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學術期刊的退稿地獄?

陸子鈞
・2012/10/16 ・101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22 ・七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正在學術這一行,一定聽過傳說中的無限退稿迴圈地獄-放心,那只是傳說。最近一項發表在Science》的研究指出,通常退稿之後改投另一本期刊都會被接受,而且被引用的次數還會高於一投就上的論文。

這項研究的靈感來自法國索菲亞阿格羅生物技術研究所(Institut Sophia Agrobiotech)的生態學家卡家諾(Vincent Calcagno)。2008年,當他還是一位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博士後研究員,因為被六、七本期刊退稿而感到沮喪。卡家諾從同儕間聽過類似悲慘的故事,於是他開始想「這是不是常態?這樣值得嗎?科學家在論文發表前都會消耗這麼多心力嗎?」他發揮科學家的本性打算收集資料來解答,卻發現學術論文從投稿到發表之間的過程是一片空白,於是他決定自己來累積證據。

卡家諾設計了一套程式,發送電子郵件給在2006到2008年之間,曾發表論文到生物學或綜合性期刊(像是ScienceNaturePNAS)的科學家,問他們在論文發表前是否投過其他期刊;如果有,又是哪本?他總共詢問了來自923本期刊、超過20萬名科學家,大約有一半的科學家回覆,麥基爾大學的電子郵件系統還因為收到太多給他的回信而一度當機。在撇除無法判讀的信件之後,他總共收到80748篇論文的資料。

卡家諾假設,研究學術發表就像研究類似生態食物網的網路(network)一樣。舉例來說,期刊就像捕食者,會互相競爭食物-科學家的投稿。卡家諾和研究團隊發現一些預料中的現象,像是較有聲望的期刊-Impact Factor(IF)較高的那些,會是投稿的熱門首選。被這些期刊退稿一次之後,才會往IF值較低的期刊投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也有些意外的發現。舉例來說,促使卡家諾作這項研究的「無限退稿迴圈」(endless rejection)就很少出現。大約有75%的論文都會被第一個投稿的期刊接受(精挑細選之後押對寶?)。

更令人訝異的是,當論文被退稿,換投其他期刊發表之後,被引用的次數會略高於那些第一次投稿就被接受的文章。卡家諾認為可能是同儕審查還有編輯流程帶來的效益-當科學家被要求修改論文或者回應審查委員的提問時,論文的品質就會提昇;再次投稿到知名期刊-像是從Science改投到Nature也有類似的現象。但是卡家諾表示他的這項研究卻沒有受到這效益,因為他只投了Science

研究文獻:Flows of Research Manuscripts Among Scientific Journals Reveal Hidden Submission Patterns. Science

資料來源:Scientists May Feel Rejected, but Rejection Is Rare Before Publication, Study Finds. ScienceNow [12 October 20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全面退稿期刊-哲學哲學雞蛋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陸子鈞
294 篇文章 ・ 4 位粉絲
Z編|台灣大學昆蟲所畢業,興趣廣泛,自認和貓一樣兼具宅氣和無窮的好奇心。喜歡在早上喝咖啡配RSS,克制不了跟別人分享生物故事的衝動,就連吃飯也會忍不住將桌上的食物作生物分類。

2

22
2

文字

分享

2
22
2
被大量引用的少數精英——我的引用數只有六百,他起碼有一萬以上!
寒波_96
・2021/03/26 ・1760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R值 564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代的科學研究不能自己關起門來,要把結果寫成論文發表;而公開發表的論文,可以再被引用。發表與引用,構成現代科學體系的基礎。

同樣研究科學,不同科學家被引用的數量卻明顯不同,但是具體狀況不容易釐清。一項研究指出,被引用數最多的前 1% 科學家,占總引用數的比例,高達 21%。

前 1% 科學家占總引用數的比例,逐年增加。圖/取自 [參考資料1]

論文被引用數,前 1% 精英占 21%

如今每年新發表的論文超過一千萬篇,分析發表與引用行為很不容易。這項研究由科睿唯安 (Clarivate) 公司的資料庫「Web of Science」(簡稱 WoS)取材,分析從公元 2000 年開始到 2015 年,約 400 萬位作者的 2600 萬篇論文,探討引用狀況。

