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來自蝗蟲的盛宴和饑荒:尼日人最懷念的家鄉味與遮天蔽日的蝗災──《昆蟲誌》

左岸文化_96
・2018/03/31 ・5045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15 ・六年級

編按:本文節錄自《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蟲蟲的 26 種方式》〈章節:字母 O 〉。作者以人類學家的觀點,在本書中探討人類與昆蟲的愛恨情仇。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稱霸世界的昆蟲,任憑人類愛之恨之也無可奈何之。昆蟲誌於科學的範疇之外,以字母開頭誌記「人類如何理解昆蟲、與之互動」、既瑣碎又綿密的脈絡。

尼日人的社會性食物──蝗蟲

蝗蟲。圖/christels@pixabay

瑪哈曼與安東妮是非常好客的主人!在他們位於尼阿美市(西非,尼日共和國)的家裡,我們坐在那豪華的熱帶庭院中談論蝗蟲(locust)。我們想要界定一下牠們究竟屬於哪一種食物。我們的共識是,蝗蟲的確是一種很特別的食物,截然不同於瑪哈曼堅持要求卡林和我多吃一點的那種口感特別的酥脆蜂蜜蛋糕(那是他剛剛從衣索匹亞帶回來的)。

安東妮說,蝗蟲是一種社會性的食物(social food),有點像花生,但沒有人在派對上拿蝗蟲出來招待客人。嗯……。

我們陷入了短暫的沉默。的確,口感是重點:蝗蟲吃起來嘎吱嘎吱的!而且是一種很隨性的食物。怎麼說呢?我們在露天市場買蝗蟲,而不是在超市裡,所以我們每天都去買。買蝗蟲是一種日常的經濟活動。我們在市場上看到蝗蟲,也許心裡就會這麼想:「我要買一些蝗蟲!」我們帶一些蝗蟲回家,用油、紅辣椒與很多鹽烹調一下。真是太…好…吃…啦!那是一種很隨性的小點心。我們覺得有趣,所以吃蝗蟲,那是一種有趣的食物,一種很個人化而且方便的小點。適合與親友一起吃。一種和親友一起享用的食物。我們吃蝗蟲,只是因為覺得想吃。

吃蝗蟲是一種尼日人的特色

蝗蟲也是一種尼日特有的食物,瑪哈曼補充了一下。他說,他們家女兒到法國去唸書時,總是要他們寄蝗蟲到學校去。那是她最想念的東西,最奇怪的家鄉口味。的確,卡林也同意,大家都很想念蝗蟲的味道,他說他家姊妹到法國去唸書時,家人也是把蝗蟲用包裹寄過去。他還說,難道我忘記了?那天早上我們在大學附近那個懶洋洋的市場裡看到那些感覺起來酥酥脆脆的銹色蝗蟲時,那個攤商不是跟我說,買回去用鹽煎一下,帶回紐約去跟想家的尼日朋友們分享,他們一定會很高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左岸文化提供

順著這樣的談話內容,我們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跟很多食物一樣,蝗蟲不只能消除我們的飢餓感,還能讓我們的精神感到滿足。吃蝗蟲是一種尼日人的特色。卡林說,查德人也吃蝗蟲,但質感不如尼日的蝗蟲。一般而言,布吉納法索人不吃蝗蟲,但是因為尼日學生到首都瓦加杜古去求學時總是從家裡帶蝗蟲過去,該國首都已經漸漸有人喜歡上那種口味。但有人說,圖瓦雷克族是不吃蝗蟲的,所以讓國族問題顯得更為複雜。而且,此時「社會動力與當地發展實驗室」(簡稱 LASDEL,就是負責接待我這次尼日之旅的研究機構)的主任剛好把花園的大門關上,滿臉笑容地走過來,他說的確沒錯,「我們圖瓦雷克族是完全不吃小動物的!」

我們都同意蝗蟲這種食物很特別,透過尼阿美與馬拉迪的市場,一眼就能看出這種狀況。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顯示,有 64% 的尼日人每天的生活費不到 1 美元。為了掌握國家的主導權,該國政府也掙扎不已。想要維持一國的人口基礎,政府需要龐大資源,問題在於該國每年有 50% 的歲出預算都要用來還給各個國際開發組織,他們要怎樣才能辦得到?尼日政府並不認同聯合國提出的上述數字,還有各種排名:例如在 2007 年,尼日在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中只拿到 0.374 的分數,於全球 177 個國家裡面排行第 174 名;此外,對於國際兒童救援組織(Save the Children)於 2007 年提出的「母親指數」(Mothers Index)把尼日排在調查中 140 個國家的最後一名(該組織表示,有 40% 的尼日兒童營養不良,女性的平均壽命僅僅 45 歲,四個兒童裡面有一個會在 5 歲生日之前去世),尼國政府也很有意見。尼國媒體把這些數字當成國恥,同時也用更肯定的語氣表示,這印證了國際社會對他們懷有敵意。

然而,無論我們如何看待此事,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政府大打危機牌,對他們也沒有好處。有些數字的確可以用該國國情來辯解,因為他們的經濟體系大致上仍是農村式的,並不以現金為交易基礎。但是,任誰都可以看出,除了開發組織員工、事業有成的商人以及政治人物以外,一般尼日人都沒有多少收入可以支配。

