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為什麼治經痛的方法這麼少?女性常被忽視的醫療需求──《被隱形的女性》

商周出版_96
・2020/08/29 ・417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82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卡洛琳.克里亞朵.佩雷茲 (Caroline Criado Perez);譯者/洪夏天

當一個醫療問題影響的人多半是婦女,或只影響女性,我們甚至不用花心力反省相關實驗中為什麼沒有足夠的女性參與者,因為根本沒有相關研究。

以經前症候群為例,相關症狀包括:情緒波動、焦慮、胸部變軟、脹氣、長痘痘、腹痛和睡眠困擾等,多達 90% 的女性有經前症候群,但長年來都沒有人研究,甚至有一篇論文發現,勃起障礙的研究是經前症候群的 5 倍。

經痛、經前症候群困擾廣大女性,治療方式卻讓人無感?

市面上有很多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然而治療婦女性經前症候群的藥物卻很少,而且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中,超過 40% 對現行治療方式無感,甚至有些承受經前症候群的女性仍被施予子宮切除術。這些症狀讓不少女性苦不堪言,甚至有人試圖自殺,但想研究的學者卻無法取得經費,被贊助者以「經前症候群實際上不存在」為由拒絕。

至於經痛,也有多達 90% 女性為此受苦,根據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每 5名婦女就有 1名的日常生活受經痛影響。這種女生每個月都要經歷的過程,被形容為「簡直和心臟病發一樣痛苦」。痛經如此常見,但不管妳多痛,醫生所能做的或願意做的處置可說少之又少。2007 年有份研究,少見的以原發性經痛為主題,研究人員申請經費時表示,原發性經痛的原因「甚少為人所知」,而且治療方式「非常少」。現有藥方都可能產生嚴重副作用,而且並非對所有女性都有效。

許多女性日常都為經痛所苦。圖/pixabay

我常在半夜因經痛驚醒,一整天都只能以胎兒姿勢倒在床上呻吟,當我為此去見我的醫生(一名男性),他嘲笑了我一番,我多多少少是被他趕出門的,從此之後,我再也不曾為此向醫生求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當然爾,當我在 2013年讀到一篇研究,看似已找到解決經痛之鑰時,你們能想像我有多興奮嗎?女士們,請坐正聆聽這個大好消息:一項雙盲、隨機、有對照組的試驗指出,俗稱威而鋼的藥物「西地那非」(sildenafil citrate)「能連續 4 小時減輕疼痛」,而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想像一下我有多興奮!

威爾鋼是治經痛「神藥」?但沒人在意,實驗胎死腹中

西地那非於 1989 年誕生,在1990 年代早期,它是以是否能用以治療心臟病的前提進行試驗,結果治療心臟病的成效不佳,但有趣的是,受試者陽具勃起的次數增加了——你猜得沒錯,此實驗中所有的受試者都是男性。

根據年紀差異,約莫 5~15% 的男性有勃起障礙,而且 40% 的男性多少曾經歷過類似問題,因此研究者急切地想探索這項藥物的新功用。到了 1996 年,西地那非在美國取得專利,並在 1998 年 3 月取得食品藥物管理局上市許可,這對男人來說,可謂皆大歡喜的結局。

大家熟知的「藍色小藥丸」。圖/flickr

要是我們在試驗中加入女性受試者的話呢?從 2013 年的經痛與威爾鋼的研究即可看出端倪。這場試驗由於經費用罄不得不中斷,也就是說研究者的樣本數不夠大,無法斷言這項假設的真實性,於是研究者號召「規模更大、時間更長的試驗,最好採取多中心收案的研究」,進一步確認他們的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樣的實驗遲遲沒有發生。

理查.勒格羅(Richard Legro)醫生是上述研究的主持人,他告訴我,他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申請經費 2 次,「以求推動實驗時間更長、規模更大的研究,同時比較使用西地那非和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的標準照護處置」;然而,2 次申請都遭衛生研究院拒絕,而且他 2次的申請都「被排在所有申請計畫的後半段」,他的計畫甚至沒有受到檢視。

男人並不在乎經痛,不然就是不理解,我需要的是一個只有女性成員的審查小組!

