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3

文字

分享

0
2
3

另一半拒絕自己,該如何面對?──依附理論系列(九)

貓心
・2017/02/26 ・5558字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R值 499 ・六年級

依附理論系列


「欸~禮拜六我跟朋友要聚餐喔!這禮拜沒辦法見面了。」

「蛤!為什麼?不是說好每週都要見面的嗎?為什麼突然說不能見了?」

「沒辦法啊!我跟我朋友約了很久,都一直約不出時間,只能這禮拜六了。我們一年才見一次耶!跟妳可以常常見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吼!所以我沒那麼重要囉?可以讓你這樣說不見就不見嗎?」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也曾在你的關係中出現呢?當你面對伴侶的拒絕時,你都怎麼回應呢?上一篇文章曾經提到,唯有伴侶採取正向積極的態度回應你的喜悅,才會讓一段關係變得更好;但是百密總有一疏,我們都有可能面臨伴侶的拒絕,例如當我們興高采烈地邀請伴侶一起去旅遊,卻得到對方冷冷的回應時,確實是一件讓人很受傷的事情。

因此,在這一篇文章,我就要來談談,面對伴侶發出的拒絕訊號時,不同的依附型態會怎麼回應呢?我們又該怎麼回應,才能讓這段關係變得更好呢?

如何回應伴侶拒絕?

無論是誰,在面對伴侶的拒絕、批評、背叛等等,都會感到很受傷吧!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但是,當一個不安全型依附者,面對伴侶的這些行為時,比起安全型依附者,更容易感受到強烈的受傷感,也比較容易對他們的伴侶產生敵意,甚至做出毀滅關係的行為[1],例如一哭二鬧三上吊、威脅伴侶分手,或是冷漠地對對方的訊息不讀不回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面對伴侶的拒絕?圖/Pixabay

在實驗研究中發現,無論是他們真的被伴侶拒絕了,或僅僅是透過實驗操弄讓他們想像伴侶對自己不贊同、批評、拒絕或背叛時,都會讓他們產生較為負面的反應[2][3][4][5][6];如果今天這個被拒絕的人,剛好處在強大的壓力之中,這樣的情形會變得更為明顯──焦慮型依附者在被伴侶拒絕時,會比其他人產生更強的生理反應與負面情緒,逃避型依附者則會為之退縮、對對方不理不睬,不願意去面對伴侶的拒絕行為[7]。

除此之外,不安全型的人在被伴侶拒絕時,生理上與認知上也會產生不利於他們有效處理問題的反應。

前面的文章當中曾經提到,不安全依附者對於自我的評價較低(焦慮型依附者總覺得自己很糟、他人很好,逃避型依附者則是覺得自己跟別人都很糟),和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人在面對拒絕情境時,會產生較多的壓力賀爾蒙(cortisal)比較容易責怪自己,同時也會貶損那些拒絕自己的人、覺得對方是一個大爛人。

這是因為他們在面對被拒絕的情境時,會認為是自己不好,所以對方才會拒絕自己,而不會認為是對方有一些困境,不得不拒絕自己,就以我開頭的例子來說好了,當那個女生聽到男朋友要去和其他人見面時,她不會將之歸因為「我男友要去見久違的老朋友」,而是歸因為「我在我男友心中沒有那麼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身體就會做出準備要和對方吵架的準備,因此產生了較多的壓力賀爾蒙;而壓力賀爾蒙的出現,讓她陷入了備戰狀態中,從而做出貶損對方的行為[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Max Pixel

但神奇的是,安全型依附者在面對伴侶的拒絕行為時,卻能夠處之泰然──他們會藉由回想過去伴侶對自己的好,從而撫平當前的負面情緒[9];更神奇的是,他們能夠自然而然地去調適他們的負面衝動,採取有助於關係發展下去的反應方式來面對伴侶的拒絕;不安全依附者則得花上許多心力(適應資源,adaptive resource) 來調節他們的負面情緒[10]。

同時,安全型依附者也比較能夠主動地去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approach-oriented goals),並且了解到這只是伴侶一時的行為,並不會長久如此,因而不會責怪伴侶當前的行為、因為被拒絕而自怨自憐,或是疏遠、逃避伴侶(decreasing approach motivation,increasing avoidance goals) [11][12][13]。

如何寬恕?如何原諒?

