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大腸桿菌食物中毒的爆發顯示恐懼如何戰勝現實

活躍星系核_96
・2011/06/11 ・2068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600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 / claudenamour

「此次大腸桿菌事件中人類的恐懼和事實間的巨大鴻溝有可能導致更大的危險。」風險顧問 David Ropeik如是說。

此次歐洲爆發食物傳染疾病的事件給我們上了一門關於危險認知心理學的課,這次事件毫無疑問具有真實的危險性,目前已有十八名受害者,超過兩千名感染者,數百名感染者的腎臟可能終生受損。通報案件遍及十個國家,不過所有案件皆於北德受感染。除此之外,這次的大腸桿菌是較新且更危險的菌種,這又再一次提醒我們,醫療和公共衛生得不時與變種細菌的強大威力抗戰。

圖片取自衛報原文

當然這次的危機比其他許多情況來得真實,舉例來說,基因改造食物對人類健康影響的假說,或是,預防疫苗有導致自閉症的風險,種種未經證實的潛藏風險,還有許多例子可以說明,我們面對危險時,情緒反應多過事實證據。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死亡人數和感染者的數目,遠超過日本福島核電廠意外中,長期下來有可能死亡或致病的人數,當然這說法根據是就目前所知的輻射外洩量而言,而福島事件仍未完全公開其資訊。

數據上來說也好,科學上來說也好,不管是攝食蔬菜的歐洲人,甚至是在德國漢堡或其他通報案件密度較高的地方,此次食物中毒的實際風險並不高。但是,我們卻不單單使用科學證據或數據資料來衡量什麼較為危險。危險認知綜合了事實和感覺、知識和直覺、理性和直覺反應,多數情況下,感覺、直覺和直覺反應影響較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危險認知沒有對錯與否、愚智與否、理不理性的問題,這就是我們保護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們會利用手邊少數的事實狀況,加上一組直覺的危機認知恐懼因素,藉此快速地在潛意識裡衡量手邊僅有的跡象和線索的危險程度。

問題來了,儘管這項直覺系統在人類演化過程中助益良多,這系統也會導致錯誤而危險的決定。我們有可能太過恐懼預防疫苗的危險性,卻太過忽略燃煤電廠粒狀污染的嚴重性,除了現有的事實證據之外,我們的認知也會自行創造危機。對預防疫苗的過度恐懼導致已滅絕的疾病捲土重來,相對的,缺乏對燃煤電廠的了解,使得人們傾向使用煤炭而非較可怕的核能,這讓數以千計的人曝露在粒狀污染帶來的疾病和死亡威脅之下。福島事件成為拒用核電能源的關鍵力量。

此次爆發食物傳播疾病的事件給我們一些啟發,此事件若對任何一個人的實際危險很低的狀況下,為什麼許多人如此恐懼?危險認知的研究發現,未知的事物會提高恐懼的程度,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未知的兩項因素,一為科學無法提供所有的答案,不管是哪種食物具風險,或是這些病菌從何而來,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其二,人們恐懼任何無法以自身感知,無形、無色、無味的危險,因為我們無法運用自身的知識保護自己。這次事件中,更多的未知因素來自未知的菌種、難以追蹤的污染源,這許多的未知因素使得整個危機更加駭人。

如果你認為你會身陷危險之中,那麼不管數據說什麼都沒有用。許多危機溝通專家致力研究使人們清楚了解風險數值的方式,似乎這樣就能讓我們理性思考這些數值。如果說,危險發生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一,而你覺得你就是那百萬分之一,你有可能會至少焦慮一下,畢竟你要做的事情是讓保障自身安全,而非其他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一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度的自我意識也會增加恐懼感,潛意識裡,腦中的危險察覺系統時時都會偏重進入腦中的資訊,或是可以馬上被喚醒的資訊,此種「可得性試探」法會導入正面的反饋迴路。我們變得更加注意那些直指危險的資訊,而競爭激烈的媒體提供我們想要的資訊,這些都餵飽了我們對恐懼感的渴求。

上述是我們危險認知系統中眾多成因的三種因素罷了,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認知差距」,也就是我們自身恐懼感與實際情況的差距,認知差距本身就是個危險的存在。此次事件中,有許多人乾脆不吃任何蔬菜,這當然對他們的健康無益。成千上百的民眾操了不必要的心,較平時焦慮,而長期焦慮的情況下,產生許多因壓力造成的健康問題,其中包含免疫能力的減低,進而使我們更易受細菌感染,這不就使原先操心的事情成真了嗎?