勒格羅告訴我,他收到的評論指出「審查者不認為痛經是優先的公眾健康議題」,對方也沒有「完全理解痛經試驗的臨床實驗設計」。我問他,相不相信總有一天會取得經費,而他的答案是:「不會。男人並不在乎經痛,不然就是不理解,我需要的是一個只有女性成員的審查小組!」

為什麼製藥公司沒有插手呢?這顯然能為製藥公司帶來滾滾財源,真令人困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這極有可能是又一個資料缺口造成的結果。勒格羅在一封電郵中告訴我,由於成本問題,製藥業「通常不會投資由研究人士發起的計畫」,特別當市面上已經有容易取得的學名藥。這就是資料缺口作梗的結果:研究痛經的研究本來就很少,因此製藥公司不確定這樣的藥物會帶來多少收益,以致他們難以下決心出資支持相關試驗。決策人士不是女性時,更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

勒格羅也暗示,也許製藥公司不希望承受以女性為實驗對象的風險,萬一結果無效的話,恐怕也會影響男性使用西地那非的意願。簡而言之,看來製藥業並不認為這是能賺進大錢的商機。於是,女人只能繼續每個月飽受經痛折磨。

經費審核小組多為男性,壓縮婦女疾病研究空間

男性為主的經費審核小組,可能也解釋了為什麼治療子宮失能的藥物少得可憐。每天,世界各地都有 830 名婦女因妊娠和生產引發的併發症而死亡,在某些非洲國家,婦女因生產而死亡的數字,比伊波拉病毒大爆發的死亡人數還高。這些死亡案例中超過一半都是子宮收縮問題,通常是因為收縮太弱,導致產婦無法順利生產。

對宮縮不夠強、生產困難的產婦來說,唯一的醫學治療方式就是注入催產素,但這麼做只有 50% 的成功率,若催產素發揮效用,產婦就能繼續進行陰道分娩,然而當催產素失效,產婦就得進行緊急剖腹手術。英國每年有 10萬次緊急剖腹產,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宮縮不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子宮收縮太弱就會導致產婦無法順利生產。圖/pixabay

目前,我們並不知道催產素對哪些女性無效,這顯然不該發生。所有產婦都必須先試過催產素,即使催產素毫無效用,產婦們也只能心驚膽顫地等待。

我的朋友就在 2017 年經歷了這樣的事,她在醫院足足承受了 2 天痛徹心扉的劇痛,而且大半時間只能獨自面對,因為醫院要她的伴侶回家等待,然而她的子宮頸只開了 4 公分,最終醫護人員進行了剖腹產,她順利產下嬰兒,然而整個過程令她深受創傷。生產後過了幾週,她仍會突然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彷彿再次重回惡夢,她說起那些體內檢查和手續,形容它們像是暴力攻擊,實在殘忍透頂。

然而,說不定這一切都可以避免?要是醫護人員一開始就知道她終將進行剖腹手術,情況會不會大不相同?

2016 年,英國利物浦大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教授蘇珊.瑞伊(Susan Wray)在英國生理協會(Physiological Society)發表演說。蘇珊也是利物浦婦女醫院順產中心(Centre of BetterBirth)的主任。她解釋,近年的研究揭露,宮縮太過微弱、難以順產的產婦,子宮肌的血液偏酸(子宮肌是產生收縮的部位)。血液愈酸,產婦必須剖腹產的機率愈高,因為催產素對血液酸度偏高的女性無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英教授發現小蘇打+催產素,可降低剖腹產機率

但蘇珊不只想明白如何預測產婦需要剖腹產的機率,她希望進一步避免剖腹產。在她的主持下,加上同事伊娃.韋柏格—伊澤(Eva Wiberg-Itzel)的協助,展開一項以宮縮乏力的女性為對象的隨機對照實驗。一半產婦使用了常見的催產素;另一半產婦使用碳酸氫鈉(又稱小蘇打),1 小時後再使用催產素。結果十分顯著:只用了催產素的孕婦中,67% 以陰道分娩,但在 1 小時前先服用碳酸氫納的孕婦,多達 84% 得以進行陰道分娩。

