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0
1

文字

分享

7
20
1

這個段落好像怪怪的?對書中內容有疑問,你會……?|【科科齊打交】

stage_96
・2021/03/26 ・163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7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科齊打交】是我們網站改版過後,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進行的全新對話形式。泛科學編輯部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內容,非常期待能夠塑造一個開放與理性討論的空間。

當我們在閱讀時,讀進去的是科學證據或是作者個人意見?面對厚厚的書籍,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判讀其中資訊的真偽呢?

很多優秀的歌手是原住民,是因為生理結構?

我們在 2021/03/25 刊出了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聲音的力量》書摘文章,不久後便有讀者在 FB 上表示,書摘內容中的段落帶有對原住民族群的刻板印象:

「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分享的短片裡,看到很多小孩完全不懂歌唱技巧,也沒受過專業訓練,但是他們的歌聲就是讓人覺得好聽,甚至讓人感動流淚。這是因為他們天生的顱腔結構和胸腔的比例,讓他們擁有發出好聲音的自然條件,將來都有機會成為出色的歌手。這也是為什麼臺灣有很多優秀的歌手是原住民,例如阿妹、阿 LIN 或胡德夫等,因為他們天生的顱腔結構就占了優勢。」

看到這樣的內容,我們可以問些什麼問題?

回過頭檢視書籍,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因為…..」、「這也是為什麼……」等敘述背後,並未提供可靠的文獻進行佐證,而前後內容中,也有許多以「我認為……」作為開頭的主觀論述。

而該篇書摘使用「顱腔共鳴」一詞進行相關討論,我們在查閱聲樂相關研究時,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至於人體中可以共鳴的「共振腔」,大致有胸部、氣管與支氣管、喉頭……等七處,當然「顱腔」並未包含於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著作本就含有作者本人主觀意識,不過,在篇幅較長的書籍中,有時也會難以分辨其中的論述究竟是來自於作者本人,或是科學事實,面對這種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目前編輯部已與出版夥伴聯繫,詳細內容見此

那些年,我們和出版夥伴一起調整的書摘內容

翻開泛科學長長的歷史(其實也才 10 年www),我們也曾遇過一些類似的事件:一次是書摘內容搞錯了兩個重要的主角──草履蟲和裸藻的分類:先不比草履蟲與裸藻誰高等,分類搞錯了啊!,因為內容有明顯錯誤,造成概念混淆,和出版夥伴討論後決定下架此篇書摘。

另一次則是討論「視網膜倒置」是否是差勁的設計,因為學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把相關的討論和補充放在文末,和讀者們一起進一步思考:視網膜竟然裝反了!演化留給人類的奇怪結構──《人類這個不良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說說看啊!你到底給我看了什麼?

曾有研究者分析了學術論文與文章,並提出一些我們在閱讀時的建議

  1.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任何資訊在被轉傳的過程中,都可能被修改、誤解、忽略。
  2. 看到特別誇張的論述,或出人意料的主張時,需要特別小心,如果他們願意提出這麼「驚奇」的論點,勢必就得舉出足夠的證據來支持。
  3. 要檢查文章中關於細節的描述夠不夠精確,舉例來說,「研究證明了某件事」跟「研究說未來有可能發生某件事」比起來,前者的語氣強烈多了。
  4. 閱讀資料或書籍的時候,先確認一下文章末尾或附錄處附上的文獻,如果有附上文獻,表示撰文者較可能讀過原始研究,了解研究到底說了些什麼、沒說什麼。
  5. 試著判斷文中的論點到底是來自研究者還是撰文者本身,具體來說,需要找出研究者被引用的部分,如果可以的話,也需要對照原始論文。
  6. 查查其他地方是不是有說相似的事情,如果只有一家媒體或一本書提出看起來超級厲害的研究,那麼,你可能就得質疑並反覆確認了!

對書中內容有疑問,你會……?

如果看書看到一半,讀到有疑義的段落,科夥伴們又會如何處理呢?是會直接跳過?查找資料?還是會問問身邊的親友?

