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4/10/05
愛因斯坦在 1905 年提出光速為定值的公設,顛覆傳統物理學觀念。透過同步程序和悖論思考,愛因斯坦引領狹義相對論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對時空的理解。歷史上的失敗實驗也揭示了光速的奧秘。
・2023/11/08
一個高速移動的時鐘會因為受狹義相對論影響而導致時間膨脹(變慢),這是真的嗎? 沒錯!而且就應用在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 GPS 上!
・2022/06/24
在電影《巴斯光年》中,巴斯光年駕駛飛船,試圖突破光速,帶夥伴們回到地球。但這是有可能的嗎?來看看相對論怎麼說!
・2020/07/15
公尺是大家經常使用的長度單位,不過它到底是多長呢?準確的測量光速可不容易,一般人家裡並不會有測光速的實驗設備,為什麼要選擇這麼不親民的定義呢?而且這個定義可是在 1983 年才終於定案,那麼在那之前的人們是怎麼測量長度的?我們來看看法國人的作法。
・2019/05/23
為了知道JOJO 的奇妙冒險中的穿心炸彈有多硬?透過熱量公式與質能互換公式計算歐拉歐拉產生的能量與可提升的溫度,並探討這些能量可以提供人類能源需求多久。
・2019/04/02
記得在超速駕駛的矛盾故事裡,我們看到警察和光束並行,但是警察後來卻宣稱,不論自己如何加快引擎馬力,光束都是以光速揚長而去。要解決兩張圖象衝突的唯一方法,只有讓警察自己的腦子慢下來,也就是警察的時間變慢了。如果我們能從路旁看到警察的手錶,將可看見手錶幾乎停下來了,而警察的面部表情也已經凍住。因此依照我們的觀點,我們看見警察與光束並駕齊驅,但是他的時鐘(以及腦部)幾乎是停止的。當我們後來訪問警察時,我們發現他認為光束揚長而去,只是因為他的腦部與時鐘走得慢多了。
・2018/10/10
在有時鐘之前,我們對時間的感覺像液體、像水銀,或覺得它易變無常。前牛頓學家(Pre-Newtonians)並不假定時間舉世皆然、是一種可以完全信任或不會變動的事物。時間最為人所知的特性就是相對性──這裡用的是心理學定義,因為我不想跟一九○五年出現的另一種新定義搞混。時間旅行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步調。
・2017/05/31
邁克生的得奬原因是他改良了干涉儀,現在被稱為邁克生干涉儀。今天回望,我們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邁克生干涉儀,就沒有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基本的干涉儀影響力實在很大,從證明以太不存在到現在證明重力波的存在,都是干涉儀的功勞,它甚至也重新定義了單位長度。
・2017/04/14
根據漫畫中多啦 A 夢的講解,只要事先輸入目的地資料,任意門就能即時穿越最遠 10 光年的距離,立即帶我們到達目的地。10 光年,即是光線要花 10 年才能走完的距離,而任意門在一瞬間就接通了。由此可見,光速這個限制任意門根本不當成一回事啊,22 世紀的科技實在太厲害了。
・2015/12/19
35歲的年輕物理學家邁克生與他的同事莫利對看一眼,無奈地低下頭來。他六年前就開始著手的實驗失敗了!而且他仍然想不出來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但測出來「以太風」的相對速度卻遠比理論值小,小到落在誤差範圍之內。邁克生還是發表了這個徒勞無功的實驗,從此不再追逐以太。他萬萬想不到,原來他們在1887年所作的這個實驗並非徒勞無功,反而成為決定以太存在與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