瑞伊指出,碳酸氫鈉的分量並沒有依體重和血液酸度調整,而受試者也只使用 1 次。因此,說不定有人體內的碳酸氫鈉還沒有完全發揮功效,有可能達成更好的效果。

每年都有上萬名婦女進行剖腹產,這項研究的發現足以讓她們避免事實上毫無必要的手術,更別提能為英國國民保健署省下大筆經費。在那些剖腹產手術風險很高或者難以施行的國家,這項研究有助於挽救難以計數的生命,千萬別以為只有在低收入國家,剖腹產才是高風險的手術:在美國,要是妳是黑人孕婦,妳的風險就夠高了。

剖腹產手術風險很高。圖/pixabay

已開發國家中,美國產婦的死亡率最高,但非裔婦女面臨的風險最大。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美國黑人孕婦及產婦的死亡率,和墨西哥或烏茲別克等低收入國家的孕產婦死亡率不相上下。整體而言,美國黑人婦女的健康狀況遠比白人婦女差,但在孕期與兒童照護的差異更令人怵目驚心:美國黑人婦女因妊娠及生產相關病症死亡的機率,比白人婦女高 243%。其中原因絕不只是因為非裔美國人通常比較貧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份研究分析了紐約市 2016 年的生產病例,發現「有大學學位的黑人孕婦在地區醫院生產時,出現嚴重懷孕或生產併發症的機率,遠高於高中學歷的白人孕婦」。就連享譽全球的網球巨星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也無法倖免:2018 年 2 月,她表示自己差點死於緊急剖腹產手術。美國黑人婦女剖腹產的機率比較高,而康乃狄克大學 2015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就算控制社經地位,黑人產婦在術後 1 個月內重回醫院的機率,也比白人產婦高 2 倍。蘇珊的研究很可能是這些婦女的福音。

「優先性不足」,子宮收縮乏力研究又被拒絕!

不幸的是,我們恐怕無法在近期見證她的研究成果。當蘇珊發現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提供經費給那些會幫助中低收入國家的研究計畫時,她決定申請。然而,儘管她提供充分資料,指出子宮收縮乏力的危險,她的計畫申請仍舊被拒絕了。

他們說,她的研究「優先性不足」,因此,目前對宮縮乏力的產婦,我們仍只有一種解決辦法,而且它發揮效用的機率只有一半。蘇珊說,相比之下,市面上有多達 50 種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

醫療體系讓女性失望的種種證據,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儘管女性占世上一半人口,但人們不重視她們的生理結構、症狀與疾病,總是敷衍了事。沒有人相信她們的痛苦,甚至完全忽視。這是資料缺口造成的結果,同時也是大部分人心中依舊堅持的信念導致;即使我們已有了那麼充足的證據,他們仍相信人類的預設值是男人。這絕非事實。也許這聽來有點多餘,但男人就只是男人。所有從男性身上搜集的資料,並不代表也不適用於女性,也不該被套到女性身上。我們必須在學術研究與醫療實務上掀起一場革命,而且老早就該開始了。我們得訓練醫生傾聽女性,他們必須承認自己未能正確診斷女性的症狀,並非是因為她們說謊或天生歇斯底里;真正的原因可能存在於他們知識中的性別資料缺口。是時候了,別再敷衍女性,讓我們開始拯救她們的生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被隱形的女性:從各式數據看女性受到的不公對待,消弭生活、職場、設計、醫療中的各種歧視》,2020 年 7 月,商周出版

文章難易度
商周出版_96
119 篇文章 ・ 360 位粉絲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商周出版為專業的商業書籍出版公司,期望為社會推動基礎商業知識和教育。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匈奴西側邊疆,女主與她們的手下?
寒波_96
・2023/07/05 ・5509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匈奴帝國是歐亞草原的第一個帝國,主要疆域位於蒙古,世界史上有一席之地。匈奴人缺乏自身的文字記載,後人只能參考旁觀者,主要是漢朝人的歷史紀錄。所幸近來考古學、遺傳學的進展,大幅增進我們對匈奴的認識,也帶來新的啟示。

