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10/05
雖然納豆不好聞,而且還黏黏的,很多人卻因此就愛這一味,連台灣人也不例外。那麼納豆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2022/05/05
你吃過鯡魚罐頭嗎? 日本 NHK 的「世界各國的惡臭食物」冠軍——瑞典鹽醃鯡魚罐頭,是台灣有名的臭豆腐也望塵莫及臭味。 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個臭魚的魅力吧!
・2021/04/27
你可曾想過手中帶有氣泡和啤酒花香氣的金黃色液體,是怎麽來的?釀酒的基本步驟,從研磨、糖化、萃取、煮沸、沉澱、冷卻、發酵、熟成、過濾、到最後的儲存,都是非常科學的過程。而決定其中成敗的關鍵,就是小小的酵母菌。
・2021/03/04
非常受歡迎的「薄酒來新酒節」創立於 1951 年,於每年 11 月的第三個星期四舉行。因而 9 月初所採所釀的酒,11 月中就可以喝到。這真令人匪夷所思。通常依照「自然」的釀造法式,需時幾個月,但以薄酒萊新酒的例子而言,我們強制它必須在兩個月時間內就「釀好」。
・2020/12/31
說到「發酵」,就不能不提到酵母。酵母屬於真菌界,因會產生特殊構造的有性胞子,因此被分類為「子囊菌」。屬於酵母菌綱、酵母菌目、酵母菌科,之下包含十多種不同的屬,以及 500 種以上的酵母菌,其中最常見於發酵食品產業的便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se」,又稱「出芽酵母」(budding yeast)。
・2020/07/08
吃,作為生態學與原住民在地知識的交會點,領著我們深入傳統,進而理解並想像地方上充滿各種發展的未來。「地方發酵:原住民食文化」,邀請到「小米方舟計劃」的夥伴,臺北醫學大學醫文所的林益仁老師,以及來自尖石鄉的泰雅族人芭翁老師與夏禾大哥,分享他們如何在復育小米的過程中找到「保種」的意義,並探索微生物的奧妙,重新詮釋原住民最擅長的「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