見的淋巴瘤。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台灣一年新增超過四千例淋巴癌個案中有九成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超過一半是惡性度很高的 DLBCL,不僅進展快速,且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因此治療要越快越好,盡量避免等待空窗期。

施宣任醫師強調,「不像一些小細胞的低惡性度淋巴瘤可以等症狀明顯再治療,大細胞病變通常來勢洶洶,像 DLBCL 雖然會因為分期等因素,治療選擇上略有差異,但基本就是完全不能等!」過去 DLBCL 標準的第一線治療為化療藥物再加上 CD20 單株抗體的『免疫化學治療』,除化療毒殺腫瘤細胞外,同時藉由單株抗體直接促使帶有 CD20 的 B 細胞死亡達到緩解的效果。「大約 5~6 成的病患接受免疫化學治療後可以達成長期完全緩解也就是痊癒;剩下無法完全緩解的這群病患,又被稱作頑固型 DLBCL 淋巴瘤,因為已經對第一線藥物產生抗藥性,治療上較為棘手,需要更有效的新藥物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雙管齊下,結合單株抗體+化療
圖/照護線上

ADC 治療雙管齊下 提升療效降低副作用 健保已開放第三線給付

ADC 是經臨床試驗證實有效 DLBCL 淋巴瘤治療的新突破選擇。ADC 藥物的『複合』二字,指的就是單株抗體與化療的結合,藉由單株抗體對腫瘤的精準指向性,將化療藥物直接送到腫瘤身邊,進行毒殺。施宣任醫師進一步解釋,「ADC 藥物的專一性優勢,除了讓治療效果更顯著外,相較傳統化療沒有目標性地作用,ADC 藥物透過單株抗體可達成如同讓淋巴瘤細胞直接把化療吞進去的效果,自然副作用也降低很多,病患比較少感覺噁心、想吐、掉髮等。」

臨床研究顯示,ADC 藥物合併免疫化學治療一起使用後,能夠增加頑固型或復發淋巴瘤病人的整體存活期和完全反應率,並具有更長的療效持續時間。「整體存活期約增加近3倍、達成完全反應的機率則增加2倍以上,對已產生抗藥性的病人來說,這樣的數字實屬難能可貴。」施宣任醫師指出,因此美國 NCCN 治療指引也建議,符合特定條件的 DLBCL 淋巴瘤病人,可優先考慮接受 ADC 藥物的治療組合。

「台灣的醫療基本都是與國際同步,特別會參考美國的作法,因此健保署也於今年(113年)2 月將 ADC 納入 DLBCL 淋巴瘤第三線給付,讓患者能夠在減輕經濟負擔的狀態下,快速接受與國際同步的最新治療。」

ADC藥物或健保給付:提升頑固型或復發DLBCL反應率
圖/照護線上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治療與日常照護小提醒

現今 DLBCL 淋巴瘤的治療已朝多元選擇邁進,但免疫化學治療仍是重要的骨幹治療。施醫師提醒,包括 ADC 藥物等不同治療組合,都會搭配不同的化學藥物,毒性雖有高有低,但都可能造成免疫力低下,因此治療期間,應盡可能降低感染的機會,避免出入人潮較多的公共場所;近期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症疾病也較盛行,DLBCL 的病人更應提高警覺,小心預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肝癌末期奇蹟逆轉!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藥物創新突破
careonline_96
・2024/09/18 ・287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照護線上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的出現,讓原本許多瀕臨絕境的肝癌晚期患者又再找到一線生機,甚至是原本肝癌多處轉移、破裂、復發等較致命的情況,都有機會控制到癌指數完全正常!」

童綜合醫院外科薛冠群醫師分享幾例十分棘手的肝癌晚期案例,「一例為手術後又發現橫膈膜上有7、8顆腫瘤轉移,因為基本上有轉移就表示癌細胞侵襲性高,復發風險度高,即使手術切除後也很難控制,但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藥物後,目前存活已超過一年,不僅癌指數都維持正常,多次追蹤的電腦斷層影像上也都沒有再發現腫瘤,可以說是控制住了腫瘤;另外兩個肝癌晚期案例,則都是發現腫瘤時就已破裂出血休克,癌指數非常高,甚至其中一例還高達16萬多!在先經栓塞或是手術處理後,雖然保住性命,但術後仍產生多處轉移情況,透過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後數月,奇蹟似地讓2人的癌指數都降到幾乎正常,而且幾乎在後續影像檢查中已找不到存活的腫瘤。」

薛冠群醫師分析,「過往面對中晚期肝癌多次復發、血管侵犯、肝外轉移等棘手情況時,大多只能反復進行局部治療,但因為無法將癌細胞消滅殆盡,往往陷入一再復發的困境,患者最後甚至對治療感到疲憊並失去信心;而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問世後,透過此有效的全身性組合療法,終於有機會將手術切除後一再復發、栓塞塞不死、電燒燒不盡的癌細胞趕盡殺絕,避免一再復發、重複多次局部治療導致肝臟承受不住造成肝衰竭的惡性循環,甚至有機會接受根除性治療,讓肝癌晚期患者能重拾治癒希望。」