由遺骸直接取得古代 DNA 分析遺傳訊息,此前得知「匈奴人」的血脈源流相當多元,2023 年問世的一篇論文,調查匈奴帝國西部邊疆的墓葬,發現當地地位最高的都是女生,血緣絕大部分算是「東方」;而地位較低的男生們,遺傳上更加多元。

匈奴帝國全盛時期的疆域。雖然古早遊牧帝國的領土範圍,僅供參考。圖/wiki 百科

匈奴帝國的西部邊疆

匈奴帝國沒有明確的國界,不過當然有個勢力範圍。這項研究調查的地點位於現今的蒙古國西部,地理上算是阿爾泰山的南部,新疆的準噶爾盆地的東北方。這兒在匈奴時期,可謂匈奴勢力的最西端。

兩處大墓葬群距離約 50 公里,各有很多個墓。一些墓中有不少高貴的陪葬品,推測長眠者的地位較高;還有更多墓的派頭普通,墓主生前地位似乎較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處墓葬群 Takhiltyn Khotgor,簡稱 TAK,年代介於公元前 40 年到公元 50 年。有兩小群 THL-82 和 THL-64 被完整挖掘,都以一位女性的華麗墓葬為主,周圍環繞幾個衛星墓葬。另外 THL-25 目前只有挖掘衛星墓葬。這兒以前報告過 1 個,加上這回 7 個,總共 8 個古代基因組。

另一處墓葬群 Shombuuzyn Belchir,簡稱 SBB,年代介於公元前 50 年到公元 210 年,這回貢獻 10 個古代基因組。

遺址地點,這項研究關注的 TAK、SBB 遺址位於匈奴勢力範圍的最西端。圖/參考資料1

身份高貴的女士們

匈奴帝國的年代約為公元前 200 年到公元 100 年,因此這回調查的樣本包括中期到後期,是匈奴已經興起一段時間後的狀況。研究對象們都只有代號,讀者假如有興趣,也能試著替他們取名字,比較有親切感。

完整挖掘的 THL-82 墓群的成年女生「TAK001」,陪葬在該區域最豐富。她長眠於裝飾精美的木製棺材,旁邊擺著六匹馬、中國風格的青銅馬戰車配件、一個青銅壺等陪葬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THL-64 墓群另一位狀況類似的女生「TAK002」長眠於木製棺材,旁邊擺著一匹馬、四隻羊,以及代表太陽及月亮的金盤。日、月是匈奴的象徵之一, 匈奴價值充斥。

澎湃的陪葬品以外,考古學家認為,我們想來平凡的木頭棺材,其實最能彰顯她們匈奴精英之尊貴地位。因為附近地區缺乏樹木,墓葬一般採用石材;木製棺材必需長途進口木柴方能製作,或許有數百公里之遙。更不用說,弓箭是匈奴人的命脈,而木頭是生產弓箭的寶貴原料。

由墓葬況狀判斷,這兩位女生當年是該地區身份很高的人,而周圍的附屬墓葬可能是她們的手下。有意思的是,與她們埋在一起的其他人,大家都沒有血親關係。

由於缺乏匈奴女主形象,請來滿都海鎮場面。成吉思汗以後,滿都海是蒙古影響力最大的統治者之一。圖/IMDB《Mandoukhai the Wise 智者滿都海》劇照

寫到這兒不能逃避,有必要解釋一下何謂匈奴的「血緣」,古遺傳學家講的「多元」或東方、西方是什麼意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元血緣之匈奴帝國,哪些DNA融入蒙古?

