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鮟鱇一道光如此美妙,指引你到牠嘴裡來──《海洋的極端生物》

PanSci_96
・2017/07/13 ・3062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科科愛看書】廣闊無邊的藍色水域之中,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如果你以為到處都是尼莫式的溫馨場景,可就大錯特錯了!《海洋的極端生物》可是一群心機超重的傢伙,天天都要為了生存奮鬥。如果想見識海洋版的甄嬛傳,從這裡下手準沒錯。

我們會知道某些深海物種的存在,是因為我們把牠們拖上水面,並予以命名;但在深海當中,這些物種也彼此相熟。牠們身上並沒有掛著名牌,好比你參加畢業多年後的高中同學會那樣,但牠們當中許多身上都有燈飾。

海底到處黑壓壓?來試試自體發光

想像你是深海裡無垠黑暗當中的一條無助小魚,藍黑色的海水無頂也無底,就像沒有月亮的黑暗天空在你上方與下方伸展。只不過這種永夜並不平靜,永遠有數百隻眼睛注視著你,急切地想抓住一絲亮光。掠食者隱藏在黑暗的四周,不知有多少尖牙利齒等在那裡。從上方透進來的一丁點陽光,隨時都可能洩漏你的行蹤。

不過就像沒有月亮的天空還有星星,海底也有其他光源。你的四周不斷會有閃爍的藍光與綠光,這些微弱又偷偷摸摸的閃光可能是一頓大餐,也可能讓你命喪當場。深海是地球上唯一不以陽光為主要光源的生態系統(只有蕈類生長的洞穴不算),而是靠蛋白有機物發光。

深海生物大多發出藍綠色的光。圖/Ethan Volberg @ Flickr

螢光素酶(luciferase),或稱光蛋白,靠分解高能分子產生光子,而不是代謝能量。有些魚類擁有螢光素酶基因,並把這些能發光的蛋白擺在皮膚上的小穴,稱為發光器(photophore)的特化器官。大多數魚類生成自己的發光物質,但有些只是長出囊袋,裡頭裝了能發光的共生微生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物發光是海中最重要的戰術適應。有些魚類把發光器安排在腹部,其形態與水面上方傳入的微弱光線類似,使得位於下方的魚辨認不出牠們的存在,不論是身為掠食者還是獵物,都可讓牠們隱去形跡。 簡單的浮游生物也會大量應用光噪音:耀眼但不造成干擾的光子使深海充滿無意義的視覺絮叨。這種絮叨可能帶有真正的目的,有實驗顯示,當蝦子吃進某些種類的浮游生物,後者會放射出閃爍的生物光,像是在發警報;掠食魚類會像特警隊一樣迅速被吸引過來,把蝦子一口吃掉,對微小的浮游生物則不屑一顧。

一閃一閃亮晶晶,竟是邪惡的陷阱

近來海洋生物學家海道克(Steve Haddock)和同事描述了在深海魚類當中,生物光扮演多達七種的防禦性角色。 此外,生物光還可以扮演攻擊性的角色:強光可讓獵物吃驚或困惑,或是以吊在巨顎上方的燈光做為誘餌來吸引獵物,又或者使用如同車頭燈的強光來找尋漂浮在水柱當中的小塊食物。

頭頂前方有一條長形肉質誘餌的鮟鱇魚(anglerfish),是將生物光做創新運用最出名的生物。這是一整批外型極為醜陋的動物,牠們缺少背鰭,但把原本要形成魚鰭的脊椎移到眼睛上方的一點。其中第一節脊椎變粗並延長成為一根手指狀,頂端還帶有一個形狀不規則的燈泡,稱為「餌球」(esca),做為可發光的誘餌。 餌球的海綿組織裡住滿一批努力工作的發光微生物,讓餌球在黑暗的水中發出誘人的光芒,幫宿主鮟鱇魚製造假象。

鮟鱇魚。圖/公有領域, wikimedia commns.