正因為安全依附者能夠安然面對伴侶的拒絕,因此,他們比起不安全依附者,更能夠原諒他們的伴侶[14][15][16][17],從而採取有效的方式增進彼此的關係、修復傷痕關係中的傷痕、重建關係的和諧[18]。但是不安全依附者可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在原諒伴侶的時候,常常會感到關係變差了[19],這是因為焦慮依附者在受到關係傷害之後,會不斷沉浸在被傷害的感受之中(ruminating),因而比較難以原諒伴侶;而和伴侶不太親近的逃避依附者,較難同理伴侶的困境,因此也很難原諒自己的伴侶[20]。

另一個研究則採取每日記錄觀察的方式來研究「伴侶對受試者的支持」與「受試者是否原諒伴侶」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不安全依附者在21天的觀察之中,很少原諒自己的伴侶,即使是伴侶採取正向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時後依舊如此;相反的,安全型依附者,在察覺到伴侶釋出善意之後(perceived their spouse to be available),比較會選擇原諒自己的伴侶[21]。而另一個長達六個月的追蹤研究則發現,越是高焦慮傾向的人,在面對伴侶的防衛時,越難去原諒他們[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真的很想再相信他一次,畢竟我對他還是有感情在……可是他曾經對我做過的那些都讓我很害怕……我真的不知道該不該再相信他一次……」每次想起那個曾經背叛她,卻又企圖追回她的前男友,她就變得矛盾不已,不知道該前進呢?還是該後退呢?

eye-716008_1920

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想,要怎麼樣做,傷害人的一方才能讓被傷害的一方重新獲得安全感呢?過去的研究發現,若是曾經傷害人的一方,能夠真誠地關懷被傷害者的需求,對她的需求表達充足的興趣,將能為被傷害的一方提供安全感,使得他比較願意去原諒另一方的過錯,從而恢復關係的和諧[23]。除此之外,實驗者也採用實驗觸發的方式,透過「愛人的名子」作為刺激材料來觸發被傷害方的安全感,讓被傷害的一方更願意去原諒傷害他的那個人[24]。

另一群研究者則透過一系列的實驗與追蹤來研究這樣的現象,發現安全感確實是「被傷害者能否原諒傷害者」不可或缺的要素──被傷害者感到傷害者能夠回應自己的需求、提供安全感(security)與穩定感(stability),是被傷害者原諒對方的充分且必要條件。例如,在婚姻的前五年當中,若是對方越能給予自己安全感、越願意負責任,則越能提高當事人的自尊(self-respect),也越願意原諒對方的過錯。

除此之外,若是傷害人的一方越能對受傷害的一方真誠負責,除了更能夠增加受傷害的一方原諒另一半的可能性之外,也會讓受傷害的一方更有自尊(self-respect),以及更了解自己(self-concept)。如果反過來想的話,不安全依附者之所以這麼難原諒對方,就是因為無法感受到對方的真誠負責,如果原諒對方的話,反而會讓他們的自尊受損,也會對自己為何要選擇原諒對方感到很矛盾,對自己的低自尊(self-respect)和不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self-concept),正是他們不願意原諒對方的原因[25]。

_MG_1240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如何提升安全感?讓我們從自己出發吧!

