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會發現,朋友的個性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人比較外向,有人比較內向,有人比較擅長溝通,有人比較諳於採取行動,也有人比較熟悉表達同理心。還有人像我,得詢問該擁抱多久才可以帶給人安慰(你既然問了,我就好心說,答案是二到三秒,如果是因為分手肝腸寸斷,就抱個四秒)。
我們擔起的角色反映出自身個性,只是通常並未察覺。在任一團體中,有些人覺得當領頭羊比較自在,有些人寧願別人替自己決定。有些人喜歡直腸子說話,其他人只會用暗示的(唉唷)。
這些狀況都不是湊巧。從細胞生物到工作場所,只要集結了人類、動物、分子,其行為就可以依某種階層體系與關係組合來解釋,由個性與生理學來決定。
蜂巢裡有不同類型的蜜蜂:工蜂建立蜂巢、保衛家園、採集食物,女王蜂是社會黏著劑,也是「老大」,雄蜂的唯一職責是交配,不是交配的季節,則遭蜂群驅逐到蜂巢外。蜂巢因此得仰賴各種蜜蜂行使不同的功能,發揮所長,注意收發彼此的訊號。
透過蜜蜂分工合作了解蜂巢的運作,探究不同的成分(蛋白質或人)互相溝通的方式,也可以理解細胞生物和人類社會的小圈圈。一群朋友決定要去哪裡玩、看什麼電影,得看大家有什麼意見、出什麼力,同樣地,一個細胞若須執行必要的功能,得仰賴各種輸入與動作,而各種輸入與動作是來自不同的蛋白質類型。
以蛋白質說明人類性格,描繪群體合作模式
或者,至少,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組織能達成效率,我們在細胞結構與動物王國裡看到的也是如此。人類行為的現實通常更為紊亂。想想你自己的朋友,想想你多麼擅長決定與人社交的方式。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約好碰面、敲定場地、邀請大家出席?
如果牽涉到請大家做不是他們真心想做的事情,有時是請大家做未必適合他們的事情,這過程又要耗掉多少心力?又一次,從眾的欲望以及希冀從他人獲得正面評價的欲望,往往會覆寫掉有效溝通與有效協調行動的必要。
相較之下,蛋白質的組織足具效率,行事理性,將情感與人際政治屏除在外,實在令人驚豔。觀察「細胞訊息傳導」(cell signalling)的過程便可看清這點,基本上就是不同的蛋白質互相結合,察覺體內的變化,並將變化告知彼此,最後做出決策。
我將此過程當作模型,以利於了解哪種蛋白質可以印證我觀察到的人類行為,更優秀的模型應是何種樣貌。方式是將蛋白質行為與麥布二氏人格類型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 MBTI)相互對照。
MBTI 將人的個性分成八種屬性:外向(Extroversion)、內向(Introversion);感覺(Sensing)、直覺(Intuition);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判斷(Judging)、感知(Perceiving),再判定哪四種最能反映人格特質與行為方式。
對照完之後,我發覺,蛋白質比我想像中還更適合用來說明人類。某種層面上,蛋白質是個性類型的有效參考值,稍後例子將詳述。但是,蛋白質又不僅呈現不同「類型」同時並存的實際狀況,也是個好模型,描繪出同時並存與攜手合作該有的運作模式,也彰顯了為何必須表現個性、而非壓抑個性。
最普遍的蛋白質個性整理如下。
受體蛋白
受體蛋白(receptor protein)是體內任何細胞最初的接觸點,會感受到外在環境的變化,例如血糖值達尖峰時,往下游傳遞訊息給細胞內其他蛋白體以處理後續。不妨把受體蛋白想成團體內具有同理心的一群,可以憑本能感受到別人的不自在,或是感受到各方爭執快要失控了,雖非決策者,卻能居中協調,和同類一起工作。
受體蛋白型的人為樂天派,在不同的社會團體間輕鬆遊走;多個小圈圈都有他的身影,是小圈圈之間的溝通橋梁。依 MBTI 分類,此為 ENFP 型:「熱情洋溢,富含想像力,認為生命充滿各種可能,可以快速連結事件與訊息。」抑或是 ENFJ 型:「溫暖,同理心強,感覺敏銳,負責。極為關心他人的情緒、需求與動機。」
他們觀察敏銳,處事圓滑,能自在與人相處,擅長破冰,宛如在社交圈裡翩翩飛舞的蝴蝶。
轉接蛋白
轉接蛋白(adaptor protein)促成細胞訊息傳導過程的下一階段,會與受體蛋白結合,決定在細胞內傳遞訊息的最佳方式。這是體內第一個「做決策」的細胞體,負責決定啟動哪一個「激酶」(kinase,為下游的蛋白質),以及傳遞哪些訊息給其他細胞。透過轉接蛋白,初始訊號因此轉化成稍後可傳導並據以行動的訊息。
對我來說,這類蛋白不會大驚小怪,從容自在,善於支持他人,不需要當鎂光燈焦點。我與「轉接蛋白」型的人常常處得不錯,他們不會評斷別人,替不同人當翻譯,在不同個性的人之間斡旋,都相當拿手,與受體蛋白相仿,也是溝通者,不過,並不是主動積極與他人交朋友的那種,比較近似引導者:鋪好平整道路,往目標前進。
轉接蛋白屬於 ESTJ 型:「態度實際,將現實納入考量,實事求是,果斷,迅速著手履行決策。」抑或是 ISTP 型:「有包容力,彈性,會先靜靜觀察,問題真的浮現後便快速採取行動,找出可行解方。」他們不會大聲嚷嚷,也不會逼自己站到前排,但沒有了這類人,團體可能會失去平衡,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