假如書籍內容明顯偏頗、錯誤,你會選擇聯繫出版社進行回饋並要求勘誤嗎?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7
stage_96
2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此為「科科齊打交」系列討論專用帳號!希望能藉由大家的討論,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魔幻舞台! PanSci編輯部將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科學內容。 想邀請科夥伴們在閱讀完相關內容後,藉由留言的方式,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霹靂卡霹靂拉拉波波麗娜貝貝魯多。」

1

2
1

文字

分享

1
2
1
如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專訪
PanSci_96
・2022/07/07 ・442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採訪編輯|陳儀珈
有些孩子一看到文章,就一個頭兩個大。 圖/envato

關於「臺灣學生閱讀能力退步」的說法,早已不是新聞了,但這現象真的存在嗎?就算存在,怪罪社群媒體、影音平台,然後多讓學生們多讀幾本經典名著就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不是,還能怎麼做?

現代問題要有現代手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講座教授,同時也是該校副校長的宋曜廷帶領研究團隊,先用科學方法研究學生的閱讀能力,接著透過評量,逐步找出解方。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

「考試領導教學」一直是臺灣教育的硬傷,在當今臺灣「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無論是什麼內容或教學方式,只要你是名師,在補習界永遠都可以有一席之地,然而,閱讀習慣這件事,沒有辦法透過應試導向的「補習」補起來。

在「應試」體制下的臺灣教育

針對臺灣學生的閱讀能力,宋曜廷的研究團隊發現,臺灣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確退步得很顯著,但學校端遲遲無法提出積極、有效改善閱讀教育的作為,家長也無法得到外界的有效支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應試導向作為教育主軸,或許在臺灣和部分亞洲國家是可行的、能創造亮眼成績的,但這只是現在,而不是未來,更不是全球的趨勢。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應試取向的教育並非長久之計,新的學習觀念和教育研究都顯示,應試教育將會被「素養教育」所取代。

應試教育並非未來的學習趨勢,而是會被素養教育給取代。圖/envato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宋曜廷藉由語言學、心理學、人工智慧技術,成功研發出「適性閱讀系統 SmartReading」平台,不僅能夠診斷學生的閱讀能力、客觀分析文本的難易度,也可以推薦適合學生程度的書籍,結合適性測驗、文本難度測驗,達到最好的學習和教學效果。

找到適合不同程度閱讀能力的文本

讓低年級的孩子讀《盲眼鐘錶匠:解讀生命史的奧祕》、《沙灘上的薛丁格,生活中的量子力學》等有一定難度的書籍,不是訓練,而是一種折磨。那要怎麼才可以選對書,讓學生讀到難度適中的文本呢?

以英語為例,「Lexile 藍思」是全世界最知名、最有公信力之一的英語閱讀程度指標,有無數的老師、家長和書商,甚至是美國教育部,都大力推廣使用 Lexile 藍思來增進孩子的英文閱讀能力,並追蹤學習的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何替學生選到合適的閱讀書籍?圖/envato

那麼臺灣呢?宋曜廷表示,其實我們早就做出來了!畢竟臺灣學生的知識背景、典型的知識空間,是很簡單就可以整理出來的。

為了讓人們更精準、客觀地了解文本的難易度,宋曜廷結合閱讀心理學、語言學及機器學習,研發出「中文文本可讀性指標自動化分析技術」(Chinese Readability Index Explorer, CRIE),分析文本中的五大客觀指標(基本層次、字詞層次、句法層次、語意層次、以及凝聚類層次),以評估文章的用字遣詞及文章結構。

除了上述語言特徵外,宋曜廷的研究團隊更整合不同特定領域的知識,以評估文章中「專業知識」的難度,最終開發出通用型的文本可讀性模型,可用來量化不同領域書籍或文章的「SR 值」及「適讀年級」。

其中 SR 值為文本的難度值,若 SR 值愈大,則代表這篇文章或書籍的難度愈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是好奇 CRIE 的分級成果,歡迎大家前往適性閱讀系統 SmartReading 的「閱讀分級書庫查詢系統」,該網站已收錄了「金鼎獎」、「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兒童文學牧笛獎」等超過兩萬筆優良書目的得獎好書,並公布各個書籍的難度分級,提供大眾作為閱讀選書的參考依據。