最近幾年新發表的論文,由於累積時間太短,不適合和 10 年前發表的論文相比,因此被比較的年份只到 2015 年為止。考量到資料可靠度,只有發表過 5 篇以上論文的作者,才被納入分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作者的前 1% 可謂「精英」。分析結果是,

2000 年那時,精英占所有引用的比例為 14%,接著逐漸上升,到 2015 年時提高為 21%。

上升的趨勢在 2010 年之後大幅提升,也就是說少數精英,獲得更高比例的引用。依照不同領域拆開分析,導致明顯增加的似乎只限於物理和天文,扣掉這兩個領域,其他領域算是緩緩提高。

物理和天文精英,從十年前開始存在感大幅增加。有個可能原因是,那時候起有些大規模合作計畫的論文發表,像是大型強子對撞機。這類論文發表後被極大量引用,也讓參與計畫的論文作者們存在感大增。

左圖為物理、天文領域,在 2010 年呈現大幅增加的趨勢;右圖沒有物理、天文領域,趨勢緩緩上升。圖/取自 [參考資料1]

由一系列分析推論,15 年來科學界整體合作的程度持續增加,少數精英被引用的比例也持續提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引用的前 1% 精英,多數任職於美國和英國的名牌單位,例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但是和 15 年前相比,美、英微幅下跌。相對地,西歐和澳洲增加較多,如荷蘭的萊登大學、澳洲的墨爾本大學。

值得注意「學術財富」不均的影響

有件事值得注意。這項研究只考慮發表超過 5 篇論文的作者,也就是說,只有 1 到 4 篇論文,博士畢業後便離開學術界,投入智庫、政府單位、產業界等其他行業的研究者會被忽略

目前學術發表體系中,上述人士應該也有不少貢獻;具體而言,WoS 資料庫中高達 70% 作者的發表數未滿 5 篇,所以被這回的研究排除。很多人各自發表少數論文,忽略他們,會使得引用看起來更加集中在,極少數精英中的精英。

只有發表 1 到 4 篇論文,博士畢業後便離開學術界的研究者會被忽略。GIF/GIPHY

一個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集中的趨勢大幅增加,加深貧富差距,往往會衍生出一些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論文的被引用數,可謂科學家創造的「學術財富」,學術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的趨勢不斷增加之下,會對科學研究造成危害嗎?

不知道。根據已知資訊,少數人不成比例地獲得大量引用,而且持續增加,是確定的事實。此一趨勢將帶來哪些負面、正面結果,或是沒什麼影響,將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Global citation inequality is on the rise
  2. ‘Elite’ researchers dominate citation space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 同名專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討論 2
寒波_96
193 篇文章 ・ 1083 位粉絲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著作權法、貧窮竟然會限制我們對知識的想像?談開放近用運動的兩大難題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9/19 ・3481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SR值 57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鄭婷宇/編譯

過往,人類將智慧記載於書籍上,透過書刊的交流傳遞知識,但礙於時空的限制,知識無法全面自由流通。如今,資訊的數位化使得重製的邊際成本大幅下降,網路的高連結性亦將傳播成本降到幾近於零,知識的共享比以往都來的更易於達成。儘管如此,由於不合時宜的著作權法,以及出版商對出版權的捍衛知識仍舊無法完全自由流動

有感於此,自1990年代起步的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運動,便是為解放知識而生,致力於打造一個人人都有同等權利取用知識的環境。

