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科學與宗教一定相互衝突嗎?—《愛因斯坦自選集》

愛因斯坦
・2016/11/08 ・5228字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SR值 566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本文第一部分於 1939 年 5 月 19 日發表於普林斯頓神學院,收錄在 1950 年《晚年文集》。

在十八世紀末葉與十九世紀,普遍認為知識和信仰之間有無法妥協的衝突。在先進之士的心中流行一派見解,主張應該是由知識逐漸取代信仰的時候了,未以知識為根據的信仰稱為「迷信」,必須加以反對。根據這派主張,教育唯一的功能是開拓思考與知識的道路,而學校是民眾受教育最主要的機關,應當專門為此而設。

23566157192_98f117fc75_z
未以知識為根據的信仰稱為「迷信」,必須加以反對。根據這派主張,教育唯一的功能是開拓思考與知識的道路,而學校是民眾受教育最主要的機關。圖 / By barnyz@flickr

在這種粗糙包裝中,理性的成分幾希。因為任何明智的人,可以立刻看出這派觀點的立場過於偏頗。但是,如果要將事情本質搞清楚的話,赤裸直爽也有它的好處。

沒錯,信念最好受到經驗與清楚的思考支持。在這點上,我們應該全然同意極端的理性主義者。然而,其缺點在於對於人類的行為和判斷為關鍵必要的「信念」,無法只用這種硬邦邦的科學方式找到

因為,科學方法只能告訴我們事實之間的相互關係影響,超出之外的沒辦法。對於客觀事實的求知慾屬於人類最高層次的能力,你當然不會懷疑我想要貶低人類這方面的成就和努力。但是同樣清楚地是,知識不會指導我們「應當」怎麼做;一個人可以對於事物擁有最清楚完整的知識,但卻不能導出什麼才是人類「應當」追求的目標。客觀的知識提供我們達成目標的有力工具,但是終極目標以及實現該目標的渴望必須有另外的來源。唯有設訂目標與對應價值後,人類的生存與作為才會獲得意義,這點應該不證自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獲得真理真是美妙無窮,然而卻極少能作為引導,甚至不能證明我們對真理的渴望與追尋是正當且有價值的。因此,在這方面純理性概念出現根本的限制。

但是,我們也不該認定理智思考對於立定目標與道德判斷上不具作用。當我們了解到為了達成一項目的,某些手段將會有用時,手段本身也變成一種目的。理智讓我們認清楚手段和目的之間的相互關係,但是僅憑思考,無法讓我們掌握到終極與根本的目標。在我看來,讓這些基本目標與價值清楚浮現,並快速融入個人的感情裡,正是宗教對人類的社會生活提供最重要的功能。

如果有人問,為何這些基本目標具有正當性?既然無法僅憑理性來陳述證明,我們只能回答說:在一個健康的社會裡,這些基本目標是強大的傳統,它們作用在個體的行為、志向和判斷上;這些基本目標是有生命力的存在,不必為其存在尋求正當性。這些基本目標不是樣品展示般的存在,不是透過強大的人格特質為介質而彰顯。我們不該強加證明,而是簡單明確地感受它們。

我們的志向和判斷的最高原則源自於猶太/基督教傳統。這是非常崇高的目標,憑我們微薄的能力,所能達到的非常有限,但是卻為我們的目標和價值觀提供確實的基礎。若是將其目標從宗教形式中抽離出來,僅看其純粹人性的一面,或許可以表述如下:

賦予個人自由與負責任發展的空間,才能讓他自由快活地運用一己之力,服務全人類

wailing-wall-574487_1280
我們的志向和判斷的最高原則源自於猶太╱基督教傳統。圖 / By tdjgordon @ pixabay

在這裡,不容將國家或某個階級奉為神聖,更不能將個人奉為神聖。正如同用宗教的話說:我們所有人不都是天父的孩子嗎?的確,縱使將人類當成一個抽象的整體而奉為神聖,也不符合該理想的精神。只有個人才有靈魂,而個人崇高的天命是服務而非統治,或是以任何方式強迫別人信仰自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取其實質而非形式,也可以將這些話用來闡述基本的民主立場。真正的民主人士就像我們所謂真正有信仰的人士一樣,是不會崇拜國家的。