九月才是買賣蝗蟲的旺季

蝗蟲乾、炸蝗蟲在世界上有些地方其實滿常見的。By istolethetv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儘管如此,根據我在 2008 年 1 月的觀察,尼阿美市許多市場上那些裝在琺瑯臉盆裡面販賣的蝗蟲乾,每一盆的單價卻高達 1000 中非法郎,遠遠超過聯合國對於大多數尼日民眾每日收入的估計數字。蝗蟲是一種特別的食物,而且也是昂貴的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月並非蝗蟲買賣的旺季。剛剛過完了宰牲節(Eid al-Adha)、聖誕節與新年的節慶,一般人手頭都沒多少現金,都只會從那些被稱為「tia」的琺瑯臉盆裡面買一點點蝗蟲而已。手頭緊並非唯一的問題。那也不是蝗蟲數量龐大的時節。過了一月,還要等很久才會到雨季快結束的九月,那時蝗蟲數量大,市場裡到處都是蝗蟲攤販,價格也降為 500 中非法郎。我們很快就發現此刻鄉村地區的蝗蟲很罕見,再過一個月,也就不會再有人拿蝗蟲進城兜售了。

我們跟尼阿美市所有可以找到的蝗蟲攤商聊一聊。有些人購入蝗蟲存貨的地點是附近的市鎮,例如菲林蓋(Filingué)與提里貝瑞(Tillibéri),有些人則是跟尼阿美市更大市場的商人購買,還有人則是乾脆跟同一個市場裡鄰近攤位大批購入。不過,大多數攤商都說他們的蝗蟲來自馬拉迪,而且他們都說我們該去一趟。蝗蟲都是從那裡運來的,在那裡我們可以找到晨間在草叢裡抓蟲的人,大盤商也都在那裡。

尼阿美的市場。By Yann Fauché and Alma Mulalic (Own work)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我很喜歡跟卡林一起在尼阿美逛來逛去。可以見識與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喜歡市場,於驚訝之餘發現自己只認得市場上販售的一小部分蔬菜。那些植物在成為市場商品之前究竟歷經了怎樣的演化史,我實在很難想像!還有一種商品看起來像動物,也像蔬菜或礦物,我根本猜不出那種東西的功用是什麼,最後卡林才向我解釋,那些看起來像彩色彈珠的東西,其實是一小顆一小顆球狀樹脂,拿來當口香糖嚼很棒,還有那些表面凹凸不平的黑色網球狀物體,則是碾碎後經過壓縮處理的花生,可以加進醬料裡,至於那一瓶瓶烏漆麻黑的黑色液體,則是從奈及利亞走私進來的汽油。

卡林與我忙著探訪各大市場、大學與政府機關,與各種有趣人物見面,不只是學者與攤商,還有政府官員、開發組織員工、昆蟲學家、吃昆蟲的人,或者與人共搭計程車的時候遇到的健談乘客。我們盡情享受瑪哈曼與安東妮的熱情款待。但總不能一直住在他們家。幾天後的凌晨三點半,我們蜷縮在一個擁擠的巴士站裡。又冷又睏、心情也有點糟的我們,當時只覺得開往馬拉迪的巴士好像永遠不會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蝗蟲怎麼能同時代表盛宴和饑荒?

在尼阿美的頭幾天我們忙著解答阿契貝提出的弔詭問題:蝗蟲怎麼可能同時為人類帶來盛宴與饑荒呢?牠們怎麼可能同時預示了生與死,同時承載了快樂與痛苦?

我們與很多人碰面聊天,過程中我們的問題也改變了。就像嘉多教授曾提出的敏銳暗示,我們很快也開始懷疑,或許這並非某種弔詭,而大家都搞錯了:也許這裡並非只有蝗蟲這種動物;也許牠們並非我們以為的那種動物;也許大家所說的動物並不總是同一種;也許翻譯問題是造成混淆的理由之一。當地人都用法語辭彙「criquets」來指稱牠們。在豪薩語(Hausa)裡面,則是「houara」(胡阿拉)。我們以為先前我們跟大家談論的是蝗蟲,此刻卻已經不是那麼確定了。

由薩赫勒地帶九個西非國家贊助成立的「農業氣象學及實用水文培訓和應用中心」(簡稱 AGRHYMET)在尼阿美市設有幾個辦事處以及一座專家圖書館,圖書館就在大學附近。樂於助人的慷慨圖書館館員送了幾冊精美的口袋平裝書給我們,其中包括了由米 ‧ 漢恩 ‧ 勞諾─呂翁(My Hanh Launois-Luong)與米榭 ‧ 勒考克(Michel Lecoq)合著的《薩赫勒地區蝗蟲手冊》(Vade-Mecum des Criquets du Sahel)一書,那是一本介紹了當地八十幾種蝗蟲的指南。

其中幾類蝗蟲,包括沙漠蝗蟲(criquet pèlerin 法文)、遷徙蝗蟲(criquet migrateur)、游牧蝗蟲( criquet nomade),還有塞內加爾蝗蟲( criquet sénégalais)都具有眾所皆知的強大破壞力,長期以來是人們深入研究與採取防治措施的對象。其他蝗蟲則是以拉丁學名羅列出來,會在書中被提及只是因為數量龐大,或者相反地,因為並不常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見蝗蟲能蔽日大型蝗蟲遷徙情景。By CSIRO, CC BY 3.0

比平常多的雨量加上乾燥季節:蝗蟲群聚來啦!