開放取用期刊目錄 (DOAJ),集合了世界各地有品質、同儕審核的開放近用期刊。

早在 1836 年,大英博物館助理館員的 Anthony Panizzi 便發下了普及知識於世的宏願。他向國會報告:「無論貧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擁有相同的權利與資源獲取知識。我希望貧苦的學生也能盡情探索書海,享受智慧的果實,在與專家交流的過程中滿足求知欲。我主張,政府的責任就是打造這樣一個使知識自由流通的環境,提供一切協助使每位公民都能獲得相同的知識資源。」 Anthony Panizzi 花了 20 年,將超過 50 萬本珍藏典籍納入大英博物館,使之成為當時世上最大的圖書館,並於 1856 年榮任大英圖書館館長。儘管豐富的藏書量降低了取得知識的門檻, Anthony Panizzi 的夢想仍存在無法消除的限制—─要取用書中無形的智慧財富,人們必須得先花費有形的黃金,千里跋涉到英國倫敦取經。

網路科技的進步看似已能破除過往的限制,那為何解放知識的夢想仍未實現呢?現存最大的難處有兩項,其一是僵化的著作權法,其二是出版商的抗議。

跟不上網路時代的著作權法

三百年前著作權相關法規開始成形之際,在資訊傳播技術方面,還是類比訊號的時代,當時產出原創作品成本較高、數量稀少且易於控管。根據定義,一旦原創作品已定型,將自動受到著作權保護,授予作者杜絕任何對其作品複製的權利。然而,時過境遷,現今的網路科技降低了創作成本,將創意化為作品再也不是少數藝術階級的特權,人人都能輕易的將想法寫為文章,將創意拍為影片上傳到 YouTube ,並對任何作品發表看法。透過散播及接收訊息,資訊不斷以片段或完整的形式被複製或再製而散播出去,因而促成人們在網路上的交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行為可說是建立在「複製」之上,其本質與既存的著作權規範相悖。除非做到全面監控,否則我們不可能完全杜絕網路上的複製行為,執行著作權法審查網路上的侵權案件。

現代人習慣上傳圖片、影片到社交平台上,其中許多使用者生成內容是擷取既存素材諸如圖片、音樂等修改,置入內容,這些使用者並不清楚這些行為已使他們身陷觸犯著作權法的疑慮;研究所需的文字與資料探勘,也礙於著作權大為擴張保護範圍的影響,實務上常難以取得探勘所需的資料;圖書館或資料庫廠商即使想數位化那些沒有明顯著作權所有者的「孤兒著作」 (Orphan works) ,以網路推動作品流通,也受限於孤兒著作難以查找到權利所有者,而於法不得數位化的困境。研究者、大量網路使用者與資料儲存機構對現行著作權規定的不滿,因而極力要求修正。

根據 2007 年美國法學教授 John Tehranian 的研究,人們習以為常的網路行為諸如收發電子郵件、轉貼文章、發送照片等都違反了著作權保護,若依法計算,各國的網路使用者每年都因其日常行為面臨巨額的罰鍰,過時的著作權法難以規範現狀。

「啊~桃貴的照片好可愛我要截圖傳給朋友看!」喔不!這樣的轉發會不會違反著作權法呢?圖/Pixabay

即使著作權法跟不上數位時代的事實明擺在眼前,推動著作權法的改革仍難如登天。

出版業者等著作權利擁有者與企業早已習慣法律依其利益而修正,從 1710 年最初的著作權法保護著作財產權 14 年的期限,不斷延長至今日的 70 年期限。對出版業、音樂與電影製作產業而言,給予網路使用者多些數位版權上的運用彈性,就如同威脅他們生存命脈的詛咒,自然極力阻止法律規範的更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推動規範更新的路途漫長且阻礙重重,第一場紛爭可追溯到「孤兒著作」 (Orphan works) 數位化的爭議。在圖書館、網路搜尋引擎與資料公司支持法定例外允許孤兒作品免費數位化,與出版業者認定事先許可制的拉鋸戰中,歐盟執行委員會終於 2012 年宣布採用「孤兒著作指令」,為公眾利益著想,允許孤兒著作線上發行與流通。同年,歐盟執行委員會號召利益關係人,討論修正著作權保護規定的討論,然而,從議題的設定到出席討論的成員,均明顯傾斜於有利出版業的修正方向。解決方式一味著重於特許著作權使用者的資格究竟該如何定義,似乎從未考慮過「非商業用途的使用者生產內容不必申請著作權授權」此一選項。因此,文字與資料探勘者被迫離開討論以示抗議,造成議程無法持續。

