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2
0

文字

分享

0
112
0

比目魚是兩隻左眼還是右眼?晚餐桌上聊科普

小牛頓電子書_96
・2012/10/16 ・930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SR值 417 ・四年級

撰稿/圖片與資料來源:小牛頓編輯部

看過了千奇百怪奇異果:晚餐桌上聊科普(系列1)之後,是否激盪出更多食品科學的問題呢?說不定小朋友晚上回家吃飯就會問問父母許多餐桌上的為什麼。觀察是科學的重要環節之一,而生活當中處處都是觀察的題材。讓我們看看還有哪些知識吧!

大蒜有益健康,但如何消除嘴裡的大蒜臭呢?

大蒜之所以散發刺鼻味道,是因為裡頭含有「硫化丙烯基」成分,不僅會刺激鼻子,還會刺激淚腺,不過它對人體健康很有貢獻喔!不只能活潑內臟機能、幫助維他命吸收,還能抵抗病菌!

大蒜富含抗氧化物質,能促進免疫系統,此外還能降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還有研究指出大蒜裡頭有可以抗癌的化合物,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臭了些,不過消除大蒜味的方法很多,像是牛奶中的蛋白質會和導致蒜味的硫化物結合,而芹菜也會釋放能分解硫化物的物質消除蒜味哦!

比目魚的眼睛是左眼還是右眼?

臺灣的砂質海濱,有一種扁扁的魚,講到這邊或許有人就知道我要說的是「比目魚」,但仔細觀察,雖然魚眼都在同一面,但是其實有的是兩隻左眼,有的是兩隻右眼,那又有什麼不同呢?

把魚沒有眼睛的那面貼在桌上,(魚嘴和腮蓋位在眼睛下方,別放反了@@),如果魚頭向左,有兩隻左眼的就是比目魚,在分類上多半屬於左鰈科;如果魚頭向右,有兩隻右眼的,多半是屬於右鰈科的鰈魚。可以說是同目不同科呢!

秋日旬菜 蓮藕與蓮子

夏天賞蓮,到了秋天,就是吃蓮子跟蓮藕最好的季節了。台南白河、嘉義水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產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蓮藕跟蓮子是採自蓮的哪一個部位呢?蓮子是要等蓮花謝了以後,蓮蓬露出(長得就像是洗澡用的蓮蓬頭),才能採收。而蓮藕是蓮的地下莖,是生長在水底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現採蓮藕跟蓮子時,蓮藕的身上會覆滿泥土而蓮子不會了,因為只有蓮藕是從水中泥土裡挖出來的呢!

最後,不妨考一考餐桌旁的小朋友,為什麼蓮藕中間有一個一個洞呢?

以上資料節錄編修自小牛頓出版品,透過Facebook粉絲團的近況分享,小牛頓電子書每天都會有新知或貼近親子的科普分享給大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小牛頓電子書_96
7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提供孩子科學養分、方法和方向,走向正確的科學道路! 小牛頓致力於兒童青少年科普推廣,而透過Facebook粉絲團的近況分享,小牛頓電子書每天都會有新知或貼近親子的科普分享給大家。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人與 AI 的關係是什麼?走進「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透過藝術創作尋找解答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0/24 ・31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與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AI 有可能造成人們失業嗎?還是 AI 會成為個人專屬的超級助理?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AI 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成為社會大眾目前最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究竟,AI 會成為人類的取代者或是協作者?決定關鍵就在於人們對 AI 的了解和運用能力,唯有人們清楚了解如何使用 AI,才能化 AI 為助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目前正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出的「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特別將展覽主題定調為奇異點(Singularity),透過多重視角探討人工智慧與人類的共生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LAB 策展人吳達坤進一步說明,本次展覽規劃了 4 大章節,共集結來自 9 個國家 23 組藝術家團隊的 26 件作品,帶領觀眾從了解 AI 發展歷史開始,到欣賞各種結合科技的藝術創作,再到與藝術一同探索 AI 未來發展,希望觀眾能從中感受科技如何重塑藝術的創造範式,進而更清楚未來該如何與科技共生與共創。

從歷史看未來:AI 技術發展的 3 個高峰

其中,展覽第一章「流動的錨點」邀請了自牧文化 2 名研究者李佳霖和蔡侑霖,從軟體與演算法發展、硬體發展與世界史、文化與藝術三條軸線,平行梳理 AI 技術發展過程。

圖一、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一詞

藉由李佳霖和蔡侑霖長達近半年的調查研究,觀眾對 AI 發展有了清楚的輪廓。自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並明確定出 AI 的任務,例如: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網路、計算學理論、隨機性與創造性等,就開啟了全球 AI 研究浪潮,至今將近 70 年的過程間,共迎來三波發展高峰。