《蝗蟲手冊》幾乎把薩赫勒地區所有種類的蝗蟲(locust)都列為蝗科(Acrididae)的成員,也就是所謂的草蜢(short-horned grasshopper)。在大約一萬一千種已知的草蜢中,有一萬種屬於蝗科,其中包括二十種的蝗蟲(locust)。為什麼蝗蟲如此特別?生物學家之所以認為牠們與其他草蜢不同,是因為在受到群聚現象的刺激之後,牠們有能力改變自己的外形。學名為 Schistocerca gregaria 的沙漠蝗蟲是「埃及十災」裡的第八災,而且也許是所有蝗蟲裡最具特色的。科學家認為,這種蝗蟲單獨出現時無害,但是在與其他大批蝗蟲接觸後,會受到刺激而進入群聚階段。

  • 譯註:埃及十災指《聖經‧出埃及記》裡面摩西離開埃及之前出現在埃及的十種災難。

而促成牠們群聚的要素,則是兩種常常湊在一起、但並非不常見的現象:首先是雨量高於平均雨量的雨季,這會刺激蝗蟲繁殖,接下來因為乾燥季節出現,導致牠們的棲息地數量與食物來源都變少,結果則是會刺激牠們遷移。到了變形階段,這種蝗蟲的外形(頭變寬,身體變大,翅膀變長)、生命史(繁殖時間提早,繁殖力降低,成熟時間變快)、生理狀態(新陳代謝速度變快)與行為都出現了可逆的快速改變,因為在這階段牠們的變化如此之大,過去長期以來許多人都認為處於這兩種不同階段裡的沙漠蝗蟲是兩種不同蝗蟲。

這些具有群聚特性的草蜢幼蟲聚集在一起,每一群以數千甚或數百萬為單位,接著開始遷移。在穿越沙漠的過程中,其他草蜢紛紛加入行列,合併在一起。牠們以直線的隊伍前進,隊伍長度可以長達幾十公里,遷移時歷經五個蛻變期,最後到了變成成蟲才會停下來。

 

等到蝗蟲的密度過高,到達了臨界點,成年的蝗蟲就會開始升空飛翔。直到最近,科學家都還是認為薩赫勒地區(編按:非洲撒哈拉沙漠和蘇丹草原間的長型區域)的蝗蟲群都是順著間熱帶輻合區(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的氣流被帶往雨區,也就是適合繁殖的地區。但現在我們已經搞清楚了,蝗蟲並非順著氣流被動移動,牠們可以控制飛行路徑與方向,有導航的能力,可以集體與個別地改變路徑與方向,通常是逆風飛行而非順風,在飛行過程中遇到喜歡的覓食地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也發現,蝗蟲群的飛行顯然主要是一種覓食行為,而非為了遷徙,真正為遷徙而飛行的,都是那些在夜裡進行長距離飛行的個別成年蝗蟲。儘管住在一個整體大環境而言不利生物的生存條件裡,沙漠蝗蟲仍有辦法找到並且善用對牠們有利的棲息地,那是因為牠們擁有各種複雜的能力,包括快速繁殖、聚集、長距離飛行、集體覓食,還有個別遷徙。

數量驚人的蝗蟲群

大家都知道蝗蟲群的數量驚人,但迄今仍難以理解到底有多少隻。《佛州大學昆蟲記錄集》(〔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Book of Insect Records 〕這本書實在寫得太棒了!)描述 1954 年有一群蝗蟲出現在肯亞境內,牠們覆蓋的面積高達 200 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裡面大約有五千萬隻蝗蟲,蝗蟲群的總數為一百億隻。蝗蟲的數量龐大,胃口也大。一隻蝗蟲每天可以吃掉相當於自己身體大小的蔬菜量;重量也許僅僅 2 公克,但如果把這數量乘以百億,你就可以知道後果有多嚴重。

我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官網上的某處看到一個驚人的數據:一噸蝗蟲雖然只占整群蝗蟲的一小部分,在 24 小時之內的食量卻相當於 2500 人(但令人疑惑的是,兩千五百個哪一種人?)。雖然是個明顯的事實,但仍然值得一提的是,蝗蟲帶來的損害遠遠超過上述天文數字,因為牠們的遷徙距離很遠(一季最多可以遷徙 3000 公里),遷徙範圍大,損害也大,而且牠們願意也有能力吃掉絕大部分的東西,不只是農作物,連塑膠與布料也不放過。

 

 

本文摘自《昆蟲誌──人類學家觀看重重的 26 種方式》,左岸文化出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左岸文化_96
39 篇文章 ・ 11 位粉絲
左岸的出版旨趣側重歷史(文明史、政治史、戰爭史、人物史、物質史、醫療史、科學史)、政治時事(中國因素及其周邊,以及左岸專長的獨裁者)、社會學與人類學田野(大賣場、國會、工廠、清潔隊、農漁村、部落、精神病院,哪裡都可以去)、科學普通讀物(數學和演化生物學在這裡,心理諮商和精神分析也在這裡)。

0

3
3

文字

分享

0
3
3
圖形處理單元與人工智慧
賴昭正_96
・2024/06/24 ・6944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 作者/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刊

我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完全取代人類。如果人們能設計電腦病毒,那麼就會有人設計出能夠自我改進和複製的人工智慧。 這將是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

大約在八十年前,當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出現時,一些電腦科學家便一直致力於讓機器具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但七十年後,還是沒有機器能夠可靠地提供人類程度的語言或影像辨識功能。誰又想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t,簡稱 AI)的能力最近十年突然起飛,在許多(所有?)領域的測試中擊敗了人類,正在改變各個領域——包括假新聞的製造與散佈——的生態。

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 process unit,簡稱 GPU)是這場「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最大助手。它的興起使得九年前還是個小公司的 Nvidia(英偉達)股票從每股不到 $5,上升到今天(5 月 24 日)每股超過 $1000(註一)的全世界第三大公司,其創辦人(之一)兼首席執行官、出生於台南的黃仁勳(Jenson Huang)也一躍成為全世界排名 20 內的大富豪、台灣家喻戶曉的名人!可是多少人了解圖形處理單元是什麼嗎?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黃仁勳出席2016年台北國際電腦展
Nvidia 的崛起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圖/wikimedia

在回答這問題之前,筆者得先聲明筆者不是學電腦的,因此在這裡所能談的只是與電腦設計細節無關的基本原理。筆者認為將原理轉成實用工具是專家的事,不是我們外行人需要了解的;但作為一位現在的知識分子或公民,了解基本原理則是必備的條件:例如了解「能量不滅定律」就可以不用仔細分析,即可判斷永動機是騙人的;又如現在可攜帶型冷氣機充斥市面上,它們不用往室外排廢熱氣,就可以提供屋內冷氣,讀者買嗎?