其後,歐盟執行委員舉辦著作權討論的公眾諮詢論壇,以線上資料及問卷收集眾多回饋,廣納民眾意見。加上德國海盜黨的 Julia Reda 努力帶動人民討論、彙整意見並作成報告,歐盟於 2015 年通過修正案,賦予圖書館、資料庫線上化其收藏的權利、開放電子書於網路流傳,同時批准資料與文字探勘不須再取得任何特許憑證。即使取得這些勝利,著作權法的規定仍未完全修正到符合現狀的境界,需要持續推動改革。

不合理學術出版體系的,限制知識的自由流通

學術出產品的商業模式是阻礙知識共享與自由流通的重要原因,是「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運動」的緣起及運動重心。對學者而言,貢獻研究成果是為了獲得研究認可及好名聲,其著作的廣泛傳播有助於此,出版商對其著作財產權利的壟斷卻縮限了散播範圍;對人民而言,自己納稅支撐的研究,卻必須自掏腰包買來看,或是由同樣納稅營運的圖書館買入,無異於被剝兩層皮。

知識一旦被隔絕在付費高牆之後,終究會有人因負擔不起費用而被迫與之隔絕。 Elseiver 與 Springer 等大型學術出版商年年獲利 30% 至 40% ,此等獲利規模是大多產業無法企及的。光是英語寫作的科學、科技與醫藥的出版期刊總收入在 2011 年就達到全球共 94 億美金的規模。根據哈佛大學 2012 年的備忘錄,線上研究資料庫的前兩大出版供應商,六年來售價調漲了 145% 。面對越來越貴的期刊價格,就連圖書資金雄厚的哈佛大學也無力再購買學者研究需要的所有資料庫,其他圖書館的困境可想而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高額訂閱費築起的高牆,阻擋了許多渴望知識的研究者。圖/Pixabay

哈佛大學圖書館長在衛報的採訪中指出,研究人員免費提供研究寫作、著作審查、編輯委員會參與等服務給期刊,卻換來必須花錢將自己的勞動成果買回來的待遇,甚至面臨付不起期刊訂閱費用的窘境,整套研究出版系統實在荒謬。哈佛大學因此鼓勵學者將其著作投稿至開放近用的期刊,退出非開放近用期刊的編輯委員會。

在網路普及之前,學者即使對出版系統再有諸多不滿,也因無替代選項而僅能免費奉送著作權予期刊;圖書館面對壟斷著作權的期刊出版商,幾無議價能力;公民則被剝兩次皮,想看到自己納稅資助的研究成果,只能再花錢購買。如今,網路科技的發達將改變了一切─—藉由公開網站發表著作,學者不僅可以保有自己的著作權,亦可達到廣為流傳,獲取同業指教與奠定名聲的目的。再也沒有一道豎立於學術產出與知識獲取間的高牆,圖書館再也不必用罄資金去購買有限的學術出版物,人民也終將有機會可自由取用知識資源。

本文轉載自 台灣創用CC計畫 ,原文為〈開放近用(Open Access)運動的兩大難題

相關連結

  1. Open access: All human knowledge is there—so why can’t everybody access it?: http://arstechnica.co.uk/science/2016/06/what-is-open-access-free-sharing-of-all-human-knowledge/, 2016 Glyn Moody.
  2. The battle to reform 300-year-old copyright law for the digital age: http://arstechnica.co.uk/tech-policy/2015/07/copyright-reform-for-the-digital-age/, 2015 Glyn Moody.
  3. Infringement Nation: Copyright Reform and the Law/Norm Gap: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029151, 2007 John Tehranian.
  4. Commissioner Barnier welcomes final adoption of the Orphan Works Directive by the Council: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MEMO-12-744_en.htm?locale=en,2012 European Commission.
  5. Freedom of Panorama under threat: https://juliareda.eu/2015/06/fop-under-threat/, 2015 Julia Reda.
  6. The stm report – An overview of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http://www.stm-assoc.org/2012_12_11_STM_Report_2012.pdf,  2012 STM: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
  7. Faculty Advisory Council Memorandum on Journal Pricing: http://gantercourses.net/wp-content/uploads/2013/11/Faculty-Advisory-Council-Memorandum-on-Journal-Pricing-%C2%A7-THE-HARVARD-LIBRARY.pdf, 2012 The Faculty Advisory Council of Harvard University.
  8. Harvard University says it can’t afford journal publishers’ prices: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2/apr/24/harvard-university-journal-publishers-prices, 2012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刊登要錢、訂閱也要錢,做研究就是要被期刊出版社剝削?學術界奮起抵抗出版巨商的血淚史
活躍星系核_96
・2019/09/17 ・4272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SR值 576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鄭婷宇/編譯

