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兒童與青少年膽結石與肥胖的關係

營養共筆
・2012/09/03 ・129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膽結石 圖片來源:Wikipedia

有越來越的多兒童開始接受膽結石的治療,而肥胖的盛行可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新研究發現肥胖的兒童與青少年有膽結石的風險是體重正常或低於標準體重者的 2 倍以上,而體重最重的孩童風險更是一般人的 3 ~ 8 倍。

兒童膽結石與肥胖的關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數據,美國兒童期肥胖的情況是過去 30 年的 3 倍。

隨著兒童肥胖的人口增加,與肥胖有關的健康問題也隨之攀升,如第二型糖尿病與高膽固醇血症,這些問題在成年人身上已經是確定的了,而此研究更進一步確認膽結石在年幼者們身上與肥胖間的關係。

研究者 Corinna Koebnick 博士說儘管膽結石在兒童還有青少年身上依然是相對稀少的,不過這在極度肥胖的孩子身上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Koebnick 博士是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 Southern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的科學家。 她表示:「隨著兒童期肥胖人口的增加,小兒科醫師能預期診斷出或是治療受膽結石影響的兒童病患人數的增加。」

膽囊手術越來越普遍

根據估計在美國約有 2 千萬人有膽結石。一般而言女性有膽結石的機率會比男性高。

膽結石在膽囊中形成,大部分的膽結石是由硬化膽固醇構成的石頭。膽結石的尺寸大小不一,有膽結石不一定會有症狀,不過有時候它們會堵住膽汁,並造成發炎、感染或是器官損傷。

在兒童身上,膽結石與鎌刀型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這類的血液疾病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根據報告指出兒童膽囊手術明顯地增加,據推測肥胖是相當重要的肇因。

為了驗證這個理論,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的研究者們研究50 萬個以上 10 – 19 歲的病例資料,當中有 766 位病患有膽結石。

他們也發現肥胖與膽結石之間的關係,女孩強過於男孩。極度肥胖的女孩接受膽結石治療的機率將近是正常體重或低於標準體重女孩的 8 倍。

其他發現如下:

  • 體重最重的男孩有膽結石的機率是體重正常或低於標準體重男孩的 3 倍。
  • 西班牙裔美國兒童與青少年有膽結石的風險比其他種族高。
  • 有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少女和較高膽結石風險有關,而這樣的關聯在成年女性也能觀察到。

兒童的膽囊疾病在過去不曾發生

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Health System,North Shore-LIJ)公共衛生計畫主任 Nancy Copperman 營養師專門從事幫助過重與肥胖青少年減重的工作。她認為此新研究與其他類似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證明在年輕人身上肥胖地增加與此疾病的關係。「除了血液疾病之外,在過去我們不曾在兒童身上聽過膽囊疾病的病例。」

她進一步說明在兒童肥胖盛行的情況下已經不再是事實了,「這可不是一個外表上的問題,肥胖給兒童帶來的健康危害跟成年人一樣,而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它的發生。」

此研究發表於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 Nutrition

 關於本文

原刊載於 營養共筆

文章難易度
營養共筆
8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應該是有幾個營養師一起寫的共筆,內容與健康議題有關。可能是新知分享、經驗分享或是有的沒的同學們~如果對寫這個共筆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豐富它的內容喔。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肥胖是生活型態疾病,管理體重從改善習慣開始!
careonline_96
・2023/02/14 ・199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肥胖可能造成哪些問題

從大家比較熟悉的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都跟肥胖有關係;還有一些癌症,比如大腸癌跟乳癌,如果是肥胖者,罹癌風險會比較高。

可能也有一些肌肉骨骼關節的疾病,比如說退化性關節炎,肥胖者也比較容易受到這個困擾;另外還有像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讓肥胖者跟他的枕邊人,可能都會覺得不勝其擾。

