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2/29
黑面琵鷺在台灣是冬候鳥,每年秋天從中國北方、韓國繁殖地飛越千山萬水到臺灣度冬,春天再北返繁衍,延續生命。2013年12月2日下午3點前後,我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七號賞鳥亭附近拍攝黑面琵鷺,從望遠鏡與相機鏡頭都看到一隻站在海茄苳上的黑面琵鷺有腳環,於是趕緊拍下並設法瞭解牠的來龍去脈。
・2013/12/24
東北季風吹起,暗夜海風強勁冷冽,但嘉義縣東石鄉漁民卻冒冷在河口地帶撈捕鰻苗,因為鰻苗價貴如金,運氣好的話一個晚上可以賺上好幾萬元。
・2013/08/09
2013年7/2下午-7/4清晨我到蘭嶼講課順便旅遊,卻拍到一些令人難過的野生動物路死(被車撞死或壓死,英文稱Roadkill)狀況,尤其是眼見一條「赤背松柏根」蛇兒被車壓後從翻滾到抽搐到死亡的過程,實在不忍。
・2013/08/06
2013年7月初到蘭嶼一趟,騎著機車繞島時,竟然發現幾乎所有野溪都覆蓋上水泥,有的是多年前就已完工的,有的是現在進行式,算一算,我在路邊明顯看到的就有六個「野溪整治」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2013/07/10
蘭嶼的在地解說員為了找尋蘭嶼角鴞,或也為了製造氣氛,一路上不斷以口技發出蘭嶼角鴞的叫聲,吸引真正的蘭嶼角鴞回應。這就像一些賞鳥人或拍(攝)鳥人,播放鳥鳴的錄音吸引目標鳥種出現的手段是一樣的。而這種方式在繁殖(求偶)季節應該會對目標鳥種造成精神與生理上嚴重的干擾(聽到異性叫聲而產生精神上與生理上的變化,結果是一場空),在非繁殖季則可能造成領域認知或守護領域行為的錯亂。
・2012/08/30
史丹吉氏黃斑斜鱗蛇以19世紀末美國兩爬類動物學者史丹吉(Leonhard H. Stejnegeri)為名,屬台灣特有亞種,生長在1千至2千公尺的山區,溪流、山溝、森林底層是其棲息環境。,該蛇遇侵擾會同眼鏡蛇般將頸部變扁擴張以威嚇入侵者。以蛙類和山椒魚為食。不管是不是喜歡蛇、怕不怕蛇,蛇類在台灣已經是弱勢族群,被人類打殺(或被車碾死)得愈來愈少,在食物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牠們(吃野鼠減少作物損失),其實很需要人類以善意對待。
・2012/07/12
2012年6月6日清晨5點,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還在昏沈朦朧中,但非一片靜謐,除了外海的漁筏引擎聲外,還有群鳥覓食嘰嘰喳喳與搶奪爭吵的鳴叫聲,應該是鰲鼓濕地整天最熱鬧繽紛與最具生命張力的時刻。
・2012/07/10
嘉義縣東石鄉朴子溪東石大橋下一大片紅樹林黃昏時刻就是白鷺鷥聚集休息的地方,天黑前眾鳥還是活力十足,非常熱鬧。
・2012/07/06
棕背伯勞在台灣是普遍的留鳥,常單獨出現在平地至丘陵的開闊樹林、草原及農地,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濕地也可看見。牠也是小型猛禽,獵殺昆蟲、蛙類、蜥蜴與小鳥等。喜
・2012/07/05
瓜實蠅分布在台灣2000公尺以下全台各處且數量很多,是瓜農心頭之患,因為雌蟲會將卵產在寄主瓜果(絲瓜、苦瓜、甜瓜、胡瓜、南瓜、北瓜、冬瓜、西瓜、蛇瓜、百香果、甜椒、茄子、木瓜、蓮霧、芒果及番石榴等)表皮下,卵孵化後之幼蟲就吃起果肉,導致瓜果實腐爛、變形,失去販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