圖/改自 2013 (CC) julochka, “amazon haul” @ flickr, CC BY-SA 2.0.

在研究過程之中,學者需要閱讀大量的參考資料,並時常需要更新、交流最新發布的文獻以跟上知識產出的腳步,但面對一個由少數大型出版商集團寡占的學術出版市場,全球各地的圖書館都面臨無力負擔高昂訂閱費用的窘境

面對節節高升的訂閱費用,臺大圖書館在 2016 年 12 月 6 日開出第一槍,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的公告,清大、交大等大學也隨後跟上。

對學術研究來說,此資料庫涵蓋理工與生醫領域的許多文獻,退訂的決定將對師生造成重大影響,但唯有聯合的抵制運動,方能有一絲爭取合理價格的機會。事實上,抵制 Elsevier 的運動早已在世界各地發生。

期刊逐漸由六大廠商集中出版

世界上第一本科學期刊誕生於 1665 年,分別是法國的 Journal des Sçavans (智者雜誌)和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皇家學會哲學會刊)。在期刊系統出現以前,學者們大多藉由私人信件的往返、各式會議及專書中討論彼此的研究,訊息傳播的範圍與效率都受限。科學期刊的創立,幫助科學家擴大資訊接收的範圍,並得以定期交流研究成果,同行評審的原則也由此奠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期刊問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雖然商業出版的期刊比例不低,傳播效率也較高,但大多數的出版業務仍由各學會負責。不過, 1990 年代中期的資料顯示,出版界的情勢出現了逆轉——商業出版的比例佔期刊總數的 40% 、學術與專業學會出版比例佔 25% 、大學與教育出版佔 16% 。在 1994-1998 年間出版的論文當中,出自 Elsevier 的比例就已高達20%。

Larivière 的研究分析了於 1973-2013 年出版的 4 千 500 萬份的科學論文,證明了在自然暨醫學科學與社會科學暨人文學等領域,發現文獻出版集中於六大出版商的現象日益顯著。這六大出版商分別為 Reed-Elsevier 、 Wiley-Blackwell 、Springer 、Taylor & Francis、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以及 Sage ,其中前四家身兼兩大領域的龍頭, Sage 僅在社會科學暨人文學中躋身前五大出版商,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亦僅在自然暨醫學科學佔有前五大之一的地位,並且是上述出版社中唯一的學術學會,其餘五家全都是商業出版商。

數位科技的應用,非但沒有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普及與自由,反而讓大型的商業出版集團獲利更多。

在自然暨醫學科學領域, 1973 年之前,前五大只佔該領域約 20% 的論文出版比例,到了 2013 年激增到 53% ,其中 Reed-Elsevier 、  Springer 和  Wiley-Blackwell 三家就囊括了 47% 的比例,足見出版比例分配的不均。社會科學暨人文學領域, 1973 至 1990 年間,前五大商業出版商所出版的論文比例佔該領域不到 10% ,卻在2013年時飆升至 51% 。

換句話說,在這兩個領域做研究的學者在查詢資料時,大概每兩篇文獻,就會有一篇名列於這六大家出版商的資料庫之中(圖一)。

2013年前五大學術出版社在兩領域的期刊出版比例。資料來源:The Oligopol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in the Digital Era / Vincent Larivière。製圖:鄭婷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昂的文章處理費與訂閱費,逼研究者起身抗議