第一波技術爆發期確立了自然語言與機器語言的轉換機制,科學家將任務文字化、建立推理規則,再換成機器語言讓機器執行,然而受到演算法及硬體資源限制,使得 AI 只能解決小問題,也因此進入了第一次發展寒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57-1970 年迎來 AI 第一次爆發

之後隨著專家系統的興起,讓 AI 突破技術瓶頸,進入第二次發展高峰期。專家系統是由邏輯推理系統、資料庫、操作介面三者共載而成,由於部份應用領域的邏輯推理方式是相似的,因此只要搭載不同資料庫,就能解決各種問題,克服過去規則設定無窮盡的挑戰。此外,機器學習、類神經網路等技術也在同一時期誕生,雖然是 AI 技術上的一大創新突破,但最終同樣受到硬體限制、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影響,導致 AI 再次進入發展寒冬。

走出第二次寒冬的關鍵在於,IBM 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戰勝了西洋棋世界冠軍 Garry Kasparov,加上美國學者 Geoffrey Hinton 推出了新的類神經網路算法,並使用 GPU 進行模型訓練,不只奠定了 NVIDIA 在 AI 中的地位, 自此之後的 AI 研究也大多聚焦在類神經網路上,不斷的追求創新和突破。

圖三、1980 年專家系統的興起,進入第二次高峰

從現在看未來:AI 不僅是工具,也是創作者

隨著時間軸繼續向前推進,如今的 AI 技術不僅深植於類神經網路應用中,更在藝術、創意和日常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而「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第二章「創造力的轉變」及第三章「創作者的洞見」,便邀請各國藝術家展出運用 AI 與科技的作品。

圖四、2010 年發展至今,高性能電腦與大數據助力讓 AI 技術應用更強

例如,超現代映畫展出的作品《無限共作 3.0》,乃是由來自創意科技、建築師、動畫與互動媒體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運用 AI 和新科技共同創作的作品。「人們來到此展區,就像走進一間新科技的實驗室,」吳達坤形容,觀眾在此不僅是被動的觀察者,更是主動的參與者,可以親身感受創作方式的轉移,以及 AI 如何幫助藝術家創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五、「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出現場,圖為超現代映畫的作品《無限共作3.0》。圖/C-LAB 提供

而第四章「未完的篇章」則邀請觀眾一起思考未來與 AI 共生的方式。臺灣新媒體創作團隊貳進 2ENTER 展出的作品《虛擬尋根-臺灣》,將 AI 人物化,採用與 AI 對話記錄的方法,探討網路發展的歷史和哲學,並專注於臺灣和全球兩個場景。又如國際非營利創作組織戰略技術展出的作品《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則是一套協助青少年數位排毒、數位識毒的方法論,使其更清楚在面對網路資訊時,該如何識別何者為真何者為假,更自信地穿梭在數位世界裡。

透過歷史解析引起共鳴

在「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規劃的 4 大章節裡,第一章回顧 AI 發展史的內容設計,可說是臺灣近年來科技或 AI 相關展覽的一大創舉。

過去,這些展覽多半以藝術家的創作為展出重點,很少看到結合 AI 發展歷程、大眾文明演變及流行文化三大領域的展出內容,但李佳霖和蔡侑霖從大量資料中篩選出重點內容並儘可能完整呈現,讓「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觀眾可以清楚 AI 技術於不同階段的演進變化,及各發展階段背後的全球政治經濟與文化狀態,才能在接下來欣賞展區其他藝術創作時有更多共鳴。

圖六、「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分成四個章節探究 AI 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圖為第一章「流動的錨點」由自牧文化整理 AI 發展歷程的年表。圖/C-LAB 提供

「畢竟展區空間有限,而科技發展史的資訊量又很龐大,在評估哪些事件適合放入展區時,我們常常在心中上演拉鋸戰,」李佳霖笑著分享進行史料研究時的心路歷程。除了從技術的重要性及代表性去評估應該呈現哪些事件,還要兼顧詞條不能太長、資料量不能太多、確保內容正確性及讓觀眾有感等原則,「不過,歷史事件與展覽主題的關聯性,還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蔡侑霖補充指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Google 旗下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開發出的 AI 軟體「AlphaFold」,可以準確預測蛋白質的 3D 立體結構,解決科學家長達 50 年都無法突破的難題,雖然是製藥或疾病學領域相當大的技術突破,但因為與本次展覽主題的關聯性較低,故最終沒有列入此次展出內容中。