CPU 與 GPU

不管是大型電腦或個人電腦都需具有「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 unit,簡稱 CPU)。CPU 是電腦的「腦」,其電子電路負責處理所有軟體正確運作所需的所有任務,如算術、邏輯、控制、輸入和輸出操作等等。雖然早期的設計即可以讓一個指令同時做兩、三件不同的工作;但為了簡單化,我們在這裡所談的工作將只是執行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簡稱 ALU),如將兩個數加在一起。在這一簡化的定義下,CPU 在任何一個時刻均只能執行一件工作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個人電腦剛出現只能用於一般事物的處理時,CPU 均能非常勝任地完成任務。但電腦圖形和動畫的出現帶來了第一批運算密集型工作負載後,CPU 開始顯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例如電玩動畫需要應用程式處理數以萬計的像素(pixel),每個像素都有自己的顏色、光強度、和運動等, 使得 CPU 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於是出現了主機板上之「顯示插卡」來支援補助 CPU。

1999 年,英偉達將其一「具有集成變換、照明、三角形設定/裁剪、和透過應用程式從模型產生二維或三維影像的單晶片處理器」(註二)定位為「世界上第一款 GPU」,「GPU」這一名詞於焉誕生。不像 CPU,GPU 可以在同一個時刻執行許多算術和邏輯運算的工作,快速地完成圖形和動畫的變化。

依序計算和平行計算

一部電腦 CPU 如何計算 7×5+6/3 呢?因每一時刻只能做一件事,所以其步驟為:

  • 計算 7×5;
  • 計算 6/3;
  • 將結果相加。

總共需要 3 個運算時間。但如果我們有兩個 CPU 呢?很多工作便可以同時(平行)進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同時計算 7×5 及 6/3;
  • 將結果相加。

只需要 2 個運算時間,比單獨的 CPU 減少了一個。這看起來好像沒節省多少時間,但如果我們有 16 對 a×b 要相加呢?單獨的 CPU 需要 31 個運算的時間(16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15 個 + 的運算時間),而有 16 個小 CPU 的 GPU 則只需要 5 個運算的時間(1 個 × 的運算時間及 4 個 + 的運算時間)!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稱 GPU 為「圖形」處理單元。圖一左圖《我愛科學》一書擺斜了,如何將它擺正成右圖呢? 一句話:「將整個圖逆時針方向旋轉 θ 即可」。但因為左圖是由上百萬個像素點(座標 x, y)組成的,所以這句簡單的話可讓 CPU 忙得不亦樂乎了:每一點的座標都必須做如下的轉換

x’ = x cosθ + y sinθ

y’ = -x sinθ+ y cos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每一點均需要做四個 × 及兩個 + 的運算!如果每一運算需要 10-6 秒,那麼讓《我愛科學》一書做個簡單的角度旋轉,便需要 6 秒,這豈是電動玩具畫面變化所能接受的?

圖形處理的例子

人類的許多發明都是基於需要的關係,因此電腦硬件設計家便開始思考:這些點轉換都是獨立的,為什麼我們不讓它們同時進行(平行運算,parallel processing)呢?於是專門用來處理「圖形」的處理單元出現了——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 GPU。如果一個 GPU 可以同時處理 106 運算,那上圖的轉換只需 10-6 秒鐘!

GPU 的興起

GPU 可分成兩種:

  • 整合式圖形「卡」(integrated graphics)是內建於 CPU 中的 GPU,所以不是插卡,它與 CPU 共享系統記憶體,沒有單獨的記憶體組來儲存圖形/視訊,主要用於大部分的個人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早期英特爾(Intel)因為不讓插卡 GPU 侵蝕主機的地盤,在這方面的研發佔領先的地位,約佔 68% 的市場。
  • 獨立顯示卡(discrete graphics)有不與 CPU 共享的自己專用內存;由於與處理器晶片分離,它會消耗更多電量並產生大量熱量;然而,也正是因為有自己的記憶體來源和電源,它可以比整合式顯示卡提供更高的效能。

2007 年,英偉達發布了可以在獨立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後,科學家發現獨立 GPU 不但能夠快速處理圖形變化,在需要大量計算才能實現特定結果的任務上也非常有效,因此開啟了為計算密集型的實用題目編寫 GPU 程式的領域。如今獨立 GPU 的應用範圍已遠遠超出當初圖形處理,不但擴大到醫學影像和地震成像等之複雜圖像和影片編輯及視覺化,也應用於駕駛、導航、天氣預報、大資料庫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加密貨幣挖礦、及分子動力學模擬(註三)等其它領域。獨立 GPU 已成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許多行業的遊戲規則。英特爾在這方面發展較遲,遠遠落在英偉達(80%)及超微半導體公司(Advance Micro Devices Inc.,19%,註四)之後,大約只有 1% 的市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典型的CPU與GPU架構

事實上現在的中央處理單元也不再是真正的「單元」,而是如圖二可含有多個可以同時處理運算的核心(core)單元。GPU 犧牲大量快取和控制單元以獲得更多的處理核心,因此其核心功能不如 CPU 核心強大,但它們能同時高速執行大量相同的指令,在平行運算中發揮強大作用。現在電腦通常具有 2 到 64 個核心;GPU 則具有上千、甚至上萬的核心。