那麼,不安全型依附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的關係變得更好呢?過去研究發現,透過增加關係中的承諾,可以減少不安全型依附被拒絕時破壞關係的傾向,消除他們的被拒絕感,並增加他們被伴侶接納的感受[26]。除此之外,如果讓這些對於自己有負面看法的不安全依附者,透過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的方式來增加對自己的正向看法,則有助於他們在伴侶做出負面行為之後去面對他們的伴侶,而不是逃開來[2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透過安全感觸發的方式,也可以使不安全型依附的人用更好的方式來面對伴侶的拒絕行為,在這一個研究中,受試者要先寫下一件伴侶批評、不贊同、拒絕、排斥他們的事件,接著用電腦完成一個實驗,在這個實驗當中,他們會受到一個22毫秒的字詞觸發,這個時間短到無法被我們的意識知覺到;有些人接收到的是有助於安全感提升字眼(如:愛、安全、情感等字),有些人則是接收到中性字 (如:燈、釘書機、建築)觸發;在觸發之後,受試者被要求回想那件被拒絕事件,並評估該如何回應。

一般而言,在面對拒絕情境時,焦慮型依附者會感受到強烈的被拒絕感,因而採取哭泣等負面情緒回應;逃避依附者則會透過防衛、敵意等來保護自己;但是在接受了安全型觸發之後,比起接受中性觸發的人,他們使用這些反應的可能性便大幅的降低了[1]。也就是說,無論是你本來就是個安全依附的人,或者是透過一些外在情境讓你感到有安全感,都能夠使你在面對伴侶的負面行為時,採取更好的應對方式,來解決眼前的困境。

_MG_1987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那麼,接下來就提供幾個方法,讓讀者們動手做做看吧:

一、自我肯定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面提到了,透過自我肯定的方式,有助於我們面對伴侶的拒絕行為,而非逃避開來。這是因為,當我們能夠把自己看成一個有價值、值得被愛的人之後,就不會認為伴侶的拒絕是不愛自己,只是因為她需要一些時間、空間,或者有其他事情要忙而已。因此,透過自我肯定書寫,將有助於我們提升對自己的自信心,更加的愛自己。現在,就請你拿一張紙和一支筆,寫下自己值得被愛的地方吧!

請記得,寫的東西盡量以自己與人互動的特質為主,盡量不要寫外在的名聲或是價值,例如你可以寫「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我是一個溫柔的人」、「我是一個善於反思問題的人」,而盡量不要寫「我是一個很有錢的人」、「我是一個很會打球的人」,雖然外在的名聲或許可以吸引到他人願意認識你,但是與人互動的特質,是能夠建立長久關係的關鍵,畢竟一個人即使球打得再好、文章寫得再厲害,但對人頤指氣使,也很難讓其他人喜歡自己。

二、想法自我駁斥

一段關係之所以能夠長久走下來,代表自己一定有一些吸引對方的地方,那些特質是什麼呢?如果我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那麼為什麼對方會願意跟我在一起呢?先寫下自己覺得受傷背後的原因,譬如說「對方都不願意花時間陪我,一定是沒那麼重視我」、「為什麼他可以這樣爽約,是不是他沒那麼愛我」、「他一定是重視別人比重視我還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試著找證據駁斥自己的這些想法,例如「如果她不願意陪我,那麼就不會在我生日時精心準備禮物了」、「如果他重視別人比重視我還多,那麼為何不跟其他人在一起呢?」、「他也有他的朋友,他花時間陪伴他朋友,並不代表我就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人與人的重要程度無法被比較的,他花時間給別人,並不代表我就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

或許你會問我說,這樣做不是在欺騙自己嗎?但是,事實上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完全理解對方的想法。但我們從上面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能夠主動地去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approach-oriented goals),並且了解到這只是伴侶一時的行為,並不會長久如此;而他們自然而然也就比較不會咄咄逼人地威脅他們的伴侶,使他們感到很不自在、壓力很大,而這也有助於他們選擇讓關係往正向的方向走下去。除此之外,由於他們能夠較為平靜地看待伴侶的拒絕行為,較少分泌壓力賀爾蒙,讓我們能保持更大的視野(註1),來看見我們原本「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這個想法之外更多的可能性(註2)。