除此之外,這次食物中毒事件將帶來巨大的財務損失,重創數以千計仰賴食品產業的歐洲人生計和生活。

在此,我無意批評人們面對危險時的不理智,科學也告訴我們,這個系統無可避免的直覺性和情緒性。但重要的是,我們認知和回應危機的方式會使我們身陷危險之中。為了避免「認知差距」帶來的危險,以及做出對自身和社會都健康的決定,第一步就是了解上述的規則,並且了解哪些特定因素會加深或降低我們的恐懼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原文作者David Ropeik 為哈佛大學延伸教育學院教員,著有 How Risky Is It? Why Our Fears Don’t Match the Facts

* 近日台灣爆發有毒塑化劑事件,歐洲爆發大腸桿菌中毒致死案例,媒體爭相報導,人心惶惶。故翻譯這篇與危機認知相關的社論,以供參考。本文原文刊載於6月3日英國衛報網站,原文作者行文以來,大腸桿菌食物中毒死亡案例已高達三十例,中毒來源更由原先猜測的西班牙黃瓜直指北德一間農場生產的豆芽菜。事件初期,媒體的大篇幅報導造成歐洲蔬果業經濟效益的損失,且重創西班牙、歐盟的國際形象,時至今日,真相雖漸漸釐清,造成的影響卻已覆水難收。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2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1
7

文字

分享

0
1
7
擁有「控制感」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無助導致的憂鬱又是怎麼來的?——《選擇的弔詭》
一起來
・2023/12/31 ・3327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習得無助、控制感,以及憂鬱

提過塞利格曼等人發現的「習得無助」現象,他們進行了一系列動物基本學習歷程的實驗,訓練動物跳過柵欄以避開腳下的電擊。動物通常很快就能學會怎麼做,但有一組動物,因為先前經歷過一連串無法躲避的電擊,所以始終都學不會,牠們甚至放棄嘗試,只是待在原地乖乖接受電擊,而從不試著跳過柵欄。研究者的解釋是,當動物遭受自己無法控制的電擊,就會學到不管怎麼做都無濟於事,這樣的習得無助感會轉移到新情境,即使牠們能夠控制這個新情境,還是會放棄嘗試。

塞利格曼深入研究習得無助現象之後,驚訝地發現,這些無助的動物跟憂鬱症患者有許多共同點,尤其是兩者的消極心態,憂鬱症患者有時連「今天要穿什麼衣服」這樣的小事都力不從心。塞利格曼推論,至少有部分憂鬱症患者是因為經歷過一次強烈的失控感,於是開始相信自己對任何事都無能為力,並認為這種無助感會一直持續出現在各種情境。根據塞利格曼的假設,擁有控制感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五十多年前,一項研究以三個月大的嬰兒為受試者,凸顯了控制感的重要性。研究者將嬰兒分成兩組,A 組是有控制權的嬰兒,他們躺在嬰兒床上,頭靠著枕頭,床的上方倒掛著一把半透明的傘,裡面用彈簧黏著幾隻動物玩偶,如果嬰兒轉一下頭,傘裡的燈就會亮起,嬰兒就可以看到那些玩偶在「跳舞」,但一會兒燈就熄滅了。當 A 組嬰兒碰巧轉頭,讓傘裡的燈亮起並看到玩偶,他們就會表現出好奇、開心和興奮的樣子,而且很快就學會利用轉頭來控制玩偶的出現,然後一次又一次重複這個動作,看起來一直都很開心。B 組嬰兒則沒有控制權,只有在 A 組轉頭時,他們床上的燈也跟著亮起,才可以「順便」看到玩偶, 所以 B 組看到玩偶的次數和時間都跟 A 組一樣多,但他們只有在一開始表現得跟 A 組一樣開心,然後很快就因為適應而失去興趣。

研究使用玩偶測試後發現嬰兒的快樂似乎源自於「控制感」。圖/envato

研究者從兩組嬰兒的反應差異,得到下列結論:讓嬰兒一直很開心的原因,並不是會跳舞的動物玩偶,而是控制感。A 組嬰兒之所以對著玩偶咯咯笑個不停,是因為他們似乎知道是自己讓這一切發生,「是我幹的好事,很棒吧,而且只要我想要,隨時都可以再來一次」。B 組嬰兒雖然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看到玩偶,但是卻沒有體驗到這種令人興奮的控制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嬰兒幾乎無法控制任何事物,既不能任意靠近自己想要的東西,也無法離討厭的東西遠遠地。他們無法靈活控制自己的手,所以抓取或操作物品都很吃力。他們還會無預警地被被東戳戳、西捏捏,或是被抱起又放下。小嬰兒的世界就是只能被動讓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任由別人擺佈。或許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當他們偶然發現自己可以控制那麼一點小事, 就異常在意和興奮。