接受根除性治療大不易! 肝癌晚期治療反應率亟待提升

薛冠群醫師指出,「肝癌初期通常無症狀,等出現黃疸、腹脹等現象,往往病情已較嚴重,台灣約有一半以上肝癌病人確診時為中晚期,也因此導致肝癌長達 43 年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由於肝癌晚期腫瘤已過大、血管侵犯、甚至已轉移至其他部位,故患者大多無法直接進行手術或是肝臟移植等根除性治療移除腫瘤,僅能透過全身性藥物治療,盡量縮小腫瘤,但過往傳統單一標靶治療成效有限,反應率可能低於 10%,因此手術可能性極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機轉相乘!免疫治療 X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 毒殺肝癌藥效更佳

所幸隨著醫藥的進步,免疫藥物的出現大幅改變了肝癌晚期的命運。其中,免疫治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使用的組合,更是大幅提高腫瘤反應率,有效的縮小腫瘤大小,提高存活率,增加後續接受根除性治療如手術,甚至是肝臟移植的機會!薛冠群醫師表示,「以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治療時,反應率較高,有較高機會能顯著縮小腫瘤,延長病人存活期,甚至使部分患者的肝癌腫瘤消退至可手術切除的狀態,增加根除性治癒機會。」

機轉相乘!免疫治療X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
圖/照護線上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組合中的免疫藥物為 PD-L1 抑制劑,「人體免疫細胞原本具有辨識並毒殺癌細胞的能力,但當肝癌細胞上的 PD-L1 與T細胞上的 PD-1 接合時,會使 T 細胞失去活性而停止攻擊;此時,藉由免疫治療 PD-L1 抑制劑,就能阻斷上述接合,使 T 細胞“醒”過來,重新毒殺癌細胞。」

薛冠群醫師進一步指出,「在免疫治療 PD-L1 抑制劑外,再加上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時,更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因為肝癌腫瘤會刺激血管新生以獲取更多血液供養,此時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不僅可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阻止腫瘤長大,還可改善肝臟的腫瘤免疫微環境,讓併用的免疫治療能順利進入患處,發揮藥效,因而大幅提高反應率。」

免疫治療X抗血管新生標靶延長整體存活期期
圖/照護線上

權威 NCCN 治療指引列優先推薦 健保開放肝癌晚期第一線就給付

上述免疫治療 PD-L1 抑制劑與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併用的加乘效果,經大型臨床試驗證實,有機會將原本僅 12% 的腫瘤反應率,提升達 30% 之多,同時減少 3 成多的死亡與 4 成的疾病惡化風險,增加近 6 個月的整體存活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所達成的反應率提升,也表示後續能接受根除性治療機率的提升,給予肝癌晚期病患更多爭取痊癒的機會,因此國際權威 NCCN 及 AASLD 肝癌治療指引均將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列為肝癌晚期第一線治療優先推薦。

「我國健保也從善如流,自 2023 年 8 月開始,只要符合給付條件者,晚期肝癌第一線就可申請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給付,病人不需要再自費,大大減輕經濟負擔!」薛冠群醫師提醒肝癌中晚期患者與家屬,「目前健保放寬到第一線就給付,讓反應率高的藥物及早使用這件事更無負擔,所以別忘了主動與醫師討論,制定最適合自身的治療計畫。」

權威NCCN治療指引列優先推薦 健保開放肝癌晚期第一線就給付
圖/照護線上

肝癌晚期治療—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重點整理

一、 免疫治療 PD-L1 抑制劑能喚醒免疫 T 細胞活性,重新毒殺癌細胞;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則可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阻止腫瘤長大,並改善肝臟的腫瘤免疫微環境,讓併用的免疫治療能順利進入患處,發揮藥效進而大幅提高反應率。

二、 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有機會將反應率提升至 30%、減少 3 成多的死亡與 4 成的疾病惡化風險,增加近 6 個月的整體存活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 國際權威 NCCN 及 AASLD 肝癌治療指引將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列為肝癌晚期第一線治療優先推薦。

四、 2023 年 8 月起,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已納入肝癌晚期第一線健保給付,提醒患者與家屬可主動與醫師討論用藥,制定最適合自身的肝癌晚期治療計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攝護腺肥大知多少?症狀治療全解析
careonline_96
・2024/06/28 ・245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問:請問什麼是攝護腺肥大?

蔡承翰醫師:攝護腺是男性所特有的器官,位於膀胱與尿道之間,隨著年齡增長,或是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攝護腺會逐漸增大,根據統計,在 50 歲以上,大約有 50% 的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隨著年紀的增加,攝護腺肥大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

提問:請問攝護腺肥大會有哪些症狀?

許自翔醫師: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可能因為所造成的阻塞,解小便的情況,會變得比較細、比較慢,需要額外出力才可以把小便解出來,解小便一開始可能會等比較久,才會解尿出來,而且解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有斷斷續續、滴滴答答的情況,長期阻塞的症狀,也有可能會導致病人變得比較頻尿、急尿,甚至會伴隨急迫尿失禁,晚上有可能因為這樣,會需要起來數次的上廁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問:請問攝護腺肥大該如何治療?