註解

  1. 當我們處於戰或逃的時候,視野就會變得很狹隘,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但當我們處於平靜或是愉悅的心情時,便能保有更大的心理彈性,看見「我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之外的其他可能性。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跨出你的舒適圈──正向心理學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2. 若是我們的傷痕並沒有很深,那麼可以試著透過「看見更多可能性」,來找到我們未來的出路。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海苔熊的這篇文章:《失戀的第五種可能

延伸閱讀

  1. Cassidy,Shaver, Mikulincer & Lavy(2009)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Influences Responses to Psychological Pain Read More: http://guilfordjournals.com/doi/abs/10.1521/jscp.2009.28.4.463
  2. Brsser & Priel,2009 Emotional responses to a romantic partner’s imaginary rejection: the roles of attachment anxiety, covert narcissism, and self-evaluation.77(1):287-325. doi: 10.1111/j.1467-6494.2008.00546.x. Epub 2008 Dec 10.
  3. Brsser & Priel,2010 Pathological Forms of Narcissism and Perceived Stres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the Univers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Humor Styles
  4. Carnelley, Israel , & Brennan ,2007 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 influencing reactions to manipulated feedback from romantic partners Volume 37, Issue 5, pages 968–986
  5. Collins, N. L. (1996).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10-832.
  6. Rhodes, G., Sumich, A., & Byatt, G. (1999). Are average facial configurations attractive only because of their symmet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52-58.
  7. Dewitte, De Houwer, Goubert & Buysse(2010) 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achment-related distress.Biol Psychol. 85(1):149-62. doi: 10.1016/j.biopsycho.2010.06.006. Epub 2010 Jun 18.
  8. Ford, M. B., & Collins, N. L. (2010). Self-esteem moderates neuroendocrine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 405-419.
  9. Mikulincer, Gillath & Shvaer,2002 Activation of the attachment system in adulthood: threat-related primes increase the accessibility of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figures.
  10. Perunovic & Holmes(2008) Automatic accommodation: The role of personality.Volume 15, Issue 1, pages 57–70,
  11. Gaines, S. O., Jr., Marelich, W. D., Bledsoe, K. L., Steers, W. N., Henderson, M. C., Granrose, C. S., Barajas, L., Hicks, D., Lyde, M., Takahashi, Y., Yum, N., Rios, D. I., Garcia, B. F., Farris, K., & Page, M. S. (1997). Links between race/ethnicity and cultural values as mediated by racial/ethnic identity and moderated by gend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1460-1476.
  12. Scharfe, E. A., & Bartholomew, K. (1995). Accommodation and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young coupl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2, 389-401.
  13. Park, L. E. (2010). Responses to self-threat: Linking self and relational constructs with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4, 201-221.
  14. Burnette, J. L., Taylor, K., Worthington, E.L., Jr., & Forsyth, D. R. (2007). Attachment and trait forgivingness: The mediating role of angry rumin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1585-1596. doi: 10.1016/j.paid.2006.10.033
  15. Kachadourian, Fincham & Davila,2004 Forgiveness in Marriag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Family Relations, 55, 415–427. Blackwell Publishing.
  16. Lawler-Row, Younger, Piferi, & Jones, 2006 The Role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 Forgiveness Following an Interpersonal Offense.Volume 84, Issue 4, pages 493–502.
  17. Yarnoz-Yaben, 2009 Forgiveness, Attachment, and Divorce.
  18. Gordon, Hughes, Tomcik, Dixon & Litzinger, 2009 Widening spheres of impact: the role of forgiveness in marital and family functioning.J Fam Psychol. 23(1):1-13. doi: 10.1037/a0014354.
  19.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 Slav, K. (2006). Attachment,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others, and interpersonal gratitude and forgiveness with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M. 25 Mikulincer & G. S. Goodman (eds.), Dynamics of romantic love (pp. 190-215).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 Burnette, Davis , Green ,Worthington & Bradfirld(2009) Insecurity attachmen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rumination , empathy, and forgive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6, 276-280.
  21. Mikulincer, M. (2006). Attachment, caregiving, and sex with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behavioral systems perspective. In M. Mikulincer & G. S. Goodman (eds.), Dynamics of romantic love (pp. 23-44).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2. Finkel, Burnette & Scissors(2007) Vengefully ever after: destiny beliefs, state attachment anxiety, and forgiveness. J Pers Soc Psychol. 92(5):871-86.
  23. Hannon, Rusbult,Finkel & Kumashiro(2010) In the wake of betrayal: Amends, forgiveness, and the resolution of betrayal.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 (2), 253-278.
  24. Karremans& Aarts(2007) The role of automaticity in determining the inclination to forgive close other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902–917.
  25. Luchies, Finkel, McNulty & Kumashiro(2010) The doormat effect: when forgiving erodes self-respect and self-concept clarity.J Pers Soc Psychol.98(5):734-49. doi: 10.1037/a0017838.
  26. Tran, S., & Simpson, J. A. (2009). Pro-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The joint roles of attachment and commi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 685–698.
  27. Jaremka, Bunyan, Collins& Sherman(2011) Reducing defensive distancing: Self-affirmation and risk regulation in response to relationship threat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Santa Barbara, CA 93106-9660, US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貓心
76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心理作家。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2