這種魚就像一位經驗十足的海釣者,把誘餌的吸引力發揮到十分:左右扭動、上下擺動、迴旋繞圈,就像一隻瘋狂嬉戲的蟲子;牠上頭發光的燈泡,更是讓誘餌的魅力難以抗拒。比鮟鱇魚體型小得多的掠食魚類在接近餌球後,會用盡全力奮力一擊;只不過牠在瞬間就被鮟鱇魚的巨型大嘴吸入並被利齒刺穿,一聲不響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每種鮟鱇魚都有自己特殊的餌球,有些比魚體還長,全部都會發光。 至於鮟鱇魚如何偵測到有獵物靠近,目前還不清楚,因為牠們的眼睛很小,視覺也不佳;有人推測鮟鱇魚的殺戮反射是由獵物輕觸誘餌所引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種鮟鱇魚與他們特殊的餌球。圖/Masaki Miya et al. –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nglerfishes (Teleostei: Lophiiformes): a mitogenomic perspective.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0, 10:58 doi:10.1186/1471-2148-10-58, CC BY 2.0, wikimedia commons.

我們已知的是,鮟鱇魚會攻擊任何體型的魚種:有紀錄顯示,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沿海捕獲過一條十來公分長的鮟鱇魚,口中卻啣了一條三十公分長的鼠尾鱈魚;不過捕獲的時候這兩條魚都已死亡,浮在水面上。

獨一無二的紅光,保命防身都靠它

絕大多數的生物發光都是藍綠色,與深海當中微弱的陽光相符合。但屬於深海巨口魚科(Stomiidae)的黑柔骨魚(loosejaw,學名是 Malacosteus niger)卻發出特殊的色澤 :在牠們的眼睛下方具有大型的強力發光器,可在水中發出紅光。某些物種的紅光是由特殊的螢光蛋白造成,另一些物種則是在發光器外圍加了一層紅褐色的濾鏡。

在深海當中,紅色是特殊的顏色。海水會吸收紅色,而容易讓藍色穿越,因此海中大多數的生物發光都是落在藍綠色澤的範圍。黑柔骨魚的掠食者與獵物都具有對這種藍綠光敏感的眼睛,那是生活在一公里半深的海底所演化出來的。

但黑柔骨魚是罕見的例外:由於某個特殊的突變,改變了牠們眼睛當中捕捉光線的視紫蛋白裡面第 261 號位置的胺基酸;那是對這種吸收光線的蛋白質非常重要的位置,結果造成黑柔骨魚要比其他的深海魚類能吸收更多的紅色光,於是能看到由牠們自己特殊的探照燈從獵物身上反射回來的紅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多數深海魚類都只發出閃光,也就是快速明滅的短暫光點,以免被掠食者發現而遭到吞食。在黑暗的殺手世界中,強光可照亮食物,同時也會招來殺身之禍。與海水表層的掠食者相比,黑柔骨魚又小又弱,但牠們可以看見紅色,卻不被其他魚看見,因此得以在深海中來回覓食,免遭殺手。

黑柔骨魚。圖/Emma Kissling – Résultats des campagnes scientifiques accomplies sur son yacht par Albert Ier, prince souverain de Monaco Albert I, Prince of Monaco, 1848-1922 url, 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點亮宇宙的奇妙之光

海底最深處的真實特性,並不是由鬼鬼祟祟如同汽車一般大小的烏賊,或是在黑煙囪四周冒出的數百個二公尺長的管蟲所定義;我們在想像這些生物時,會忘記深海本身的廣大無垠。我們通常想像那裡有清澈的海水,到處有亮光,有巨型生物在空曠的空間裡移動;但海底深淵真正的特性,畢伯(William Beebe)有最真切的掌握。

當他坐在那顆迷你的潛水球裡,下潛至深海的暗夜之中,讓他感到驚奇的不是他看到的那些奇特掠食性魚類,而是光:充滿在潛水球小水晶舷窗外的閃爍光亮,在黑暗中綻放。在他的潛水球四周,亮光以他無法閱讀的語言彼此交談,述說著生與死的故事,以及掠食者的偽裝。我們不能用教科書中的圖片來想像這些動物,而是要想像牠們在其世界生活的樣子。在被黑暗籠罩完全沒有光線的深海,牠們只能用生物光的閃爍以及一絲黑色剪影來認識彼此。