踢走閱讀教育的絆腳石:太難懂、不適合和不深刻

除了書籍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影響閱讀的成效和訓練。

因此,宋曜廷以閱讀心理學、閱讀能力發展歷程理論為基礎,參酌國際重要閱讀能力評量(PISA & PIRLS)與美國國家教育進步評量(NAEP)後,研發「中文閱讀能力診斷評量」(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Chinese Competence, DACC),藉由線上測驗,檢測出學生的閱讀能力。

根據認知發展理論,DACC 將學生的閱讀能力分為五大向度,分別為「字詞辨識」、「表層文意理解」、「文意統整」、「推論理解」以及「分析評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適性閱讀系統 SmartReading 結合了能夠判斷書籍難易程度的 CRIE 技術,以及診斷學生五大向度閱讀能力的  DACC 評量,結合「書」與「人」的兩種指標,提供一組符合孩子閱讀能力的推薦書單,並讓學生自由選擇有興趣的書籍。

透過五大向度的評量,推薦孩子閱讀書單。圖/envato

然而,匹配到適合的好書還不夠!研究團隊指出,臺灣學生缺乏的是「較高層次的知識整合與闡釋的能力」,因此一個培養閱讀習慣的好系統,還必須訓練學生「規劃閱讀計畫、評估閱讀成效、調整閱讀技巧」,讓孩子讀書讀得夠深刻。

適性閱讀系統 SmartReading 不僅有「讀後評量」、「閱讀計畫」的功能,更開發出評量學生摘要、心得的技術,並自動給予評分,是目前全世界第一且唯一的中文閱讀心得自動評分技術!

讀得多不等於讀得好,看 YouTuber 說書也不等於讀書

以往似乎會認為,只要孩子的閱讀量越大,就代表閱讀能力好、閱讀的效果也會好,但宋曜廷指出,這是很有爭議的說法,在教育學與心理學上,仍然無法證實閱讀量與閱讀力的有相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光是如何評估「閱讀量」,就有許多討論的空間。閱讀量等於文字量嗎?這些文字的品質如何?看了這麼多,究竟讀了什麼?有深入反省和批判嗎,抑或只是囫圇吞棗呢?

由於「認真讀」和「隨便讀」展現出來的成果、文字解構能力是完全不一樣,因此,在適性閱讀系統 SmartReading 中,會用相當嚴謹的平台互動、閱讀評量和讀後心得來檢驗閱讀的整體成效。

「閱讀力」與閱讀量不一定有關,也不容易評測。圖/envato

此外,若只單論閱讀能力的話,那就太「認知」了,在閱讀教育上,宋曜廷同樣看重的是閱讀的動機以及興趣。

孩子到底有沒有越來越喜歡閱讀?

宋曜廷指出,有許多人在進行閱讀教育時只在乎認知面,而忽略了情意面,尤其是「閱讀習慣」這一塊,更是難以被客觀測驗,而必須追蹤長達數年,才可以判斷孩子究竟有沒有持續的愛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時代數位化,除了紙本的閱讀,學生更多了電子書,甚至是有聲書、影片說書的選擇,然而,這到底算不算是一種「真正的閱讀」呢?

宋曜廷認為,「文字」的閱讀是不可取代的。除了文字是更深入、更有效率和效果的知識擷取外,在大腦處理資訊的過程,文字與影像進入記憶的機制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影像式的閱讀是另一個面向,無法真正取代傳統的文字式閱讀。

對大腦來說,輸入文字資訊與影像資訊是不同的記憶機制。圖/envato

對於宋曜廷而言,YouTube 更適合作為一個引子,導引我們進入文字、發掘更深入的閱讀,也許當今影像的開發性、可能性比較高,也可以傳達更細膩的細節,但這幾千年來,人類對於文字的心領神會,是無可取代的。

在影視媒體的大舉進攻之下,若長篇文字(例如:書籍)的閱讀已經式微,像泛科學這種以「單篇文章」來乘載知識的方式,也許是值得推薦的。這種單篇、組合式的閱讀,只要足夠震撼、精煉,不僅維持文字原有的穿透性,也能「擾動」讀者去閱讀更多知識,作為一種閱讀的敲門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賣書的變成讀書的,再變成教書的!

