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Chan認為,發展中世界在傳統研究出版方面並不完善,但可以利用開放訪問來打開新的局面。
「開放獲取」(OA)–免費而不受限制的對科研成果和出版物的獲取,是加速科學發現的關鍵。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開放獲取使科研發現的傳播和採用效率更好,擴大了科研的影響力。
但是我們如何讓它成為一個真正全球、可持續的行動?這正是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第9屆柏林開放獲取大會上列為討論重點的一個問題。
有一個週期性的主題:即在今天的高度網絡化的開發知識環境中,傳統的學術傳播體系——其中期刊論文是關鍵的通貨——不再能滿足學術和發現的多樣化需求。
根據期刊引用數量的傳統的評估科研的方法——特別是對湯姆森-路透的期刊影響因子的依賴——需要加以重新審視和重新設計,從而反映新的學術實踐、開放獲取帶來多樣化的參與方式,以及新一波網絡工具(「Web 2.0」)。
開放獲取提供了一種機會,從而重新思考科研影響力的組成部分、如何獎勵學術,以及如何鼓勵科研共享——這是對發展中國家的特別重要的問題。
對國際吸引力的重視
在很長的時間裡,發展中世界的科研評估密切遵循富裕國家的實踐和標準。即便諸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也持續強化對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的使用以及註冊的專利數量作為國家研究成績的衡量標準。
由於影響因子嚴重偏向於來自已開發國家的期刊,來自貧窮國家的科研人員一直被鼓勵在影響因子收錄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獲得機構和國家認可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在國內或地區期刊上發表論文。
這已經在嚴重地讓科研的重點轉向了對國際讀者有吸引力的主題,掩蓋了地方科研的議程。
而且人們還越來越重視作為優秀程度指標的大學排名,這類排名主要是根據科研生產力——一些著名的例子就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這意味著影響因子持續支配著科研評估,儘管越來越多的人批評其收錄上的偏向以及計算方式有缺陷。
最明顯的就是中國的例子,在中國,科研人員和機構因為在高排名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而獲得現金獎勵。這被視為促進中國在世界科學中立足的關鍵。
因此,儘管湯姆森-路透的Web of Science衡量中國的總科學產出如今僅次於美國[1],對外部認可的重視破壞了具有地方重要性的研究,並且不利於政府把重點放在具有地方相關性的政策和資助。
開放性能夠釋放潛力
這不應該成為發展中國家效仿的模式。相反,決策者應該鼓勵利用開放性(科研、數據、源代碼、教育資源和創新)的潛力的試驗方式。
出版物和數據的開放儲存、知識發現的新工具以及新的表現和可視化形式可以為學術傳播的創新帶來令人興奮的機遇。例子就是開源藥物發現網絡(Open Source Drug Discovery Network),以及虛擬開放獲取農業與水產業倉庫(Virtual Open Access Agriculture and Aquaculture Repository)。
我們正在看到創新政策學者Caroline Wagner所說的「新隱形大學」(new invisible college)[2]的出現,即科研人員跨越學科和國家邊界進行合作,這是由共同利益而非國際資助議程驅動的。
現在是剛剛起步的科研機構藉由採用更好的知識交換機制從而趕上富國的一個好時機。不受傳統的限制,更能適應和創新。
開放道路的跡象
決策者和科研人員必須開始利用這些能力。這意味著超越影響因子的限制進行思考,並且思考社會媒體和網絡工具帶來的學術評價標準的新形式。
在第9屆柏林開放獲取大會上宣佈的新進展令人鼓舞:世界銀行打算根據一個類似於創作共用協議的協議為它資助的研究提供開放獲取造訪——顯然是該組織開始看到開放性和創新之間的聯繫。
近來,UNESCO啟動了全球開放共享入口,動員和協調其成員國的開放獲取的創新。在開放獲取領域,這個遲來的進展可能重複了現有的努力,但是UNESCO的行動很重要而且應該會刺激其他聯合國機構認真參與開放獲取。
明年第10屆柏林開放獲取大會將由南非的Stellenbosch大學主辦,是首次在開發中國家舉行。這將是重新評估預設的科研質量衡量標準的好時機和地點。
正如非洲許多地區因行動設備的迅速增長而激勵了社會創業、行動衛生應用以及教育機遇的創新,建立在開放獲取基礎上的網絡化科學(networked science)也可能成為開發中國家創新和在解決在地問題的來源。
Leslie Chan是非營利電子出版合作機構Bioline國際組織的負責人,也是多倫多大學國際發展研究項目的管理人。
REFERENCES
[1] Royal Society Knowledge, networks and nations: glob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11)
[2] Wagner, Caroline. The new invisible college: science for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8)
本文原發表於SciDev[201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