呈現寡占狀態的學術出版市場,衍生出文獻集中化的現象,加上不合理的商業模式,使各大圖書館漸漸無力負擔出版商不斷提高的訂閱費用。早期,當學者想出版研究成果時,只能無償交付出版商,後續學者本身因不再擁有著作權利,以致不得自行散播著作、與同業交流,除非圖書館付出大筆費用買回期刊,納稅資助國家研究的公民也無法閱讀這些最新的知識。有感於期刊出版商以販賣他人研究成果獲取利潤的商業模式,對研究者、圖書館與納稅民眾都不公平,開放近用的新型商業模式在一連串摸索中逐漸成形(詳情可參考)。在開放近用的出版形式中,期刊出版商轉而向學者或其所屬的機構索取文章處理費,刊出後的論文將可免費釋出給所有人取用。

在混合型期刊 (Hybrid journals) 中,資料庫的取得須透過訂購,但支持文章以開放近用的方式投稿,此部分便會向作者所屬機構索取文章處理費,以「彌補」該文提供給任何人免費取用所減損的經濟收益。期刊 Lingua 的前主編 Johan Rooryck ,批評混合型期刊是「雙重收費」,不僅向作者索取高達每篇 1800 美元的文章處理費,期刊的訂購也要價不菲。即使 Lingua 所屬的 Elsevier 表示已收取文章處理費的文章是免費開放,但許多研究者仍對於期刊訂立的高昂文章處理費與訂購費感到不滿,認為自己無償勞動所產出的學術貢獻,成為出版商獲取高額利潤的來源。畢竟 Elsevier 、 Springer 和 Taylor&Francis 等幾家大型出版商的獲利率皆高達 35% ,這可是比 Facebook 獲利率 27% 還驚人的利潤。

期刊大盤商索取的高昂費用,對學術成果的流通與近用性皆造成傷害。研究者的怨念在 2015 年爆發開來,要求 Elsevier 降低文章處理費、讓作者保留其著作權等。在 Elsevier 拒絕後, Lingua 的六位編輯與 31 位編輯委員集體辭職以示抗議。這群編輯另創一個新的開放近用期刊── Glossa ,只向作者收 400 美元的文章處理費,並取消對無資金之投稿者的收費。

認知科學的社群則在 2016 年接續了這場對 Elsevier 的抗議運動。一群研究者向 Elsevier 請願,要求降低 Elsevier 在該領域的權威期刊── Cognition 的文章處理費。由 David Barner 發起的聯署請願,在一週內就集結了超過 1200 位附議,其中包括至少十位 Cognition 的編輯委員會成員。截至目前為止,該網站共收集了 1661 位科學家的連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期刊訂閱費用節節高升,大學圖書館紛紛抵制

在期刊與出版商彼此合併或兼併之後,學術出版市場被少數幾家廠商寡占的情形,使圖書館更無議價的空間。根據美國研究圖書館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之統計,自 1986 年至 2012 年以來,期刊價格已上漲 456% ,約為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上漲幅度的四倍,期刊價格居高不下,穩坐圖書館開支最高的寶座多年。

面對不斷上漲的資料庫訂閱費用,各國學術機構的採購經費日漸捉襟見肘。

2012 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 Timothy Gowers 在其部落格發表一篇「知識的代價」(The Cost of Knowledge) 的文章,呼籲學界共同抵制 Elsevier 剝削研究者與社會的商業模式,加入拒絕向 Elsevier 擁有之期刊投稿、協助審閱或編輯的行列,目前已累計有 16,484 人響應。以 Gowers 的文章為序幕,一場向 Elsevier 抗議的「學術之春」 (Academic Spring) 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蔓延而起。加州、哈佛等名校先後譴責 Elsevier 資料庫售價高額的漲幅,停止訂閱。

