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聊天可以,上課卻聽不清?「微聽損」如何影響兒童的課業與人際關係?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19/09/26 ・1835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425 ・四年級

  •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張舒婷、主任張逸屏

「微聽損」是怎樣的症頭?

輕微聽力損失(minimal hearing loss),簡稱「微聽損」,是一種有一點點聽不清楚的症頭。包括了「單側聽損」、「高頻聽損」以及「輕型聽損」。根據 2012 年 WHO 的統計,整個東亞地區(包括台灣)15 歲以上的微聽損人口占比高達 14%。Bess等人(1998) 的研究也指出除了成人老化造成的聽損外,有 11.3% 的學齡兒童有不同程度與類型的聽損,其中微聽損就佔了 8.8 %。

微聽損兒童由於聽力受損比較輕微,家長可能並不覺得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一般孩子有什麼差別。確實,一般而言,微聽損兒童在週遭安靜時、和他人一對一交談不會有什麼困難。那麼,究竟微聽損會對他們產生什麼負面影響呢?

七嘴八舌、大段講述都讓微聽損兒上課吃力

以「聽力」作為主要探究焦點的國際知名專業期刊 Ear and Hearing,刊出了一篇研究 (Lewis, Valente & Spalding, 2015),探討微聽損兒童在校園學習中可能遇到的難題。研究發現,當他們一次聽一個句子時,和聽力正常的同學們一樣,都能正確聆聽到別人說話的內容。然而,進入到多人情境、並需要持續接收大家的談話內容,理解能力就比一般聽力正常的同學差。

在實驗中,受測兒童聽完一段由許多人輪流講述的故事後,會回答一些與故事內容有關的問題,就類似考試中常出現的閱讀測驗,只是改由聽說方式回答問題。結果發現,若以平均的表現來看,微聽損兒童答對的比率只有同學們的一半。而國小高年級微聽損兒童的答對題數相當於中低年級聽力正常的兒童,可見平均來說是有落後的。

由此可見,在學校學習時微聽損兒童在聆聽上是會很吃力的。圖為模擬教室的實驗室布置。圖/Lewis, Valente & Spalding, 2015

由此可見,在學校學習時微聽損兒童在聆聽上是會很吃力的,因為聽老師上課和一般談話是不同的。一般談話時可以停下來確認訊息,比較類似實驗中一次聽一個句子的情境;但老師上課就像實驗中的聽故事一樣,是一大段的內容,聆聽負擔較大且無法對話提問確認訊息。而實驗告訴我們,微聽損兒童理解的內容可能只有一般同學的一半,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程度落後好幾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答非所問?人際關係可能會受影響

除了上課以外,兒童在校園生活中,經常需要和許多人互動。無論是課堂中的團體討論,或是下課時和一群同學聊天,都是常見的情境。而他們在進入團體生活後,因難以聽懂同學的說話內容而感到挫折的情形會相當明顯。

而且,正因為孩子與人個別對話能完整理解訊息及回應,更可能讓老師和同學無法理解他在多人對話情境中的困難,他們可能會覺得「明明你都聽得到,為什麼還會常常答非所問?」

聽不清楚就更難搞懂,讓微聽損兒站回起跑點

微聽損兒童在教室裡面聽單獨的句子時都可以聽得懂,但如果有團體討論,身邊同學、老師,你一句我一句,可能就無法好好消化這些訊息。其他同學比較輕鬆就能學到的,微聽損兒童可能要很努力、很專注地聽才能吸收。在學校幾堂課下來,當力氣都花在聽上面,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理解和記憶聽到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習的效果打折扣,學業表現也可能因此大大落後。

身邊的大人如果忽略了孩子的聽力問題,而認為是孩子不專心,長期下來問題愈累積愈嚴重,孩子、家長、老師會覺得壓力感倍增。圖/Myriams-Fotos @pixabay