除了內容篩選外,在呈現方式上,2位研究者也儘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某些較為深奧難懂的技術內容,蔡侑霖舉例說明,像某些比較艱深的 AI 概念,便改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為此上網搜尋很多與 AI 相關的影片或圖解內容,從中找尋靈感,最後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動畫,希望幫助觀眾輕鬆快速的理解新科技。

吳達坤最後指出,「2024 未來媒體藝術節」除了展出藝術創作,也跟上國際展會發展趨勢,於展覽期間規劃共 10 幾場不同形式的活動,包括藝術家座談、講座、工作坊及專家導覽,例如:由策展人與專家進行現場導覽、邀請臺灣 AI 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以「人工智慧與未來藝術」為題舉辦講座,希望透過帶狀活動創造更多話題,也讓展覽效益不斷發酵,讓更多觀眾都能前來體驗由 AI 驅動的未來創新世界,展望 AI 在藝術與生活中的無限潛力。

展覽資訊:「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2024 Future Media FEST-Singularity 
展期 ▎2024.10.04 ( Fri. ) – 12.15 ( Sun. ) 週二至週日12:00-19:00,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北草坪、聯合餐廳展演空間、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指導單位 ▎文化部
主辦單位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0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1

0
0

文字

分享

1
0
0
【成語科學】藕斷絲連:藕絲是植物的什麼構造?為什麼捲捲的?
張之傑_96
・2023/09/15 ・1098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蓮藕是蓮花(荷花)的地下莖,可作為食品。將蓮藕折斷,仍有細絲相連。這一從生活經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就演變為成語藕斷絲連。比喻表面上關係已經斷絕,實際上仍有牽連。常用來指男女之間情意未絕。

書上都說,這個成語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詩〈去婦〉:「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去婦,指被丈夫拋棄的婦女。詩中的婦女雖被拋棄了,仍想念著丈夫。章老師認為,這類從生活經驗中衍生出的成語,很難說是出自哪個人,只能說最早見於某人的作品而已。

談到這裡,該造兩個句了。

他們離婚多年,卻一直藕斷絲連,並未斷絕聯繫。

他因父母反對,只得和女友分手,但仍藕斷絲連。

蓮藕切開還會有細絲相連。圖/阿簡生物筆記

那麼藕斷絲連的「絲」是什麼?這要從植物的輸導組織維管束說起。維管束由韌皮部和木質部構成。葉子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養份,由韌皮部的篩管輸送到身體各部。根所吸收的水份,由木質部的導管輸送到身體各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植物和動物一樣,所有的組織或器官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植物的輸導組織——篩管和導管,當然也不例外。以導管來說,根據細胞的排列,分成環紋導管、螺紋導管、網紋導管等類型。蓮藕的導管以螺紋導管為主。

植物和動物的細胞,有個基本差異: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將蓮藕折斷,所扯出的藕絲,就是由螺紋導管的細胞壁相連而成的。如果將藕絲放大,就可以看出它像被拉長了的彈簧。

顯微鏡底下的藕絲。圖/阿簡生物筆記

有些植物含有膠質,譬如杜仲,將它的葉子弄斷,也會有絲連著,那是它的膠質扯出來的,和藕絲是兩碼事。含有黏液的植物,如秋葵,也會成絲,那是黏液形成的,和藕絲也不是一回事。

蓮花屬於被子植物(又稱開花植物)。被子植物分為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兩大類。前者的維管束呈環狀,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有一圈形成層,可以不斷地進行細胞分裂,使枝幹加粗。後者的維管束是散生的,沒有形成層,所以不會長得很粗。我們長見的青草和稻、麥等草本植物,屬於單子葉植物。一般木本植物屬於雙子葉植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話題再回到藕斷絲連。蓮藕有藕斷絲連的現象,同樣是地下莖的馬鈴薯也有嗎?馬鈴薯以儲存澱粉為主,木質部不發達,即使能把它掰斷(不是切斷),大概也扯不出絲來。山藥(薯蕷的地下莖)應該可以,不過沒做實驗,不能妄下結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1
張之傑_96
103 篇文章 ・ 224 位粉絲
張之傑,字百器,出入文理,著述多樣,其中以科普和科學史較為人知。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大蒜的保健傳說
科學松鼠會_96
・2013/06/05 ・171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49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 Dèsirèe Tonus@flickr

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大蒜除了食用,都有著許多傳說中的藥用。光是那種刺鼻的氣味,就能讓人產生「藥」的感覺來。這些傳說中的用途,包括了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臟病、降血壓、抗癌等等。除了直接吃蒜,各種蒜的「保健品」也應運而生,比如大蒜粉、大蒜油、大蒜藥片、大蒜提取物、大蒜膠囊等等。關於這些功效的傳說,也吸引了許多科學家的目光。

