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撰文/陳亭瑋 │ 自由寫手
從火鍋裡與肉片及青菜完美搭配的魚板、魚餃、爆漿起司球,冬天令人好幸福的、關東煮系列中的竹輪、魚豆腐,到炸物小攤裡香噴噴的甜不辣、魚丸等,魚漿加工食品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選擇。然而,它們雖然隨處可見,卻可能是「看不出食物原型」的最佳代表。
你是否也曾經看著你的甜不辣想「這小傢伙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些彈牙的美食,製作過程中到底添加了什麼、又發生過什麼事呢?
「魚漿」製品的起源:魚漿加工食品的製作流程
臺大農化系的蘇南維教授曾在〈食品加工到底在加什麼工?〉的活動中提到,加工食品主要有幾項目的:保存食物、提高嗜好性(風味更佳、外觀更好)、增加營養以及便利使用等等。而將原本的「魚肉」製成「魚漿加工食品」,除了可以充分利用體型太小或是分切剩下的雜碎魚肉,也適合用來處理多刺、不適合整塊食用的魚類(如虱目魚);另外還能提供與魚類截然不同的食品口感。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魚漿加工食品的基本製作步驟包括採肉、漂洗、擂潰、成形以及最後的加熱。
採肉:
首先,當然要先取得原料,也就是魚肉。現代多以「魚肉採取機」進行,就是將原料的魚除去不需要的部位,如內臟、魚皮、魚骨等,只留下碎魚肉供下個階段處理。
漂洗:
顧名思義,這個步驟要將取下的碎魚肉用水洗淨。值得注意的是,為避免魚肉裡的蛋白質變質,必須使用冷水漂洗、除去雜質。另外如果漂洗的過程充分足夠,可以除去魚肉的「水溶性蛋白質」和「脂質」,最後的產品會色澤較白、彈性較強。
擂潰:
揍它!(誤)
洗淨之後,我們要用打擊或研磨的方式,將魚肉弄碎成泥狀。「加鹽擂潰」是煉製品最重要的製程,不只是魚漿加工,以豬肉為主要原料的貢丸也會有此步驟。擂潰的過程也會加入 2-3% 的「食鹽」充分混合,使鹽份能溶解肌纖維裡的肌凝蛋白。這些被溶解出來的肌凝蛋白會在肉泥間產生黏性,蛋白質加熱會形成網狀結構,並且能讓食品在加熱時保留水分,這也是成品口感具有「彈性」的由來。
過去,生產者會使用棍棒搗碎或研缽磨碎,現在的大量生產則普遍使用擂潰機來進行。此階段會根據不同種類的魚漿加工品,添加適合的調味料、蛋白質、澱粉、油脂以及其他添加物;為了避免蛋白質變性,擂潰過程必須注意維持低溫,才不會影響最後成品的凝固及其功能特性。
然而,擂潰過程的溫度太低也不妥,由於魚漿中的蛋白質在冷凍狀態下很容易變質,冷凍魚漿在此步驟除了添加食鹽外,另外還會多添加糖類,以提高魚漿的抗凍性。
- 加鹽擂潰的過程。
成形:
丸子狀、圓柱、長方形、圓餅狀,要成為「長怎麼樣」的食物,現在要見分曉啦!視原料魚種以及最後預計的成品種類,有些魚漿在完成擂潰後,需要再低溫靜置一段時間,也有部分種類可以直接進行塑形。即使不經過加熱,魚漿內的蛋白質也會逐漸凝固,其中的差異在於,在越低溫度下凝固的魚漿,其成品強度(彈性)越強。
以魚丸的製作來舉例,如果是製作手工魚丸的話,通常食譜會建議擂潰後,將魚漿在冰箱裡靜置半個小時以上,再捏塑成丸子的形狀。
加熱:
加熱是魚漿加工食品製作過程的最後一個步驟,會使魚漿內的蛋白質變性凝固,並且高溫殺死潛在的細菌跟黴菌。加熱的方式包括烘烤、水煮、油炸、蒸煮等,加熱速度與步驟對於成品的彈性跟品質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在攝氏 60 度以上加熱太久,會使得魚漿成品的彈性不佳,但是加工製品又需要達到一定的高溫才足以殺菌以供食用。
擂潰完成的魚漿經過調味後,如果捏塑成球狀用水煮熟便是魚丸,塗在棒上烤熟就是竹輪,捏成板狀或棒狀後炸熟就是甜不辣,混入豬肉泥用水煮熟就是肉焿,或是以合法之食用色素染色加工後成為蟹肉棒、魚板等。魚漿加工製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且十分多變化的食品之一。
總結來說,魚漿加工食品又稱為「水產煉製品」,是以純魚肉為主要原料,切細後添加必要的鹽分、糖分、調味料等材料,充分攪拌後再經過成形與加熱。依據魚漿的形狀、加熱方式以及調味,會成為不一樣的魚漿加工品,如魚丸、甜不辣、魚板等。
- 雖然這是製作貢丸的影片,不過其中許多步驟都是與魚漿加工品製作流程相似的。
魚漿加工品裡頭有哪些食品添加物?