另一項研究以生命的另一端——老年人為受試者,也戲劇化地證明了「控制感」對於幸福快樂的重要性。研究者告訴 A 組養老院的住民必須為自己負責、照顧好自己;B 組住民則被告知他們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工作人員打理。此外,A 組每天都要決定一些簡單的事,並照顧一盆植物;B 組則沒有任何決定權,他們的植物也由工作人員照顧。結果,A 組老人(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權)比 B 組(沒有控制權)更有活力、更靈敏,主觀幸福感也更高。最引人注目的是,A 組的平均壽命比 B 組多好幾年。可見,從出生到死亡,人都需要擁有對生活的掌控權。 

從出生到死亡,人都需要擁有對生活的掌控權。 圖/envato

無助感、憂鬱和歸因風格

塞利格曼的「無助-憂鬱理論」仍然受到質疑,最大的問題是,並非每個失去掌控感的人都會陷入憂鬱。因此,塞利格曼和同事在 1978 年修正了這一理論,並指出在無助感和憂鬱之間,還存在另一個重要的心理歷程。根據修正後的新理論,人在失敗和失去掌控感之後,會問自己為什麼,像是「為什麼他要跟我分手?」「為什麼我被刷下來?」「為什麼我沒有談成那筆生意?」「為什麼我的成績這麼爛?」。換句話說,人會尋找失敗的原因。

塞利格曼等人認為,人對事情的解釋——即歸因風格(attributional style)大致有兩種,每種風格都傾向接受特定類型的原因,而這些原因不一定跟實際情形有關。根據歸因風格的特性,造成失敗的原因可以分成三個向度:全面或特定、長期或短暫、內在或外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假設你去應徵一份行銷業務的職缺,卻沒被錄取,你在分析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時,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全面:我的自傳和履歷都寫得不好,面試時又很緊張,看來不管找什麼工作都不會被錄取了。

特定:我對那家公司的產品類型不太了解,我得多做一些功課,面試時才能脫穎而出。

長期:我的個性不是很主動積極,也無法擔負責任,這份工作根本不適合我。

短暫:我最近感冒,好幾天沒睡好,面試時狀態不佳。

內在:原本應該可以順利得到這份工作,是我自己搞砸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在:他們應該早就內定好了,找人去面試只是做做樣子,大家都是去陪榜的。

如果你用特定、短暫、外在因素去解釋自己為何沒被錄取,那麼你對下次找工作的預期會是什麼?你也許會想:如果去應徵自己熟悉的領域,並且保持睡眠充足,自己也更主動機靈一點,而且面試沒有黑箱作業,一切就會很順利。換句話說,這次的失敗經驗不太會影響下次找工作的表現。

反之,假設你用全面、長期、內在角度看待自己的失敗,認為自己的履歷毫不起眼, 面試時老是緊張得說不出話,而且個性太被動,別人都比自己更適合這份工作,那麼你預期的未來就會黯淡無光,你不但沒得到這份工作,接下來要找任何工作都會很困難。

修正後的「無助-憂鬱理論」認為,如果用全面、長期、內在因素去解釋失敗,那麼由失敗或失去掌控所引發的無助感才會導致憂鬱,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有充分理由預期自己將不斷遭遇失敗。既然註定會失敗,那麼每天起床、換好衣服,繼續應徵下一份工作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用全面、長期、內在因素去解釋失敗,人有充分理由預期自己將不斷遭遇失敗,那麼由失敗或失去掌控所引發的無助感會導致憂鬱。圖/envato

對上述理論的檢驗已得到令人矚目的結果。人確實會表現出不同的歸因風格,「樂觀者」會將自己的成功解釋為全面、長期、內在因素所致,而認為失敗是由特定、短暫、外在因素造成。「悲觀者」則恰好相反。如果兩個人得到同樣的分數,樂觀者會說「我得了 A」 或「她給我成績打 C」,悲觀者卻說「她給我打 A」或「我得了 C」,因此悲觀者更可能陷入憂鬱。此外,從一個人的歸因風格也可以預測他未來遭受失敗時是否會憂鬱。如果認為失敗的原因是全面性的,就會預期自己在其他生活領域也會遭遇失敗,而如果歸因於特定因素則不會這麼想;如果認為失敗的原因是長期性的,就會預期失敗將一直發生,而如果歸因於短暫因素就不會這麼想;如果認為失敗是跟個人內在因素有關,自尊就會遭受嚴重打擊,而如果歸因於外在因素則不會如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並不表示,把功勞都歸於自己,把失敗都歸咎於外在環境,就是擁有成功、幸福人生的祕訣。最好的方法是面對現實、做出正確歸因,雖然這樣做可能會造成情緒負荷,但準確分析成敗原因,並找出問題所在,才可能在下一次獲得更好的結果。不過平心而論,在大多數情況下,過度自責確實會造成不良心理後果。正如接下來所要探討的,在擁有無限選擇的世界,人們更容易因為結果不如意而自責。