肥胖的成因

包含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像是內分泌系統,比如腎上腺或者是甲狀腺功能失衡,這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個案的新陳代謝,導致熱量累積造成肥胖。另外有些人可能是基因遺傳,家族性的肥胖,體脂肪比例可能都超高,非常難纏。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WHO 已經將肥胖定義成生活型態疾病 lifestyle disease 之一,可以想見其實很多肥胖的朋友,都還是跟最根本生活型態有關係。可能來自他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又或者是他的作息比較混亂,這些可能都是肥胖背後的原因;而且必須要強調的是,有可能在單一一名肥胖的個案身上,我們往往可以找到不只一個造成肥胖的原因,這些都值得抽絲剝繭去細究。

進行體重管理時,生活型態該如何調整

最直接跟肥胖相關的,一定還是不脫飲食跟運動,因為這兩個習慣,會跟熱量以及脂肪的累積最直接相關。作息、睡眠,比如睡眠時數不足,又或者是睡眠品質很差,也會影響我們體內賀爾蒙的變化,導致很難變瘦。

在這邊要強調的是,一旦我們決定要開始進行體重管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正確的心態,既然已經有發現自己體重的問題,而且有想要做一點改變,應該要有一個大破大立,跨出舒適圈的精神,正視、檢視自己生活上習慣需要調整的地方。

在做體重管理、生活型態調整的時候,其實醫療團隊也有一定的角色。陪伴個案走一段路,協助他檢視自己生活中可能的一些限制、給他建議,並且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出手幫助,讓整個體重管理的過程,可以走的更穩定、更長遠,也更順暢。

何時會使用藥物介入

生活型態、生活習慣的調整是最重要的基礎,但有時候也會需要藥物來補足臨門一腳;尤其是在與個案討論之後,發現他的生活上能夠做的改變與調整,已經來到瓶頸,有一個限制,這時候藥物的角色就浮現上來,有可能是短暫使用,讓個案有信心再繼續走下去,也有可能是就讓他突破一個臨界點,到他從來沒有達到過的體重,讓他可以更有自信心地走下去。

臨床實務上,其實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時機,在與個案很充分討論關於藥物的優缺點以及一些限制,比如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效果不彰,確定個案都了解這些條件之後,在一開始就用藥物與生活型態調整,雙軌並進。

幫助體重管理的藥物有哪些

以目前台灣的現況,有一個已經上市 20 多年歷史的口服藥,它的機轉叫做胰脂酶抑制劑;這樣的藥物,胰脂酶本來就存在於我們人體體內,會幫助我們去分解吃進去的食物、油脂,讓它變成人體比較好吸收的脂肪顆粒。

這個藥物的作用就是抑制胰脂酶,讓它不要發揮正常效用,以至於我們飲食當中攝取的油脂,就沒有辦法正常的分解,正常的被吸收,就可以隨著腸胃道排除。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排便的次數會增加,而且排的會是油便,可能會造成一些腹部不適,或者是生活上的一些困擾。

另一種藥物則是腸泌素促效劑,腸泌素其實也是人體本來就自然存在的一種腸道賀爾蒙,它的效用就很多才多藝,包括從腸道,從內分泌系統,甚至中樞神經系統,它都會有所作用。

  • 腸泌素能提供的幫助

腸泌素本來就存在於人體的腸道裡面,其作用可以影響我們的胰臟,去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來調控血糖。

它還可以抑制胃的排空,增加飽足感,就比較不會覺得肚子餓,想要找東西吃;還可以影響大腦裡的飽覺中樞,直接從源頭去調控我們對於飢餓以及飽足感覺的臨界值。這樣的藥物對於一些自認為胃口很好,很難以控制食慾、食量的朋友們來說,有可能就是一個福祉。

careonline_96
391 篇文章 ・ 257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久站或久坐,讓你靜脈曲張了嗎?了解靜脈曲張的成因與症狀
J. Yang_96
・2022/11/23 ・1529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靜脈曲張,英文為 Varicose vein,意即異常增大或腫脹的靜脈。

大家對於這個疾病應該不陌生,小時候就時常聽到老師們在辦公室閒談聊到長時間的站立,讓他們飽受靜脈曲張的困擾。鼓脹彎曲的靜脈如藤蔓般爬滿本該平滑的小腿,輕則影響美觀,重則甚至寸步難行。

靜脈曲張輕則影響美觀,重則甚至寸步難行。圖/pexels

變形的靜脈?