身為第一位造訪深海的人,畢伯覺得自己的責任重大:他看到了世人從未見過的景象,他認為自己有義務描述一二。他曉得自己進入了陸地以外的另一個世界,遠在首度有人在太空漫步的三十年前,畢伯對深海的描述有如預言一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唯一能與這奇妙的海底世界相比擬的,想必是遠在大氣層之外,位於星辰之間,太陽光不會照射在星球空氣中的塵埃與垃圾上面的虛無太空了。太空的黑暗,以及其中發亮的行星、彗星、太陽以及星星,在一位心中充滿敬畏之情的人類眼裡,必定與他在大海半英里深處所見到的生命世界非常相似。


 

 

 

本文摘自《海洋的極端生物》衛城出版

文章難易度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97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暗夜中「鬼魅蘑菇」的幽光
胡中行_96
・2022/06/23 ・206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雨後無月的冬夜,南澳的森林裡水氣氤氳。樹幹上參差交疊的扇狀物,正靜靜地散發冷白的幽光。[1]近看每片直徑 20 到 40 公分左右,[2]向外展開。若用相機去捕捉那毛骨悚然的氛圍,肉眼所見的白,則會在照片中變成詭譎的螢光綠。[1]

這不是靈異現象,而是澳大利亞「鬼魅蘑菇」(ghost mushrooms;學名:Omphalotus nidiformis)與生俱來的特質。[1, 2]

  

鬼魅蘑菇日夜迥異的面貌:A – 白天,B – 夜晚。圖/參考資料 2

  

蘑菇發光的原理

鬼魅蘑菇體內,有一種叫做「乙烯基吡喃酮」(hispidin)的「螢光素」(luciferin),會在「螢光酵素」(luciferase)的催化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產生「氧化反應」。此時所形成的暫時性產物,具有極高的能量。在接下來的還原過程中,便會釋放出「生物光」(bioluminescence)。[3, 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拍攝鬼魅蘑菇的技巧

鬼魅蘑菇盛產的六月,正值南半球的冬天。[2]拍攝發光奇景最佳的戶外環境,必須不見月亮和其他任何的光害。[1]換句話說,有志之士要在攝氏 4、5 度的夜晚,摸黑找蘑菇,架設相機與腳架,再耐心地以慢速快門曝光。(給對專業攝影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墨爾本大學Paul Whitington副教授某次成功的拍攝數值,為 ISO 800,F/2.8,曝光 216 秒。)[3]

  

生物光的顏色

鬼魅蘑菇發出 530nm 的光線,理應呈現綠色,跟相機拍到的一樣。肉眼所見卻非如此,是因為眼睛裡唯有超級敏感的「視桿細胞」(rod photoreceptors),能接收到微弱的生物光。偏偏視桿細胞不長在視網膜的正中央…[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以,如果哪天真有機會親眼目睹,請千萬別「正視」鬼魅蘑菇的存在,反而得用眼角餘光「偷瞄」它,[3]才會有較精確的體驗。

鬼魅蘑菇發出 530nm 的光線,理應呈現綠色。圖/Climate Science Investigations

  

生物光的功能

無論顏色如何,鬼魅蘑菇的外表,對遊客來說,都稱得上賞心悅目。然而,它們原本發出生物光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討好人類。曾有科學家假設它和巴西螢光蘑菇 Neonothopanus gardneri 一樣,透過在夜間發光,吸引昆蟲來協助散播孢子。可是 2016 年的一篇期刊論文,指出鬼魅蘑菇整日不熄燈,卻也沒因此拐到比較多的昆蟲。研究團隊於是認為鬼魅蘑菇的生物光,僅是代謝過程中的意外產物。[2, 3]

  

巴西螢光蘑菇Neonothopanus gardneri特寫:C – 日間,D – 黑夜。圖/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光蕈類的歷史

根據化石資料推估,世界上第一株發出生物光的蕈類,出現在 1.6 億年前的侏羅紀。[5]遲至公元前 4 世紀,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 – 322 BC)才寫下人類史上,關於生物光最早的文字紀錄,描述一根腐木(上面的蕈類),散發有別於火焰的光芒。[1, 6]17 世紀時,德國植物學家Georg Eberhard Rumphius(1627‐1702),隨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印尼。[7]他在《安汶島植物名彙》(Herbarium Amboinense)中,提到當地人手持泛著藍光的蘑菇當燈籠。[6]不過,生物光其實在深海生物身上較為常見;相對地,目前所知的 15 萬種蕈類裡,僅有 70 幾種能發光[2, 8]而鬼魅蘑菇的分佈又只限於澳大利亞的南澳和塔斯馬尼亞。[1]