降低膽固醇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種。一些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初步的實驗支持這種「功效」,於是美國「補充與替代醫學中心」資助了一項臨床試驗來評估其有效性與安全性。192位膽固醇比較高的志願者被隨機分成4組,分別每天吃鮮大蒜、大蒜粉保健品、大蒜提取物、安慰劑,大蒜粉和提取物的量大約相當於4克鮮大蒜。每週吃6天,連吃6個月之後,檢測膽固醇的變化,發現四組之間沒有實質差別。這項研究的質量要高於其他那些「有效」的研究,所以在大蒜是否降低降膽固醇的問題上,它的結論也就更加可靠。

當然,正如這篇論文的作者所說,這項研究只是說明大蒜沒有降低膽固醇。至於是否有其他的作用,並沒有進行檢測,也就不好說。對與大蒜,更吸引人的功效是「抗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世界上許多地方進行過許多癌症與飲食結構的調查,不少結果顯示大蒜可能對消化道相關的癌症有一定幫助。比如在中國,1970年代在山東的調查發現, 棲霞的癌症死亡率是蒼山的12倍。這兩個縣相距只有300公里,地理環境、生活習俗都比較相近。不同的是,蒼山是大蒜之鄉,人均每年吃掉6公斤大蒜 ,而棲霞只有0.5公斤。此外,蒼山的大蒜含硒比較多。於是,有人猜測大蒜和硒有助於抗癌。有兩項「病例-對照」研究也支持了這一猜想:吃蒜多的人胃癌的發生率要低一些。

此外還有一些動物實驗也支持「大蒜抗癌」的假設。但是,這些證據都還是不足以「證實」它。比如棲霞盛產蘋果,總不能因此說吃蘋果多是棲霞癌症多發的原因。衛生部資助齊魯醫院等機構進行了一項大型研究去驗證這一假設。在棲霞找了288個村,招募了5000多名志願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每天吃200毫 克人工合成的大蒜素,並隔天吃100微克硒,另一組則吃安慰劑。連續吃兩年之後,在以後的5年中跟蹤這些人的癌症發生狀況。結果是:對於女性,兩組沒有明顯差異;對於男性,吃大蒜素和硒的那組總的癌症和胃癌的發生率都要低一些。

日本也有多一項總共三十多個志願者的小規模實驗,顯示大蒜提取物可能對結直腸腺瘤的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不過北京大學和北京腫瘤醫院等機構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則不支持這個結論。那項研究在山東的另一個胃癌高發區臨朐縣進行,從13個村子中招募了3365位志願者,分別進行短期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兩週)、長期補充多種維生素(7.3年)、長期服用大蒜補充劑(7.3年)以及安慰劑處理。最後結果是:短期幽門螺旋桿菌治療能降低胃癌前病變的出現,而維生素和大蒜補充劑都沒有效果。

面對這些互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的研究結果,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的態度是「不推薦任何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症,但認為大蒜是一種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蔬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除了把大蒜弄在皮膚上會很不舒服之外,吃起來是安全的。大蒜有抗凝血的作用。這對於一般人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但如果在手術前後,或者拔牙之前,以及對那些容易流血並且止血困難的人,這種「副作用」就值得注意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大蒜中的大蒜素等成分也會與一些藥物發生反應。比較重要的是治療愛滋病的藥物,大蒜可能加速其代謝從而降低藥效。這可能這與多數人關係不大, 而它與避孕藥的反應或許就更值得注意一些。避孕藥的劑量是按照正常的代謝速度來設計的,大蒜可能加速其分解,從而降低避孕效果。雖然這種反應對身體沒什麼 危害,但對於依靠藥物避孕的人,因為吃大蒜而導致避孕失敗,或許也哭笑不得。所以,對那些只依靠藥物避孕的人,暫時不吃蒜是謹慎的做法。

總的來說,蒜作為一種蔬菜或者調料都是不錯的。世衛組織推薦:一般成年人每天吃2到5克鮮大蒜,對於健康具有積極作用。2到5克鮮蒜,大致相當於一瓣,其中含有2到5毫克大蒜素。如果接受不了鮮蒜的氣味,那麼0.4到1.2克大蒜粉、2到4毫克大蒜油、0.3到1克大蒜提取物,也大致相當。

 

轉載自科學松鼠會,作者。本文已發表於《瞭望東方週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學松鼠會_96
112 篇文章 ・ 6 位粉絲
科學松鼠會是中國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2008年4月。松鼠會匯聚了當代最優秀的一批華語青年科學傳播者,旨在「剝開科學的堅果,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願景:讓科學流行起來;價值觀:嚴謹有容,獨立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