更糟糕的是,身邊的大人常常會把這樣的狀況歸咎於其他因素,例如認為是孩子不專心。長期下來,孩子的聽力問題沒有被重視,反而一直被錯怪是不專心聽課,問題愈累積愈嚴重,孩子、家長、老師會覺得壓力感倍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解決微聽損兒童在校園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從最根本的聽能下功夫最實在。讓微聽損兒童能夠聽得好、聽得清晰,才能讓他們與一般兒童站在同一個起跑點。若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聽力有疑問,也別忘了尋求專業人員的建議,才能協助孩子化解困難、順利適應。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7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2
2

文字

分享

0
2
2
「溫度」改變別人的看法?拿著一杯熱飲就能讓人覺得自己好相處──《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_96
・2022/09/09 ・308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爾頓(宅男行不行的主角之一)走進自家公寓的客廳,看到好友李奧納德與霍華德窩在那裡,現場氣氛緊繃。

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描述一群科研理工男的感情與生活,是美國知名喜劇。 圖/IMDb

「怎麼了?」他問道。

「霍華德今晚要睡這裡,他跟老媽吵架。」李奧納德解釋。

「你幫他倒一杯熱飲了嗎?」

李奧納德一臉不解地瞪著謝爾頓看,霍華德則是癱坐在沙發上,不發一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奧納德!這是社交禮儀,朋友鬱卒時,你應該幫他倒杯熱飲,比如熱茶之類的。」

「來杯茶確實不錯。」霍華德坦言。

謝爾頓是美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的主角之一,網路迷因「以熱飲安撫朋友」可能就是源自於他。不過,認為身體溫暖與精神支持是相通的人,肯定不只他一個。幾個世紀以來,詞曲家與詩人把愛與關懷跟暖心的溫度連結在一起,孤獨與背叛則令人心寒。

叫朋友喝熱水沒關係,但千萬別叫女朋友喝,後果不堪設想。圖/envatoelements

溫度可以改變看法

我們的日常用語也充滿類似的譬喻。我們以「溫暖、熱情」(warm)來形容有愛心、反應熱烈的人。我們作客時,可能獲得「熱情接待」或「冷眼對待」。波蘭人可能 mówi ciepło(熱情地談論)某人;在法國,大家有時會用 battre froid a quelqu’un 的說法(字面意思是「冷對某人」),意思是「故意冷落某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在 1946 年,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阿希(Solomon Asch)的實驗就發現,描述一個人時,加入「熱情」或「冷淡」等字眼,會明顯改變別人對那個人的看法。別人可能認為你很聰明、技巧高超、很堅毅,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究竟是熱情還是冷漠。

阿希發現,一般人認為熱情的人是慷慨大方、善於社交、溫厚良善的。冷漠不僅表示你缺乏上述特質,大家也會覺得你展現出相反的特質:小氣、疏離、刻薄。阿希認為,冷熱之別是社會觀感的基礎。

然而,科學研究經過多年才揭開一個事實:這種根本特質不是簡單的語言學或人為譬喻的產物。我們是在「生理上」,真實感受到人際關係中的「冷暖」。

在「生理上」,我們也可以真實感受到人際關係中的「冷暖」。 圖/GIPHY

現在把時間快轉到二十一世紀。2008 年,研究人員在耶魯大學的宏偉建築中做了一項簡單的實驗。一位自願參與的大學生走進心理系大廳,她在那裡遇到一名女性研究助理,說要帶她去四樓的實驗室做實驗。那位助理的手上拿了很多東西:一杯咖啡、一個寫字板、兩本課本。她們兩人一起走向電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電梯裡,研究助理請那個學生暫時幫她拿著杯子,好讓她在寫字板上隨手記下一些東西。不久,電梯門打開,她們一起走了出來。那位學生不知道的是,實驗的第一部分已經結束了。