——本書摘自《選擇的弔詭》,2023 年 11 月,一起來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討論功能關閉中。

一起來
2 篇文章 ・ 0 位粉絲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臺中、高雄、花蓮舉辦 112 年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共創優質媒體閱聽環境
PanSci_96
・2023/11/18 ・802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 NCC)為健全廣電事業發展、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促使廣電事業製播優質節目及傳遞正確資訊,今(112)年援例舉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本趟知識列車自 8 月起於臺北開跑,9 月分別安排於臺中、高雄,花蓮場則於 10 月辦理完成。

NCC 於 8 月舉辦專業訓練課程臺北場後,佳評如潮,在 9 月舉辦的臺中、高雄場, 10 月舉辦的花蓮場,各地媒體從業人員共同參與,除了「廣播事業營運發展」、「電視事業營運發展」、「性別平權」、「權益保護」、「多元文化」等主題外,更為中、南、東部業者規劃「內容自律」課程,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的許文宜教授,從實例探討廣電相關法規,培養內容自律意識;「消費者權益保護」課程邀請衛福部食藥署吳怡萱副稽查員,透過食品藥妝及醫藥法規,講述食藥廣告製播應注意事項。

圖 1 「消費者權益保護」課程邀請衛福部食藥署吳怡萱副稽查員分享

因應數位時代的快速變化,安排「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分享科技新知及 AI 於廣電節目應用實例;「事實查證工具應用」課程則旨在培養識別虛假訊息的能力,從而可充分履行媒體的專業責任,安排每場次 3 小時的事實查證工作坊,期提高參與業者事實查核意識及能力,進而杜絕虛假訊息傳播。

圖 2 「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邀請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梁哲瑋總經理分享

睽違兩年首次回歸實體課程,中、南部從業人員展現其熱情,不僅課程踴躍互動,課後也與講師熱絡交流,紛紛表示課後收穫良多。花蓮場原訂課程面臨「小犬」颱風侵襲而延期一周辦理,出席率仍高達 8 成,展現東部業者學習新知的熱情與企圖心,期待未來廣電媒體產業持續相互砥礪,攜手打造優質視聽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好評再加開!歡迎報名臺北加開場,共同打造美好的閱聽環境!
PanSci_96
・2023/11/10 ・859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下稱 NCC)為健全廣電事業發展、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養,促使廣電事業製播優質節目及傳播正確資訊,舉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臺北加開場」,將於 11 月 30 日假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辦理,詳情請見報名表

本課程已邁入第 15 個年頭,在睽違兩年線上辦理後,今年回歸實體課程,盼能提升廣電媒體從業人員專業素養,建立優質廣電環境,進而提供民眾最精準訊息。本系列課程 8 月 22 日從臺北出發,一路前往臺中、高雄、花蓮,環島巡迴課程於 10 月 13 日圓滿結束,系列課程議題多元且講師具備領域專業,課程佳評如潮。

因應許多業者期待, NCC 將舉辦專業培訓課程臺北加開場,規劃以下課程:一、「 AI 在廣電媒體的應用發展趨勢」課程,邀請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哲瑋分享科技新知及 AI 於廣電節目應用實例;二、「從廣播/電視節目探討內容自律機制」課程,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資深媒體人的許文宜教授,從實例探討廣電相關法規,培養內容自律意識。透過專家學者精闢解析、傳遞新知,提供一個讓業者互動交流的平台。

NCC 身為廣電媒體主管機關,將持續辦理一系列課程,致力於優化從業人員專業素養與識讀能力,彼此勉勵、交流,一起成為守門人,製播更精準、優質的內容,共同打造一個美好的視聽環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與課程者也將獲頒「參訓證明」,歡迎廣電媒體從業人員與關心此議題的民眾踴躍線上報名參加,名額有限,欲報從速,額滿為止。

臺北加開場活動資訊:

  • 時間: 11 月 30 日(四) 14:00-17:30
  • 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 2 樓 202 會議室(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 24 號)
  • 費用:免費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ykK3YvBa89TQMLi16
PanSci_96
1219 篇文章 ・ 2184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