結論

我們一看到《我愛科學》這本書,不需要一點一點地從左上到右下慢慢掃描,即可瞬間知道它上面有書名、出版社等,也知道它擺斜了。這種「平行運作」的能力不僅限於視覺,它也延伸到其它感官和認知功能。例如筆者在清華大學授課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嘴巴在講,腦筋思考已經不知往前跑了多少公里,常常為了追趕而越講越快,將不少學生拋到腦後!這不表示筆者聰明,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我們的大腦具有同時處理和解釋大量感官輸入的能力。

人工智慧是一種讓電腦或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技,因此必須如人腦一樣能同時並行地處理許多資料。學過矩陣(matrix)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用矩陣和向量(vector)表達,上面所談到之座標轉換將是非常簡潔的(註五)。而矩陣和向量計算正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的基礎!也正是獨立圖形處理單元最強大的功能所在!因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 GPU 會成為人工智慧開發的基石:它們的架構就是充分利用並行處理,來快速執行多個操作,進行訓練電腦或機器以人腦之思考與學習的方式處理資料——稱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黃仁勳在 5 月 22 日的發布業績新聞上謂:「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企業界和各國正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數萬億美元的傳統資料中心轉變為加速運算及新型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廠——以生產新商品『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為每個產業帶來顯著的生產力提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擴大收入機會。」

附錄

人工智慧的實用例子:下面一段是微軟的「copilot」代書、谷歌的「translate」代譯之「one paragraph summary of GPU and AI」。讀完後,讀者是不是認為筆者該退休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PU(圖形處理單元)和 AI(人工智慧)之間的協同作用徹底改變了高效能運算領域。GPU 具有平行處理能力,特別適合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所需的複雜資料密集運算。這導致了影像和視訊處理等領域的重大進步,使自動駕駛和臉部辨識等技術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NVIDIA 開發的平行運算平台 CUDA 進一步提高了 GPU 的效率,使開發人員能夠透過將人工智慧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可管理的、可同時處理的任務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加快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步伐,而且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因為 GPU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執行與多個 CPU 相同的任務。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GPU 的角色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可或缺,推動各產業的創新和新的可能性。大腦透過神經元網路實現這一目標,這些神經元網路可以獨立但有凝聚力地工作,使我們能夠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駕駛、導航、觀察交通信號、聽音樂並同時規劃我們的路線。此外,研究表明,與非人類動物相比,人類大腦具有更多平行通路,這表明我們的神經處理具有更高的複雜性。這個複雜的系統證明了我們認知功能的卓越適應性和效率。我們可以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走在街上,一邊聽音樂一邊做飯,或一邊聽講座一邊做筆記。人工智慧是模擬人類腦神經網路的科技,因此必須能同時並行地來處理許多資料。研究人員發現了人腦通訊網路具有一個在獼猴或小鼠中未觀察獨特特徵:透過多個並行路徑傳輸訊息,因此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註解

(註一)當讀者看到此篇文章時,其股票已一股換十股,現在每一股約在 $100 左右。

(註二)組裝或升級過個人電腦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英偉達精視 256」(GeForce 256)插卡吧?

(註三)筆者於 1984 年離開清華大學到 IBM 時,就是參加了被認為全世界使用電腦時間最多的量子化學家、IBM「院士(fellow)」Enrico Clementi 的團隊:因為當時英偉達還未有可以在 GPU 上進行平行處理的軟體層,我們只能自己寫軟體將 8 台中型電腦(非 IBM 品牌!)與一大型電腦連接來做平行運算,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的科學研究。如果晚生 30 年或許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四)補助個人電腦用的 GPU 品牌到 2000 年時只剩下兩大主導廠商:英偉達及 ATI(Array Technology Inc.)。後者是出生於香港之四位中國人於 1985 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成立,2006 年被超微半導體公司收購,品牌於 2010 年被淘汰。超微半導體公司於 2014 年 10 月提升台南出生之蘇姿豐(Lisa Tzwu-Fang Su)博士為執行長後,股票從每股 $4 左右,上升到今天每股超過 $160,其市值已經是英特爾的兩倍,完全擺脫了在後者陰影下求生存的小眾玩家角色,正在挑戰英偉達的 GPU 市場。順便一題:超微半導體公司現任總裁(兼 AI 策略負責人)為出生於台北的彭明博(Victor Peng);與黃仁勳及蘇姿豐一樣,也是小時候就隨父母親移居到美國。

(註五)

延伸閱讀

  • 熱力學與能源利用」,《科學月刊》,1982 年 3 月號;收集於《我愛科學》(華騰文化有限公司,2017 年 12 月出版),轉載於「嘉義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網路安全技術與比特幣」,《科學月刊》,2020 年 11 月號;轉載於「善科教育基金會」的《科技大補帖》專欄。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賴昭正_96
43 篇文章 ・ 56 位粉絲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學士,芝加哥大學化學物理博士。在芝大時與一群留學生合創「科學月刊」。一直想回國貢獻所學,因此畢業後不久即回清大化學系任教。自認平易近人,但教學嚴謹,因此穫有「賴大刀」之惡名!於1982年時當選爲 清大化學系新一代的年青首任系主任兼所長;但壯志難酬,兩年後即辭職到美留浪。晚期曾回台蓋工廠及創業,均應「水土不服」而鎩羽而歸。正式退休後,除了開始又爲科學月刊寫文章外,全職帶小孫女(半歲起);現已成七歲之小孫女的BFF(2015)。首先接觸到泛科學是因爲科學月刊將我的一篇文章「愛因斯坦的最大的錯誤一宇宙論常數」推薦到泛科學重登。