一旦進入實驗室,研究人員會請她讀一段文字,那段文字是描述一個虛構的人「某甲」,某甲是聰明、熟練、勤奮、堅定、務實、謹慎的。學生的任務是針對十種性格特徵,為某甲打分數,其中五種性格特徵在語義上與「熱情」或「冷淡」有關。

這項實驗總共有四十一位大學生參與,他們不知道的是,研究人員已經把他們分成兩組。電梯裡,其中一半人被要求拿著的,是從當地咖啡館買來的熱咖啡;另一半的人是拿冰咖啡。這個小差別就足以影響學生對某甲的觀感,相較於拿著冰咖啡的人,拿著熱咖啡的人明顯覺得某甲比較「熱情」。

沒想到搭電梯時,實驗已經不知不覺開始。 圖/envatoelements

對心理學家來說,這種發現是突破性的。那表示,身體實際感受到溫暖,確實可能增加心理或社交上的溫暖印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實驗就此敞開了研究的閘門(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研究溫度與社交性之間的關聯。如果暫時拿著一杯熱飲,就足以讓我們覺得某人比較善於交際、值得信賴,那是否也能讓我們覺得自己跟他比較親近呢?

不是身體上的親近,而是心理上與社交上的親密──就像我們說「親近的朋友」或「親近的家人」那種親近?我決心找出答案。

溫暖確實可以拉近關係

電梯裡拿咖啡的實驗做完一年後,我和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的指導教授一起發表了我們的變化版本。我們設計了一個實驗室的研究,當實驗人員忙著在筆電上安裝問卷時,她會請參與者幫忙拿著一個杯子。半數參與者是握著裝熱茶的杯子,另一半是握著裝冰茶的杯子。無論是在電梯裡、還是在實驗室裡,讓人拿著一杯熱飲或冷飲,都會影響參與者對他人的看法。

接下來,是我們實驗的下一步。我們請參與者看一份基本的評估量表,那是畫在一張紙上的幾個簡單的文氏圖(Venn diagram)。每個文氏圖是由兩個圓圈組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實驗的下一步。是請參與者看幾個簡單的文氏圖。 圖/wikipedia

在量表的左端,兩個圓圈幾乎沒有接觸;在量表的右端,兩個圓圈幾乎完全重疊。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兩個圓圈的重疊面積持續增加。

我們請參與者假設其中一個圓圈代表他本人,另一個圓圈代表實驗人員。我們想知道參與者畫出的兩個圓圈是否有重疊;如果有重疊,重疊比例是多少?我們已經知道,人際關係更好(更投入、更忠誠、更融洽)的人,通常會把圓圈畫得比較重疊。

在我們的實驗中,拿過熱飲的人所畫的圓圈,比拿過冷飲的人所畫的重疊更多。我們因此推論,熱飲組覺得他們自己與實驗人員的自我更融合。簡言之,他們感覺自己與實驗人員更親近了,只因為實驗人員給了他一杯熱飲,而且不用喝下肚,只要拿著就好。

後來,我們又繼續做相關的實驗,結果發現,參與者甚至會開始使用更多的詞彙來描述自己與他人的親近感。這項研究是這樣運作的:在烏特勒支大學,我們不是請參與者握住熱杯或冷杯,而是請他們待在一個暖氣房(攝氏二十二至二十四度)或冷氣房(攝氏十四至十八度)裡。接著,讓他們觀看一段西洋棋的紅棋與白棋移動的影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請參與者描述他們看到的情況時,一位待在暖氣房的參與者提到:「我看到一個紅棋跟在其他棋子後面,後來吃掉那些棋子。她先吃下左邊的第二棋子,然後吃掉右邊的棋子。接著,她往後移動,又吃下一個棋子。之後,她往前移動,又吃下一個棋子。」

一個待在冷氣房的參與者說:「小兵與皇后去冒險,但皇后不喜歡他,自己走了。這對白方不利,她的行為引發了衝突與問題。小兵只是個蠢蛋,他放任皇后消失,後來大家都很不滿,連驕傲的國王與小兵都很不滿。」