12
3

文字

分享

2
12
3
科學實證「心情不佳真的會造成消化、皮膚發炎、心血管健康問題」,但為什麼?
PanSci_96
・2023/05/28 ・317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一定聽過安慰劑效應,但到底為什麼會有呢?這個謎團難倒了好幾個世代的科學家,超過百年依舊未解,直到最近,終於揭開了一部分謎底。

生醫圈非常振奮,認為一旦破解祕密,就能知道壓力為什麼會讓人生病!更棒的是,還有機會打造出嶄新療法,治療困擾無數人的疾病和癌症!?難道可以靠「轉念」來治病嗎?

安慰劑效應,指的是患者即使吃到或注射的不是真正的藥,對於外來病原體或體內病變的抵抗力竟然也會變好,讓身體好轉。有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對這個現象背後的原理一無所知。

有兩個問題和解開安慰劑效應之謎有直接關係,乍聽之下都是非常不起眼的問題,可是只要多想兩三秒鐘,就會發現居然回答不出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感冒、腸躁症、安慰劑,藏著同一個答案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感冒以後沒食慾、提不起勁、只想攤平在沙發上,為什麼會這樣?不就是因為病原體攻進身體裡才造成我們「覺得」不舒服嗎?但是再仔細想想,細菌或病毒根本沒有直接攻擊到腦部,那為什麼會冒出這些討厭的感覺?

再來,不少人一緊張就容易拉肚子,或是肚子痛、脹氣,也有人相反,一緊張就便祕,這些都是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腸躁症的常見症狀。但是,為什麼發生在大腦裡面的情緒會直接刺激遠在腹腔裡的腸子呢?

針對第一個問題,2022 年 6 月《Nature》一項研究發現,只要刺激腦部下視丘的特定區域,即使體內沒有病菌,小鼠也會發燒和食慾不振。換句話說,感染會引發免疫細胞攻擊病原體,導致體內發炎,腦部不必碰觸到病原體,只要透過血液等途徑感知到發炎的刺激,就會出現不舒服症狀。

感冒時沒食慾、提不起勁、只想攤平在沙發上。圖/Envato Elements

至於第二個,發表在 2021 年 11 月《Cell》期刊的研究指出,小鼠如果腸道曾經發炎,刺激腦島皮質(insular cortex)就可以使發炎狀態重現;也就是說,大腦會保有免疫系統活動的記憶,以後只要活化同一群神經細胞,就能在腸道重啟一樣的免疫反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 年 2 月底《Nature》一篇評論文章說,科學家懷疑這種神經機制是身體為了抵抗可能發生的威脅,事先做好準備,但也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在沒有原始觸發因素的時候自行啟動,例如壓力使腸躁症的症狀惡化,說不定就屬於這類情況。

這些發現透露了什麼線索呢?