  

玲瓏可愛的發光小菇。圖/維基百科

  

臺灣的發光小菇與相關研究

話說回來,觀賞自帶光芒的蘑菇,並不困難。臺灣本地就有幾種會發光的蕈類,在阿里山、溪頭、墾丁等地都看得到。[8, 9]它們隸屬世界三大發光真菌支系之一的「小菇支系」(Mycenoid lineage)。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團隊,曾發表論文探討它們的基因,還被選為 2020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封面故事。中研院的新聞稿中指出,目前發光蕈類的基因已被用於各種領域,例如:追蹤癌細胞的移轉,或製造生物感測的環境汙染警示器。[5]看來發光蕈類,有比單純供人玩賞,更嚴肅的使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Glencoe’s Ghost Mushroom Lane begins to flourish after heavy rainfall (ABC News, 2022)
  2. Weinstein P, Delean S, Wood T, Austin AD. (2016) ‘Bioluminescence in the ghost fungus Omphalotus nidiformis does not attract potential spore dispersing insects’. IMA Fungus (7): 229 – 236.
  3. Luminescent ghosts by A/Prof Paul Whitington (Life in a Southern Forest, 2019)
  4. Ke HM, Lee HH, Lin CYI, et al. (2020) ‘Mycena genomes resolve the evolution of fungal bioluminesc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7(49): 31267-31277.
  5. 臺灣也有發光菇!中研院追溯基因演化史 找尋蕈類發光的意義 (中央研究院,2020)
  6. A History of Luminescenc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Until 1900 by E. Newton Harvey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57)
  7. 尋找記憶的缺角:早期有關通草的記錄(國立臺灣大學)
  8. 螢光蕈(臺灣國家公園,2018)
  9. 施雨伸,2014,〈臺灣產螢光小菇的分布、分類及人工培養,並兼述一新種〉(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胡中行_96
169 篇文章 ・ 65 位粉絲
曾任澳洲臨床試驗研究護理師,以及臺、澳劇場工作者。 西澳大學護理碩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士(主修編劇)。邀稿請洽臉書「荒誕遊牧」,謝謝。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深海鮟鱇魚 X 檔案:糾纏在暗黑大洋中的極端癡戀
Lea Tang
・2019/02/13 ・2803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527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到鮟鱇魚,各位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一隻深黑色、相貌醜怪,細長尖齒,頭掛小燈的魚類,在黑暗的大洋中緩慢悠游的樣子?

神秘的鮟鱇魚。圖/wikipedia

鮟鱇魚(Anglerfish)因為其背鰭棘特化至嘴巴上方的釣竿狀結構–吻觸手(illicium)而得名(Angler 就是釣者的意思)。這個吻觸手的末端有一個餌球,能用不同方式吸引獵物靠近,例如發光或模擬小蟲子游泳的樣子。除此之外,他們的嘴巴大且身體柔軟,可以吞下比自己大許多倍的獵物。

目前已知有 300 多種的鮟鱇魚,棲息地從熱帶珊瑚礁區到極地都有,大多數的鮟鱇魚分布在全球海洋的陰暗深處,深達數千公尺。一般熟知會發光的鮟鱇魚,多指被稱為深海鮟鱇的角鮟鱇類,但這不代表深海鮟鱇都會發光,還是有少部分是不發光的。

這類奇異的深海物種神秘、而且難以在自然環境下觀察。過去,深海不易到達,所以科學家們只能從漁民意外打撈到的深海鮟鱇魚標本來進行研究。這就是為什麼這支在葡萄牙亞速爾群島周圍海域拍攝的新影片會令深海生物學家如此興奮。

