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6/17
對於科學家們而言,艾雪就像一位將最新的數學論點(topic)昇華為藝術表現的教祖般受到尊崇。之後,艾雪主要的書籍也是由科學領域的專家們持續撰寫。在科學和數學的領域裡,從來沒有一位藝術家受到如艾雪般的敬重和喜愛。
・2017/06/17
做為一本技法書,《圖解圖樣設計》系統化地整理了艾雪、和潘洛斯鋪磚法中的各種拼合規則,方便讀者查閱以及想像圖樣設計的可能性。也提到了設計與印刷的實務經驗,貼心地提醒讀者一些關於圖樣設計的細節,像是以大圖案與小圖案呈現出的不同視覺感受,又分別適合用在何處,使得圖樣設計不會停留在紙上的數學理論。
・2017/06/17
為何不同立場的支持者,總深信自己才是正義的一方?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洪子偉,探討社會心理學家海特的認知模型,結合自身經驗與論點,試圖找出化解社會衝突的解方。
・2017/06/15
什麼,我記得的回憶竟然不一定是真的?原來人類的記憶是很容易被扭曲的,錯誤的短期記憶經過反覆的回想有可能變成錯誤的長期記憶,因而形成假記憶,讓你跟家人或朋友聊天時記得了不同的事。我們可以透過詢問家人或朋友來驗證,當然也可能大家都記錯了,或是就寫筆記吧!也不用過度擔憂這個情況,畢竟大家都可能發生
・2017/06/15
好青年荼毒室推出了度身訂做書單計劃後反應熱烈,那到底該怎麼開始接觸哲學呢?由朱家安,來為我們開第一張書單,談談哲學入門可以看點甚麼書。
・2017/06/14
美國有項研究針對生醫領域中政府支持的研究計劃,「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對產生「應用價值」的目標是否不同?結論是,「基礎」或「應用」導向的生醫研究計劃,最終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看不出統計上的差別。換句話說,如果最終目標是「研究計劃產生應用價值」,在申請計畫時區分「基礎」或「應用」導向是沒有意義的。這個結論顛覆一般人思維,理論上「應用」導向的研究,不是更可能成功產生「應用價值」嗎?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轉移、協助成立新創公司、使生活更便利或人類更健康。這樣的研究國家決策者可以更加注意。
・2017/06/14
紅酒的品評是以「嗅覺」為主,氣味和香氣決定了酒的品質,而氣味會隨果實的熟度、橡木桶製法的不同而改變,甚至微生物、氧化過程也影響了紅酒的風味,讓每支紅酒都有獨特的調性。
・2017/06/13
科學知識非旦不是一成不變,還會隨著時間流 逝不斷「修正」。許多科學史上的「修正」,多數要花上數十年以上的十間重覆驗證,而在漫長而嚴苛的驗證過程中,淘汰掉的未必是舊的論點,也可能是新的想法出現瑕疵而自然消滅。為什麼地震預測這麼難?又為什麼很多個人的研究很難被學者們認同是有科學根據的預測?這並非是研究上的爭議,而是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上若不夠嚴謹,而這才是學者們更在意的地方。
・2017/06/12
在過去人們難以計算出行星的質量,原因是並非每個恆星都有行星繞其運轉,有一部分恆星是雙星系統,只能算出總質量,然而Sahu 和他的研究團隊測量了背景恆星的光線偏折現象,得出 Stein 2051B 的質量為 0.675+/-0.051 太陽質量,這是史上首次成功量度恆星質量造成的微重力透鏡效應。誰知道百年後廣義相對論仍令人讚嘆呢?
・2017/06/11
我們在旅行或觀看表演時拍照,是為了日後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來喚起旅行的整體回憶,提供大腦一些線索才好進一步勾起細節與體驗。所以拍照是好事,但如果太頻繁拍照的話,注意力無法投入在當下,那可就會讓美好的體驗當場減少囉,這樣就算有照片當線索,但回想起來可能就比較差囉。所以啊,別太依賴照相機的記憶了。