不管是待在冷氣房還是暖氣房,參與者都很容易採用擬人化的敘述。不過,待在暖氣房的參與者使用較多的動詞來描述看到的情況,待在冷氣房的參與者比較喜歡用形容詞。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 年 9 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報出版_96
174 篇文章 ・ 35 位粉絲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3

31
9

文字

分享

3
31
9
生命必經過程?人有悲歡離合,如原子有鍵結聚散——《人類使用說明書》
PanSci_96
・2021/01/17 ・283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57 ・八年級

若說鍵結提供了剖析人類連結方式的模型,也可用來闡述這些連結逐漸磨損而分解的部分原因。

天下沒有無堅不摧的化學鍵。每種化合物皆有熔點與沸點,唯一真正該問的問題是,得花費多少能量。以離子鍵形成的氯化鈉,僅需少許的水就會造成破壞,熱水的破壞力尤其大。

鹽加入烹煮義大利麵的水之後溶解,在你聽來應該不像戀人分手或友情變質的故事,但本質相當。鍵結存在的條件已出現變化,隨著溫度升高,其連結也不再強到足以維持。所有關係均會隨著情況改變而產生變化:鍵結是否堅強到足以存續,取決於鍵結的本質與改變的程度。

舉例來說,泛泛之交猶如氫鍵,若一方移居國外,友誼不可能還會延續;然而,若你和同事之間已建立起離子鍵,你換工作後,友誼也不可能就此畫下句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情誼皆有其歷時。圖/Pexels

情境儘管改變,你們身為人的極性並未改變。兩人漸行漸遠,常聽見的原因是「他變了」、「她跟以前不一樣了」。個人演化的所有面貌,僅用一句說詞就約略帶過,不過是搪塞了人生閱歷造就的變化,敷衍了享有的成就與煎熬的敗舉,亦抹殺了人生經驗中美醜的印記。

人際離合,如同原子鍵結的形成與消退

原子化合物可能建構了一座實用模型,進一步挖掘人類的連結,但當然,我們比這個模型還更複雜一點。我們的需求、個性、目標皆可能逐漸演化,而且是以碳原子外殼層執行不了的方式。碳原子外殼層會有四個電子,汲汲營營尋覓其他兩個氧原子來達成飽和。人類的靜電需求則更可互相交換。

我們會改變,而個性、態度、人生志向的改變,可能會帶來價的改變。尋求不同的事物可能意指尋求不同的人:或許是想在派對咖裡找到長久相處的朋友,或許是想找到重視家庭也重視玩樂的另一半。

我最近深刻體驗到,什麼叫做與重要的朋友分開。我倆認識多年,形成的鍵結之強力,是可以成天坐著耍鬧、玩吉他、笑到差點尿褲子的那種,是簡簡單單就樂不可言的友情。但我倆的人生道路岔開了。或許是職涯進展速度不同。曾經不須刻意就將我倆鍵結起的共價感消褪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方更加需要但我給不出的某種感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時通常感覺就像弱力接了手,改變了對方某部分的個性或快樂感,還威脅要摧殘你,你則得試試是否能共用或給出電子,協助對方重新完整自己。但不是每次都可行。有時候就是對方電子需求的規模或頻率太大太高,不適合一段友誼健康永續發展。別太苛責自己了吧。

人類可能天生就能建立連結,但供給別人也有個底線,以免損蝕了保護我們個性、需求、身分的強力。

有強烈連結的人也可能分離。圖/Pexels

你和愛人分手、和好友失聯,自然而然會責怪自己(當然,會先大哭一場),斟酌自己做錯什麼,重來一次的話,可能會有哪種別的做法。鍵結可協助我們找到更平衡的觀點,讓我們知曉不是每種鍵結都可隨著演化而持續,儘管有些鍵結在你目前為止的演化進程中居功厥偉,就是不會永遠存在。或許,最寶貴的體悟是,儘管目睹鍵結的裂解,也未必造成我們裂解。