永不分離!深海鮟鱇雌雄配對首度亮相

從影片中各位可以看到一個拳頭大小的雌性鮟鱇魚,身上凸出了一條條的細長皮瓣狀結構,這些是側線神經結的延伸 。若仔細觀察,她還有位伴侶:一隻嬌小的雄魚、附著在她身上成為永久的精子提供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支影片是 2016 年 8 月由一對夫妻探險家 Kirsten 和 Joachim Jakobsen 在聖喬治島南側 800 公尺深的深海水層中拍攝的。在探險團隊即將完成他們的任務時,一個「有趣的小東西」吸引了他們的目光。於是他們決定追蹤這個奇怪生物,並通過潛水器 1.4 公尺寬的窗口捕捉他的動作。

Caulophryne jordani。圖/Rebikoff Foundation

經過專家鑑定,這個 16 公分長的生物是一種叫喬氏長鰭角鮟鱇 (Caulophryne jordani) 的深海鮟鱇。他身上的皮瓣和絲狀鰭條能偵測獵物,就像蜘蛛網,一旦碰到,這個垂釣者就能立刻轉向並吃掉對方。在食物極端缺乏的深海,這是他們確保自己不被餓死的殺手鐧。(註:何宣慶老師指出他們更可能藉此提前偵測並逃離敵人。)

嶄新資訊:鰭條上間隔性的美麗光點

除了我們熟知的吻觸手外,有注意到雌性鮟鱇魚那細細長長的鰭條上的美麗光點嗎?像其他深海鮟鱇一樣,雌性鮟鱇魚用「餌球」(Esca),一種共生的發光菌誘餌來吸引獵物。但這次的影片還提供了其它訊息:

她的鰭條似乎也會按照一定的間隔發光。

雖然不清楚這些光點是生物產生的亦或只是反射自潛水器的光,這項嶄新資訊還是令科學家們非常驚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盲目愛情:雄性深海鮟鱇的生世癡戀

小小的雄性鮟鱇魚也是這次影片的一大亮點。像許多其他種類的鮟鱇魚一樣,喬氏長鰭角鮟鱇的雌雄鮟鱇魚會形成一個永久的配對:

一旦雄性鮟鱇找到配偶,便會咬住對方,最終與她的組織融合,透過血液取得營養。

以部分深海鮟鱇來說,雌性有明顯的「釣竿」和明亮的餌球,雄性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他們的體型比起雌性小得多,外觀看起來就像普通小魚,而且不具有吻觸手這種吸引獵物的功能。你可能會很疑惑,那他們要如何吃東西呢?

比起吃,他們有著更重要的任務。

雄性鮟鱇魚擁有非常敏銳的嗅覺,幫助他們嗅探在深海黑暗中的未來配偶。當他找到她時,這個小小的追求者可能會面臨與四位男性一起分享伴侶的窘境。但愛是盲目的,對伴侶的渴望最終勝過一切。在雄性鮟鱇魚用他那小而鋒利的牙齒咬住雌性後,身體各部位就會逐漸退化,因為他不再需要這些構造;他身上的器官也會逐漸退化消失,只留下精巢持續發育,成為雌性鮟鱇魚身上不可移動的一個附屬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深海鮟鱇的雌雄配對,紅色圈圈內的是雄性鮟鱇魚。圖/Rebikoff Foundation

鮟鱇魚是體外受精,所以雌性會以血管輸送賀爾蒙給雄性,讓她們在排卵的同時,雄鮟鱇也可以排出精子。於是,雄性鮟鱇魚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確保雌性可以在她的餘生中產生受精卵,成為物種延續下去的關鍵角色。

這不是科學家第一次得知這項資訊,他們曾透過死去的鮟鱇魚得知這種奇怪的生殖策略,但一直到現在,他們才有幸一窺這「活生生」的例子。

死去的深海鮟鱇魚標本,看到那像肉瘤一般凸起的的小小公魚了嗎?圖/Natural History Museum

除了部分深海鮟鱇魚有寄生行為極端性別二態性(兩性間有明顯的外觀差異)外,其他的鮟鱇魚並不寄生也無雌雄間的極端差異,雄性和雌性體型通常相近。而這些自由自在的雄性鮟鱇魚會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來找他們的真命天女,聽起來快樂多了,對吧。