一般人對加工食品的常見印象,便是其中含有很多「人工」添加物。那麼我們這就來看看,究竟水產煉製品除了主原料「魚漿」之外,還加入了哪些成分呢?
- 食鹽:肉類煉製品都需加入鹽類,以溶解肉品中的肌凝蛋白,才能製成有彈性的煉製品。因此食鹽在煉製品中的角色並非單純的調味料,更像是「肌凝蛋白溶解劑」,是關鍵的反應成分喔。
- 澱粉:現行澱粉類別包括馬鈴薯、樹薯澱粉、玉米澱粉、小麥澱粉等。澱粉類與水加熱反應後會有糊化作用,可以用來增加成品的含水性,增強質感;而添加澱粉也可以改善成品在冷凍狀態下的安定性,不過如果添加太多,則會影響彈性及口感哦!
- 蛋白質:咦,肉類已經含有蛋白質了,還需要添加嗎?其實,各魚種所含的蛋白質成分有所差異,適當添加蛋白質可以改善並讓成品更穩定地符合需求。
- 調味料與其他食品添加物:此項功能為調整成品的「風味」,視各類別會有不同調味內容,如市售的魚丸可能含有蔥油、麻油、胡椒、味醂等調味料。
而近幾年來有新聞稱:越來越多市售的魚漿加工品以「卡德蘭膠(Curdlan)」製成,魚漿成分越來越少。這是真的嗎?卡德蘭膠又是什麼呢?
卡德蘭膠是一種萃取自菌類的多醣類,常被少量添加於素食加工產品,人體食用會像吃蒟蒻一樣無法完全消化。加入魚漿加工品中,會扮演和澱粉相同的角色 ── 提高成品黏性、口感以及保水性。
然而,我們吃到的魚漿加工食品,有可能「都是」由卡德蘭膠組成嗎?這點其實蠻困難的,一方面卡德蘭膠的成本相當高,以它全面取代魚漿並不划算;另一方面,卡德蘭膠凝固時的質感較脆,若使用超過 10%,反而會導致食品太硬、失去彈性而口感不好(請想像吃起來像鞋底的魚丸,嗚~)。作為凝膠的功能,魚漿製品裡的確有可能添加卡德蘭膠,但合理的比例應為 2% 至 3%,大約就跟食鹽在魚漿製品裡的比例差不多。
另外可以注意的是,卡德蘭膠在臺灣是食藥署核准的合法食品添加物,可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而使用,大家無須太過擔心。
魚漿加工品怎麼挑選?
重點來了,經過介紹大家可以看得出來,魚漿加工品是經過繁複製作過程的煉製品,那麼身為消費者究竟應該如何挑選呢?
我們整理了幾個可參考的品質鑑定項目:外觀、氣味與彈性。
首先觀察可見的色澤,並盡量選擇表面光滑、有自然光澤者;如果表面變色、出水或是黏手便代表變質了。再來聞聞看,不能有腥味或異味,魚漿製品的氣味以鮮、鹹與甜為主,部分產品則依烹調方式,可能也會有燒烤或油炸的氣味。最後,雖說魚漿製品以因蛋白質凝結所產生的「彈性口感」為特色,但每種成品講究的口感不一樣,也可作為不同喜好的消費者選擇的依據,如魚丸追求較 Q 彈的口感,相對來說甜不辣就較為柔軟;如果彈性跟以往購買的狀況相較稍差,可能是變質或是製作過程有異。
最後提醒大家 食安系列的文章實在不得不每一篇都警世一下啊 要記得購買有明確標示的食品,看清來源產地、原料種類的資訊,了解自己到底吃了什麼,才是食品安全的根本之道啊。另外便是,必須低溫保存!即使製作過程經過烹煮,魚漿加工品在室溫下仍然容易腐敗,除了選購時要注意賣場是否存放在攝氏 7 度以下的環境,買回來了吃不完、或未烹煮的魚漿加工食品,也要記得冰起來喔。
- 最後的最後一起來跳「魚漿加工食品體操」吧!XD
參考資料:
- CURDLAN New specification prepared at the 53rd JECFA (1999) and published in FNP 52 Add 7 (1999).
- 《水產食品學》,須山三千三、鵬巢章二,國立編譯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