蔡承翰醫師:如果是輕微的攝護腺肥大,通常藥物治療就能夠有良好的效果,藥物作用的機轉,主要是放鬆我們的攝護腺,讓尿液可以順利的解出,但是攝護腺,隨著日益增大,可能會造成解尿困難的症狀,較嚴重的攝護腺肥大,可能會有尿滯留的情況,而尿滯留可能進一步會導致感染,或是膀胱結石的生成,造成血尿,更加嚴重的攝護腺肥大,所造成的尿滯留,甚至會造成尿液的逆流,影響到腎臟的功能,這些都是不可逆的傷害,如果有這些症狀的時候,可能就會考慮利用手術進行治療。

提問:請問手術的方式有哪些?

許自翔醫師:手術處理主要是移除攝護腺肥大造成阻塞的腺體,過往是以雙極電刀,或是雷射的方式處理,手術進行的方式,主要是切割氣化,或是使用剜除的方式,來移除肥大的腺體,不過手術都有可能會伴隨一些併發症,剛手術完可能會有血尿、尿路感染,或是解尿疼痛的情況,手術過程因為有一些跟勃起功能相關的神經,在攝護腺的周遭,所以手術完少數病人,可能會有勃起功能的問題,可能會覺得硬度沒有過往這麼好,也因為有傷口的關係,在術後的幾個月傷口恢復的過程,也有可能會造成尿道,或是膀胱頸的狹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問:如果患者擔心會出現逆行性射精,或影響勃起功能,可以有什麼樣的選擇?

蔡承翰醫師:傳統在治療攝護腺的手術,不管是使用刮除,或是使用雷射剜除,因為會有熱能的傷害,會導致術後會出現勃起功能不良,或是逆行性射精的問題,而近年來有新發展出攝護腺的拉開術,它是用不同的原理,我們的攝護腺其實就像是窗簾一樣,它擋住了尿液流出體外,利用攝護腺的拉開術,就是在攝護腺內植入 4 到 5 個小小的植入物,就如同把窗簾拉開一般,讓尿液可以順利的流出,利用這種方式,就可以保留病人的性功能。

提問:請問哪些患者可以考慮攝護腺拉開術?

許自翔醫師:攝護腺拉開術主要優勢是術後恢復很快、手術時間短,採用舒眠麻醉就可以進行,術後也不會有太常血尿的情況,術後的尿管置放,通常都是在一天以內就可以移除,所以特別適合兩種病人,一種是在意性功能,需要術後可以立刻恢復日常生活,回到工作崗位的病人,或者是在意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或是之前使用藥物,曾經有不好副作用的經驗的病人,第二種就是年紀很大的病人,他的手術或是麻醉的風險比較高,或是他原本就有在使用抗凝血藥,或是抗血小板的藥物,不過攝護腺拉開術如果要進行,也是需要術前先進行評估,攝護腺如果太大,或是形狀不是很理想的病人,可能還是會建議使用其他的方法做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問:如果沒有治療攝護腺肥大,對膀胱會造成哪些影響?

蔡承翰醫師:攝護腺肥大對膀胱的影響,主要是長期的尿滯留,導致膀胱結石形成,甚至會有血尿等症狀,除此之外,長期的攝護腺肥大,會導致解尿時會過度用力,久而久之,膀胱可能會有小樑化,或是膀胱憩室的形成,這些膀胱的變化,通常是不可逆的,不管是吃藥或是接受手術之後,可能都無法完全的恢復,因此建議有症狀,應該要及早進行治療。

提問:請問臨床上會如何評估,攝護腺肥大的嚴重程度?

許自翔醫師:攝護腺肥大相關的解尿症狀,在臨床上第一步會請病人填寫 IPSS 的問卷,裡面主要有七項排尿相關的症狀,有四項是排尿的症狀,分別是解尿覺得有解不乾淨的感覺,解尿比較慢、斷斷續續,或是要等很久才能開始解尿,另外三項是儲存尿液相關的症狀,分別是頻尿、尿急,以及夜尿的情況,這個問卷還有一部分是請你自己評估,這些解尿症狀對你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除了問卷之外,我們在門診常做的檢查,還有攝護腺的肛門指診、尿流速檢查,以及排空後的餘尿,抽血可以看攝護腺癌症抗原指數,有沒有過高的情況,以及安排超音波評估攝護腺的大小,以及膀胱有沒有特別,其他憩室的這種情形,如果有這些解尿相關的症狀,一定要記得,到泌尿科的門診就診,平時如果在家有相關的症狀,也可以使用 IPSS 問卷,來評估自己的嚴重程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承翰醫師:攝護腺肥大是一個應該要正視的問題,一旦造成膀胱跟腎臟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我們應該要正視攝護腺肥大的問題,要及早檢查膀胱的健康,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