4

10
0

文字

分享

4
10
0
「藍色食物」是什麼概念?——水產食品為何是更營養且環保的選擇?
Evelyn 食品技師_96
・2021/11/07 ・354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色食物在世界上愈來愈重要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World Food Program; WFP) 指出,疫情造成糧食缺乏的人口倍增,由 2019 年的 1.35 億人暴增至 2.7 億人。封城防疫措施打亂全球供應鏈,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與食物運輸、加工中斷,使得全球糧食危機惡化。

除了各國衝突及經濟衰退之外,糧食系統佔了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氣候變異使全球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故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現今糧食系統需要轉型,如何建立健康、公平且具永續性的糧食系統逐漸受到重視。

今年年中,藍色食物評估 (Blue Food Assessment;BFA) 正式成立,由全球超過 25 個科學機構中 100 多名科學家聯合倡議,旨在研究「藍色食物」在未來糧食系統中所扮演之重要角色,提供相關政策資訊並推動變革,以促進健康、公平及具永續性的糧食系統。

疫情造成糧食缺乏的人口倍增兩倍。圖/Pixabay

什麼是藍色食物?

藍色食物,即水產 (海鮮) 食品,包括在淡水和海洋環境中培育或捕獲的水生動物、植物和藻類。其具多樣化、高營養價值、環境永續性,以及符合公平交易原則等特性,在糧食系統中相較於陸生食物更具極大的潛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式各樣的水產食品。 圖/Pixabay

水產食品成分資料庫 (Aquatic Foods Composition Database; AFCD) 分析將近 4,000 種水生動物食品所含之數百種營養素,結果如下圖「水生動物食品與陸生動物食品的營養多樣性」比較所示,藍色 (水生動物) 或綠色 (陸生動物) 方塊的顏色愈深,代表每 100 克食物所含之營養素愈高,包括礦物質 (鈣、鐵、銅、鋅)、維生素 (A、B12) 與脂肪酸 (DHA 和 EPA)。

圖由上至下為按食物營養豐富度 (food nutrient richness) 排序,評估標準為每 100 克食物所含之各種營養素濃度與該營養素每日建議攝取量[註1]之比值,可見營養豐富的動物源性食品的前 7 類都是藍色食物,包括遠洋魚類、二枚貝類和鮭魚等。

圖一:水生動物食品與陸生動物食品的營養多樣性比較。圖/Nature

藍色食物,營養價值超群

相較於陸生動物食品,藍色食物更具備許多優勢與潛力,分析如下。

ㄧ、藍色食物是補充不飽和脂肪酸的優質來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魚脂肪中,特別是脂肪含量較高的鰻魚、秋刀魚、鯖魚、鮭魚或鮪魚等,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以二十碳五烯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最受大眾注目,EPA 是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的前驅物之一,有抑制血漿凝固的作用;DHA 是大腦、視網膜及神經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

同時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中性脂肪的含量及膽固醇濃度,對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有助益。然而他們身為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額外靠飲食攝取。雖然陸生動物的脂肪含量高,卻以飽和脂肪酸居多,而藍色食物的脂肪含量較低卻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

鮭魚、鰻魚、秋刀魚、鯖魚或鮪魚等,含有大量對健康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圖/Pixabay

二、藍色食物具填補營養不良缺口的潛力

全球大約有 30% 的人口 (約 23 億人) 的飲食中至少缺乏一種微量營養素 (如鐵、鋅、鈣、碘、維生素 A、B12 或 D 等),大多集中在收入不高的開發中國家,如位於非洲的查德、尚比亞和史瓦濟蘭;位於亞洲的印度、印尼和越南;位於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等。尤其兒童、婦女及老人影響更為顯著,每年約有 100 萬人因此而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色食物除了富含上述的不飽和脂肪酸之外,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也十分可觀。魚類蛋白質約 18~20%,其組成與家畜類相似,為完全蛋白質[註2];所有藍色食物含豐富的維生素 B1、B2 及菸鹼酸,高脂含量的魚為維生素 A、D 的良好來源,另外魚類所含的鈣、磷、鐵也很豐富,海水魚更含有碘,牡蠣則為碘、銅及鋅的良好來源。故同樣吃 100 克的陸生動物食品,吃 100 克的水生動物食品可獲取更多的營養素,相較之下藍色食物更具有效填補營養缺口之潛力。

三、藍色食物可減少肉類及其加工食品的攝入量

根據 BFA 圖二的研究,模擬 2030 年紅肉、家禽、雞蛋和乳製品等各蛋白質來源食物的消費狀況,圖內量化的值為「各類食物消費量於生產量高時之百分比」與「各類食物消費量於基本生產量時之百分比」的差,差若大於零,表示在高產量情景下消費量更高,差若小於零則反之。

可觀察到中國、印度、菲律賓、美國和加拿大等北半球地區,藍色食物消費量會隨產量增加而增加;而紅肉、家禽、雞蛋和乳製品等產量雖然增加但消費量卻無隨之增加,南半球地區藍色食物消費量的影響則不顯著。故藍色食物可減少紅肉或不太健康的加工肉類之消費,間接降低罹患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糖尿病、直腸癌或乳腺癌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a) 水生食物消費、(b) 紅肉消費(牛羊豬)、(c) 家禽類消費、(d)蛋類消費、(e)乳製品消費(牛奶、奶油等製品)、(f)非水生動物食品消費;大於 0 代表產量越高、消費量越大;小於 2 萬 5 千平方公里的國家用「點」來表示;歐盟國家在圖內共享同樣的值。圖/Nature

藍色食物,能解決「營養不公平」的問題?