病得輕重、多快復原,是腦在掌控

安慰劑效應和前面這兩個問題都指向一個方向,三個現象裡不斷出沒的——免疫系統。

科學家發現,目前所有的證據都指出,大腦和遍佈全身的神經,實際上是用一種還不太清楚的方式和免疫系統綁在一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可以換一種說法:喜怒哀樂的情緒及正負面心態究竟是如何和身體連結,已經發現至少有一條路徑是透過神經系統和免疫細胞的緊密互動。

2022 年 5 月底,《Nature》刊登一篇報告,介紹了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光遺傳學」和其他技術,畫出小鼠腦部和全身的白血球如何「互動」的地圖,這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揣測人體裡發生的事。

所謂的光遺傳學,可以簡單想像成把設計好的蛋白質基因植入想要觀察的神經元細胞裡,這種蛋白質一旦照到特定波長的光就會啟動,刺激神經細胞跟著活化,這樣就可以非常精細地一次只操作單一種神經細胞,畫出解析度相當高的大腦圖譜。

身心透過神經系統和免疫細胞緊密互動。圖/Envato Elements

團隊很驚訝地發現,腦部透過兩種方式指揮免疫系統,一種是大腦控制身體動作的運動迴路(motor circuits)發出訊號刺激骨骼肌,釋出能吸引嗜中性白血球這種免疫細胞的細胞因子,誘導原本在骨髓裡的嗜中性白血球快速移動到感染或受傷的部位。另一個則是腦部的下視丘腦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us)會分泌特定的化學分子,命令腎上腺分泌激素,快速引導單核球和淋巴球從淋巴結、脾臟、血管等位置移動到骨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獨有偶,2022 年 4 月底,德國和其他歐洲科學家組成的跨國團隊也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結果,直接表明動脈發生粥狀硬化的過程可能部分受腦部控制;也就是說,他們發現了神經、免疫和血液循環這三個系統是怎麼樣融合在一起的。

動脈粥狀硬化是血液裡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內側,形成斑塊,在局部區域會有慢性發炎,血管也會愈來愈窄。斑塊一旦剝落就變成血栓,是造成中風、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關鍵因素,目前還沒有醫療技術可以逆轉病人的動脈硬化。

研究團隊發現,小鼠動脈血管壁外層的神經纖維會傳訊號到腦部,也會接收腦部發來的訊號,免疫細胞會大量聚集在神經末梢周圍,人體也有類似的現象。他們以小鼠做試驗,用化學方法或手術切斷神經聯繫,免疫細胞迅速就地解散,血管斑塊的堆積速度也跟著減慢。

懂得向大腦求助

大腦能指揮身體抵抗病痛,這合理的解釋了你我大概都有過的切身之痛,那就是當滿腦子塞滿消極的情緒如壓力、焦慮的時候,特別容易生病,例如感冒、腸胃炎、皮膚癢等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有趣的是,反過來說,如果創造出積極的情緒,對於抵禦疾病是不是也有用呢?答案可能也是肯定的。

積極的情緒有利於對抗疾病。圖/Envato Elements

過去就有報告指出,加入支持團體和接受一些心理療法的乳癌患者,可以延長存活時間,在其他幾種癌症像是肺癌、惡性黑色素瘤、胃腸道癌症研究上也有提出類似的現象。

因此,現在世界各地有多個研究團隊正在鑽研如何善用「身」和「心」的力量,結合起來一起治好病痛。

例如癌症腫瘤會以釋放神經訊號、分泌化學物質等方式,造成患者的新陳代謝機制和睡眠大亂,美國紐約冷泉港實驗室的團隊發現刺激罹癌小鼠下視丘的特定區塊,可以把代謝和睡眠週期「喬」回來,有助於幫助癌症病人的復原過程變舒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以色列理工學院團隊則把焦點放在位於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VTA 是腦部的獎勵中心,含有分泌多巴胺的細胞,和期望、動機、喜好等情緒有關,也就是讓我們會感到快樂、振奮而去做出實際行動的腦部區域。該團隊發現,刺激 VTA 可以驅動免疫系統,使小鼠肺部和皮膚的腫瘤縮小,他們現在要把成果從小鼠用到人身上。

