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讀力書展
請贊助泛科學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科技大觀園
研之有物
讀力書展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從打掃方式看出你是哪種人?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科學掃除你洗翻嗎?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學術
10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中研院廣告
亂講話
假新聞
公共性
刑事誹謗
刑法
合理查證
妨害名譽
媒體
學術
寒蟬效應
審議民主
思想
政治
政黨
民主
民事名譽侵權
民法
法律
真實惡意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評論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Promo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2019/07/30
言論自由不等於亂說話,但它的界線在哪裡?
言論自由,對個人來說,與自我實現息息相關;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則是確保民主價值的必要條件。然而,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其中一條紅線是「妨害名譽」。 近年來各級法院在「民事名譽侵權」認定上,對合理查證的要求越趨「嚴格」,而「刑事誹謗」認定上,對發言者責任認定越趨「寬鬆」,是為什麼呢?此課題攸關臺灣民主發展的品質,值得認真關注。
中研院廣告
亂講話
假新聞
公共性
刑事誹謗
刑法
合理查證
妨害名譽
媒體
學術
寒蟬效應
審議民主
思想
政治
政黨
民主
民事名譽侵權
民法
法律
真實惡意
自由
言論
言論自由
誹謗
闢謠
黨派
0
0
科學傳播
airiti
・2014/10/23
學術文章裡的DOI到底能幹嘛?
埋首於學術圈的夥伴,都會有一個習慣,看完一篇文章(paper)後,絕對不會放過參考文獻(reference)。雖然對於一般的讀者,這個區域可能不怎麼吸引人;不過,往往參考文獻都會藏著影響該篇文章的重要文獻,而學者與學生們就進行一場地毯式的挖寶行動。
DOI
學術
影響力
數位物件識別號
期刊
0
0
專欄
活躍星系核
・2014/01/12
研究所這條路,我還沒走完
從現實的角度切入,每個人對學位都有不同的期望,就業卻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考量。每個職位所要求的學經歷不盡相同,大學學歷通貨膨脹的時代,名校的碩博士學 位顯然有加分的效果,但是付出的時間與精力與回饋相比卻不見得划算。
博士班
學術
就業
研究所這條路
1
0
科技能源
程式人雜誌
・2013/12/06
台灣的科研體系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在台灣的科研體系當中,中研院負責高等學術研究、工研院負責工業技術研究、中科院負責軍事技術研究、而國科會則負責發錢給各個大學及相關研究單位,讓他們有經費可以進行研究。
SCI
國科會
學術
1
1
專欄
陸子鈞
・2012/10/16
學術期刊的退稿地獄?
如果你正在學術這一行,一定聽過傳說中的無限退稿迴圈地獄-放心,那只是傳說。最近一項發表在《Science》的研究指出,通常退稿之後改投另一本期刊都會被接受,而且被引用的次數還會更高。
Impact Factor
學術
期刊
0
0
專欄
洪朝貴
・2012/05/14
學者抗議,期刊產業醞釀變天:英美的 Open Access 趨勢
在奇妙的學術界裡, 學者的智慧, 變成了期刊的財產, 回過頭來還要再以高價賣給學校, 剝大學第二層皮。 看著自己的勞力無法嘉惠大眾, 卻變成了期刊出版社的 cash cow (印鈔機是也), 國外的學者逐漸覺醒, 發出怒吼, 要求學術成果應以開放的授權釋出, 讓納稅人繳的錢所做的研究成果回歸納稅人身上。 本文報告最近幾個月學術界 Open Access (OA) 運動令人興奮的發展。
大學
學術
法律
0
0
專欄
蔡明燁
・2012/05/01
英國大學的知識轉移與社會影響力
為了追逐競爭愈趨激烈、但各方面報酬亦再不可同日而語的學術研究大餅,許多英國高等學府也不斷想方設法提升所屬研究人員的兩大競爭力,一是知識轉移,另一則是跨領域和穿領域的溝通與思考能力。
基因
學術
學術界
知識轉移
科學傳播
跨科際
0
0
泛科授權 2.0
葉綠舒
・2011/12/30
「小」科學論文( ‘bite-size’ science)的危機
Bertamini博士說,精簡(concise)和簡短(shorter)是兩件事。他說,精簡是好事,但是現在很多期刊也要科學家們把論文的篇幅縮小,產生的影響就是閱讀者無法得知實驗的細節。而依據少少的研究成果所下的結論,常常產生的結論就會是假警報。
學術
效果
研究
論文
0
0
專欄
洪朝貴
・2011/07/27
學者的智慧,期刊的財產,圖書館的業績… 或是負擔?
活躍於網路社會運動、 開放數位內容、 自由軟體界, 任職於哈佛大學的 24 歲程式設計師 Aaron Swartz 在 MIT 校園用程式大量下載學術期刊, 被美國總檢察長起訴, 並以一萬美元交保。 有趣的是, 這些期刊的著作權擁有者 JSTOR 表示只想確認 Aaron Swartz 並未散佈這些文件; 但美國聯邦政府卻還是執意繼續處理本案。
學術
智慧財產
網路
論文
0
0
專欄
Gene Ng
・2011/05/14
世界大學排名有意義嗎?
前天把清大彭明輝教授的部落格的這篇文章〈英國 Times 的世界大學排名根本是大笑話!〉推到FACEBOOK,
大學
學術
教育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