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運用國網中心的 AI 雲端平台「台灣計算雲」(Taiwan Computing Cloud, TWCC),以全基因定序、分子檢測技術及數量化遺傳分析資訊,高速且精準地演算大量基因資料,不僅建立了種豬分子育種分析技術,更進一步透過機器學習和 AI 推論,加快育種速度、降低成本,同時保存優良種源基因。
智慧農業大未來
圖/國研院提供
國研院國網中心史曉斌主任表示,TWCC 平台可大幅提高運算效率,將過往需要以年計算的時間,縮短成不到 10 天。此外,TWCC 平台除提供快速運算能力、大量儲存空間及安全的網路,也整合國內各界發展之 AI 程式與工具,以及國內外重要資料集,期以豐沛資源推動更多尖端的科技研究,協助產業應用。
M. Lewkowitz, J. Adams, N. S. Sullivan, Ping Wang, M. Shatruk, V. Zapf, and Ali Sirusi Arvij. (2023). Direct observation of electric field-induced magnetism in a molecular magnet. DOI: 10.1038/s41598–023–29840–1
科學研究者,1999年生於台北,目前於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攻讀物理學博士。2022年於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取得物理學學士學位,當前則致力於學術研究、以及科學知識的傳播發展。 同時也是網路作家、《隨筆天下》網誌創辦人,筆名辰風,業餘發表網誌文章,從事詩詞、小說、以及文學創作。
男子的 T1 核磁共振影像。圖/參考資料 1,Figure 3(CC BY 4.0)男子的 T2 核磁共振影像。圖/參考資料 1,Figure 4(CC BY 4.0)
照完醫療影像,把屍體剖開來,有肉眼和顯微鏡都可見的肺炎(pneumonia)病變。腦部切片的組織學分析,以蘇木紫(hematoxylin)和伊紅(eosin)染劑上色,顯現出少量發炎的腦幹細胞與病變的海馬體神經元;透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則發現腦幹內有某些類型的 T 細胞和巨噬細胞,以及活化的小神經膠質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更重要的是,在海馬體中找到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1 與 HSV-2,證明了根據核磁共振影像所做的推測。[1]
腦幹(米色)與海馬體(紅色)的位置。圖/Life Science Databases on Wikimedia Commons(CC-BY-SA-2.1-jp)腦幹發炎的細胞。圖/參考資料 1,Figure 1(CC BY 4.0)海馬體病變的神經元。圖/參考資料 1,Figure 2(CC B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