過去大部分的學者對藍色食物的營養價值常採取較狹隘的方法分析,會侷限於單一物種的熱量及蛋白質含量,沒有考慮到其必需的微量營養素與脂肪酸具有高生體可用率 (bioavailability)[註3]

雖然 BFA 已分析了藍色食物在微量營養素和脂肪酸對人類的許多益處,但研究仍有限,因只探討到魚肉的營養價值,其他像是魚油或魚皮等其他部位的營養價值仍待補充,所以實際上藍色食物所擁有的高營養價值潛力可能是被低估的。

研究也指出,藍色食物的產量增加可使價格約降低 26%,連帶使消費量增加,藍色食物消費量增加能大幅提高弱勢地區的婦女及女孩的營養素攝入量,不但為「營養公平」提供了一項可行的解決方法之外,還能減少弱勢地區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的情況。

藍色食物的生產方式,對環境更加友善

在永續性最重要的環境議題方面,小型遠洋捕撈漁業、二枚貝類或海藻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低於家禽和其他陸生動物食品。在水產養殖業中,傳統飼料是使用大豆生產,種植大豆需要砍伐森林,若改採高科技循環系統,由藻類或微生物製成的新型飼料,生產一磅魚所需的飼料量,可以減少原本高達 54%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故可將市場轉移到碳足跡較低的系統和物種去運作,使藍色食物對環境永續性發揮更大的收益。若遇到氣候變遷、流行病盛行或其他問題的時候,藍色食物更具有提供糧食安全和糧食系統恢復能力的重要可能性。

小型遠洋捕撈漁業、二枚貝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低於陸生動物食品。 圖/Pixabay

在全球的未來,藍色食物勢在必行

藍色食物,不管是物種或營養素皆具有高度多樣化、營養價值高、公平且經濟,更重要的是對環境友善具永續性。

一直以來,人們只針對肉類與植物飲食進行爭辯,而藍色食物這個巨大潛力股,在葷素之爭中徹底被忽視。

當然藍色食物不是靈丹妙藥,每個糧食系統都會面臨挑戰。但若全球要建立促進健康、公平及具永續性的糧食系統,勢必需要藍色食物的一大助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註解

  • 註 1:每日建議攝取量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RDA) 表示可滿足 97-98% 的健康人群每天所需要的營養素量。
  • 註 2:蛋白質是由 20 種胺基酸組成,其中 11 種是非必需胺基酸,9 種是必需胺基酸,完全蛋白質指的就是含有「完整」9 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大部分都是來自動物。
  • 註 3:生體可用率 (bioavailability):在營養學上,表示食物與營養補充品中所含營養素的吸收程度;在藥物動力學上,指藥品有效成分由製劑中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或作用部位之速率 (rate) 與程度 (extent) 之指標。

參考資料

  • 1. 顏嘉南,2020。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糧食危機惡化。中時新聞網,檢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007006321-260410?chdtv (Oct 26, 2021)
  • 2. 黃佳慧,2017。全球糧食安全的進展與挑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北。
  • 3. Golden, C. D., Koehn, J. Z., Shepon, A., Passarelli, S., Free, C. M., Viana, D. F., Matthey, H., Eurich, J. G., Gephart, J. A. Fluet-Chouinard, E., Nyboer, E. A., Lynch, A. J., Kjellevold, M., Bromage, S., Charlebois, P., Barange, M., Vannuccini, S., Cao, L., Kleisner, K. M., Rimm, E. B., Danaei, G., DeSisto, C., Kelahan, H., Fiorella, K. J., Little, D. C., Allison, E. H., Fanzo, J. and Thilsted, S. H. Aquatic foods to nourish nations. Nature. 2021. 1-6.
  • 4. 施明智,2013。食物學原理 (第三版)。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 5. 藍色食物評估 (The Blue Food Assessment) 官方網站:https://bluefood.earth
所有討論 4
Evelyn 食品技師_96
23 篇文章 ・ 28 位粉絲
一名食品技師兼食品生技研發工程師,個性鬼靈精怪,對嗅覺與味覺特別敏銳,經訓練後居然成為專業品評員(專業吃貨)?!因為對食品科學充滿熱忱,希望能貢獻微薄之力寫些文章,傳達食品科學的正確知識給大家!商業合作請洽:10632015@email.ntou.edu.tw

0

16
4

文字

分享

0
16
4
CRISPR帶動新興精準育種:未來糧食市場將產生改變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_96
・2020/12/07 ・2638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614 ・十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文/余祁暐 總監|台灣大學獸醫學系學士、淡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總監。曾任國立台灣大學轉譯農學『生技產業潛力及商機』課程、動植物農產業創新教學推動中心『跨領域人才培育課程』及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分析課程』講師,並為農業生技產業資訊網站負責人。

新興精準育種科技在近年崛起,提供研究人員和生產者更快且更精確的作物發展選擇,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得獎原因也與此有關:使用 CRISPR-Cas9 基因剪刀進行基因編輯,使其能夠抵抗環境災害,並且無殘留外來基因,更加安全無疑慮。台灣對於相關產物尚無管理法規及技術發展計畫,本期 ILSI Taiwan 專欄邀請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余祁暐總監,分享新興精準育種科技的優勢以及國際趨勢,以期讓更多人對此有所瞭解。

種苗為國際戰略物資,是糧食生產的根源與農業永續的基石,而種苗的育種改良更是提升其戰略價值的關鍵。育種科技在近年來基因體技術的發展下,跳脫過去耗時費力傳統模式,透過掌握本身基因功能進行精準育種,新作物育種時間可由 7 至 25 年縮短為 2 至 3 年,新興精準育種科技成為種苗產業發展驅動力,為經濟、社會、環境帶來諸多效益,從 2012 年開始,國際上已有相關成果與產品陸續上市。

