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2/01/28
我們這一代(1981上下五年出生)的人太多了,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造成各種環境問題,而且未來必將造成嚴重的高齡化問題,其實:我們這代人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是時候為下一代想想了
・2021/04/08
面試時的原則是隱惡揚善,搭配備審資料,儘量發揮自己的優勢,隱藏劣勢,不過千萬不要想要詐騙,高中生騙不過教授的。
・2021/03/05
今(2021)年的學測數學科被評為「史上最難」。事實上,數學科每年的難易度呈現出週期性震盪,一下容易一下難的考試,不只出題者傷透腦筋,考生更是無所適從。
・2020/12/12
尼古拉.特斯拉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並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他在第一學年每天只睡四小時,其他時間都花在讀書上。他也時常與教授討論自己對發明的構想,甚至對教授的想法提出質疑。究竟這位發明鬼才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子呢?這段歲月又如何成為他未來的養分?
・2020/03/14
一月學測完,寒假放假完。每逢二三月,網路與現實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大堆與之相關的提問與回答。而茫然無助的學生有如於汪洋大海中,似乎只要遲疑片刻就會沉入永不見底的深海裡。
・2017/07/24
臺灣的技職教育,特別是與工業相關的高等技職教育,在過去20 年的改制浪潮中,有著結構上根本的變化。原本所強調與產業結合的實作精神,在競逐升格、競逐學生、競逐排名與競逐經費的雜務中逐漸消磨。技職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畢業後能與職場立即接軌,因此臺灣現有及未來的產業型態,都會直接衝擊著技職教育的成敗;臺灣的技職教育能否重新茁壯,與臺灣的產業發展是否能再度蓬勃,有著絕對相依相附的關係。因此不管是教育部在體制變革上的努力,或是學校端在教學規劃上的巧思付出,都必須要扣緊未來產業發展的需求。在工業技術以跳躍狀發展的今日,新的創業型態與新的就業模式會是什麼樣的面貌?而適合臺灣發展的又是什麼樣性質的產業?是持續發展像電子代工業這種可以收納大量就業人口的類別?還是高額資金與高階人才集中的生技產業?抑或是力求創新突圍的個別中小企業?。今年的張昭鼎紀念研討會,討論的主題就是聚焦在未來工業發展下的就業與創業浪潮中,臺灣的技職教育要如何進行變革以因應。
・2014/06/30
做為一個大學生/大學老師,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或態度,才夠格迎戰未來?如果你是準大學生或大學生,推薦你要看這篇;如果你是大學老師,歡迎來看看其他老師怎麼說;如果你是家長,那更是不能錯過這篇充滿大學和趨勢話題的火線對談!
・2013/12/11
在美國, 大學為什麼淪落到與專利蟑螂並肩作戰? 在臺灣, 大學要求師生讓渡專利, 這算是教育, 還是剝削?撇開社會整體利益不談, 「配合各校追逐專利績效的政策」 符合師生自身的狹隘利益嗎? 會不會到頭來甚至連學校也沒有得到好處? 這一切所為何來? 我們還要繼續活在母體 (The Matrix) 的虛幻世界裡面, 高高興興地一邊被榨取營養, 一邊保衛這個系統嗎?
・2012/05/14
在奇妙的學術界裡, 學者的智慧, 變成了期刊的財產, 回過頭來還要再以高價賣給學校, 剝大學第二層皮。 看著自己的勞力無法嘉惠大眾, 卻變成了期刊出版社的 cash cow (印鈔機是也), 國外的學者逐漸覺醒, 發出怒吼, 要求學術成果應以開放的授權釋出, 讓納稅人繳的錢所做的研究成果回歸納稅人身上。 本文報告最近幾個月學術界 Open Access (OA) 運動令人興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