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08/08
改變世界並扭轉歷史的植物還不少,可是它們要嘛是糧食,而不然就是經濟作物,當作是水果的並不多。而香蕉,卻是所有水果裡頭最特殊的,因為它富含澱粉,能當作主食,非洲和東南亞有不少村民是靠香蕉維生的。 香蕉不只是水果,也是亞洲與非洲約五億人口的主食,重要性僅次於稻米、小麥與玉米。
・2014/07/17
現在正逢炎炎夏日,官田的水雉早已換上典雅的繁殖羽,想要欣賞水雉的身影,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就對了。但也別忘了,這樣一塊難能可貴的寶地,來自多年來許多人默默的付出與耕耘。
・2014/05/06
外表看似萌貓,處境卻慘得異於家貓的石虎,因為苗栗縣近年來的多次開發行動危及牠們的家園,人們越來越關注石虎,也越來越重視台灣的生態保育。不過,道路開發影響到的可不只有石虎,還有許多棲地內原有的動植物;但另一方面,淺山地區從過去就一直是人為開發頻繁的區域,面對土地開發和生態環境的兩難,我們到底該如何取捨?本次M.I.C.我們邀請到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黃于玻,從他多年的環評經驗,和大家聊石虎、聊道路開發,也聊臺灣的生態保育現況。
・2014/04/15
魯汶大學採集香蕉和整理《芭蕉錄》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呈現人類食用的少數香蕉有多麼深厚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希望採集的品種有助於增加香蕉的抵抗力,經人工培育後,能夠生產更好吃、更適合種植、更能抵抗病蟲害的新品種香蕉。但目前的進展緩慢,科學家也持續找尋未知的香蕉品種。另一方面,人類消耗的香蕉逐年增加,多不勝數,但從基因上來看,這些香蕉其實都來自同一個脆弱無比的小籃子。
・2014/04/11
科學家很快就從這些發現中推測出當地最早住民從事的活動,卻怎麼也無法確定他們在土地上種些什麼(研究員發現這些土地有耕作過的痕跡)。香蕉不會留下化石。炎熱的夏天裡,在你家前院草皮丟根香蕉,你就知道為什麼了。蔬菜根部通常會腐爛,完全抹去曾經存在的痕跡。不過如果你打定主意也願意花時間去找,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例如可以保存幾千年的細小遺跡。
・2014/03/19
在赫特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的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運用氣候來預測小麥的鐮刀菌枯萎病(fusarium ear blight)發生率的模型;結果發現,由於全球暖化,使得小麥提早開花,也使得麥穗暴露在溫暖與潮濕的氣候中的時間更多、更容易染上鐮刀菌枯萎病。
・2014/01/12
20世紀70年代,波蘭一個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些奇怪的佈滿小孔的陶質碎片。2011年一位地球化學家在這些陶片中驗出了大量的牛奶脂質——這證明早期的農民利用這些陶片做篩子,將牛奶中富含脂質的固體物質和液體狀的乳清蛋白分離。這一發現使得這些波蘭文物成了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奶酪製作的證據。
・2013/09/05
陳弘正老師今天所定的講題可有學問:「科技搖櫓夫X農情微革命」,搖櫓就是說像台北之類都會地區的「城市俗」,帶著滿身的科技工具到鄉下想一展抱負,卻發現拿著智慧手機好像逆水划著槳一樣,非常吃力,而且「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樣的景況恐怕是習慣現代生活的都市人難以想像的;微革命則說明要在相對封閉保守的農村裡帶來一些改變,是需要先投入自己,與村民們互動,互相「博感情」,如此才能讓自己被信任也被接納。
・2013/08/05
在二○五二年,有沒有可能餵飽全球人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當然希望能夠如此。但我認為,答案是可以和不可以。充足的糧食產量是可以達到的,但我認為,食物的價格將會如此之高,以至於全球的貧窮人口將沒有能力去吃正常的一餐。
・2013/08/02
植物生長存活和必要的氮元素(Nitrogen),主要是經由固氮作用(Nitrogen fixation)將氮元素轉化成氨(Ammonia),但是只有非常少數的植物,例如豆科植物(豌豆、綠豆、扁豆等),能夠將空氣中的氮氣經由固氮細菌轉換成氨。絕大多數的植物必須從土壤中獲得氮元素,包括了目前世界上廣植的大部分作物,而這意謂著農業必須仰賴化學合成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