以我國近六成消費者認為具政策參考價值國家的日本為例[1],日本政府係透過跨部會討論,凝聚共識並訂定管理作法,讓產學研界有明確依循,不會無所適從而錯失發展機會。

對於新興精準育種科技衍生產品,日本厚生労働省已於 2019 年 3 月公布對於基因編輯食品管理的相關規範,認定基因編輯衍生產品若不含外源基因則視為非基因改造,在日本毋須經過安全審查便可上市。

新興精準育種科技透過掌握本身基因功能進行精確育種。圖/Designed by Freepik

精準育種技術好處多, 提升效率又能滿足多元需求

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報告1,新興精準育種科技(含基因編輯等)發展效益包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提升育種效率: 增加新品種開發效率代表可減少投入的資源與時間,並創造更高的研究價值,特別是對於多年生作物及動物的育種可產生更高的效益。專家指出應用基因編輯技術於作物將可使育種時間由 7 至 25 年縮短為 2 至 3 年,而對畜牧動物育種來說最多可縮短至一世代便可培育出所需品種。
新興精準育種科技發展效益具多個面向。圖/Designed by Freepik
  1. 增加農業生產力: 以增加產量、節省農務與資材的投入、抵抗病害、增加對極端氣候的耐受性,進一步增加農民收益,全球目前已應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出許多提升生產力的成果,包括:
    • 提升產量:如提升光合作用效率以提升產量的玉米和黃豆,生長快速的豬、牛、羊、鯉魚,易養殖的鮪魚等。
    • 抵抗病害:如抵抗稻米三個重大病害之一的抗白葉枯病稻米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Rice) ,抵抗造成小麥減產三成白粉病的抗白粉病小麥 (Powdery Mildew Resistant Wheat) ,抵抗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的抗 PRRS 豬,減少歐美每年 25 億美元損失,及抵抗全球快速蔓延非洲豬瘟 (African Swine Fever) 的抗非洲豬瘟豬等。
    • 提升環境耐受度:如耐旱、耐寒、耐鹽、耐低氮的黃豆、小麥、稻米、玉米、棉花、油菜、甘蔗、番茄等。
    • 節省農務與資材的投入:如耐除草劑油菜、可用於提升飼料效率的高澱粉玉米葉莖等。
  2. 滿足多元需求: 迎合消費者及生產者的需求,開發各種新品種,包括:
    • 促進消費者健康:如穩定血壓與緩和緊張的高 GABA 番茄、保護動脈和抗氧化的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黃豆 (High-Oleic Low-Linolenic Soybean) 、低麩質小麥、減糖馬鈴薯、及降低油炸致癌疑慮的低丙烯醯胺(Acrylamide) 馬鈴薯等。
    • 增加儲架壽命並減少食物浪費:如抗褐化的蘋果、蘑菇,及馬鈴薯等。
    • 增加食品加工效能:如高支鏈澱粉玉米 (Waxy Corn) 可更容易生產食品穩定劑和增稠劑等。
    • 改善動物福祉:如無需去角的無角牛、減少熱量損失的豬。
    • 提升環保效益:如減少豬場磷排放污染的低植酸飼料玉米等。
    • 提升異種器官移植安全:減少免疫排斥的豬隻器官等。
  3. 促進生物多樣性: 不受一般遺傳機制限制,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育成新品種,提升物種多樣性。
新興精準育種科技能夠提升育種效率,且滿足多元需求。圖/Designed by Freepik

國際調和管理法規促進發展, 我國應如何因應?

新興精準育種科技為種苗產業的殺手級應用,為經濟、社會、環境帶來諸多效益,以基因編輯技術來說,其精準誘發生物本身特定功能基因發生改變,技術及原理與傳統誘變育種相同,再加上操作容易、成本低廉、非屬基因改造(最終產品無外源基因),國際上已有許多研究單位與中小型企業爭相投入此領域。

新興精準育種科技將成為種苗產業應用主流,足以改變歷史及整個產業規則,進而創造出龐大的新市場,我國若再不積極掌握此機會,不但種苗產業將被淘汰,亦將逐漸喪失農林漁牧戰略物資自主權。

而面對許多新興精準育種科技創新研發成果陸續上市,在產品法規管理上,國際已逐漸凝聚共識。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已有 14 個經濟體於 2018 年 12 月共同發表「國際精準生物技術農業應用的聲明」(包含我國主要農產品貿易國美國、阿根廷、巴西、澳洲、加拿大等),希望能夠透過農業新興技術於各經濟體間的法規調和與合作,進而促進產業發展。

在此種苗育種科技發展趨勢下,我國應制定國家層次發展戰略,支持新興精準育種科技的應用與所開發的產品,除能讓我國繼續維持熱帶/亞熱帶農業科技優勢以取得亞太市場的農業樞紐地位,亦可避免台灣種苗產業競爭力落後而被國際市場淘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此種苗育種科技發展趨勢下,我國應制定國家層次發展戰略。圖/Designed by Freepik

參考文獻

  1. OECD Conference on Genome Editing: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2018).

註解

[1] 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107 年度新興生技食品消費者調查,高達 59.3% 消費者認為日本的管理規範具我國政策參考價值。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_96
28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創會於2013年,這是一個同時能讓產業界、學術界和公領域積極交流合作及凝聚共識的平台。期望基於科學實證,探討營養、食品安全、毒理學、風險評估以及環境的議題,尋求最佳的科學解決方法,以共創全民安心的飲食環境。欲進一步了解,請至:ww.ilsitaiw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