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8年 重設

・2018/12/30
澱粉是廚房裡的經典材料,最常用的增稠劑之一。整顆的澱粉粒不溶於冷水但能吸水,最多可以增加 30% 的水分含量。但只要溫度升高,澱粉的吸水力就會明顯改變。這就是為什麼將馬鈴薯煮熟後可以搗成泥,而穀物可以煮成稀粥。溫度在 55∼70℃(131∼158℉)時,澱粉粒會開始融化並大量吸水,要加熱到 100℃(212℉)才能完全破壞澱粉粒整齊有序的結構。
・2018/12/30
食物的結構與組織 食物的物理狀態和結構, 可以定義為和其物理組成( physical composition)
・2018/12/29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ence》盤點時間,2018 年被票選出的十大科學突破包含了:微中子、基因定序、RNAi 藥物「Onpattro」等等,可說是生科稱霸的一年。
・2018/12/28
當人與 AI 合作時,AI 系統提供不同詳細程度的說明會如何對人產生影響?合作過程中誰該成為領導者?並指出在人與 AI 協同創作的情境下,未來與人工智慧系統有關的設計可以留意幾個層面: 在互動中提供詳細的系統說明讓人類更瞭解系統運作 當與AI合作時,人類偏好在合作中取得主導權,AI 則作為小幫手的角色 與AI合作時,AI的隨機性拓展人類的創意可能性,但須留意AI的輸出是否與人類創作具有一致性
・2018/12/28
2017年11月聯合報報導〈創全球之先重大發現 跨年夜北捷載量大改變地球磁場〉,難道說 300 萬名乘客就能造成地球磁場改變? 媒體混用「地磁」、「磁場」和「量測到的磁場」等概念,再加上過度詮釋教授訪談內容,不但無法呈現教授原意,亦扭曲研究初衷。
・2018/12/26
今 (2018) 年夏天我前往瑞典參加 Bridges 2018 全球數學藝術展覽與會議,抵達科技博物館 (Tekniska Museet) 時發現令人驚艷的「數學花園」(The Mathematical Garden),是個融合數感、美感、身體感於一體的北歐數學遊樂場,2017 年 9 月開幕的數學花園是動物園島 (Djurgården) 博物館園區的最新景點。
・2018/12/25
調理食品既方便,口味又多元,已成為現代人生活良伴。但是,許多人對於調理食品仍有各式各樣的疑問。莫急莫慌莫害怕,本文將帶你認識食品保存的秘密,並讓你更加了解如何選購食品才能兼顧健康、美味與便利。
・2018/12/23
最常見孕吐(害喜)是指孕婦在早晨時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但是確切的成因並不清楚。目前醫學上是依照孕婦孕吐的症狀推導出相關的原因,像是賀爾蒙導致的氣味敏感或腸胃蠕動變慢等,而醫生只能給予抑制嘔吐及補充營養的處方籤。雖然多數孕婦能盡力忍受孕吐的不適感,但對患有妊娠劇吐的孕婦而言卻是生死交關。
・2018/12/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希律王的那些日子裡,耶穌誕生在猶太的伯利恆。當時,有幾個博士從東方
・2018/12/21
在這個手機沒電就可能變失蹤人口的時代,手機的續航力愈顯得重要。人人都希望手機續航力越來越強,最好充一次電便可用一週,但是,電池不能變大變重。這......可能嗎?還是強「電池」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