那麼,在這方面教育和學校的功能何在呢?我認為應該幫助年輕人培養一種精神,讓這些基本原則對他來說如同呼吸的空氣;僅憑教導,顯然不足。

若是仔細看待這些崇高的原則,並將其與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與精神相比較,會明顯發現現代文明人類正處於危急當中。在極權統治的國家,統治者無所不用其極,殘害這種人本精神。在情況稍輕的地方,則是民族主義當道、嚴苛不講寬容。用經濟手段壓迫個人的國家,也對這些最珍貴的傳統威脅扼殺。

不過有識之士之間,已經意識到巨大的危險正在蔓延,力求在國內與國際政治領域、立法與一般組織範疇上尋找因應之道。毫無疑問,我們極需這樣的努力。然而,我們似乎忘記古人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缺乏昂揚振奮的精神,一切方法終究不過是虛有其表的工具。如果我們心中渴望達成目標的動力夠強大,那麼就不會缺乏尋找達成目標的方法,並且化為行動。

  • 第二部分出自於「科學、哲學、宗教與民主生活方式關係會議」,1941 年由紐約出版成文集《科學、哲學和宗教研討會》。

我們所了解的「科學」是什麼,並不難達成共識。科學是我們長久以來企圖以系統化思考,努力將這個世界可感知的現象盡可能徹底連繫起來。大致說來,就是用「概念化」的過程,嘗試將事物的存在進行後驗重建(posterior reconstruction)。但是當我問自己「宗教」是什麼時,就無法輕易作答了。縱使我當下找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我還是覺得無論如何,都無法涵蓋曾經深思過這個問題的人們所提出的各種想法。

pexels-photo-27633

因此,在探討「宗教是什麼」之前,我想先問那些在我看來虔敬的信徒究竟有怎麼樣的心理特徵?

我認為,一個受到宗教啟發的人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從私慾羈絆中解放出來,腦海中充滿著思想、感情和抱負,為這些超越個人的價值而奮鬥不懈。我覺得,重要的是這份超越個人內涵的力量,以及對它深遠意義的堅定信念,而不在於是否企圖將這份內涵與某個神祇結合,否則釋迦牟尼與斯賓諾莎就不算是宗教人物了。因此,一個有信仰的人士之所以虔誠,是指他深信超越個人的目標之崇高與重要,這些目標不需要、也不可能具有理性基礎,但是其存在如同個人存在般是必然與實在的。在這層意義上,宗教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努力,想要清楚完整地掌握這些價值與目標,並不斷加強擴大其影響。若是根據這些定義來看待宗教與科學,那麼兩者之間似乎不會有衝突。因為,科學只能確定「是什麼」,而非「應該是什麼」。在科學的範疇之外,仍然必須對各種判斷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宗教只涉及人類思考行為的評價,無法指明事實之間的關係。因此,過去以來大家所謂的宗教和科學衝突,應該說是對上述情況的錯誤理解。

反過來說,若宗教團體堅持《聖經》上一切記載都是絕對的真理時,就會發生衝突,因為這意謂宗教介入科學範疇,教會針對伽俐略和達爾文學說進行迫害就屬這種情況。另一方面,科學界的代表人物經常根據科學方法,針對價值與目的做出根本的判斷,這樣就與宗教發生對立,這些衝突都是源自於致命的錯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Galileo-sustermans
若宗教團體堅持《聖經》上一切記載都是絕對的真理時,就會發生衝突,因為這意謂宗教介入科學範疇,教會針對伽俐略和達爾文學說進行迫害就屬這種情況。伽俐略。圖 / By Justus Sustermans@Wiki

現在,縱使宗教和科學領域涇渭分明,兩者之間仍然存在牢固的依存關係。雖然宗教可以決定目標,但是從最廣義來說,宗教還是從科學中學到哪些方法可以促成目標的達成。另一方面,只有全心渴望追求真理與知識的人們才能創造科學,然而這種感覺卻是從宗教範疇湧然而生。這裡也有信仰的成分存在,即相信世間的法則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可以由理性來理解。我無法想像一個真正科學家不具這種深刻真摯的信仰。這種情況可以打一個比喻來形容:

科學沒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沒有科學則是盲目的

雖然我在上面斷言,宗教和科學情懷實際上不存在衝突,但是我必須在一個重要的地方加以保留,這裡涉及歷史上宗教的真實內涵。此處的保留與「上帝」的概念有關,在人類精神進化的初期,人類以自己的形象想像創造上帝,認為其意志運作會決定或影響到表象世界。人類企求改變神明的意向,藉由巫術或祈禱的方式,希望一切對自己有利。現代宗教教義中的上帝概念,就是將古老神祇的概念予以升華,例如,人類向神明祈求實現願望,就是擬人化特性的表現。

當然,想像有一個萬能、公正、仁慈與人格化的上帝存在,無疑能夠為人們帶來安慰、幫助和指引;再者,這個簡單的概念有一個好處,讓大多數智慧未開的民眾也容易接受。但是,另一方面,這種概念本身也具有關鍵弱點,而且自古以來便讓人痛苦不安,那就是如果神是無所不能的,每件事情包括每個人的行動想法與感覺抱負等,也都是神的工作,那麼在萬能的神面前,如何期待人要為自己的行為思想負責呢?因而,在施予獎賞處罰時,神多少都變成要獎懲自己,那麼這如何符合祂具有的仁慈公正呢?

今天宗教和科學領域的衝突,主要來源在於「擬人化上帝」的概念。科學目的在於建立通則,決定物體和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相互關係。對於這些自然規則或定律,絕對普適性是必要的,儘管它不能被證明。這主要是一種計畫,嚴格來說這種計畫能否實現,目前只建立在部分成功的基礎上。但是,幾乎沒有人會否定這些部分成功的真實性,而聲稱這是自我欺騙的結果。基於這些自然法則,我們能夠精準預測一定範圍內隨時間的現象變化,縱使大眾對於這些法則的內容所知極為有限,但也深植在現代人的意識裡。只要想想看,以幾道有限的簡單法則,便能對太陽系的行星軌道預做精準的運算。同樣地,雖然沒有那麼精準,但還是可能事先算出電動馬達、傳輸系統或無線裝置的運作方式,甚至是處理更新奇的事物也一樣成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ima_da_Conegliano,_God_the_Father
今天宗教和科學領域的衝突,主要來源在於「擬人化上帝」的概念。圖 / By Cima da Conegliano@Wiki

當然,當一個複雜的現象牽涉過多的因素時,大多數時候科學就沒有辦法了。以天氣為例,縱使要提早幾天預測都不可能。然而,沒有人懷疑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因果關係,且起因成分多為已知。這個領域的現象之所以超出準確預測的範圍之外,是因為各種作用因子龐雜,而不是自然缺乏秩序的緣故。

對於生物範疇的法則,我們的考察洞悉不算深入,但是仍然足以讓我們感覺到必然性的支配,例如遺傳的規律有序,以及毒物(如酒精)對有機體行為的作用。這裡欠缺的仍然是對通則關連掌握,而不是對秩序本身的認識。

一個人若越相信一切事物皆規律有序(ordered regularity),便會更加堅信這種有秩序的規律就是全部,不再有空間留給本質不同的因素作為事物的起因。對他而言,無論是人的支配或神的支配,都不是自然事件的獨立起因。當然在現實中,對於人格化上帝會干涉自然事件的教義,科學永遠無法完全駁倒,因為這種教義總是能夠躲進科學知識尚未能涉足的領域裡。

