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學用落差、費用高昂,21 世紀人才到底還要不要讀大學?──2019 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Suzuki
・2019/10/23 ・2016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492 ・五年級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每隔幾年就有新工作冒出來,當我們永遠無法把最新的東西給學生時,老師到底要教什麼呢?

因應教育部 108 新課綱上路,《親子天下》2019 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以「素養深學習」為題,邀請英探策略 (Entangled Solutions) 副董事合夥人 Patrick Erker 和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從企業的角度談未來人才的樣貌,以及學校教育的因應對策。

花了這麼多錢讀書,卻沒辦法找到穩定工作?

傳統上來說,我們傾向用學歷或工作經歷來介紹自己,不過,Erker 則覺得,如果想要了解他,倒不如從那些對他來說重要的關係開始瞭解起;比如說,自從兒子出生,他便不斷思考未來的教育、學習和工作,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

派翠克・厄克 (Patrick Erker) 以自身經驗,分享線在人才培育的困境,以及對於未來人才的展望。圖/親子天下提供

如今蘋果電腦、Google 公司、IBM 等知名企業,選人已不用學歷當首要考量了,顯示學、用存在一定差距。Erker 曾任 BCG 亨德森智庫「數位時代下的學習與人才養成」研究計畫負責人,根據當時協助企業解決 AI 時代下人才培育困境的經驗,他發現目前社會上出現三個矛盾:

  1. 世界進步,大家卻缺乏安定感
    比起以前,大家過得更富有、壽命更長了,但並沒有過得更幸福,因為產業變動太快,一生都要經歷好幾次失業,生活變得很不安定。
  2. 教育程度提高,企業卻找不到人
    《財富》雜誌評選全美最大的 500 家公司中,有 93% 的公司覺得留住人才很困難。根據最新的數據,美國更是有多達 7 百萬個工作職缺。為什麼大家的教育程度提高,公司卻找不到人才呢?
  3. 教育成本跟薪資所得不成比例
    美國的學費每年調漲,但收入提高卻很有限,這說明學位不再有價值,職場也不需要有學位作為保障。

學用落差巨大,就表示讀大學不再重要?

Patrick Erker 提到,現在許多企業希望招募「T 型人才」,T 型人才必須具備跨領域能力,以及專業知識的深度。在數位時代下,許多硬實力像是程式語言、文書處理等技能容易被淘汰。因此,企業除了在意實質的能力外,更看重「軟實力」,如:快速應對各種變化、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獲得他人信任,以及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幽默感等等。

如今許多企業重視軟實力,想尋找 T 型人才。圖/flickr

這說明學校不能再埋頭只教知識與事實,而是應該培養孩子面對未來不被取代的能力與態度。

面對這些矛盾,Erker 認為,我們的教育方式必須跟著改變,如果以產品開發模式來比喻人才養成,則應該從「瀑布型」(Waterfall) 開發模式轉由「敏捷型」(agile)。

「瀑布型」人才培育方式就像現在的教育制度,由上而下,從小學到大學一步步學習,然後出社會工作,過程中很少有機會回到上個步驟。然而,「敏捷型」不一樣,是玩耍、學習進職場,然後回去學習、再進職場,一直在學習與工作中轉動。

Patrick Erker 認為「大學可能不是孩子必走的路」,然而,「這不代表大學沒有價值,而是孩子可能更早知道他們要什麼。」Erker 表示,當孩子對自己的未來很確定,他就可以創造自己的求學模式,提早進入職業訓練,但對未來不確定者仍能繼續上大學。

以 LeBron Raymone James 為例,如果已經有一技之長,那上大學還是唯一選擇嗎?圖/ wikimedia commons

簡立峰則從過往在台大任教、中國研究院,以及現今在 Google 工作的經驗,認為數位時代下,老師與家長應該「適性教育」。「孩子不是到了大學才是長大,12、13 歲的孩子就很有想法了」他表示,他們已能用數位資源去找資料,甚至完成想做的事了,應該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讀不讀大學因人而異。

面對素養教育很緊張?父母們,陪著孩子成長吧!

另一方面,使用手機和電腦是數位原生世代孩子的特性,在新課綱強調科技運用的狀況下,不少家長憂心網路成癮的狀況。簡立峰認為,父母應該注意一件事,孩子在「用電腦」不一定等於玩電腦,必須讓孩子有數位能力,「善用數位工具去做事情,航行人生」。

Erker 則認為,孩子玩網路遊戲的時間變多,其實是他們沒有玩遊戲以外的事情可以做,因此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找更有趣的事情給他做,把他們從網路的世界引出來,而不是一味命令孩子不要玩手機。

面對數位時代,素養教育不再只是學校的事情,Patrick Erker 和簡立峰一致認同「父母扮演重要角色」。Erker 表示,可以透過故事、童話帶領孩子思考,幫助他們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複雜,並藉由寓意讓他們了解到:在解決問題時更要顧及道德與他人。