吃貨小教室:美味的鮟鱇

神秘的鮟鱇魚貌似離我們的生活十分遙遠,其實生活在淺海的鮟鱇魚可是日本人民的火鍋主角呢!在關東地區,鮟鱇被稱為人間極品。如果各位心臟夠強,可以先看看這部如何在家處理鮟鱇魚的教學影片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俗話說「西有河豚、東有鮟鱇」,鮟鱇魚肉質綿密、口感彈牙,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因外型醜陋,少有人願意嘗試,因此在歐美有「窮人的龍蝦」之稱。鮟鱇魚肝更有「海底鵝肝」的美名,據說能清熱解毒、養顏美容,是煮火鍋的熱門首選。其實不只日本,在歐美國家食用鮟鱇魚已經有相當長久的歷史,近年價位更是節節攀升。

深海鮟鱇以外,其他棲息在海平面以下數十到數千公尺的鮟鱇,雖然也有吻觸手和餌球,但餌球缺乏發光菌,所以不會發光。棲息在淺海珊瑚礁區的躄魚科(又稱娃娃魚)成員外觀顏色較鮮豔,也是潛水攝影界最喜愛的魚類之一。

鮟鱇魚的族群多樣性很高,曾經因為棲息在海表以下數百到數千公尺的地方而不利研究,如今隨著深水探勘技術的發展,研究鮟鱇魚將不再那麼困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就能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神秘生物在他們漆黑無光家園中的實際樣貌。

(本文於 2020 年 9 月 12 日經過修改,提升了內容的正確跟詳實性,在此感謝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老師的指正與大力協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Exclusive: ‘I’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 Video of mating deep-sea anglerfish stuns biologists

  2. Anglerfish, nationalgeographic

  3. The bizarre love life of the anglerfish

  4. 鮟鱇魚家族300多種 1/4在台灣

  5. 鮟鱇魚知識大百科,翻轉你對牠的認知

___________
你是國中生或家有國中生或正在教國中生?
科學生跟著課程進度每週更新科學文章並搭配測驗。來科學生陪你一起唸科學!

Lea Tang
20 篇文章 ・ 8 位粉絲
徜徉在極北之海的浪漫主義者。 喜歡鯨豚、地科、文學和貓。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如果要變成一種海洋生物,想變成哪種?」海生館館長王維賢博士表示……
PanSci_96
・2012/12/03 ・4207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481 ・五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1/14結束在屏東來義高中的PanSci TALK 360 第二場後,小編P跟Z,加上胖卡計畫的AJ三人,並沒有離開屏東,而是滿心歡喜地摸魚去……

▲超遠的!!

▲開車開到天都暗了……

透過海生館的陳勇輝主任(也是PanSci的台柱作者)引介,我們來到台灣五大科教展館中人氣最旺的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跟位於基隆的海科館同期展開籌備作業的海生館,進度比海科館快很多。自2000年8月「台灣水域館」開館以來,創下許多博物館界的記錄,也是第一個以BOT方式成功經營的社教館所。在豔陽始終高照的國境之南,館長王維賢博士接受了PanSci小編的專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為何離開教職,成為海生館的館長?

王:那時候從UC San Diego(加州大學聖地雅各分校)拿到博士學位之後回國,在中山大學海資所(海洋資源所)任教。前任的方館長要退休的時候,就找了我,問我有沒有意願。當時我在中山大學擔任副校長,在跟校長及其他同仁討論過後,大家都很支持,於是我就從一個很繁忙的工作換到另一個更繁忙的工作,今年是我到任的第六年。

P:如果要變成一種海洋生物,想變成哪種?

王:(驚!)(思考很久……)我還真沒想過這問題……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想當野生生物。我還真不知道牠們在想什麼(編:大家都不知道呀…除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變成跟人類比較近的野生海洋生物,像是海洋哺乳類-鯨豚類的,感覺比較有智慧,似乎能懂人類的思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海生館對周圍在地社區的影響是什麼?

