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9/25
一般而言,媒體素養有四個重要面向:接近使用媒體的能力、對文本的分析能力、評估能力,以及產製媒體內容的能力。近年來歐美各國極力提倡培養公民社會對科學的公眾理解,使科學傳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加強科學傳播的方法之一,便是要鼓勵科學家與大眾直接對話,提升科學家產製媒體內容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增強科學家的媒體素養。
・2011/09/24
科學永遠可以推翻,Oakes也認為如果中微子真的比光子快,那會「很有趣」,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她選擇把賭注壓在愛因斯坦這邊。說到愛因斯坦
・2011/09/12
研究人員在即將刊登的報告指出,北極夏季最低海冰量去年創下新低,顯示夏季冰層變薄面積,超過冬季恢復面積。根據海冰面積和厚度綜合統計,研究估計,去年海冰量最低點突破二○○七年的紀錄。研究也附上有關北極氣候快速變遷的預測圖片,其中可見北極海幾十年後幾乎無冰。雖然這會帶來石油勘探機會,但也可能打亂全球的天氣型態並加速海平面上升。
・2011/07/14
當您聽到亞馬遜叢林日漸萎縮的消息是否熱淚盈眶?「紙張還是塑膠」這樣的問題是否讓您精神混亂?您是否整夜難以入眠,擔心洗衣機裡的漂白劑最終會進入您的飲用水?
・2011/07/04
電玩中的暴力會不會對人產生影響?這是個傳播跟心理學界的熱門議題。最近因為美國加州頒布法令禁止販售跟租賃暴力電玩遊戲給未成年人,而後在上個月(6月)27日該法令又被最高法院裁定為違憲,除了家長團體、業者、言論自由倡議者議論紛紛之外,也引發了一場科學界的大辯論。
・2011/06/20
大約一個月前,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佈能源報告的新聞稿,內容中說到了2050年,77%的能源需求都可以靠再生能源,這份新聞稿獲得全球媒體報導跟不斷引用。而現在這份能源報告的全文已經公開,卻被人發現這篇報告的主線是Sven Teske-綠色和平國際再生能源部門主任-之前擔任主要作者發表過的一篇,經過同儕評鑑的研究論文(綠色和平網站上也發表過較長的版本)。而Teske本人也是IPCC報告中相關章節的主要作者。這件事被揭露出來之後,引起了許多爭議,包括聯合國單位愈來愈喜歡利用新聞稿跟正式報告發佈之間的時間差作行銷,是否恰當?以及在未充份揭露的前提下,環境行動人士此舉是否構成利益衝突?
・2011/06/11
此次爆發食物傳播疾病的事件給我們一些啟發,此事件若對任何一個人的實際危險很低的狀況下,為什麼許多人如此恐懼?危險認知的研究發現,未知的事物會提高恐懼的程度,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未知的兩項因素,一為科學無法提供所有的答案,不管是哪種食物具風險,或是這些病菌從何而來,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其二,人們恐懼任何無法以自身感知,無形、無色、無味的危險,因為我們無法運用自身的知識保護自己。這次事件中,更多的未知因素來自未知的菌種、難以追蹤的污染源,這許多的未知因素使得整個危機更加駭人。
・2011/05/18
今天看到「天才與白痴只有一線之隔?研究:「聰明基因」或許為關鍵」這篇文章,第一個直覺就是「不可能」!於是就展開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去找Nature Genetics這本期刊。 結果再度地令人失笑。
・2011/05/16
如果你在Google裡頭搜尋「手機 蜜蜂」,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從2007年開始,每一年都會有一波「手機是蜜蜂殺手」、「蜜蜂消失的原因:手機!」、「研究:手機訊號造成蜜蜂大量死亡」之類的報導充斥在媒體報導中。相信的人,少部份開始反思手機這個方便的通訊科技對自然造成的傷害,開始不安,想著是否該回歸原始生活;絕大部分若無其事地繼續行動生活,那也是因為覺得無能為力或是於事無補。然而這些在媒體跟網路上不斷流竄的恐懼-「我們用的手機殺死了蜜蜂」- 到底是怎麼來的?
・2011/05/13
一個多元的社會中,原本就避免不了會有許多的「王老師們」,這個「王老師」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究竟是誰給足了能量,製造了這次的這個超級「王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