靜脈曲張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讓我們先從根本認識起靜脈這個平常容易被忽略,實則肩負重責大任的無名英雄。下肢靜脈在解剖學上分為深層、淺層及如橋樑般穿梭期間的穿通枝,他們負責讓供完養分的血流順利回到心臟。

而靜脈曲張發生的位置是主要由大隱及小隱靜脈組成的淺層系統。大隱靜脈的走向由內踝沿著小腿內側一路直上至大腿內側,在鼠蹊部匯入股靜脈;小隱靜脈則由外踝繞至小腿正後方匯入膕靜脈。

故我們常見發生靜脈曲張的位置多沿著這些位子,尤其是內側鼠蹊及膝蓋後側,也就是大隱及小隱匯入深層靜脈之處(saphenofemoral junction & saphenopopliteal junction)。

健康的靜脈能夠形成以自身的內膜形成瓣膜,確保遠端的血液能夠抵抗重力,像閘門一樣讓通過的血液不會逆流。

然而,當瓣膜功能減弱時,本該回流的血液隨著重力累積在下肢靜脈,深層靜脈的血液透過穿通支逆流至淺層系統,長此以往則會造成靜脈高壓。

除此之外,淤積的血液也會帶來多種發炎因子,進一步導致管壁結構的變形。機械性及化學性的致病機轉共同作用,使平滑的靜脈開始鼓脹變形,形成我們熟知的靜脈曲張。

有些人的手可以看到明顯的靜脈。圖/pexels

檢測自己是不是高危險族群!

哪些人容易有靜脈曲張呢?老化是最重要的風險因子,其他如女性、多產、吸菸、肥胖者、受過外力創傷、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及已知家族遺傳都是應該特別注意的族群。

這個疾病對生活的影響可大可小,因為輕微的靜脈曲張來到醫院診治的病人多數是在意美觀上的影響,所以在大醫院的醫美中心看到心血管外科醫師也不足為奇,主要就是針對靜脈曲張的部分提供諮詢及治療。

靜脈曲張對生活的影響可大可小。圖/pexels

而隨著疾病的進展,程度不一的疼痛是最常見的主訴,可能伴隨著腫脹、搔癢、甚至隨著站立時間累積的沈重感。

「像大象一樣笨重的步伐。」上星期來開刀的病人這麼形容道。

「連吃飽飯想都跟家人去散步都沒有辦法。」

如果置之不理,最嚴重的情況甚至可能因為不良的血液循環導致下肢滯鬱性皮膚炎、潰瘍出血甚至,極少數的情況下,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當看到皮膚出現暗沉、紅腫時,須及時至醫院接受檢查,排除其他病因並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

臨床上根據症狀的嚴重度將靜脈曲張分為0到6級,如下表所示:

2S 以上建議接受醫療介入。表/作者提供

下一篇文章則詳細向大家說明靜脈曲張現行有哪些治療的選擇,並協助你們分析到底哪種治療方式最適合自己?

參考資料

  • Campbell B. Varicose veins and their management. BMJ. 2006;333(7562):287-292. doi:10.1136/bmj.333.7562.287
  • Courtney M. Townsend, Jr., MD, R. Daniel Beauchamp, MD, B. Mark Evers, MD, and Kenneth L. Mattox, MD (2021).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21st edition).
  • Lurie F, Passman M, Meisner M, et al. The 2020 update of the CEAP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reporting standard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 2021 Jan;9(1):288]. J Vasc Surg Venous Lymphat Disord. 2020;8(3):342-352. doi:10.1016/j.jvsv.2019.12.075

0

3
0

文字

分享

0
3
0
進食後腹脹、發燒,小心膽結石引發膽囊炎!
careonline_96
・2022/04/14 ・553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我們的肝臟會分泌膽汁,然後膽汁會沿著膽道流入膽囊儲存。