儘管 Gowers 的登高一呼獲得熱烈迴響,但這場杯葛似乎缺乏後續的威力與參與動能。

根據 Tom Heyman 等人於 2016 年追蹤化學、心理領域約 500 名參與聯署的科學家後續動向的研究指出,有 23% 簽名的科學家仍在 Elsevier 發表論文(圖二)。對科學家來說,要遵守「不發表」的承諾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不小,面對學術工作環境崇尚的高影響力指標,科學家常有投稿主流且高影響力期刊的壓力與誘惑。

抵制 Elsevier 承諾跳票的科學家。資料來源:On the Cost of Knowledge: Evaluating the Boycott against Elsevier / Tom Heyman, Pieter Moors, Gert Storms.。製圖:鄭婷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荷蘭是 Elsevier 的發源與總部所在地,當地的學術圈同樣對沉重的訂購費用感到不滿。 2015 年,荷蘭教科文部次長 Sander Dekker 出面與 Elsevier 談判,加上 14 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聯合發動杯葛計畫,威脅集體辭去於 Elsevier 編輯等職務,甚至投稿。這場由政府帶頭、學界團結對抗壟斷的學術出版集團的運動,在 Elsevier 的妥協下落幕。雖然荷蘭學界提出的條件被打了些折扣,但仍成功爭取到更好的開放近用條件。

為了抗議 Elsevier 不透明的商業模式,德國 DEAL Project 計畫共有多達6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同抵制 Elsevier ,全面停訂 Elsevier 期刊的決定將自 2017 年 1 月起生效。

臺灣各大學對出版商的反擊

臺灣也在這波抵制 Elsevier 的浪潮中挺身而出。臺灣全國每年花費於購置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電子期刊的費用不斷攀升, 2016 年的費用較 2008 年增加了 53% ,達到 2700 萬美元,占目前大專校院的年度電子資源採購經費近 1/3 。經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 (CONCERT) 小組與 Elsevier 討論後,因 Elsevier 堅持其計價模式及內容, CONCERT 小組決定延緩續訂,並呼籲各圖書館考量全體會員的利益,集體停訂以促使 Elsevier 與臺灣簽訂合理的合約。

各校圖書館長年承受不斷調漲的資料庫訂閱費用壓力,即使是資源豐厚的臺灣大學也難以承受。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的驚人訂價,排擠圖書館引進其他期刊資源的經費。臺灣大學於首先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期刊的公告,緊接著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勤益科技大學、實踐大學等學校先後發表停止訂閱的聲明(圖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採購經費與效益不成比例。資料來源: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三校圖書館之公告。製圖:鄭婷宇

推動、取得開放近用論文的其他管道

對抗大型期刊出版商壟斷之運動前途未卜,學者與研究機構是否能夠團結面對是關鍵所在。

除了抵制訂閱、投稿、編輯大型商業期刊之外,還有其他可行的實際行動可推動學術出版環境的開放。

Ginsparg 架設的 arXiv ,提供科學家上傳自己論文發表前的預印本的平台,開放所有人瀏覽與下載,讓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迅速且更大範圍的交流。 Alexandra Elbakyan 創立的 Sci-Hub 提供用戶免費下載論文的服務,遇到付費論文時,該網站會自動登錄志願者提供的已訂閱帳號進行下載,並自動備份論文,方便下個用戶的使用。

當知識成為可以估價的商品,研究成果的流通範圍及可近性勢必會受限。長久以來,期刊出版商以學者產出的論文為獲利基礎來源,在收取高昂文章處理費、訂購費的狀況下,年年賺得豐厚利潤的商業模式,一直引起研究者與學術機構的怨懟。儘管開放近用的概念在學術界已漸次推廣開來,大型商業集團壟斷學術出版市場的情形,讓許多研究及教育機構在面對年年抬升的期刊資料庫價格面前,幾無議價能力。當知識成為一項價格難以負擔的商品、資訊的流通被付費高牆阻隔,難以取得參考資料的研究將停滯,對整體社會也將會是弊大於利的悲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 台灣創用CC計畫 ,原文為〈失衡的期刊出版市場:學界力抗出版巨商的奮鬥史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躍星系核_96
778 篇文章 ・ 127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