至今已經累積超過一萬個古代基因組,大部分位於歐洲、中東,不過歐亞大陸北部、中部也有一批,交叉對照可以判斷,歷代蒙古居民的遺傳組成與變化。

匈奴帝國在兩千多年前誕生,比這更早以前,蒙古地區的人口十分有限,可以粗略劃分出三大遺傳族群。

偏東邊的 Slab Grave,以蒙古鐵器時代早期的樣本為代表(也類似所謂的 Ancient Northeast Asian,簡稱 ANA 祖源)。北邊的 Khövsgöl,以貝加爾湖附近青銅時代晚期的樣本為代表。拆解更細的話,Khövsgöl 其實也有源於草原西部的小部分血緣,不過兩者在這項研究都被視為「東方」。

靠西邊的阿爾泰地區,以青銅時代中期、晚期的樣本為代表,這支血脈大部分能追溯到草原西部較早的移民,算是匈奴較早的「西方」成分。這些祖源應該是匈奴帝國興起前,蒙古地區的人群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蒙古地區,早於匈奴、匈奴帝國形成後的血脈流動狀況。極為簡化,不過能展示大概的架構。圖/參考資料4

匈奴時期,又有更多方向的血脈加入草原大聯盟。東南方向的漢朝人,用此前發表的「Han_2000BP」為代表,無疑算作「東方」。

「西方」有多個源頭。西北方向的 Sagly/Uyuk,以阿爾泰山鐵器時代的 Chandman 樣本為代表(和東方的斯基泰人,例如「巴澤雷克文化」類似,還具備小部分 BMAC 血緣),不過地理上其實沒有太西。

還有西南方向的綠洲地帶「巴克特里亞-馬爾吉阿納(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簡稱 BMAC)」,以及再度由草原西部遠道而來,血緣類似薩馬提亞人(Sarmatians)的新移民。

匈奴作為歐亞大陸中心的大帝國,融入各地血脈並不意外。奇妙的是,這項研究只探索一處很小的地區,同屬一個社群的幾個墓葬,竟然涵蓋大部分的血緣變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少少幾人,大家血緣都不一樣

陪葬品最華麗的 TAK001 有馬有車,姑且稱呼她為「馬車女士」。她配備約 9.3% 的少量西方血緣,大部分則是 Khövsgöl 東方血緣。葬在她附近的兩位男生「TAK008」和「TAK009」約 86.8% 西方血緣,三人間都沒有血緣關係。

充斥匈奴精神的 TAK002 姑且稱為「日月女士」。她幾乎完全配備東方血緣,卻與馬車女士不同。日月女士有一半為 Slab Grave,另一半則是漢朝血緣。她附近兩位男生「TAK003」的西方成分很高,「TAK004」則是 Slab Grave 東方血緣,三人間都沒有血緣關係。

另一處目前只挖掘衛星墓葬的 THL-25,分析兩人。男生「TAK006」完全為東方血緣,和日月女士一樣是 Slab Grave 加漢朝組合,不過比例不同。

「TAK005」是蘿莉,她是這群墓葬中唯一陪葬寒酸的女性,或許是年紀太小。她完全為 Sagly/Uyuk 西方血緣,另一位成年男生 TAK003 也有 70%。再度提醒讀者,盡管視作西方,此一追溯到阿爾泰地區的血脈,實際上並沒有多西邊,距離這回調查的遺址也不太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之,TAK 墓葬中人,每個人的血緣組成都不太一樣。男生們的血緣可謂變化多端,什麼都有。地位最高的馬車女士、日月女士皆以東方血緣為主,雖然兩位的「東方」完全不一樣。

TAK 遺址的古代基因組樣本之遺傳組成。Gonur1_BA 出土於中亞,現今的土庫曼 Gonur Tepe 遺址, 作為 BMAC 血緣的代表。圖/參考資料1

高貴女士的姻親網絡

50 公里遠處的 SBB 墓葬群,遺傳主要有 Slab Grave 東方、Sagly/Uyuk 西方兩款祖源,不同人的比例不同。看起來地位最高的墓葬 SBB002、SBB003、SBB007、SBB008 四位都是女生。