宋曜廷感慨道,五十年前他小時候是個沒有書可以念的時代,在那個資源匱乏的社會,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可以得到老師獎勵的一本書,考不到前三名,就沒有書可以看,《國語日報》更是許多人愛不釋手的寶藏。

回想起《國語日報》和當年的光景,宋曜廷也相當的懷念,「沒想到《萬能車》真的實現了!」

然而,隨著科技與網路技術的崛起,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不僅書本唾手可得,還有著其他無限多的內容:遊戲、電影、動漫畫、網路影音等在搶奪人們的注意力,曾經輝煌、風光無限的出版業,如今卻變得灰頭土臉。

出版業遇到各種新型資訊載體的衝擊。圖/envato

在科技狂潮下,數位化時代對出版業帶來巨大的衝擊,讀者閱讀習慣的轉變,更讓出版業面臨轉型的危機。

面對出版環境的驟變,傳統的大型出版社和書商,究竟該如何因應?中游的電商、科技學習或線上學習公司,可以怎麼協助相關的電商工作並擴展市場?在茫茫書海中,學生到底要怎麼選到正確的好書?

宋曜廷的研究團隊靠智慧型閱讀系統 SmartReading 平台打造「智慧型閱讀小聯盟」,集結了志同道合、願意推廣閱讀教育的聯盟會員,一起讓孩子喜歡讀書。加入聯盟後,作為上游的出版社與圖書銷售業,可以獲得前文所提及的  CRIE 自動分級技術,隨後由中游的電商與行銷單位利用 SmartReading 平台,將上游會員的書籍和文本推廣給有需求的下游會員,營造適性化閱讀的環境,讓家長和老師協助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和能力。

「將出版業從賣書的,變成讀書的,再變成教書的!教書不是教真正的內容和知識,而是讓孩子對閱讀有興趣,因讀書而滿足。」宋曜廷這麼說道。

透過聯盟將閱讀的上中下游串連了起來,讓出版社不只是出版社、學生也不僅僅是只能接收知識的讀者,如此一來也才有機會讓「閱讀的生態系」能夠生生不息。

參考資料

所有討論 1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7

20
1

文字

分享

7
20
1
這個段落好像怪怪的?對書中內容有疑問,你會……?|【科科齊打交】
stage_96
・2021/03/26 ・163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27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科齊打交】是我們網站改版過後,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進行的全新對話形式。泛科學編輯部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內容,非常期待能夠塑造一個開放與理性討論的空間。

當我們在閱讀時,讀進去的是科學證據或是作者個人意見?面對厚厚的書籍,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判讀其中資訊的真偽呢?

很多優秀的歌手是原住民,是因為生理結構?

我們在 2021/03/25 刊出了人體就是一個天然的樂器——《聲音的力量》書摘文章,不久後便有讀者在 FB 上表示,書摘內容中的段落帶有對原住民族群的刻板印象:

「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分享的短片裡,看到很多小孩完全不懂歌唱技巧,也沒受過專業訓練,但是他們的歌聲就是讓人覺得好聽,甚至讓人感動流淚。這是因為他們天生的顱腔結構和胸腔的比例,讓他們擁有發出好聲音的自然條件,將來都有機會成為出色的歌手。這也是為什麼臺灣有很多優秀的歌手是原住民,例如阿妹、阿 LIN 或胡德夫等,因為他們天生的顱腔結構就占了優勢。」

看到這樣的內容,我們可以問些什麼問題?

回過頭檢視書籍,我們可以看到「這是因為…..」、「這也是為什麼……」等敘述背後,並未提供可靠的文獻進行佐證,而前後內容中,也有許多以「我認為……」作為開頭的主觀論述。

而該篇書摘使用「顱腔共鳴」一詞進行相關討論,我們在查閱聲樂相關研究時,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至於人體中可以共鳴的「共振腔」,大致有胸部、氣管與支氣管、喉頭……等七處,當然「顱腔」並未包含於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著作本就含有作者本人主觀意識,不過,在篇幅較長的書籍中,有時也會難以分辨其中的論述究竟是來自於作者本人,或是科學事實,面對這種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目前編輯部已與出版夥伴聯繫,詳細內容見此

