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因為 COVID-19 (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的關係,世界各地都出現民眾大規模囤積各種民生用品,從與疫情相關的口罩、洗手液、酒精,到救急的糧食、泡麵、飲用水、衛生紙、逃生就難包等等。許多人身處這樣的氛圍之下,也不得不跟風買了幾樣。
有一些朋友在這樣的風潮之下,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也變成了儲物症的患者?
什麼徵兆看出患有儲物症?
看到這樣的疑問,我只能搖搖頭說,各位離真正的儲物症 (Hoarding Disorder) 還非常遙遠。
大家可能會有印象,有時走在路上,會看到一兩家住戶的物品堆到滿坑滿谷,可以塞的地方已經擺滿了各種物品,可能早就分不清楚是垃圾還是可以使用的物品。這一小群人,才可能是患有儲物症的問題。他們不管物品的價值為何,沒日沒夜地收集,並且難以丟棄它們。他們過度地收羅、囤積各種物品,已經造成居住場所擁擠不已、混亂不堪 1。如果詢問他們為何要收集這麼多東西,他們普遍會回答,這些東西都有用,現在先收著,以後就會派上用場。
這與一般的「御宅族」、「收集玩家」並不相同,玩家們通常會有特定收集的種類,如漫畫、動畫、雜誌、汽車模型、鐵道模型、電玩遊戲、小火柴盒、軟膠玩具、機器人模型等等,收集時也會小心翼翼、分門別類,並且會講究擺設陳列,以突顯個人特殊品味,不時地也會拿出來把玩一番,閒暇之餘更是會進行各種清潔。
但患者與玩家在本質上並不相同,個案並不是只收集固定特別種類的玩物,而是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能保留下來,小到用過的衛生紙、便當盒,大到衣物、塑膠袋,乍看之下都是毫無價值或價值很低的物品。
他們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會逐漸出現各種徵兆,只是那時候因為自己不是家裡的主宰者,所能自由運用的空間有限,無法無限制地堆積下去。成年之後若能擁有房產,其蒐集的物品就會逐漸累積。通常會以十年為一個階段越來越嚴重,也越發不可收拾,並且與同住的家人產生極大的衝突。
附帶一提,另一種與儲物症相關的病症是動物儲物症 (Animal Hoarding) 。他們會大量的收集活體動物,可能是流浪狗或流浪貓,但並無法提供適當的空間豢養他們,使動物們長期處於過度擁擠、不衛生的情境,導致被收留的動物長期處於飢餓、營養不足,甚至後續可能衍生生病或死亡。這一小群人可能沒有病識感,他們整體的狀況可能更為棘手,因為不只會過度收集動物,也會收集其他無生命的物品。
由於患有儲物症的這一群人較難就醫,也難以參與研究調查。目前推估盛行率大約 2%~6% ,男女比率大約相當1 。
臨床上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個案,可以簡易評估一下個案的嚴重程度,使用混亂物品影像評估量表 (Clutter Image Rating Scale):分成三種情境,臥室、客廳、廚房;每一種情境皆有九張圖, 1 為最乾淨, 9 為最混亂。若個案選擇 4 分以上,為臨床需要特別注意之狀況。
臨床使用上會請患者就自己家裡的狀況,自行選擇相符合的分數 2。得知個案之嚴重程度,才知道後續要做何種治療。
儲物症該如何治療?
目前藥物治療的效果還未被有效確立,一般仍會使用 SSRI 類藥物(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是一種常見的抗鬱劑)3。
心理治療部分則著重使用認知行為治療,透過心理衛教、建立動機、認知重建、建立購物規則,最後可丟棄不適當的物品,並且期待未來可預防復發 4。儲物症治療過程可說是漫漫長路,起起伏伏。詳細的治療細節非常複雜,若要建立治療目標的話,可能可以朝以下方向努力:
- 購買前先詢問自己:買的東西立刻要用嗎?沒有買有關係嗎?可以讓自己的房間有空位嗎?購買的東西重要嗎?買下這個物品的優缺點是什麼?
- 建立購物規則:立即要使用的、有時間立刻處理的、金錢上足夠、有空間可存放才能購買。
- 辨識購買物品的模式:調整購物信念、建立購物階層、練習不要購買、與空白空間相處。
- 如何拋棄物品:從簡單的物品開始、用置物櫃分類、如何下決定、練習從家中最重要的位置開始、分類完即歸位或丟棄。
- 協助個案組織與分類:訂定計畫、不需要的物品即丟棄、回收、捐贈、轉賣、需要的東西如何保存。
- 管理、維持注意力:使用計時器以減少分心、每週固定時間整理物品、建立優先順序、細分整理步驟。
- 自我認同信念:為何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為何需要追求完美、想要與需要、對於浪費物品的罪惡感、重要的記憶如何決定、我就是我而非擁有什麼物品、控制感的來源。
除了上述類似課堂的課程之外,每一個步驟可能都需要實際演練,臨床心理師甚至可能需要陪同個案回家練習。像是怎麼組織分類、怎麼拋棄物品,都是需要熟練,才有可能仔細執行。
此次全球性的 COVID-19 疫情正在慢慢舒緩當中,我們也因為社交距離限制而多數時間在家。在這段時間裡,正好可以慢慢想想家裡的物品是否已經囤積過多了。如果心理上還有餘裕整理,不要懷疑,即刻就動手,斷捨離一番,趁機遠離儲物狂潮。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 (2013).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Clutter Image Rating scale (CIR)
- Vilaverde, D., Gonçalves, J., & Morgado, P. (2017). Hoarding Disorder: A Case Report.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8.
- Tolin, D.F., Frost, R.O., Steketee, G.S., & Muroff, J. (2015).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hoarding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32 3, 15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