但是我相信,部分宗教人士這樣的行為不僅不值得,同時也是錯誤的。因為無法光明正大,只能躲在黑暗裡生存的教義,會對人類進步造成數不清的傷害,必定會失去對人類的影響力。為了美好的道德而奮戰,宗教導師應當有魄力放棄人格化上帝的教義,也就是放棄恐懼與企盼的源頭,雖然這在過去給予神職人員莫大的權力。他們應該努力孕育人性中的真善美。確實,這是更困難的任務,但是絕對更有價值。 在宗教導師修練與精進自身之後,他們肯定會快樂體認到:透過科學知識,真正的宗教已提升境界,變得更崇高深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宗教的目標之一,是盡力讓全人類從自私自利與害怕恐懼中解脫束縳,那麼科學知識還可以在另一方面幫助宗教。固然科學的目標在於發現通則,提供事實的關連與預測,但這並非唯一的目標。科學也要設法將發現的各種關連性,簡化成數目最少的獨立概念元素。我認為,科學在努力以理性統整事物表象中,獲得了最大的成就,但是這種企圖也讓科學面臨最大的風險,容易淪為妄想錯覺的犧牲者。不過,凡是對科學進步成功有深刻體會者,會對自然孕育彰顯的恢弘理性感到無比崇敬與感動,領悟到其深沉內蘊是凡人難及,因而心生謙卑,讓自己超脫於個人慾求束縛之外。然而,從最高的意義來說,我認為這種態度就是宗教的態度;科學不僅滌清宗教擬人化的糟粕,也讓我們對生命的認識達到宗教的精神境界。

在我看來,當人類精神越見進步時,便越能肯定會通往一條真正宗教的道路,它不是因為恐懼生命、恐懼死亡與盲目信仰造成的,而是出於對理性知識的追求。就這層意義而言,我認為教士若想對得起自己崇高的教育使命,一定要當一名導師指引眾人。


愛因斯坦自選集 正封

 

 

本文摘自《愛因斯坦自選集:對於這個世界,我這樣想》,麥田出版。

文章難易度
愛因斯坦
3 篇文章 ・ 3 位粉絲
我是一個猶太裔物理學家,1879年出生於德國南部。主要研究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於1921年因光電效應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我所見的世界》、《晚年文集》、《我的世界觀》及《愛因斯坦自選集》。

0

8
2

文字

分享

0
8
2
快!還要更快!讓國家級地震警報更好用的「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1/21 ・2584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從地震儀感應到地震的震動,到我們的手機響起國家級警報,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臺灣從 1991 年開始大量增建地震測站;1999 年臺灣爆發了 921 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速報系統約在震後 102 秒完成地震定位;2014 年正式對公眾推播強震即時警報;到了 2020 年 4 月,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當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以下簡稱為地震中心)僅需 10 秒,就可以發出地震預警訊息!

然而,地震中心並未因此而自滿,而是持續擴建地震觀測網,開發新技術。近年來,地震中心執行前瞻基礎建設 2.0「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預計讓臺灣的地震預警系統邁入下一個新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上網路吧!用建設與技術,換取獲得地震資料的時間

「都會區強震預警精進計畫」起源於「民生公共物聯網數據應用及產業開展計畫」,該計畫致力於跨部會、跨單位合作,由 11 個執行單位共同策畫,致力於優化我國環境與防災治理,並建置資料開放平台。

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沒反應過來地震預警系統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有什麼關係,嘿嘿,那可大有關係啦!

當我們將各種實體物品透過網路連結起來,建立彼此與裝置的通訊後,成為了所謂的物聯網。在我國的地震預警系統中,即是透過將地震儀的資料即時傳輸到聯網系統,並進行運算,實現了對地震活動的即時監測和預警。

地震中心在臺灣架設了 700 多個強震監測站,但能夠和地震中心即時連線的,只有其中 500 個,藉由這項計畫,地震中心將致力增加可連線的強震監測站數量,並優化原有強震監測站的聯網品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地震中心的評估中,可以連線的強震監測站大約可在 113 年時,從原有的 500 個增加至 600 個,並且更新現有監測站的軟體與硬體設備,藉此提升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

由此可知,倘若地震儀沒有了聯網的功能,我們也形同完全失去了地震預警系統的一切。

把地震儀放到井下後,有什麼好處?