那些年,我們和出版夥伴一起調整的書摘內容

翻開泛科學長長的歷史(其實也才 10 年www),我們也曾遇過一些類似的事件:一次是書摘內容搞錯了兩個重要的主角──草履蟲和裸藻的分類:先不比草履蟲與裸藻誰高等,分類搞錯了啊!,因為內容有明顯錯誤,造成概念混淆,和出版夥伴討論後決定下架此篇書摘。

另一次則是討論「視網膜倒置」是否是差勁的設計,因為學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把相關的討論和補充放在文末,和讀者們一起進一步思考:視網膜竟然裝反了!演化留給人類的奇怪結構──《人類這個不良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說說看啊!你到底給我看了什麼?

曾有研究者分析了學術論文與文章,並提出一些我們在閱讀時的建議

  1.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任何資訊在被轉傳的過程中,都可能被修改、誤解、忽略。
  2. 看到特別誇張的論述,或出人意料的主張時,需要特別小心,如果他們願意提出這麼「驚奇」的論點,勢必就得舉出足夠的證據來支持。
  3. 要檢查文章中關於細節的描述夠不夠精確,舉例來說,「研究證明了某件事」跟「研究說未來有可能發生某件事」比起來,前者的語氣強烈多了。
  4. 閱讀資料或書籍的時候,先確認一下文章末尾或附錄處附上的文獻,如果有附上文獻,表示撰文者較可能讀過原始研究,了解研究到底說了些什麼、沒說什麼。
  5. 試著判斷文中的論點到底是來自研究者還是撰文者本身,具體來說,需要找出研究者被引用的部分,如果可以的話,也需要對照原始論文。
  6. 查查其他地方是不是有說相似的事情,如果只有一家媒體或一本書提出看起來超級厲害的研究,那麼,你可能就得質疑並反覆確認了!

對書中內容有疑問,你會……?

如果看書看到一半,讀到有疑義的段落,科夥伴們又會如何處理呢?是會直接跳過?查找資料?還是會問問身邊的親友?

假如書籍內容明顯偏頗、錯誤,你會選擇聯繫出版社進行回饋並要求勘誤嗎?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7
stage_96
2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此為「科科齊打交」系列討論專用帳號!希望能藉由大家的討論,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魔幻舞台! PanSci編輯部將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科學內容。 想邀請科夥伴們在閱讀完相關內容後,藉由留言的方式,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霹靂卡霹靂拉拉波波麗娜貝貝魯多。」

29

25
1

文字

分享

29
25
1
陰謀論大徵集!你聽過哪些陰謀論?|【科科齊打交】
stage_96
・2021/05/03 ・605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51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編按:【科科齊打交】是我們希望與大家一起進行的對話形式,期待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能離知識更近一些。

在製作《Pan-pan-Panspiracy 一切都是泛科學的陰謀》專題時,我們蒐集到了不少陰謀論,But!這還不夠!我們想要更多!親愛的科夥伴們,快來貢獻你們聽過的陰謀論吧!

所以說,什麼是陰謀論?

所謂陰謀論,顧名思義,背後得有「陰謀」。

在面對一些重大事件或現象時,有些人會用「邪惡力量」、「邪惡集團」去解釋,假定一切背後存在秘密的利益糾葛或政治動機。

這些說法存在一大特點,那就是「低證偽性」,它們聽起來好像有那麼一回事、很容易讓人相信,卻又缺乏實際證據,可以確認究竟是真是假,也因此每次試圖闢謠時,都會落入證據不足,誰也沒辦法說服誰的窘境。

獻上你的陰謀論吧!換你說說看!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呢?以下這些陰謀論,你或許也有聽過:登月是假的,人類從來沒有上過月球;51 區裡面藏有外星人,是美國政府進行的秘密實驗;從外星來的蜥蜴人偷偷控制著世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還能說出哪些陰謀論?有沒有什麼秘辛,是我們沒聽過的呢?