王:我自己就是屏東人,剛調到海生館的時候我都跟同事說,以前我在中山大學,家在高屏溪的另一邊,我終於過河了(眾人笑)。雖然我家不在海生館附近,但是小時候常常放假的時候就到車城一帶玩,其實海生館周圍對我來說很親切。

屏東雖然有墾丁、南灣,但是離開了熱門景點,其實社區的發展都很慢,城鄉差距很大,社區的成員也相對是社會上弱勢的族群。我擔任館長之後,跟同仁有個共識,就是除了海洋生物研究、展示之外,還要幫助周圍的社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海生館算是社會教育單位,和周圍社區的互動也是功能之一。教育部前陣子也提出一個概念,希望能以各博物館為圓心,向周圍擴散影響力。所以我們海生館希望能盡量和社區結合在一起。

像是我們同仁在元宵節的時候,就辦過海洋生物的猜燈謎;還辦過新移民姊妹的研習活動,幫她們能熟悉台灣文化,比較知道怎樣和長輩互動。附近有幾間民宿很積極學習新的東西,海生館就會輔導他們規劃生態旅遊,或是傳授自然解說教育。這些或許跟原本的博物館業務關係比較遠,但我們的同仁都很願意做,我也認為應該要持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生館在推動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恆春在地。像是我們後場(編:指非遊客進入的研究區或水族養殖區)一開放,第一個邀來參觀的就是附近的中小學。

另外,前陣子海生館拿到美國博物館協會的獎-2012博物館連結獎助計畫「Museums Connect」,全球只有十座博物館得獎(編:掌聲鼓勵!!)。所以接下來海生館會與一間美國的博物館合作,兩地的博物館各自選定附近的一所中學,規劃兩邊的交流,我們這邊會集合恆春國中跟車城國中的學生。對方的中學叫做「High Tech High School」,我們一開始聽到名稱還以為弄錯了!後來才弄清楚那是一所位在科技園區的中學,學生家長很多都是高知識分子,學生資質也不錯。不過一般來說,台灣學生數理表現比較美國學生平均還好,所以交流比較不會有太大的落差。

指向光電建築的王館長

預計明年暑假要啟用的光電館會成為海生館跟後面社區的連接點。後面的社區是後灣,社區營造做得非常好,我們館內同仁也有參與。光電館之後會變成海生館的展館之一,不過特別的是它是一個開放空間(編:哦?怎麼說);它不需要經過收票亭,與社區直接相通,而且有動線能直接進到海生館。因為人潮來來往往,所以那裡也很適合辦一些開放的教育活動,BOT的廠商也覺得很好,因為能吸引更多人參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海生館的未來方向是?

王:我希望海生館成為世界一流的博物館!雖然路還很遙遠,但是期待有一天能像史密斯桑尼(Smithsonian)一樣,只要提到這個博物館,大家就馬上想到在展示、典藏及研究的傑出表現。

現在海生館除了展示、教育以外,還有很多研究計畫,還有些養殖的專利跟海洋生物的相關技術轉移。最令人驕傲的就是珊瑚繁殖技術;我們可自行繁殖的珊瑚大概有一百多種。有時候我們會被問到館內展出的許多美麗珊瑚是不是我們直接從海裡取得的,(編:還有人會這樣懷疑呀?)最好的方式就是帶他去看我們的後場。 除提供展場展示供遊客參觀外,還可以供珊瑚相關研究,減少野外採集的壓力,也可以應付海域珊瑚復育的需求。

P:目前海生館經營最辛苦的部分在哪?最喜歡跟討厭的又是哪個部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海生館在籌備的時候政府就規劃以部分委外經營的方式來運作,這顯示當時政府就預見未來的財政已經無法負荷一個這麼大的博物館了。對民間業者來說,營利是最重要的,要是沒賺錢,就不會經營下去。另一方面,公部門也要監督業者的營運是否符合海生館的教育宗旨,比方我們就堅持不能賣活體生物,像是很多地方都在販賣的小魚、水母、小海葵之類的,這就和我們推動生態保育的宗旨不符。我們也要求展示品質;舉例來說,如果有個投影設備老舊了,我們要請業者更換,但這對業者來說就是開銷、成本啊。所以同仁花蠻多心力在和業者溝通,這需要很多技巧、不容易,我就很佩服同仁;業者可能也覺得這筆生意難作呀,我們意見這麼多(笑)。

海生館的編制小,比較扁平化,要推動事情的時候比較有效率。我很喜歡整個館都動起來的樣子。

P:海生館有打算要展示深海生物嗎?