簡立峰則發現台灣教育中最欠缺「勇敢」,「台灣最大的是海,不是島,最重要的是出去。」他認為,父母得先在變動時代下獨立,放手讓孩子出去,孩子才能勇敢學習。

放手,讓孩子勇敢出航吧!圖/giphy
文章難易度
Suzuki
18 篇文章 ・ 0 位粉絲
超純社會組學生,對未知的一切感到好奇,意外掉入科技與科學領域,希望在猛點頭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將箇中妙趣分享給大家。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Google 簡報愛用者注意!懶人必備外掛幫你快速製造精美簡報!
泛科學院_96
・2023/10/15 ・784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各位泛科學院的好朋友,我們頻道之前分享了 Gamma 這個簡報製作服務,感謝各位的踴躍分享與收看。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熱愛 Google 簡報,沒有 Google 簡報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會活不下去的簡報痴簡報狂,在用了 Gamma 之後,總覺得 Google 簡報應該要有類似的 AI 生成功能⋯⋯

這不就來了嗎?經過一番研究,我終於找到了,今天要來與你分享 SlideAI 這套基於 Google 簡報的外掛套件。

它主要支援兩種 AI 生成模式:主題提示或長文摘要,而且連簡報配圖也會自動選擇。

就讓我們來簡單測試一下到底好不好用吧!

今天跟各位分享了 Google 簡報的 SlidesAI 外掛套件,你覺得跟 Gamma 比起來哪一個好用呢?

  1. 身為 Gamma 鐵粉,推坑朋友賺的 AI 點數用不完當然選 Gamma
  2. 一個月生成三份簡報實在不夠用,但又不想花錢,還是用 Magic Write 修改內容好了
  3. 我第一眼看到 SlideAI 就陷入熱戀,已經手刀加入月租會員
  4. 這哪裡好用,我手上私藏的簡報工具才是大殺器

欸!如果你選 D ,還不趕快留言分享一下哪些好用工具讓大家羨慕羨慕!

還有更多的想法與問題,歡迎加入科學 AI 的 Discord 論壇

如果這支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在影片下方點個喜歡,並且把這支影片分享給需要的朋友,最後別忘了訂閱泛科學院的頻道,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泛科學院_96
9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0

1
2

文字

分享

0
1
2
論文好多看不完?研究生的救星!用 AI 幫你分析統整!
泛科學院_96
・2023/10/14 ・761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科技界最熱烈討論的新聞,應該就屬韓國有研究單位宣布找到了新的室溫常壓超導體 LK-99 ,聽說可以在一般的高中大學實驗室中完成。這讓我不禁好奇它的製作原理,但,大部分的朋友應該跟我一樣都不是專業材料工程人員,看不懂論文怎麼辦呢?除了等泛科學出影片,別忘了我們有 AI 呀!今天我要來分享一套專門訓練來閱讀論文的 AI —— SciSpace Copilot。

今天的影片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了基於 GPT 技術且針對閱讀學術文章進行特別優化的 AI —— SciSpace ,我只要遇到研究型文章都會特別開這個工具起來使用,其他的大語言模型都無法做到如此細緻。我覺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未來就會到處是這種基於某種目的,比如讀論文,使用某個大模型進行微調 Fine-Tuning 之後的小模型,將會協助我們解決各種問題。

是說現在的研究生做研究的工具真是越來越多,你會想要把這支影片分享給你的指導老師看嗎?
歡迎你把使用的經驗與想法在影片下方留言與我分享!

也歡迎加入泛科學院的頻道會員,或者科學AI的Discord論壇,一起討論交流。

如果這支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在影片下方點個喜歡,或是透過超級感謝展現你的心意,讓我製作更多實用有趣的 AI 教學影片,最後別忘了訂閱泛科學院的頻道,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泛科學院_96
9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ChatGPT 外掛啟動!近 80 種輔助功能哪個好用?哪些是推薦必載?
泛科學院_96
・2023/10/07 ・567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ChatGPT 於五月中正式解開封印,開放外掛,目前有將近 80 個不同的服務外掛,由於剛開放測試,目前大部分的外掛基本都開放給所有 Plus 用戶,我花了一點時間測試各種外掛之後,今天這隻影片簡單來分享一下使用的心得技巧與推薦幾個好用的外掛。

今天簡單的分享了幾個我自己會使用 ChatGPT 外掛的心得,但其他還有超級多可供選用,可以處理包括語言學習、軟體開發、旅遊規劃、文章分析、投資資訊,甚至是猜謎遊戲等等,試著讓 AI 替你完成更多任務吧。

看完今天的影片,你想要試用哪個 ChatGPT 外掛呢?你期待哪一個還不存在的外掛能出現呢?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如果這支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在影片下方點個喜歡,並且把這支影片分享給需要的朋友,最後別忘了訂閱泛科學院的頻道,我們下支影片再見囉。

更多、更完整的內容,歡迎上泛科學院的 youtube 頻道觀看完整影片,並開啟訂閱獲得更多有趣的資訊!

參考資料

泛科學院_96
9 篇文章 ・ 10 位粉絲
我是泛科學院的AJ,有15年的軟體測試與電腦教育經驗,善於協助偏鄉NPO提升資訊能力,以Maker角度用發明解決身邊大小問題。與你分享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每週更新兩集,讓我們帶你進入科技與創新的奇妙世界,為未來開啟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