也有一個團隊是從迷走神經(vagus nerve)下手。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主要成員,從腦一路向下走過心、肺、胃,一直延伸到大腸,已知和調節免疫反應有關。有一家新創企業 SetPoint Medical 運用他們的技術,研發一種大小像膠囊的神經刺激裝置,植入脖子的迷走神經旁邊,可以無線充電、還可以用 iPad 的程式調整刺激強度,目標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等自體免疫疾病。

「身心一體」除了個人感受,也有生理學上的意義。圖/Envato Elements

「身心一體」,用比較感性的話來說就是:心靈受苦,身體也受苦。原來,這件事不只是主觀的個人感受,其實它有生理學上的道理。

或許,更重要的是,讓明明覺得不舒服卻一直檢查不出病因的人知道,自己的感受並非無病呻吟,也不是想逃避壓力或做錯事情,而是一體的身心真的在發出警報,或許這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歡迎訂閱 Pansci Youtube 頻道 獲取更多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PanSci_96
1259 篇文章 ・ 2383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31
3

文字

分享

0
31
3
當壓力比山大,你需要安靜的力量!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2023/04/24 ・2200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王冠雅(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翻開行事曆,總有開不完的會、做不完的報告,真的是壓力山大。雖然身旁的人都輕聲說話,周遭的環境也沒有過度喧鬧,但不知為何,就是什麼聲音都不想聽到!

沒錯,當我們身心充滿壓力、腦袋滿載的狀態下,腦中的思緒(或是雜訊)總喋喋不休,即便是平時熱愛的旋律都會聽不下去。在無法緩和壓力的狀況下,身心壓力就持續拉高。此刻,或許可以問問自己:

「今天,你累了嗎?」

不過咖啡或能量飲料可能都不是正解,你需要的,是去感受「安靜的力量」。

靜不下來,有時是周遭的聲音,有時可能是腦海中喧囂的壓力。
圖/freepik

壓力來襲,全身心都要一起扛

首先,讓我們先來一起認識「壓力」究竟為何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壓力其實是生理或心理受到脅迫的狀況下所引發的個體狀態。任何的壓力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都可能是一種威脅。當接收到「壓力」的訊息,大腦就如同一個中央指揮中心,會本能地激發身體激素,開啟戰鬥或逃跑的生存機制。

像是在開車時,路邊的小巷子突然衝出一台疾駛的摩托車,我們能隨即透過身體調適壓力的本能,而瞬間激發出一連串的荷爾蒙,迅速地做出迴閃的反應行為,並敏捷地應對突如其來的意外威脅。

除了係關生命安全的壓力,那些會對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有所影響的壓力也會被身體視為一種威脅。特別是在數位科技的黃金時代,在過度追求速度、效率、產值,或是在處理家庭和人際關係、工作及課業問題所積累出的情緒,都容易成為長期的慢性壓力。

想耳根清靜,多半是聆聽也成了一種壓力

當我們備感壓力時,哪怕是冷氣的滴水聲,或是慣常的風扇運轉聲,都可能變得難以忍受,更別說是有點大聲的說話音量,更容易讓人倍感刺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壓力與聽覺是密切關聯。

長期研究壓力的科學家 Dan Hasson 和他的研究夥伴,對具有慢性情緒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意指在長期壓力下身心俱疲的精神狀態)的受試者進行誘發壓力的實驗,包括 208 名女性和 140 名男性(年齡區間為 23-71 歲,分別具有低、中、高的情緒疲憊程度)。

試驗過程會讓受試者承受短期的壓力實驗,並從中了解他們是否對聲音更加敏感。結果發現,身心俱疲程度較高的女性經過誘發壓力後,對聲音會更加無法忍受(男性受試者雖有類似的反應,但在統計上並不顯著)。有一些受試者甚至聽到正常談話的音量(約 60 分貝),便開始覺得聲音太大,而感到不適。