王:不太容易。館內只有深海生物標本,沒有活體展示。第三館世界海域館有針對深海的主題,不過是以動畫的方式呈現,算是蠻大膽的嘗試,因為一般水族館都是有水的展示,而我們的概念是無水的水族館。世界上少數水族館有深海生物的活體展示,不過維護很辛苦,而且展示效果不太理想,因為深海生物棲息的環境都是黑漆漆的,不太適合觀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您專長在海洋化學、環境荷爾蒙,怎樣將自己的專業跟海洋生物連結?

王:我回國之後就在中山的海洋資源系。聽系名就知道領域很廣,除了生物之外,還有像是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海洋物理等都包含在內。我自己專長是環境化學,特別是環境荷爾蒙。在系上服務是蠻愉快的經驗,可以跟不同領域的教授交流,很有趣。海洋科學是一門綜合科學,許多議題需要從不同角度切入,跟不同專家合作。在很多計劃中,跟我互動最多就是生物學家,雖然我不懂生物,但是在他們(生物領域的老師)的薰陶之下,多少有了些生物學的概念。舉例,若是環境荷爾蒙的議題,我負責研究這些物質在海洋中的來源、怎樣作用,然後讓生物專家來研究對生物的影響。

P:對現在國內的環境議題的看法如何?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

王:我覺得台灣這十幾年來進步很快,民眾比以前還更關心公共議題,或許也是地方不大,所以訊息傳遞很快。我剛回台灣的時候,國內剛好環保意識抬頭,環境運動很盛。後來很多明顯的環境問題大多都受到控制,像是排黑煙的煙囪跟各種顏色都有的廢水都少了。一些比較深入的問題,像是環境荷爾蒙,還是存在,但是反應的速度比以前快很多,很快就會有檢驗、規範來解決,公民的聲音也比較容易被聽見。我想我們做研究可以把一些環境問題點出來,讓民眾可以重視,也能督促政府單位解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環境問題會一直發生,不過整個來說我是樂觀看待。

P:遇到動物保護人士批評活體展示,您會怎麼回應?

王:這問題是所有水族類博物館、動物園的「宿命」。活體展示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教育,親眼看到這些生物的感覺就是很強烈,跟在書上、螢幕上看的感覺不同。比如說今天你不會莫名其妙說要保育北極熊吧?但如果親眼看過牠們,感覺牠們很可愛、有靈性、也許是游泳的姿態很美……怎樣的,才會對牠們的處境有同情。

我想,我們在跟飼養的生物相處時,最重要的是盡到照顧的責任。這些生物是在「犧牲奉獻」,所以我們在專業上,我們都盡量提供最好的照顧,像是最好的水質、餌料,如果有生物生病,其實我們都很擔心。

我們很感謝關心動物福利的人士,因為他們的關心,所以我們才會思考怎樣去改進。比方像小白鯨的展示,其實博物館不能做動物表演,但是還是有一些圈養的訓練是必要的,例如為了要健康檢查,此外,牠們在自然環境中也有一些行為本來就存在;所以我們在訓練的時候,會順便加入一些解說教育,例如當白鯨將訓練員從水中頂上來的時候,其實這跟他們在原始環境中會頂冰塊的行為是一致的。對我們來說,我們不認為這樣算是表演,但不免遭受到質疑,我們討論很久,最後決定就不這樣做,只是開放讓民眾參觀白鯨的定期健康檢查還有平常訓練,旁邊加上解說員解說。長期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結果。

左邊展示的是國內廠商取海葵意象設計出的精品燈飾,主要外銷歐洲。


落山風超人,出發!

海生館真的好大。採訪完之後,P、Z、AJ三人各自分頭到各處參觀,但是因為時間有限,實在看不完,加上摸魚摸到有點心理不安,所以又很宅地在海生館拿出筆電開始工作…

不過因為海生館實在太多寶可以挖了,所以之後肯定還要再來囉~

最後一個問題,一樣要來反問各位了:你到過海生館嗎?你記憶最深刻的是哪個部份呢?對海生館有哪些想法呢?請跟我們分享吧!我們會再轉達給王館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