男生「SBB010」的陪葬品有鐵製的縫衣針。可見在匈奴文化中,縫衣針並非專屬於女生的陪葬品。

成年女生「SBB007」陪葬算這兒最豪華的,長眠於裝飾精美的木製棺材,擺著騎馬用的裝備、鍍金鐵帶扣、漢朝的彩繪漆杯。顯然匈奴女生不只社會地位高,也會騎馬(她以前因此被判斷為男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表示尊崇,姑且稱她為「騎馬女士」。她擁有大量 Slab Grave,少量漢朝和 Sagly/Uyuk 血緣。

個人層次上,「SBB005」最有意思。她是一位蘿莉,父母為遺傳上的近親,大概是表兄弟姐妹等級的二度血緣關係(不過取樣分析中沒有直接見到她的父母),也是這回分析中唯一的近親繁殖寶寶。

這位蘿莉和騎馬女士是二度親戚關係,遺傳組成也類似騎馬女士。蘿莉也與「SBB001」是二度親戚關係,但是 SBB001 和騎馬女士兩位並非血緣上的親戚,所以他們可謂騎馬女士為首的同一社群中,埋葬在一塊的姻親。

SBB 遺址的古代基因組樣本之遺傳組成。Gonur1_BA 出土於中亞,現今的土庫曼 Gonur Tepe 遺址, 作為 BMAC 血緣的代表。圖/參考資料1

匈奴大聯盟,眾多女主經營的統治網絡?

這回的分析對象僅管沒幾個人,眾人的血緣卻千變萬化,乍看有些雜亂。從中能得知哪些啟發?論文強調的觀點是:匈奴西部的邊疆地帶,東方血緣的女性扮演重要角色。

匈奴人的血緣非常多元,可謂歐亞大陸的熔爐,沒有所謂的匈奴 DNA;可是掌握權力與資源的,似乎更集中在特定族群。然而,Khövsgöl(匈奴北部)、Slab Grave(匈奴東部)、漢朝(匈奴外頭的東南部)血緣僅管都可以歸類為「東方」,淵源卻明顯有別。

從已知極為有限的樣本看來,配備這些血脈的女生,都有機會在匈奴社會中身居高位。加上其他匈奴邊疆的考古調查,此狀況似乎更為常見。也許這是匈奴的統治集團,在各地建構權力網絡的方式:源自東方的貴族女生,各自經營各地的群體。

由漢朝人的記錄看來,匈奴好像是鬆散的部落聯盟,但是匈奴帝國具體如何運作,我們幾乎沒有概念。這將是有意思的探索方向,也令人興起一些大膽的猜想。

如果對蒙古帝國的女性參政有興趣,傑克.魏澤福的《成吉思汗的女兒們》值得一讀。有些人看到匈奴女主的研究,就想起這本書。

與日月同在的文明帝國

換個角度思考也很有意思。依照漢文記載,匈奴人在荒郊野外居無定所,文化低落,生活原始又暴力;漢朝人假如被野蠻人擄掠,或是隨著和親進入匈奴,簡直就是從天堂淪落到地獄!

可是如今知道,歷來應該也有些漢朝人口用腳投票,自願投奔匈奴,想來匈奴生活並沒有那麼慘。至少我們能肯定, 被編戶齊民鎖在土地上,當韭菜索求無度的那些漢朝人,日子超級淒慘。