如果你有超吸引人的陰謀論故事,或是期待我們解密哪個經典陰謀論,都趕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所有討論 29
stage_96
2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此為「科科齊打交」系列討論專用帳號!希望能藉由大家的討論,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魔幻舞台! PanSci編輯部將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科學內容。 想邀請科夥伴們在閱讀完相關內容後,藉由留言的方式,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霹靂卡霹靂拉拉波波麗娜貝貝魯多。」

7

16
0

文字

分享

7
16
0
地球之書補完計畫啟動 !來推薦你的地球日必讀好書!|【科科齊打交】
stage_96
・2021/04/19 ・203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74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編按:【科科齊打交】是我們希望與大家一起進行的對話形式,期待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能離知識更近一些。
呼應 2021 年世界地球日的到來,我們決定來開啟「地球之書補完計畫」!邀請大家分享你的心中,那些超適合地球日閱讀的書!

說說那本開啟環保意識的《寂靜的春天》

說到關懷環境,你想到的書,是什麼呢?S 編立刻會記起小時候學校推薦的必讀經典──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這一本書於 1962 年出版,距今已近 60 年,可說是美國近代環保運動的濫觴。

當年,瑞秋‧卡森藉由調查與收集到的科學數據,指出濫用 DDT 與其他殺蟲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改變了生態,更使得本該鳥語花香的春天變成一片可怕的寂靜。

在過去,許多人信仰「人定勝天」,然而,《寂靜的春天》一書卻指出了生物間本是息息相關的,當人類傷害了動植物、污染了土壤水源,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我們自身的致病風險。

書籍出版後,喚醒了社會的重視,美國國會更因此成立專案委員會,最終通過了立法,禁止繼續使用 DDT,寫下了環保史上的重要一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說,人類平常是怎麼對待地球的呢?

假設人類跟地球是「朋友」,那我們可能是最煩人的那種討厭鬼。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亂花朋友的資源。根據聯合國今年發布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全球人口每年浪費將近 10 億噸食物,有 1/3 的糧食產出其實從未被食用。

不只浪費,人類還超愛亂丟垃圾,根據研究預估,每年有高達 800 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造成許多各式各樣的環境問題。

說完了世界,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台灣。我們最主要透過火力取得電力,占總電量的 80%,而在電力使用中,最主要的用電者為工業相關部門,約占了總用電量的一半左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火力發電,你可能會想到空污,來考考你:平均來說,台灣哪個縣市的空氣品質不良天數最多?答案是:高雄!沒錯,下次高雄的朋友跟你抱怨空氣很糟時,請別懷疑他說的話。

聽起來有點難過?那來說個好消息吧!根據國研院的資料,在過去十年,台灣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其實正在緩慢上升,而這樣的變化,也有助於永續發展。

地球日 50 年時,大家都推什麼書?

去年正好是世界地球日 50 周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曾邀請作家吳明益、科普作家張東君、植物學家董景生、氣象達人彭啟明、海洋環境工作者陳人平等五位選書人,為大家推薦好書,一起從閱讀認識環境、理解地球。

那麼,當時的大家都推了些什麼書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明益推薦了《尋熊記:我與台灣黑熊的故事》、陳人平推薦《不塑過日子:家裡零垃圾的極簡生活練習》,張東君的書單裡則有《葛莉塔的呼籲:了解氣候變遷的科學、知識,採取正確行動!》。

彭啟明推薦的書籍有《氣候賭局:延緩氣候變遷vs.風險與不確定性,經濟學能拿全球暖化怎麼辦?》,董景生則選了《樹的祕密語言:學會傾聽樹語,潛入樹的神祕世界

現在換你來推薦!你覺得世界地球日適合看哪些書呢?

關心地球環境,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現在,我們要將筆交給各位科夥伴!

快來留言寫下你自己覺得超級適合地球日來閱讀的書吧!不管是科幻小說、紀實報導或是科普書都行!

如果你心中的好書很多本的話,也可以試試看在自己的個人後臺來建立一份屬於自己的書單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完好書,也可以來玩玩我們的地球日專屬測驗

所有討論 7
stage_96
26 篇文章 ・ 50 位粉絲
此為「科科齊打交」系列討論專用帳號!希望能藉由大家的討論,一起打造屬於我們的魔幻舞台! PanSci編輯部將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科學內容。 想邀請科夥伴們在閱讀完相關內容後,藉由留言的方式,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霹靂卡霹靂拉拉波波麗娜貝貝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