化學上,鍵結或原子特性的變化理應不僅是該狀態的終結,而是另一種狀態的開端:創造產生新鍵結的空間。人類也理應如此。我們面對一段關係分裂,可能得花上一杯溫牛奶的時間重新設定自己,安撫自己。但,無論我們目睹多少鍵結斷開,必將留著我們最具人性的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重新開始一段新的連結,結交新朋友、找到新戀情。我們的外殼層早就準備好給予或分享下一個電子。

無論經歷多少鍵結斷開,我們都有重新開始的能力。圖/Pexels

化學鍵與人之間連結的差異:親和力與親留力

化學鍵可能幾奈秒之間就形成了,奈秒可是我們感知不到的時間單位。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本身也可能會立即形成,儘管我們還是得注意親和力(affinity)與親留力(avidity)的差別:

親和力指單一的相互作用,生物學概念的親留力,則是許多親和力經過一段時間形成的整體連結。親留力才能真正實質連結彼此,將兩段人生搓出雙股,繫上由共享經驗、興趣、志願、價值觀織成的網。

這類親留力僅會發生於兩人可以一起演化共進的情況,兩人彼此攜手加強與深耕原本的鍵結,才不會過度使勁,拉壞初始的共價鍵或消除原本的磁吸引力,最終導致分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培養呵護這些鍵結,是我們的本能。大家都會花時間琢磨如何照顧身邊的人:在他們困厄時,說出對的話語鼓勵他們,到場歡慶他們的成就,甚至忖量要為他們烹煮什麼好料,買來何種生日禮物。同時,我們也會死守於爭執、隔閡、歧見之中。是他們不對,還是自己?

在一次次相處中,我們學習到分寸。圖/Pexels

藉由化學鍵與基本作用力的角度深究人際關係,可以重新破解這些問題,進一步挖掘人類連結的本質,確知那些聚集我們與逼使我們分離的因子,有助於理解自己施予他人與他人施予自己的作用力——這些作用力是否為有益的平衡,抑或是有害的不平衡力量。

對我而言,這指的是找出經營新關係的方式,以及賦予我們能力逃脫本能自責的窠臼,反思分開的實際原因。有時候,大家都沒錯。鍵結斷裂,是因為作用力超乎我們的掌握,滾水中必定有一顆義大利餛飩爆開。

何謂鍵結的本質?是穩定、支持,還是激情、熱烈?

思索鍵結的本質,能讓我們重新評估個別關係以及整體的人際關係。這些不同種類的連結也以多種方式滋養了我們:共價鍵的關係是穩定、提供支持,帶來撫慰、安心,離子鍵的關係是體驗刺激、熱情,通常還有愛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種是人生中的潺潺流水,有起有落,也會改變路徑,但永不乾涸;另一種是點亮夜幕的煙火,能量之大,可能性之廣闊,震撼了四座。我們兩種都需要,理由各異,在任一給定時間點的比例依據個性與人生需求而不同。

我們正如組成我們的原子,持續形成新的連結,追求人類本能渴望的歸屬感與穩定性。有些關係將冰消瓦解,有些將永世長存;有些會完整我們,有些會讓我們感覺似乎即將撕裂彼此。

對於牽起新關係的方式,沒有人會是絕對冷靜客觀,我也膽敢說,沒有人會完全以科學角度看待,不過,化學可以帶來煥然一新的觀點:賦予我們信心組成各種鍵結,斷開各種關係,有時候重組連結,從彼此之間定義自己。

——本文摘自 2021 年 1 月泛科精選《人類使用說明書:關於生活與人際難題,科學教我們的事》,網路與書出版,2020年11月26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3
PanSci_96
1239 篇文章 ・ 237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