除了加強地震儀的聯網功能外,把地震儀「放到地下」,也是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的關鍵做法。

為什麼要把地震儀放到地底下?用日常生活來比喻的話,就像是買屋子時,要選擇鬧中取靜的社區,才不會讓吵雜的環境影響自己在房間聆聽優美的音樂;看星星時,要選擇光害比較不嚴重的山區,才能看清楚一閃又一閃的美麗星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表有太多、太多的環境雜訊了,因此當地震儀被安裝在地表時,想要從混亂的「噪音」之中找出關鍵的地震波,就像是在搖滾演唱會裡聽電話一樣困難,無論是電腦或研究人員,都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判讀來自地震的波形。

這些環境雜訊都是從哪裡來的?基本上,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人為震動,對地震儀來說,都有可能是「噪音」!

當地震儀靠近工地或馬路時,一輛輛大卡車框啷、框啷地經過測站,是噪音;大稻埕夏日節放起絢麗的煙火,隨著煙花在天空上一個一個的炸開,也是噪音;台北捷運行經軌道的摩擦與震動,那也是噪音;有好奇的路人經過測站,推了推踢了下測站時,那也是不可忽視的噪音。

因此,井下地震儀(Borehole seismometer)的主要目的,就是盡量讓地震儀「遠離塵囂」,記錄到更清楚、雜訊更少的地震波!​無論是微震、強震,還是來自遠方的地震,井下地震儀都能提供遠比地表地震儀更高品質的訊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於 2008 年展開建置井下地震儀觀測站的行動,根據不同測站底下的地質條件,​將井下地震儀放置在深達 30~500 公尺的乾井深處。​除了地震儀外,站房內也會備有資料收錄器、網路傳輸設備、不斷電設備與電池,讓測站可以儲存、傳送資料。

既然井下地震儀這麼強大,為什麼無法大規模建造測站呢?簡單來說,這一切可以歸咎於技術和成本問題。

安裝井下地震儀需要鑽井,然而鑽井的深度、難度均會提高時間、技術與金錢成本,因此,即使井下地震儀的訊號再好,若非有國家建設計畫的支援,也難以大量建置。

人口聚集,震災好嚴重?建立「客製化」的地震預警系統!

臺灣人口主要聚集於西半部,然而此區的震源深度較淺,再加上密集的人口與建築,容易造成相當重大的災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都會區的建築老舊且密集,當屋齡超過 50 歲時,它很有可能是在沒有耐震規範的背景下建造而成的的,若是超過 25 年左右的房屋,也有可能不符合最新的耐震規範,並未具備現今標準下足夠的耐震能力。 

延伸閱讀:

在地震界有句名言「地震不會殺人,但建築物會」,因此,若建築物的結構不符合地震規範,地震發生時,在同一面積下越密集的老屋,有可能造成越多的傷亡。

因此,對於發生在都會區的直下型地震,預警時間的要求更高,需求也更迫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中心著手於人口密集之都會區開發「客製化」的強震預警系統,目標針對都會區直下型淺層地震,可以在「震後 7 秒內」發布地震警報,將地震預警盲區縮小為 25 公里。

111 年起,地震中心已先後完成大臺北地區、桃園市客製化作業模組,並開始上線測試,當前正致力於臺南市的模組,未來的目標為高雄市與臺中市。

永不停歇的防災宣導行動、地震預警技術研發

地震預警系統僅能在地震來臨時警示民眾避難,無法主動保護民眾的生命安全,若人民沒有搭配正確的防震防災觀念,即使地震警報再快,也無法達到有效的防災效果。

因此除了不斷革新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地震中心也積極投入於地震的宣導活動和教育管道,經營 Facebook 粉絲專頁「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跨部會舉辦《地震島大冒險》特展、《震守家園 — 民生公共物聯網主題展》,讓民眾了解正確的避難行為與應變作為,充分發揮地震警報的效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雖然地震中心預計於 114 年將都會區的預警費時縮減為 7 秒,研發新技術的腳步不會停止;未來,他們將應用 AI 技術,持續強化地震預警系統的效能,降低地震對臺灣人民的威脅程度,保障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4
1

文字

分享

0
4
1
除了蚯蚓、地震魚和民間達人,那些常見的臺灣地震預測謠言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2/29 ・2747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 文/陳儀珈

災害性大地震在臺灣留下無數淚水和難以抹滅的傷痕,921 大地震甚至直接奪走了 2,400 人的生命。既有這等末日級的災難記憶,又位處於板塊交界處的地震帶,「大地震!」三個字,總是能挑動臺灣人最脆弱又敏感的神經。

因此,當我們發現臺灣被各式各樣的地震傳說壟罩,像是地震魚、地震雲、蚯蚓警兆、下雨地震說,甚至民間地震預測達人,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現象?

