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追蹤
海馬迴
23 篇文章・
1 位粉絲
+追蹤
張瑞棋
・2015/08/25
H.M. 大概是心理學史上最知名的病患名稱,光是第一篇的觀察論文就被引述超過二千五百次,更不用提後續的上百篇論文。因為他,我們才知道原來記憶與大腦特定區域有關;才知道短期記憶需靠海馬迴才能形成長期記憶;才區分出陳述記憶與程序記憶的差異。因為他,才開啟了後續各種關於記憶的研究。
葉綠舒
・2015/07/04
人會作夢,老鼠會作夢嗎? 最近英國的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老鼠醒著的時候看到食物,但不能到手時,接下來在夢境中他們會先籌畫好路線,等醒來就可以去嘗試。
Dino
・2015/03/23
男女記憶力有別,已是科學界普遍的共識。然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得出一項更驚人的結論:平均而言,男性不只記憶力較女性差,甚至相關的大腦區域也較小—尤其在步入中年以後。
貓心
・2015/03/12
童年的創傷,會導致皮質酮的分泌量增加;皮質酮的分泌量增加,會造成海馬迴BDNF的分泌下降,而BDNF的分泌下降,導致了海馬迴的萎縮;尤其在發展上的關鍵期,這樣的現象尤其明顯。
Jacky Hsieh
・2012/10/29
瑞典的學者研究發現,高壓的語言訓練,使得記憶有關的海馬迴體積與語言學習相關的腦區皮質增加
only-perception
・2012/09/13
一個人對於某事件的經歷如何轉換成記憶,那能在數月,甚至數年後被存取呢?一個由賓州大學科學家所領導的團隊,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已快要呼之欲出了。他們確認一種關鍵分子,在協助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上,至關緊要。這些蛋白質也許會成為藥物的目標,能夠強化記憶,減緩某些認知症候群。
cleo
・2012/08/12
常常可以聽到語言學習者說他們喝的酩酊大醉時,反而可以把外語說的更流利。他們似乎認為酒精飲用與外語口語能力有直接的關連。這種說法背後到底有什麼科學理論呢?
國科會 國際合作簡訊網
・2012/06/07
低熱量節食法不僅有益健康,同時也對大腦好。由法國普通病理研究所(Institut de Pathologie général)的 Achile Cittadini、Giovambattista Pani 與人體生理學研究所(Institut de physiologie humaine)的 Claudio Grassi 領導的羅馬聖心天主教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每日攝取的卡路里量與大腦細胞的良好運作有關。
Jacky Hsieh
・2012/05/20
每個人在社交互動中,如何評估對方的可信度?新的實驗結果發現,不信任的基準與杏仁核的強烈關聯。不信任的基準可能是根據一個人對他人可靠程度的看法、當下的情緒,以及處在的情況。令我們驚訝的是,當他人的行為引發了我們的懷疑時,側海馬迴就會活化,像是一個天生的謊言偵測腦區。
科學月刊
・2012/03/26
筆者的一位朋友說她總是記不起自己夢境的內容,只能隱約記得夢裡的感受,其實很多人都跟她一樣。但她的丈夫卻不一樣,他除了會記得自己夢境的內容(他有寫夢誌的習慣),還能察覺自己身在夢裡。
[DEBUG] 03:37:27:160 [
"Breaktime au.js ver: v20250413.2 Copyright © 2025 Break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
[LOG] 03:37:27:224 MobileLogger initialized
[WARN] 03:37:27:42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WARN] 03:37:27:427 [
"displayAd not find positional element #pansc-content-p4"
]
[ERROR] 03:37:27:592 [
"getGtmTags error",
{}
]
[ERROR] 03:37:27:593 [
"executeGtm err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