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潔、羅鴻
李紀潔、羅鴻
13 篇文章・ 3 位粉絲
來自陽明大學基科所的畢業生,喜歡神經科學、遺傳和演化的企鵝狂熱二人組。本來對科普寫作毫無興趣,在大學老師強烈遊說之下仍然無動於衷,畢業後卻意外開始在泛科學寫科普文章。興趣分別是畫畫和魔術方塊。目前兩人都在德國攻讀神經科學博士,分別專攻老化和神經再生、電生理和動物行為。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12/23
最常見孕吐(害喜)是指孕婦在早晨時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但是確切的成因並不清楚。目前醫學上是依照孕婦孕吐的症狀推導出相關的原因,像是賀爾蒙導致的氣味敏感或腸胃蠕動變慢等,而醫生只能給予抑制嘔吐及補充營養的處方籤。雖然多數孕婦能盡力忍受孕吐的不適感,但對患有妊娠劇吐的孕婦而言卻是生死交關。
・2018/05/30
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科學家手中的小鼠外表和行為就跟牠的同類一模一樣,除了···頭上有特製玻璃覆蓋著開洞的頭殼,以及腦中植入了人類的迷你腦!此結果刊登在這個月的〈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第一次科學家成功將人腦的「類器官」(Human brain organoid)移植入其他物種。實驗中被移植的人腦類器官大小約碗豆一般,利用宿主的養分和血液讓它可以存活長達幾個月的時間。科學家們看到這令人興奮的結果並不自滿,他們要緊接著使用這樣的系統去觀察人腦的發育,及測試類器官移植是否能應用在修補腦發育異常或損傷的部分。
・2018/05/02
過往的臉部基因的研究大部分使用了不同的量尺去計算臉部的特徵,例如兩眼的距離等等數值來和樣本的基因做比對。其實,Seth Weinberg他自己的研究團隊在2016年的Plos Genetics期刊上,也透過測量20種不同的臉部特徵量尺找出了7個和臉部特徵相關的基因。但是只看特定的臉部特徵很難篩選出所有參與的基因,因此在本篇研究中,他們決定使用更全面的方法來進行臉部基因的分析。
・2018/04/16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體的細胞都會漸漸的衰老、死亡,為了要彌補細胞上的數量不足,存在於各組織內的幹細胞便會活化並生成新的細胞來替補空缺;但其中可能也有少數例外,關於「大腦是否能持續產生新的神經細胞?」,以及我們是否能透過這個機制達成大腦回春的可能,在過去半世紀以來一直是神經科學研究中最大的爭論之一。
・2017/12/27
基因編輯在生物研究中已經變成家常便飯。但是人類疾病的治療上,基因編輯還有更大的潛力尚待挖掘。從史上首個基因治療案例悲劇到現在,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及嘗試,今年(2017)十一月三個成功的案例替人類基因治療歷史增添了勝利的記號。
・2017/12/09
合成生物學致力於將人的巧思放入生物各層次的調控中,以創造新的生命形態和功能。而改造做為遺傳物質的去氧核醣核酸是合成生物學最熱門的題材之一。其中一個驚人的想法便是將人工合成的鹼基對加入DNA序列之中,使生物的調控變得更多元化。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Floyd Romesberg教授以研究證明人工鹼基不但能被轉錄成mRNA,還能夠被人工tRNA轉錄成蛋白質。近期,這振奮人心的成果則發表在了上星期的《自然》期刊上。
・2017/11/29
每個人體內的細胞皆帶有二十三對染色體,配子生成時,會透過減數分裂來隨機捨棄其中一套染色體。而理論上每對同源(姐妹)染色體都有一半的機率可以遺傳到子代中。但是現在有項新的研究指出,減數分類的過程並非對半分那麼簡單。科學家發現某些染色體會狡猾的增加自己被分配到精子或卵子中的機會,顛覆以前五五分的理論。
・2017/11/10
成年公鼠天生會嘗試與母鼠交配,當遇到同性的老鼠便會去攻擊,在我們印象中這是「先天」的行為。然而由 David Anderson 所領導的團隊證明事實並非如此,原來這些行為需要經過社會化,形成特定的精神迴路才有的行為。這些結果證實了即便是我們認為是先天的行為,其神經迴路也有可能是後天才建立好的。
・2017/10/03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 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 的研究讓我們一探究竟,到底植物、動物和人是如何調適體內的生物時間以配合地球的運行。 他們在果蠅身上找出一個能控制生物生活節律的基因。此基因生產出的蛋白質會在夜間累積,並且在白天降解。他們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套調控機制的其他蛋白質,由此揭示了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而現在我們已知,其他多細胞生物包括人類都是透過相同的原理來調控生理時鐘。
・2017/08/02
雖然鳥蛋的功能都相去不遠,但是為什麼不同種類的鳥蛋的形狀卻又如此迥異呢?過去科學家們提出了有許多的理論試圖來解釋為什麼蛋的形狀這麼多變。但是這些假說皆因為樣本數不足或分析方法不佳等原因沒有被百分之百的證實過。為了解開這個世紀之謎,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和其他機構的團隊決定合作來解出這個謎團。在六月的< 科學>期刊上,他們發表了驚人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