今日,我們就要來破解這些常見的地震預測謠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漁民捕獲罕見的深海皇帶魚,恐有大地震?

說到在坊間訛傳的地震謠言,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盛行於日本、臺灣的「地震魚」傳說。

在亞熱帶海域中,漁民將「皇帶魚」暱稱為地震魚,由於皇帶魚身型較為扁平,生活於深海中,魚形特殊且捕獲量稀少,因此流傳著,是因為海底的地形改變,才驚擾了棲息在深海的皇帶魚,並因此游上淺水讓人們得以看見。

皇帶魚。圖/wikimedia

因此,民間盛傳,若漁民捕撈到這種極為稀罕的深海魚類,就是大型地震即將發生的警兆。

然而,日本科學家認真蒐集了目擊深海魚類的相關新聞和學術報告,他們想知道,這種看似異常的動物行為,究竟有沒有機會拿來當作災前的預警,抑或只是無稽之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惜的是,科學家認為,地震魚與地震並沒有明顯的關聯。當日本媒體報導捕撈深海魚的 10 天內,均沒有發生規模大於 6 的地震,規模 7 的地震前後,甚至完全沒有深海魚出現的紀錄!

所以,在科學家眼中,地震魚僅僅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迷信」(superstition)。

透過動物來推斷地震消息的風俗並不新穎,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指出,早在西元前 373 年的古希臘,就有透過動物異常行為來猜測地震的紀錄!

人們普遍認為,比起遲鈍的人類,敏感的動物可以偵測到更多來自大自然的訊號,因此在大地震來臨前,會「舉家遷徙」逃離原本的棲息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臺灣 1999 年發生集集大地震前後,由於部分地區出現了大量蚯蚓,因此,臺灣也盛傳著「蚯蚓」是地震警訊的說法。

20101023 聯合報 B2 版 南投竹山竄出蚯蚓群爬滿路上。

新聞年年報的「蚯蚓」上街,真的是地震警訊嗎?

​當街道上出現一大群蚯蚓時,密密麻麻的畫面,不只讓人嚇一跳,也往往讓人感到困惑:為何牠們接連地湧向地表?難道,這真的是動物們在向我們預警天災嗎?動物們看似不尋常的行為,總是能引發人們的好奇與不安情緒。

如此怵目驚心的畫面,也經常成為新聞界的熱門素材,每年幾乎都會看到類似的標題:「蚯蚓大軍又出沒 網友憂:要地震了嗎」,甚至直接將蚯蚓與剛發生的地震連結起來,發布成快訊「昨突竄大量蚯蚓!台東今早地牛翻身…最大震度4級」,讓人留下蚯蚓預言成功的錯覺。

然而,這些蚯蚓大軍,真的與即將來臨的天災有直接關聯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蚯蚓與地震有關的傳聞,被學者認為起源於 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後,在此前,臺灣少有流傳地震與蚯蚓之間的相關報導。

雖然曾有日本學者研究模擬出,與地震相關的電流有機會刺激蚯蚓離開洞穴,但在現實環境中,有太多因素都會影響蚯蚓的行為了,而造成蚯蚓大軍浮現地表的原因,往往都是氣象因素,像是溫度、濕度、日照時間、氣壓等等,都可能促使蚯蚓爬出地表。

大家不妨觀察看看,白日蚯蚓大軍的新聞,比較常出現在天氣剛轉涼的秋季。

因此,下次若再看到蚯蚓大軍湧現地表的現象,請先別慌張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除了地震魚和蚯蚓外,鳥類、老鼠、黃鼠狼、蛇、蜈蚣、昆蟲、貓咪到我們最熟悉的小狗,都曾經被流傳為地震預測的動物專家。