此外,當壓力襲來,身體會非常有感,是因為大腦與身體會企圖去平衡、調適我們所感受到的壓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倘若大腦一直對壓力保持警覺,身體則需要長時間維持高度戒備,且繼續啟動調控壓力代謝的荷爾蒙系統。如果長期處於慢性壓力的狀態,身體便會像空轉的馬達般虛耗運作,並產生過量的腎上腺素到血液,讓耳朵內的血液循環變差。然而,耳朵中脆弱的內毛細胞(Inner hair cells),仰賴充分的血液循環來接收足夠的氧氣與養分,若因日復一日地高壓讓血液循環長期受阻,以至於內耳的毛細胞供血不足,嚴重的話,將會導致聽力受損。


因此,若是身處在壓力風暴中,即便是聆聽一般的說話聲、用腳踩踏的節奏或是空調的低頻聲,都能令人感到煩躁與不耐。這可能是壓力所導致的焦慮及疲憊已經讓感官過載,才無法良好地調整自己,更失去了與他人對話的能量。

走出戶外、接近大自然,可以有效地洗滌日常生活中所積累的壓力與情緒。圖/freepik

心靜自然涼,用六分半分鐘補充「靜能量」

許多研究證實,待在安靜的環境,將有助於恢復我們的神經系統、提升能量並調節身心狀態。不論是待在室內或戶外綠意盎然處,只要安靜地待上六分半鐘,便能有效放鬆身心。在靜謐的自然環境中,我們的身心與意識會出現類似冥想時的泰然,因此在戶外的綠地放鬆,會有更顯著的效果!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壓力難免罩頂,若能經由自我的良好覺察,辨識內心的喧囂,進一步理解哪一種外在刺激、內在情緒成了壓力來源,並適時地自我關照、調養,定期放鬆及運動,將能讓身心保持安寧與健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文獻

  1. 鄧夙舫。(2008,9月19日)。壓力是什麼?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https://www.typc.mohw.gov.tw/?aid=509&pid=44&page_name=detail&iid=100
  2.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2020, July 6th). Understanding the stress response.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understanding-the-stress-response
  3. Hasson, D., Theorell, T., Bergquist, J., & Canlon, B. (2013). Acute stress induces hyperacusis in women with high level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PloS one, 8(1), e5294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52945
  4. Teague, T. (2019, May 20th). A Link Between Stress and Hearing Loss. Hearing Consultants. https://hearingconsultants.com/a-link-between-stress-and-hearing-loss/#:~:text=Stress%20can%20Cause%20Hearing%20Loss,of%20oxygen%20and%20other%20nutrients
  5. 簡婉曦。(2021,1月27日)。【焦慮腦學】有一種恐懼,害怕聲音可能存在。VOCUS。https://vocus.cc/article/6011126efd89780001410d53
  6. Zorn, J & Marz, L.(2022). Golden: the power of silence in a world of noise. Harper Wave.
  7. Kirste, I., Nicola, Z., Kronenberg, G., Walker, T. L., Liu, R. C., & Kempermann, G. (2015). Is silence golden? Effects of auditory stimuli and their absence on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Brain Structure & Function, 220(2), 1221–1228. https://doi.org/10.1007/s00429-013-0679-3
  8. Pfeifer, E., Fiedler, H., & Wittmann, M. (2020). Increased relaxation and present orientation after a period of silence in a natural surrounding. Nordic Journal of Music Therapy, 29(1), 75–92. https://doi.org/10.1080/08098131.2019.164237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_96
58 篇文章 ・ 222 位粉絲
雅文基金會提供聽損兒早期療育服務,近年來更致力分享親子教養資訊、推動聽損兒童融合教育,並普及聽力保健知識,期盼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埋下良善的種子,替聽損者營造更加友善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