假使膽汁太濃稠、膽固醇過高、膽囊收縮功能差,膽汁就容易滯留,漸漸形成膽結石。

如果膽結石留在膽囊裡,患者大多沒有感覺。但當膽結石卡住膽囊管,就會阻礙膽汁排出,使膽囊脹大並引發膽囊炎。

患者通常是在進食後感到噁心、腹脹、右上腹痛,疼痛可能延伸到背部或右肩,接著會發燒、畏寒。

出現相關症狀時,務必盡快就醫,若放任膽囊繼續腫脹、發炎,膽囊將潰爛壞死,導致膽囊破裂,進而引發腹膜炎及敗血症,危及性命。

在狀況許可時,外科醫師會利用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術,化解危機。

提醒您,如果常在進食後感到脹氣、上腹悶痛,應該就醫檢查,若腹部超音波有發現膽結石,可考慮及早處理,避免引爆膽囊炎。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兒童與青少年膽結石與肥胖的關係
營養共筆
・2012/09/03 ・1293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30 ・七年級

膽結石 圖片來源:Wikipedia

有越來越的多兒童開始接受膽結石的治療,而肥胖的盛行可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新研究發現肥胖的兒童與青少年有膽結石的風險是體重正常或低於標準體重者的 2 倍以上,而體重最重的孩童風險更是一般人的 3 ~ 8 倍。

兒童膽結石與肥胖的關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數據,美國兒童期肥胖的情況是過去 30 年的 3 倍。

隨著兒童肥胖的人口增加,與肥胖有關的健康問題也隨之攀升,如第二型糖尿病與高膽固醇血症,這些問題在成年人身上已經是確定的了,而此研究更進一步確認膽結石在年幼者們身上與肥胖間的關係。

研究者 Corinna Koebnick 博士說儘管膽結石在兒童還有青少年身上依然是相對稀少的,不過這在極度肥胖的孩子身上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Koebnick 博士是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 Southern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的科學家。 她表示:「隨著兒童期肥胖人口的增加,小兒科醫師能預期診斷出或是治療受膽結石影響的兒童病患人數的增加。」

膽囊手術越來越普遍

根據估計在美國約有 2 千萬人有膽結石。一般而言女性有膽結石的機率會比男性高。

膽結石在膽囊中形成,大部分的膽結石是由硬化膽固醇構成的石頭。膽結石的尺寸大小不一,有膽結石不一定會有症狀,不過有時候它們會堵住膽汁,並造成發炎、感染或是器官損傷。

在兒童身上,膽結石與鎌刀型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這類的血液疾病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根據報告指出兒童膽囊手術明顯地增加,據推測肥胖是相當重要的肇因。

為了驗證這個理論,薩醫療機構(Kaiser. Permanente)的研究者們研究50 萬個以上 10 – 19 歲的病例資料,當中有 766 位病患有膽結石。

他們也發現肥胖與膽結石之間的關係,女孩強過於男孩。極度肥胖的女孩接受膽結石治療的機率將近是正常體重或低於標準體重女孩的 8 倍。

其他發現如下:

  • 體重最重的男孩有膽結石的機率是體重正常或低於標準體重男孩的 3 倍。
  • 西班牙裔美國兒童與青少年有膽結石的風險比其他種族高。
  • 有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少女和較高膽結石風險有關,而這樣的關聯在成年女性也能觀察到。

兒童的膽囊疾病在過去不曾發生

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Health System,North Shore-LIJ)公共衛生計畫主任 Nancy Copperman 營養師專門從事幫助過重與肥胖青少年減重的工作。她認為此新研究與其他類似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證明在年輕人身上肥胖地增加與此疾病的關係。「除了血液疾病之外,在過去我們不曾在兒童身上聽過膽囊疾病的病例。」

她進一步說明在兒童肥胖盛行的情況下已經不再是事實了,「這可不是一個外表上的問題,肥胖給兒童帶來的健康危害跟成年人一樣,而最好的治療就是預防它的發生。」

此研究發表於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 Nutrition

 關於本文

原刊載於 營養共筆

文章難易度
營養共筆
86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應該是有幾個營養師一起寫的共筆,內容與健康議題有關。可能是新知分享、經驗分享或是有的沒的同學們~如果對寫這個共筆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豐富它的內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