但可惜的是,會影響動物行為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之間的關聯或機制。

遍地開花的地震預測粉專和社團

這座每天發生超過 100 次地震的小島上,擁有破萬成員的地震討論臉書社團、隨處可見的地震預測粉專或 IG 帳號,似乎並不奇怪。

國內有許多「憂國憂民」的神通大師,這些號稱能夠預測地震的奇妙人士,有些人會用身體感應,有人熱愛分析雲層畫面,有的人甚至號稱自行建製科學儀器,購買到比氣象署更精密的機械,偵測到更準確的地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若認真想一想就會發現,臺灣地震頻率極高,約 2 天多就會發生 1 次規模 4.0 至 5.0 的地震, 2 星期多就可能出現一次規模 5.0 至 6.0 的地震,若是有心想要捏造地震預言,真的不難。 

在學界,一個真正的地震預測必須包含地震三要素:明確的時間、 地點和規模,預測結果也必須來自學界認可的觀測資料。然而這些坊間貼文的預測資訊不僅空泛,也並未交代統計數據或訊號來源。

作為閱聽者,看到如此毫無科學根據的預測言論,請先冷靜下來,不要留言也不要分享,不妨先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和事實查核。切勿輕信,更不要隨意散播,以免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

此外,大家也千萬不要隨意發表地震預測、觀測的資訊,若號稱有科學根據或使用相關資料,不僅違反氣象法,也有違反社會秩序之相關法令之虞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震預測行不行?還差得遠呢!

由於地底的環境太過複雜未知,即使科學家們已經致力於研究地震前兆和地震之間的關聯,目前地球科學界,仍然無法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

與其奢望能提前 3 天知道地震的預告,不如日常就做好各種地震災害的防範,購買符合防震規範的家宅、固定好家具,做好防震防災演練。在國家級警報響起來時,熟練地執行避震保命三步驟「趴下、掩護、穩住」,才是身為臺灣人最關鍵的保命之策。

延伸閱讀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5 篇文章 ・ 299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0
3

文字

分享

0
0
3
寶寶也能看出你的喜好嗎?我們幾歲開始學會「看臉色」?——《為何三歲開始說謊?》
親子天下_96
・2023/09/16 ・232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幼年時期擁有足夠安全感與良好社交經歷,有助寶寶心理健康發展。

孩子尋覓的不是你的注意力,而是愛。

(It is not attention that the child is seeking, but love.)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行為理解推論與社交互動能力

很多人都聽過大名鼎鼎的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這所大學是美國知名的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八所盟校之一,擁有良好的學術名聲和傳統。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康乃爾大學創辦人埃茲拉.康乃爾(Ezra Cornell)的家族,竟然擁有一段奇特的暗黑歷史。

康乃爾大學的創辦人——埃茲拉.康乃爾。圖/Wikimedia

一六七三年二月八日,時年七十三歲的瑞貝卡.康乃爾(Rebecca Cornell,埃茲拉的先祖母)在羅德島家中臥室的壁爐旁離奇死亡,身體被燒得焦黑難辨。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場意外,但後來在驗屍時發現,瑞貝卡的腹部有刺傷痕跡。警方後來循線逮捕了瑞貝卡的兒子湯瑪士.康乃爾(Thomas Cornell),最後判決湯瑪士謀殺定讞,絞刑處死。

這件謀殺案只是康乃爾家族黑暗史的冰山一角,其中的祕辛我們稍後會再多做揭露。現在我們要先推敲的是,在面對他人的行為時,人們通常是如何理解和推論對方的動機?例如在這個案子中,湯瑪士為什麼要殺害自己的母親瑞貝卡呢?雖然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可能只有湯瑪士自己知道,不過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人類在理解他人的行為時,通常都會採用常識心理學(folk psychology)的方式做推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的「常識心理學」,就是預設人類在行動時,背後必定有其「欲望」和「信念」。比方說,警方發現湯瑪士在經濟上依靠母親瑞貝卡,且他們的相處常常有摩擦。看到湯瑪士和他母親的這些過往,有人可能就會猜測,湯瑪士或許是因為生活上的不和睦而希望母親消失(此為其欲望),同時他相信殺害母親可以達到讓母親消失的目的(此為其信念),因此做出謀殺母親的舉動。