這回取樣的地點位於匈奴西部的邊疆,距離漢朝本土頗有距離。不過分析的 18 人中,五位或多或少具有漢朝血緣,三位還是地位崇高的成年女性。

倘若再考慮性別與政治,或許會有更不一樣的想像。住在漢朝的女性出生再好、個人資質再優秀,一輩子都沒機會擔任行政工作職位,但是如果活在匈奴……

有一半漢朝血緣的日月女士(粒線體單倍型為 A11。不確定她是第一代移民的女兒,或父母搭配剛好提供一半),生前是一方疆土的管理者,死後高規格的墓葬,見證她畢生的功績受到認可。伴她長眠,象徵匈奴精神的日、月金盤,對她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有一位漢朝官員陳湯曾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可謂反辱華的先驅。但是如今我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只一種「文明」。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Lee, J., Miller, B. K., Bayarsaikhan, J., Johannesson, E., Ventresca Miller, A., Warinner, C., & Jeong, C. (2023). Genetic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Xiongnu Empire at imperial and local scales. Science Advances, 9(15)
  2. Ancient DNA reveals the multiethnic structure of Mongolia’s first nomadic empire
  3. Politically savvy princesses wove together a vast ancient empire
  4. Jeong, C., Wang, K., Wilkin, S., Taylor, W. T. T., Miller, B. K., Bemmann, J. H., … & Warinner, C. (2020). A dynamic 6,000-year genetic history of Eurasia’s Eastern Steppe. Cell, 183(4), 890-904.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02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更年期來臨,熱潮紅、盜汗別心慌!不避諱就醫,全方面健康照護
careonline_96
・2023/03/14 ・162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醫師,我最近晚上睡覺睡到一半會突然熱醒,背部會直冒汗欸!而且啊,有時明明天氣不熱,卻莫名有一股熱氣往臉上噴;時不時還會心悸….會不會是生了什麼病吶。」麗姨走進診間,醫師都還沒開口詢問,就連珠炮似地說了最近困擾已久的現象。

醫師看了看麗姨的病歷,剛滿 50 歲,想起她幾個月前來看診時,也曾抱怨這一年來月經週期紊亂,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懷孕了。醫師說:「沒事啦,應該是進入更年期了!」

什麼是更年期

女性到了 40 歲之後,因為卵巢功能下降、荷爾蒙分泌逐漸變少,大約會從 45 到 52 歲之間,產生像是熱潮紅、心悸、盜汗、陰道乾澀、尿失禁、頻尿等情況,有時還有易怒、焦慮、沮喪等情緒困擾,這就是進入所謂的更年期。

前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仁愛醫療財團法人總院長藍國忠醫師說明,女性停經前後是更年期症狀最常出現的時期,症狀一般會持續約 3 至 5 年時間;而此期間,還可能有月經週期紊亂、甚至突然就不來了等狀況,「但每位女性的更年期症狀都不一樣,也不一定都會出現;只是,如果忽略而不提早保養的話,可能會造成往後嚴重的健康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年期要就醫嗎

更年期是女性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過渡期,但至今仍有部分婦女選擇避而不談。其實,現代女性壽命可達 8、90 歲甚至更久,自停經後人生還有很長一段歲月要過;如果不趁早保養,當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後,隨之而來的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失智等機率也會逐年升高,對老年時期的健康相當不利。

從臨床觀察,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在出現熱潮紅、心悸、盜汗等問題影響到睡眠時才想到要尋求專業協助,但藍國忠醫師認為,女性只要年齡逼近更年期,就應該開始警覺並要懂得照顧自己,「像是骨質疏鬆議題,因為荷爾蒙的缺乏,會加速骨質的流失速度,一旦沒有及早保養、守住骨本,等到二、三十年後,影響就更為劇烈了。」

如何面對更年期

女性面對更年期,可以從治療及預防兩方面來看。從治療觀點,當務之急是解決更年期的不適症狀,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是給予荷爾蒙類藥物或類荷爾蒙藥物,同時要求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飲食、多攝取高纖維、補充維生素 D 與鈣質、以及養成運動習慣、保持心情愉悅等。

藍國忠醫師提及,荷爾蒙療法是緩解更年期症狀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醫界普遍共識為,荷爾蒙的使用以低劑量為主,用法則依照個人化需求予以評估給予,包括使用類型、劑量、使用時間、給藥途徑等等,以提高使用效益降低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也提醒,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症,若有乳癌、子宮內膜癌、血栓等病史,醫師會提供替代性療法,「現在對於更年期婦女的照護並非單純治療症狀,而是給予全面性的健康照護,以守護健康的概念來看待更年期的影響。」因此呼籲,女性不要避諱就醫,唯有正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與專業醫師共同討論,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好好地照顧自己,才對停經後約二、三十年的健康餘命,能有正向的幫助。

  • 此篇文章為照護線上與歐嘉隆藥廠合作文章
careonline_96
444 篇文章 ・ 271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