如此的動機推論,是我們每天都在進行的認知活動,許多心理學家也相信,這是我們推論他人動機與理解他人行為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沒有這種預設與推斷他人欲望和信念的能力,我們將難以理解他人的行為,而日常的人際互動也就無法正常進行。

十八個月大的幼兒知道你喜歡吃什麼

那麼,人類這種推論他人欲望與信念的能力,是在幾歲發展出來的呢?嬰幼兒是否也擁有這樣的能力?關於這些問題,早期的心理學家認為,剛出生的嬰幼兒應該不具備此能力。不過從八○年代開始,就有發展心理學家陸續對這樣的說法提出挑戰。一九九七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艾莉森.古普尼克(Alison Gopnik) 和當年的學生貝蒂.瑞派柯里(Betty Repacholi)想出了一個簡單且聰明的實驗方法,來檢驗幼兒能否理解他人的信念和欲望。

艾莉森.古普尼克。圖/Wikimedia

古普尼克是發展心理學的一方之霸,長年研究孩童的認知及語言發展。在各大學術會議及科普活動中,都很常出現她的身影。但很不好意思的是,每次見到她,都會讓我誤以為看到了史密斯飛船(Aerosmith)的主唱史蒂芬.泰勒(Steven Tyler),他們倆神似的臉孔,讓我有好幾次在聽她的演講時,都不小心神遊進入了史密斯飛船的演唱會回憶畫面之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古普尼克團隊在一九九七年進行的這項研究,採用了一種簡單的實驗方法。她在幼兒的面前放置兩盤食物,一盤是小朋友都很喜歡的小魚餅乾,另一盤則是小朋友通常都討厭的花椰菜。接著,她就會在小朋友面前試吃這兩樣食物。

小朋友會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的小朋友會看到古普尼克展現出「喜歡吃小魚餅乾,但討厭吃花椰菜」的行為表現,也就是說,古普尼克會在試吃小魚餅乾時很高興的說她很喜歡,並在試吃花椰菜時說不喜歡且表現出感覺很噁心的表情。另外一組小朋友則相反,他們會看到古普尼克展現出「喜歡吃花椰菜,但討厭吃小魚餅乾」的行為表現。古普尼克展示完她的食物偏好後,就會把兩盤食物拿給小朋友,然後對他們說:「請給我一些食物吧!」

古普尼克用簡單的實驗測試幼兒是否能判斷他人喜好並配合。圖/pexels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想知道小朋友在看到他人的食物偏好後,會不會依照對方的食物偏好來給予食物,如果小朋友真的明白古普尼克喜歡某一種食物,而且也願意幫助她獲取想要的食物,應該會依據古普尼克的食物偏好來給予她所喜歡的食物。結果發現,十八個月大的幼兒,會正確選擇給予對方喜歡的食物。換言之,如果古普尼克先前展現出「喜歡吃小魚餅乾」,幼兒就會給她小魚餅乾;反之,如果古普尼克先前展現出「喜歡吃花椰菜」,幼兒就會給她花椰菜。

然而,十四個月大的幼兒則不然。無論古普尼克展現出她喜歡哪一種食物,十四個月大的幼兒都會拿小魚餅乾給她。這個結果顯示,十四個月大的幼兒似乎以為所有人的喜好都和自己一樣,即使對方先前已經表達過不喜歡小魚餅乾,但十四個月大的幼兒仍無法理解,且仍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小魚餅乾給予對方。由此可知,幼兒可能要到十八個月大左右,才能逐漸理解他人的欲望、意圖與信念可能和自己不同,也才能據此進行比較順利的人際互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摘自《為何三歲開始說謊?》,2023 年 7 月,親子天下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親子天下_96
26 篇文章 ・ 24 位粉絲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www.parenting.com.tw。我們希望,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和學校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